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国际化
扩展阅读
陈小鲁被控 2025-05-04 06:15:02

国际化

发布时间: 2023-01-23 12:29:35

A. 企业“全球化”“国际化”“多国化”“跨国化”阶段有什么不同表现分别举例说明

跨国化、多国化、国际化、全球化阶段是企业发展的四个等级阶段。

跨国化阶段的企业也可以成为地区存在性企业,即利用本土优势向外输出产品,其跨国目的主要为了争取目的地市场,主要表现为市场导向性,市场的存在是企业活动的全部业务的核心,这种企业形态出现最早在十五世纪的荷兰东印度公司。

多国化阶段的企业可以成为地区发展性企业,本土优势的影响力逐步下降,取而代之的是货币资本的约束力,企业本部对市场的控制力加强,同时市场的主要操作者是该企业的买办或代理人,企业通过对市场消费的约束攫取利润,其主要表现是输出商品拥有技术代差,并可以用雄厚的资本地控制使原料输出和劳务输出极为廉价。

这种企业形态形成于十八世纪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这里要区别于十五世纪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两者名称虽然相似,但企业生产方式和收入方式却大相近庭,同时需要解释的是虽然英帝国后来殖民地遍布全世界,但是形态方式依然是多个地区的组成而不是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模式。

国际化阶段的企业则成为全球挑战性企业,是完全脱离地区化的新形态,企业本身利润的来源不在完全依靠社会平均劳动时间的差距来实现,商品输出地的消费形态也焕然一新,企业极度重视技术优势,市场也从和企业的约束关系转变为控制关系,即消费者对生产者输出的商品有一种趋之若鹜的心理。

金融资本的输出也从对地区约束行为转变为引导行为,因为此时企业商品附加值极高,就需要有富裕的消费群体来购买,企业本部对各地区分支企业的能力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所以,这一阶段企业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具有垄断性,这种典型的企业是二十世纪初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当然类似的后继者也不计其数,但是作为现代互相协作的国际化生产方式,它无疑是开山鼻祖。

全球化阶段的企业就可以称为全球控制性企业,是国际化企业发展的成熟表现,企业完全脱离了对市场和资本的依赖,因为这是企业输出的产品开始向消费者的必需品回归,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开始脱离个价格因素,从而导向技术因素和服务因素。所以,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现在高端技术和人力资源。

全球化这个概念是上世界七十年代最早在美国提出的,在当时布雷斯顿森林体系面临奔溃的大背景下,各个垄断企业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开始寻找可以摆脱高成本的生产体制。电子产品的出现衍生了人类知识产权的观念,企业的发展也出现了改天换日的变化,地区之间的协作,演变成共同开发、共同生产、共同销售。

所以,全球化企业最显著的表现就是一体化体制,这个概念有些抽象,但最容易理解的就是它的价值,即全人类全部与其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存在密不可分的关联,这种企业的代表就是当今的Microsoft微软公司。

综上所述,从时间和空间上企业发展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但是始终都有一个最终的目的那就是利益最大化。在当今南北两极分化的时代,绝大多数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模式依然可以看见历史再现的影子。企业的发展模式必须与其生产体制相适应,而不是盲目跟风,所以说,三年的工厂,十年的公司,百年的企业,是有道理的。

B. 国际化的四个阶段

国际化的四个阶段是起步期、开拓期、腾飞期、全球化。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起步期、开拓期、腾飞期和全球化是国际化的四个阶段,代表发展的行进过程。国际化是设计和制造适应不同区域要求的产品的一种方式。

C. 什么叫国际化

所谓企业国际化,就是指企业以国际市场为导向,输出产品和服务,尤其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广泛利用国内外资源,实现生产要素国际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和组合,平衡市场风险,以获取最大的比较经济利益。

D. 什么叫做国际化

国际化有很多不同的理解,我的理解是,你是否自己已经认同了全球理念,并且是全体的员工在全体人类的高度看问题和认识问题。
企业要想国际化首先要看你的企业是否处于一种国际化的行业,然后是否准备追求一种国际水准,只有这样的前提存在你才能说企业可能进行国际化。
国际化的步骤主要看自己的特点来定。大量的是以生产国际化和人力资源国际化为先导,逐步进行的国际化。

E. 到底什么叫国际化

关于这方面的定义, 并没有一个权威定义.按我个人理解, 基本上国际化是指语言, 文化, 观念, 商务等各方面与世界接轨的一种国际模式. 诸如经常提到的国际化城市, 国际化人才等等, 体现的是一种知己知彼.

