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510280etf是指數基金么公司操作股票是固定的總也不變么
是的。這是一隻開放式指數型基金。全稱為華寶興業上證180成長ETF。這只基金跟蹤的指數是上證180成分指數中的股票。 公司操作的股票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指數中權重股比例的變動而變動。
⑵ 指數基金是股票嗎
指數基金是基金的一種,非股票。
指數基金(Index Fund),顧名思義就是以特定指數(如滬深300指數、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日經225指數等)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通常而言,指數基金以減小跟蹤誤差為目的,使投資組合的變動趨勢與標的指數相一致,以取得與標的指數大致相同的收益率。
⑶ 定投指數基金是不是還不如自己直接買大盤權重股
定投省心,而且只要少量資金就可以進行。
比如可以定投1000,難道你能那1000塊錢去把指數成分包含的股票買個遍嗎?恐怕一隻權重股都買不到。。。
⑷ 指數基金,怎麼購買,是和股票差不多嗎
到銀行櫃台即可購買。
指數基金是分散投資股票的一種方式,買指數基金相當於買了一批能夠代表股市中堅力量的股票。這樣就不用再操心選擇哪只股票更好了。當然你的投資業績也將隨著市場的整體漲跌而波動。
如果看好整個股市未來的走勢,買指數基金是不錯的選擇。
指數基金的手續費和管理費也比較低。
建議選擇大公司如嘉實、南方、華夏的滬深300指數基金,既具有代表性,又不是太分散。
定投指數基金被稱為是懶人投資法,是非常適合非專業工薪族投資者的。
手續費盡量選擇後端收費方式。
⑸ 指數基金賺25%賣還是守呢
最近波動明顯,難說到底是漲還是跌,我覺得你拿回到自己手上比較可靠,反正你也達到了期望的收益目標。
就算明天再漲一下,賺了錢的人可能再次大量拋了。畢竟昨天有跌停(也就是說很多人想賣當時還沒成交呢,看著今天漲了他們又多等了一天,那明天他們會不會拋呢?)。因為股市賣是實時的,而你反應過來當天下午3點前及時賣的話,基金公司是按你下單的當天晚上算出來的價格來計算你贖回時的凈值的,因此你至少要虧天當天的這個錢,而賣股票只要及時它當天都不會虧。所以我們基金總是會比股票多虧一天。所以說要是當天你的基金所持有的股票中的多數是跌停,那麼你的凈值虧損就接近10%,你能接受么?
看了這幾天基金公司和其它機構的采訪和文章,都鼓吹上漲,但要意識到我們知道會上漲,卻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下跌,但他們都知道,因為它們天天在股票市場現場,有什麼動靜最遲幾分鍾時間就反應過來了。我們不可能有這水平也沒這條件,就算你在新浪財經盯著大盤看,也不可能知道你的基金會虧多少,因為基金公司不會告訴你這個季度它買了哪些股票,你在大盤上看到的只是可能的估值(指數基金多數是買相應的股指的成分股票嘛,但不可能成分股100隻股票每隻各買1%)。
指數基金也叫被動型基金,就是說只會買那些指數中的成分股票或即將成為成分股的股票,那麼表示當大盤大幅下跌時很可能就命中了你的基金所持有的股票,因此雖然可能不是接近跌停的10%幅度(我們不會這么幸運的基金持有的每隻股票都剛好跌停,基金經理應該有這樣的風險意識的)。但我們也想想到,如果這個指數中的成分股票可以避風險的股票太少了,那麼基金經理就算賣掉他認為要大跌的股票,他也不知道去買什麼好。基金有規定這些錢怎麼花,不能全放在賬戶時當活期存款呢,那你說如果上證50指數全線下跌,他拿這些錢買什麼好呢,不管買什麼股票在短期內都是虧本,但又不能不買,這么說來可能是 上證 380 比 上證 50 更安全呢因為可選擇的機會更多。
如果你依然想賭一把的話,不如換成策略精選 或 行業輪動 或 激進混合型的基金,把這些短線操作的機會留給基金經理去把握,他們比我們專業和實時地關注市場。我們就不要自己去做這個短線操作了,我們的成功率會比基金經理的要低很多。
⑹ 指數基金和股票基金有什麼區別
什麼是指數基金和股票基金?
