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技巧 » 買股票選擇持倉成本
擴展閱讀
金融機構的融是什麼意思 2025-09-17 05:33:14
股票價格可以隨便更改嘛 2025-09-17 05:24:52
股票多少價格買入合適 2025-09-17 05:20:33

買股票選擇持倉成本

發布時間: 2022-01-12 13:23:29

Ⅰ 持倉成本價是怎麼計算的

交易中券商使用的委託系統中股票持倉成本價均使用以下兩種方法計算:
1、成本價只計算買入的成本
即用戶買入單只股票後,成本價為買入股票的買入金額加上交易費用(傭金和手續費)除以持股股數的數值,持股期間不考慮賣出股票有盈利。
計算公式:成本價=買入金額/持股股數
舉例:
用戶某日以10元買入某股票1000股,交易費用50元,則成本價為(1000*10+50)/1000=10.05
如用戶第二日賣出此股票的一部分,剩餘部分股票的成本價不變,賣出部分股票直接計算盈利,不攤薄到剩餘股票的成本價。
舉例:
用戶第二日以11元賣出此股票500股,交易費用25元,兌現金額為500*11-25=5475,此時盈利部分直接計入資產總額,持有股票的成本價不變仍為10.05元。
計算公式:成本價=(第一次買入金額+第二買入金額)/持股股數
2、成本價計算持股期間賣出股票盈虧
即用戶買入單只股票後,成本價為買入股票的買入金額加上交易費用(傭金和手續費)除以持股股數的數值,如持股期間賣出股票有盈利,則買入金額需要扣除這些金額。
計算公式:成本價=(買入金額-盈虧金額)/持股股數
說明:
1、公式中的盈虧金額包括賣出股票的盈利或虧損金額。
2、如盈虧金額為負值,即為虧損,公式中減負值則為加正值,因此公式中的分子比買入金額大,成本價增加;反之當賣出股票盈虧,盈虧金額為正值,則公式中的分子比買入金額小,成本價減小。
3、如買入金額小於盈虧金額,則成本價為負值,此種情況需要T+0操作,進行高拋低吸。

Ⅱ 為什麼股票持倉成本比買進成交價要高呢高出的成本怎麼來的

炒股持倉成本總是比買入價高,這個問題也許很多股民投資者根本還弄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尤其是一些股市小白,對這個問題一頭霧水。

比如一隻股票以10元買入1手,但明明成交價是10元,而為什麼持倉成本顯示是10.05元,多出5分錢的成本,這5分錢的成本到底怎麼來了?

答案是這5分錢是買入股票的手續費,說准確一點這5元是券商傭金,券商傭金直接加在持股成本之上,所以持倉成本要比買入價格高。


所以答案已經很明顯了,股票的買入價是10元,實際持倉成本是10.05元,多出的0.05元成本乘以1手,實際持倉成本增加了5元,完全符合券商傭金的收費標准。

按照以此類推:

假如券商傭金是50元,持倉成本變成10.5元;

假如券商傭金是500元,持倉成本變成15元了;

綜合通過上面得出答案,持倉成本與買入價是絕對不相等的,持倉成本都會比買入價要高。

原因是當買入股票的時候已經把券商傭金費用都計算在持倉成本之上了,所以會造成持倉成本要比成交價高。

不管買入的股票成交價有多高或者多低,最終的持倉成本都要高於買入價,這就是股市的神奇之處。

Ⅲ 如何計算成本價(持倉成本)

成本價是在成交價的基礎上加上買入的費用:
1、傭金不超過成交金額的0.3%,起點5元(即不足5元按5元收取);
2、過戶費按照成交金額的0.002%收取,買賣雙向收取;
當您對某隻股票進行了重復買賣操作時,該只股票的成本價計算方法為: [買入所花金額(包含所有費用)-賣出所得金額]/當前持有股數。具體還請以賬戶實際為准哦~

Ⅳ 請問一個股票的持倉成本問題

10.50=(11.00X1000+10.00X1000)/(1000+1000)