F. 浅谈国际化与本地化

国际化 是指把原来为英文设计的计算机系统或者应用软件改写成同时支持多种语言和文化习俗的过程。

在英文中,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被缩写为I18N,即只取首位两个字母,中间字母为18个。国际化中只处理语言的部分叫多语言化(Multilingualization)缩写为M17N。比如一个软件同时支持英语、法语、日语、俄语等多种语言。

本地化 是指把计算机系统或者应用软件转变为使用并兼容某种特定语言的过程。在英文中,本地化(Localization)被缩写为L10N,即只取首位两个字母,中间字母为10个。

无论是国际化还是本地化都不是简单的语言翻译,以下是国际化和本地化中常常遇到比并且应当注意的地方:

1)界面纯文字翻译

这个就是上面提到的多语言化,即对系统或者软件界面的文字进行多语言处理。

2)文本信息翻译

除了界面文案翻译,系统或者软件附带的帮助手册、说明等文本信息也应该进行多语言处理。

3)图标设计

图标应该通用、易于接受,同时考虑地域习惯。例如,一个在美国表示乡村风格的邮箱的位图在其他地区的居民看来像是其他东西。欧洲人通常将这个位图理解成烟囱。 还要避免使用包含文本的位图,本地化图像中的文字不仅费时间,文本增长也可能成为一个问题。确保位图和图标具有文化认同性也很重要。

4)姓名地址

姓和名的先后次序,地址书写的先后次序。比如中文都是先姓后名。

5)声音使用

不适当的声音或提示可能会引起人的反感,有些国家对声音性别很敏感。

6)颜色使用

颜色和色调与民俗有关,比如红色在美国标示危险,在中国标示喜庆。

7)纸张尺寸

打印纸的尺寸因地域而不同。北美洲、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委内瑞拉、菲律宾与智利的官方纸张尺寸大小为8.5英寸×11英寸(215.9毫米×279.4毫米)。A4尺寸则是ISO的标准,已经于多数国家采用。

8)数字标识格式

不同国家和地区数字表示方式也存在着区别。影响数字表现的因素包括数字字符的表示、数字符号的表示、数字的类型等。

例如:一千二百三十四点五七(1234.57),在英语中的表示是1,234.57,而在德语中的表示为1.234,57。

9)日期和时间格式

日期/时间的国际化,不仅涉及到地理位置(Locale,比如星期、月份等日历本地化表示),还涉及到时区(TimeZone,针对UTC/GMT的偏移量)。时区不仅是地理位置规定,更是政治规定,比如中国从地理位置上跨5个时区,但只使用一个统一时区(id=Shanghai/Asia)。

PS:后面会有专门的文章来介绍国际化种的日期和时间格式,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10)货币单位

货币格式设置必须考虑货币符号、货币符号位置和负号的位置。大多数货币使用与区域性或区域设置中的数字相同的小数点分隔符和千位分隔符。但是,在一些地方并不是这样,比如在瑞士,瑞士法郎的小数点分隔符是句点 (Sfr.127.54) 。

11)度量单位

度量单位直接关系到数值的实际表示结果。虽然度量单位存在着国际标准,但由于历史,风俗习惯等原因,很多地区及国家并不唯一使用国际标准。

例如,美国同时存在着国际通用标准制和英制两种度量制度,英制是相对更常用的度量制度,英制中的长度可以使用英寸 (inch)来表示,而国际通用标准是米和分米等; 对于重量的表示,英制使用磅(pound), 而国际标准是克与千克。软件国际化中,当存在度量习惯区别时,软件中度量相关的数据都需要根据度量单位进行合适的转换。

