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于无声处听惊雷全诗
扩展阅读
爱普检测股票行情 2025-05-18 04:22:50
中核资本股票行情 2025-05-18 03:56:18

于无声处听惊雷全诗

发布时间: 2021-06-01 05:49:28

Ⅰ 于无声处听惊雷全诗是什么

"心事浩芒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二句描述在那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诗人鲁迅的心跟全国人民连在一起,他想得很远,想得很深,感受到人民革命惊天动地的伟大力量。诗句形象地写出了对革命胜利的信心,给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以极大的鼓舞。这是讲鲁迅的人格。

出自《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4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通过描写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于抗战胜利的向往之情。

原文如下: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译文如下:

黎民百姓们像黑瘦的囚徒,流离失所于荒野,哪还敢有慷慨悲歌,引发动地的哀声。

我心里想的事很多、很远,连通着广大国土上的人民,从表面沉寂中,听到革命春雷的萌动。

(1)于无声处听惊雷全诗扩展阅读:

本诗中,诗人以深沉的笔调描绘了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中人民的困苦生活,万家凋零破败,淹没在蒿草丛中,人民在生存线上挣扎。同时诗人心里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心事浩茫连广宇)。依然是痛定之后的长歌当哭,动地的哀吟之中,是对惊雷的期待。鲁迅没有李白的疏狂,没有杜甫的愁苦。

有的是屈原那样飞扬驰骋的想像和绵密深刻的忧思。从“我以我血荐轩辕”,到“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耗尽了一生的精力。心事浩茫,不为国君,为万家墨面的人民。

Ⅱ 于无声处听惊雷是那首诗

鲁迅的《无题》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Ⅲ “于无声处听惊雷”这句话的出处及其含义是什么

该诗句出自鲁迅的《无题》,该诗篇创作于1934年,他后期的一些诗篇形象地写出了革命胜利的信心,给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以极大的鼓舞。1934年5月30日写的《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声处听惊雷”可谓石破天惊之笔。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意思是即便是万籁无声,仿佛也能听到人们心中悲愤的怒吼。在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诗人的心跟全国人民连在一起,他想得很远,想得很深,感受到人民革命惊天动地的伟大力量。这样的诗,反动派看了会不寒而栗,革命人民看了会斗志昂扬,其社会意义是不可低估的。诗句形象地写出了对革命胜利的信心,给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以极大的鼓舞。

Ⅳ “于无声处听惊雷”到底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在没有声音的时候,在平平静静当中,人们会听到惊雷的声音。

"心事浩芒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二句描述在那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诗人鲁迅的心跟全国人民连在一起,他想得很远,想得很深,感受到人民革命惊天动地的伟大力量。诗句形象地写出了对革命胜利的信心,给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以极大的鼓舞。这是讲鲁迅的人格。

出自《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4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通过描写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于抗战胜利的向往之情。

原文如下: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译文如下:

黎民百姓们像黑瘦的囚徒,流离失所于荒野,哪还敢有慷慨悲歌,引发动地的哀声。

我心里想的事很多、很远,连通着广大国土上的人民,从表面沉寂中,听到革命春雷的萌动。

(4)于无声处听惊雷全诗扩展阅读:

据《鲁迅日记》1934年5月30日:“午后为新居格君书一幅云:‘万家墨面没蒿莱……。”’收入《集外集拾遗》。新居格是日本评论家。毛泽东主席于1961年10月7日接见以黑田寿男为首的日中友协代表团时,亲笔书写了这首诗,交给黑田。

毛泽东说:“这一首诗,是鲁迅在中国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里写的。”“中国革命经过无数次的曲折,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最后的胜利属人民。日本人民是有希望的。”新居格生前珍藏本诗手迹,他病故后,手稿由其夫人保存。

鲁迅写这首诗时,国民党发动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已经进行半年多。毛泽东在总结这一时期的特点时指出:“这时有两种反革命的‘围剿’: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而作为这两种‘围剿’之共同结果的东西,则是全国人民的觉悟。”而鲁迅这首诗,正恰当的反映了毛泽东所说的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