指數基金:以特定指數(如滬深300指數、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日經225指數等)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
通常而言,指數基金以減小跟蹤誤差為目的,使投資組合的變動趨勢與標的指數相一致,以取得與標的指數大致相同的收益率。
股票型基金又稱股票基金,是指投資於股票市場的基金,且8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股票。
指數基金和股票基金有什麼區別?
指數基金和股票基金的最大區別在於,指數基金是被動型基金,而股票基金是主動型基金。
也就是說,指數基金是用來跟蹤某個大盤指數的, 基金經理要做的,就是把基金的資產按照大盤指數按比例配置,就可以了,在牛市下買這個比較好;股票基金,是基金經理根據他們的喜好、個人分析和基金合同規定的方向,來進行選股和確定配置比例,基金管理上比較靈活。
指數基金和股票基金的風險不同:指數基金合適長期操作,對於短線操作來說,風險很大;股票基金本身就屬於高風險投資,有市場風險集中風險、流動性風險和操作風險等。
指數基金和股票基金的交易費用不同:指數基金的管理費較少;股票基金:頻繁操作,把基金當作股票操作,由於基金的交易費用比股票多,存在只賺指數不賺錢的可能。
將花唄額度提升至5萬的最全攻略,關註:財秘筆記,回復3獲取。
⑺ 可以買股票中的股票指數嗎
股票買指數可以通過指數基金和股指期貨來進行購買。每個指數基金都有一個相對應的指數,一般是成分指數(股票數目固定),如滬深300、上證50、180等;也有一些指數基金選擇的是分類指數,如紅利指數、成長指數等。
買入指數基金就相當於買入相對應指數所包括的一籃子股票,該指數漲就賺錢,跌就賠錢。 指數基金中有一種ETF基金,除了能像一般基金一樣申購贖回外,還可以象股票一樣,在盤中交易。
(7)指數基金所有成分股票都買嗎擴展閱讀:
計算指數:
計算股價平均數或指數時經常考慮以下四點:
(1)樣本股票必須具有典型性、普通性,為此,選擇樣本應綜合考慮其行業分布、市場影響力、股票等級、適當數量等因素。
(2)計算方法應具有高度的適應性,能對不斷變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應的調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數或平均數有較好的敏感性。
(3) 要有科學的計算依據和手段。計算依據的口徑必須統一,一般均以收盤價為計算依據,但隨著計算頻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時價格甚至更短的時間價格計算。
(4) 基期應有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
⑻ 我想買指數基金,但是我看了一下全都是股票指數基金,就沒有純粹的指數基金嗎
股票指數基金包含指數基金呀,純粹的指數基金當然有呀。
1.國內代表型的指數基金:
寬基指數: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創業板,紅利指數,基本面指數,央視50,50AH,紅利機會等。
行業指數:行業指數又被稱為窄基指數,像寬基指數包含了各行各業,並不限制行業,而窄基指數對行業有一定的要求。
根據標普和摩根士丹利在2000年聯合推出的全球行業分類標准,分為10個一級行業,24個二級行業,和67個子行業,並建立了行業指數(我國也是按照這個標准進行劃分)。
最主要的10個一級行業分別是:
材料:金屬、采礦、化學製品等
可選消費:汽車、零售、媒體、房地產等
必須消費:食品、煙草、傢具等
能源:能源設備與服務、石油、天然氣等
金融:銀行、保險、券商等
醫葯:醫療保健、制葯、生物科技等
工業:航空航天、運輸、建築產品等
信息:硬體、軟體、信息技術等
