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外資買入的成本 高於股價那麼多
他們有的是錢。根本不在乎那一點兩點。所以啊他們有他們的目的。到主要還是為了賺錢。
㈡ 今天但斌感嘆 為什麼便宜的好股票都讓老外買了
主要還是中國市場的市場制度缺陷太多,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市場經歷過漫長的熊市後,場內的投資者都沒有什麼信心了,而老外作為場外的旁觀者,反而對市場價格的貴賤有很清楚的認知。市場長期不景氣,這絕不僅僅只是宏觀經濟的原因,和市場政策的導向息息相關。像中國的上證指數,其回報十年甚至二十年都贏不了貨幣基金,比不過通貨膨脹,更不用說GDP的增長率,這正常嗎?而市場長期不景氣之後往往又潛藏著機會,卻在這個時候大量引入外資,股票市場的底又怎麼能不讓外國人買到呢?其實主要還是股票市場缺乏一個穩定機制,動不動就千股跌停的市場你叫投資者如何有信心?相反,如果美國出現了像三十年代大蕭條那樣的情況,恐怕你也會去買美國的股票了,而這樣的情況在今天的成熟的美國市場恐怕再也難以出現了。等到市場制度完善了,定價更有效了,外資就沒有這么多以便宜的價格買入的機會了。
㈢ 聽說國家,外資然後機構,以及散戶購買同一個股票,價格相差10倍都不止,他們可以買到那麼便宜的票
機構 外資投行,他們買股票可以在一級市場認購,所以肯定比散戶在批發市場購買要便宜得多,如果這只股票上市首日是低開低走,然後連續下跌那麼非但不會有10倍,他們還會虧損。明白了嗎?
㈣ 2020年6月份被外資買爆的股票有哪些
隨著外資持續流入中國市場,5月26日,深交所對美的集團(000333.SZ)、華測檢測(300012.SZ)、索菲亞(002572.SZ)3股同時發出外資持股預警,這也是該所歷史上首次出現3家公司股票被同時預警的情況。
滬深股通持股佔A股比例超10%公司:
㈤ 外資企業購買股票
北京消息 (記者 周翀)國外投資者對已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和股改後新上市公司兩類對象進行戰略投資,可以採取有條件的定向發行和協議轉讓以及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這是商務部、證監會、國稅總局、工商總局、外管局近日聯合發布的《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作出的規定。
作為股權分置改革的配套政策,2005年11月商務部與證監會聯合發布了《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涉及外資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其中明確規定,境外戰略投資者可購買已股改公司A股股份。新頒布的辦法進一步對外資戰略投資的方式進行了界定。
《辦法》規定,取得的上市公司A股股份三年內不得轉讓;投資者應嚴格遵守行業禁入和投資比例限制。
《辦法》同時明確,符合下列五種情形的國外投資者可以出售A股:投資者進行戰略投資所持上市公司A股股份,在其承諾的持股期限屆滿後可以出售;投資者根據《證券法》相關規定須以要約方式進行收購的,在要約期間可以收購上市公司A股股東出售的股份;投資者在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前持有的非流通股份,在股權分置改革完成且限售期滿後可以出售;投資者在上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持有的股份,在限售期滿後可以出售;投資者承諾的持股期限屆滿前,因其破產、清算、抵押等特殊原因需轉讓其股份的,經商務部批准可以轉讓。
而對境外戰略投資者在二級市場對A股只能賣不能買的限制,西南證券研發中心副總經理周到認為,既明晰了外國戰略投資者的投資行為與QFII之間的邊界,也為監管部門規避了風險。「如果所有外國投資者都通過戰略投資者名義對A股股票進行買賣活動,將給監管部門的監管工作帶來巨大挑戰,QFII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義。」
《辦法》將於2006年1月30日正式實施。
㈥ 2020年11月6號外資大筆買入那些股票
00年11月六日,外資大筆買入哪些股票?2020年10月6日,外資大批量買入了一些科技。半導體之類的股票。
㈦ 外資現在買哪些中小型股票
滬深股通持股佔A股比例超10%公司:
㈧ 外資到底買了哪些股票
外資是非常聰明的資金,這些外資都是去布局一些A股市場的優質股票,最典型的就是A股市場的白馬股,外資在股票市場具有很高的影響力度。
外資出現天量搶籌碼,買入金額最多的股票是比如有以下股票,具體名單如下:貴州茅台、東方雨虹、北方稀土、陽關電源、隆基股份等,這以上五隻個股是在過去5月份,被外資金買入最大金額的股票名單。
總之我們作為個人投資者,不要去關心外資在哪裡,外資買了什麼股票,這些都是沒用的,他們是神出鬼沒的,等散戶都已經知道他們進來了,也許他們就開始出貨了,根本沒有必要去跟外資炒股,不然虧得一塌糊塗。
其實A股市場很多外資都是帶馬甲的,也就是從內陸資金兜一彎就是成了外資。不然這些外資又怎麼可能會非常精準的操作,每次都能精準的逃頂,同時每次也能精準的抄底,難道外資真能神不知鬼不覺嗎?其實不然,這些外資當中很多是內陸資金,才會對咱們A股有深入了解。
風險提示:以上個股僅回答問題所用,不構成個股買賣建議,自行買賣盈虧自負。
㈨ 中國人為什麼把自己股票低價給外資銀行
第一點,吸收外來資本,增強實力,提高銀行競爭力
第二點,緩解外國銀行進入中國,對中國銀行業的沖擊力,外國人不會傻到用自己的銀行搶自己銀行的生意吧~
第三點,某些銀行腦有病,以低價出售股權給外資金融機構,再以高價欺負中國國內的投資者。
㈩ 外國買股票
這個也對也不對。中國石油是先上的H股,之後才上的A股。
2000年中石油在香港上市,開盤1.28港幣,之後長期就是不到2元港幣。
在A股上市是2007年11月,開盤就是40多。
首先,是在不同的市場上,即使是同一家公司的股票,價格上還是有差距的,長期以來,同時在A股和H股上市的一大批公司都是有A-H價差的,有的是正,有的是負。
其次,兩三塊錢和40塊錢根本就不是同一個時間,即便同在A股市場上,你也不能拿人家幾年前買的價格跟現在的價格直接比較呀。貴州茅台原來20多元的價,高點的時候230多。
最後,要說有點道理就是說,當年上H股的時候,還真的是只有外國人能買,國人買不到,外匯管制呀,咱沒有外匯,不能去買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