12)字符排序及长度

并不是所有语言都把某一个字母的大小写形式看成是等价的,重音的区别,某个符号出现与否,甚至拼写不一致性都可能导致看似等价的两个字符串实际上的不等价。字符的排序是需要根据不同地域文化确定的。同时,还应根据字符的长度调整对话框的大小和位置。

13)文本的输入和呈现

例如,阿拉伯人和希伯来人的阅读习惯是从右向左,文本输入也是从右向左,这样的习惯被称为BIDI(Bidirectionality)。

14)键盘布局

键盘上的键因国家而异,键的位置和个数也可能不一样,且某些字符并非存在于所有的键盘布局上。

15)换行和断字

亚洲 DBCS 语言的规则与西方语言的规则完全不同。例如,与大多数西方书面语言不同,中文、日语、朝鲜语和泰语不一定使用空格将一个字同下一个字区分开。泰语甚至不使用标点符号。

16)大小写转换

处理字符的大小写的的算法要注意某些语言的大小写字符之间没有一对一映射。而大多数非拉丁脚本甚至不使用小写和大写的概念。例如:中文、日语、泰语等亚洲语言文字。

参考资料:

http://www.unicode.org/

http://www.i18n.linux.org/

http://www.microsoft.com/globaldev/

http://www.linuxjournal.com/article/6176

G. 什么叫做国际化

国际化是设计和制造容易适应不同区域要求的产品的一种方式。它要求从产品中抽离所有地域语言,国家/地区和文化相关的元素。换言之,应用程序的功能和代码设计考虑在不同地区运行的需要,其代码简化了不同本地版本的生产。开发这样的程序的过程,就称为国际化。在信息技术领域,国际化是指在设计软件,将软件与特定语言及地区脱钩的过程。当软件被移植到不同的语言及地区时,软件本身不用做内部工程上的改变或修正。

在经济学中,国际化是企业有意识的追逐国际市场的行为体现。它即包括产品国际流动,也包括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美国学者理查德·D·罗宾逊(Richard D·Robinson)在其著作《企业国际化导论》一书中提出上述观点。

H. 国际化是什么意思

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是设计和制造容易适应不同区域要求的产品的一种方式。它要求从产品中抽离所有地域语言,国家/地区和文化相关的元素。

换言之,应用程序的功能和代码设计考虑在不同地区运行的需要,其代码简化了不同本地版本的生产。开发这样的程序的过程,就称为国际化。

(8)国际化扩展阅读:

在国内市场取得成功的大陆企业,国际化是不可避免的,是企业成长与壮大的必经之路。但是在制定国际化战略时,还是应当慎重,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炼好内功,具备核心竞争力。华为国际化战略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其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技术过硬。

2、稳扎稳打,不要急于求成。海尔初期的海外设厂方式虽然利润不高,但风险也小,同时为其积累了国际化的经验。

3、了解国际游戏规则,按照牌理出牌。

台湾企业在这方面比大陆企业有更丰富的经验,比如明基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西门子要向明基支付2.5亿欧元,还要支付5000万欧元购买明基2.5%的股份。

此外,明基享有西门子手机业务的所有专利权。相反,当TCL收购汤姆森的电视业务时,协议当中并不包括利润最丰厚的显像管制造业务。这些,就是大陆企业国际化所不具备的能力。

I. 什么是国际化战略

国际化战略是企业产品与服务在本土之外的发展战略。随着企业实力的不断壮大以及国内市场的逐渐饱和,有远见的企业家们开始把目光投向中国本土以外的全球海外市场。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是公司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发展规划,是跨国公司为了把公司的成长纳入有序轨道,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环境适应性而制定的一系列决策的总称。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国际化进程,决定企业国际化的未来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