電信:固定線路、無線通信、電信業務等
公共事業:電力、水等
這10個行業都是社會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2.中國香港的代表性指數基金:
恆生指數、國企指數(H股)
3.國外的代表性指數基金:
美國:納斯達克100指數、標普500指數
德國:DX30指數
境內指數基金7隻,分別是深證紅利、基本面50、中證紅利、中證消費、央視財經50、中證500和滬深300,排名分前後;境外指數基金3隻,分別是納斯達克100、標普500和恆生指數,排名分先後。
如果只定投1隻基金,那就是深證紅利;
如果只定投2隻基金,那就是深證紅利+基本面50;
如果只定投3隻基金,那就是深證紅利+基本面50+中證紅利;
如果只定投4隻基金,那就是深證紅利+基本面50+中證紅利+納斯達克100;
如果只定投5隻基金,那就是深證紅利+基本面50+中證紅利+中證500+納斯達克100;
如果只定投6隻基金,那就是深證紅利+基本面50+中證紅利+中證500+滬深300+納斯達克100;
如果只定投7隻基金,那就是深證紅利+基本面50+中證紅利+中證500+滬深300+納斯達克100+標普500;
你可以從中選擇適合你的指數基金投資
⑼ 請問所有滬深300指數基金的成分股票及其權重都一樣嗎
不一樣
滬深300指數是滬深證券交易所第一次聯合發布的反映A股市場整體走勢的指數。滬深300指數樣本覆蓋了滬深市場六成左右的市值,具有良好的市場代表性。目前300隻樣本股中,深市121隻樣本股中有92隻來自於深證100,滬市141隻來自於上證180,入選率分別為92%和78.3%。
它覆蓋了銀行、鋼鐵、石油、電力、煤炭、水泥、家電、機械、紡織、食品、釀酒、化纖、有色金屬、交通運輸、電子器件、商業百貨、生物制葯、酒店旅遊、房地產等數十個主要行業的龍頭企業。
權重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針對某一指標而言。某一指標的權重是指該指標在整體評價中的相對重要程度。權重是要從若干評價指標中分出輕重來,一組評價指標體系相對應的權重組成了權重體系。
⑽ 指數基金和自己買股票的關鍵區別
指數型基金就是它跟蹤的指數中有哪些股票,它就主要買哪些股票。股票倉位一般在75-95%,屬於倉位較高的股票型基金,是股票型基金中的一種特殊基金。指數型基金的股票倉位要高於其他股票型基金,在股市上漲時,凈值上漲迅速;在股市下跌時,凈值下降也很快。
特點如下:
首先,它的業績透明度比較高。投資人在外面看到指數型基金跟蹤的目標基準指數(比如上證180指數)漲了,就會知道自己投資的指數型基金,今天凈值大約能升多少;如果今天基準指數下跌了,不必去查凈值,也能知道自己的投資大約損失了多少。所以很多機構投資人和一些看得清大勢、看不準個股的個人投資者比較喜歡投資指數型基金,因為指數型基金能夠發揮這類投資者對市場大勢判斷准確的優點,不必再有"賺了指數不賺錢"的苦惱。
其次,它的資產組合的流動性比一般集中持股的基金更好。以目前正在發行的華安上證180指數增強型基金為例,它不僅規定基金經理主要按照上證180指數成分股的權重與構成配置資產,而且規定投資於上證180成分股的數量不得少於120隻。也就是說,即使是在極端的情況下,華安上證180指數增強型基金投資的股票也不會少於120隻。由於持股分散,未來基金拋售股票時對股票的價格影響就小,甚至基本沒有影響。這樣基金資產凈值的真實性就會更高。
其三,投資指數型基金的成本一般較低。由於指數型基金一般採取買入並持有的投資策略,其股票交易的手續費支出會更少;同時基金管理人對於指數型基金所收取的管理費也會更低。像華安上證180指數增強型基金的管理費,僅相當於市場上主動型投資的股票基金管理費的2/3;其託管人收取的費用和銷售手續費也明顯降低。可能許多投資人對這點看似很小的差別不太在意,但如果是長期投資,指數型基金的成本優勢會令投資人收益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