這個是該股票的成本價,無論是賣出多少,還是這個,而當你再買入時由於買入價可能與之前的不同,所以會有所變化。

Ⅳ 股票持倉成本價計算:你的股票成本價到底是多少

你好,在一個時期內連續分批(買入、賣出)交易某金融產品或衍生品(例如股票或期貨)後的交易總成本減去浮動盈虧的數額除以現持有數量得到的數值,即(單位)持倉成本。
股票的持倉成本就是流通盤在不同的價位有多少股票數量。對股票進行持倉成本分析具有極其重要的實戰意義。持倉成本能有效地判斷成交密集區的籌碼分布和變化及能有效地識別主力建倉和派發的全過程,所以投資者一定要全面掌握持倉成本的分析方法。
在交易中券商使用的委託系統中股票持倉成本價均使用以下兩種方法計算:
1、成本價只計算買入的成本
即用戶買入單只股票後,成本價為買入股票的買入金額加上交易費用(傭金和手續費)除以持股股數的數值,持股期間不考慮賣出股票有盈利。
計算公式:成本價=買入金額/持股股數
舉例:
用戶某日以10元買入某股票1000股,交易費用50元,則成本價為(1000*10+50)/1000=10.05
如用戶第二日賣出此股票的一部分,剩餘部分股票的成本價不變,賣出部分股票直接計算盈利,不攤薄到剩餘股票的成本價。
舉例:
用戶第二日以11元賣出此股票500股,交易費用25元,兌現金額為500*11-25=5475,此時盈利部分直接計入資產總額,持有股票的成本價不變仍為10.05元。
如用戶第二日繼續買入此股票,則持有股票的成本價會根據其買入的成本情況,進行攤薄。
計算公式:成本價=(第一次買入金額+第二買入金額)/持股股數
2、成本價計算持股期間賣出股票盈虧
即用戶買入單只股票後,成本價為買入股票的買入金額加上交易費用(傭金和手續費)除以持股股數的數值,如持股期間賣出股票有盈利,則買入金額需要扣除這些金額。
計算公式:成本價=(買入金額-盈虧金額)/持股股數
說明:
1、公式中的盈虧金額包括賣出股票的盈利或虧損金額。
2、如盈虧金額為負值,即為虧損,公式中減負值則為加正值,因此公式中的分子比買入金額大,成本價增加;反之當賣出股票盈虧,盈虧金額為正值,則公式中的分子比買入金額小,成本價減小。
3、如買入金額小於盈虧金額,則成本價為負值,此種情況需要T+0操作,進行高拋低吸。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Ⅵ 分批買賣股票持倉成本怎麼計算

一共花了多少錢,一共持有多少股,就金額除於股數,就等於成本。希望採納。

Ⅶ 股票持倉成本計算方法

1、持倉成本價,有的只算買進的手續費,也有的是算上全部雙向的手續費。一般來說,股票的持倉成本價是算單邊的手續費,可能是:5元傭金+1元印花稅+1元過戶費=7元。 下面的內容供參考(買賣股票的費用): 交易傭金一般是買賣金額的0.1%-0.3%(網上交易少,營業部交易高,可以講價,一般網上交易0.18%,電話委託0.25%,營業部自助委託0.3%。),每筆最低傭金5元,印花稅是買賣金額的0.1%(基金,權證免稅),上海每千股股票要1元過戶手續費(基金、權證免過戶費),不足千股按千股算。 由於每筆最低傭金5元,所以每次交易為5÷傭金比率、約為(1666-5000)元比較合算。
2、如果沒有每筆委託費,也不考慮最低傭金和過戶費,傭金按0.3%,印花稅0.1%算,買進股票後,上漲0.81%以上賣出,可以獲利。 買進以100股(一手)為交易單位,賣出沒有限制(股數大於100股時,可以1股1股賣,低於100股時,只能一次性賣出。),但應注意最低傭金(5元)和過戶費(上海、最低1元)的規定。股民可以在第二天,網上交易的「歷史成交」或「交割單」欄目里,看到手續費的具體明細。

Ⅷ 股票交易 持倉成本

持倉成本是隨著每次的買賣而變化的。這個由軟體自動來完成,目前還沒發現可以如你所要求的那樣可以鎖定的。

鎖定成本的意義也不太大,若真需要,何不在記錄本上用筆記下呢?

Ⅸ 在股票市場怎麼降低持倉成本

前言:大家都知道在股票市場中每天所面對的環境都是非常復雜的,大家都想在股票市場里獲得最大的收益,如果想要獲得最大收益就要想辦法降低自己的成本。那麼在股票市場中,怎麼有效降低持倉成本呢?

三、結語

大家都知道在股票市場上永遠都是遵循盈利的這條規則,所以大家在股票市場進行購買股票的時候也一定要仔細觀看清楚,再進行買進或者是賣出。有效地降低持倉成本,其實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規范相應的風險。

Ⅹ 關於股票持倉成本的計算問題

在股市投資的過程中,通常莊家會使用各種手段誤導投資者的判斷,不管是信息、技術、指標等,會進行「假突破」「假支撐」「假破位」等等方式,促使普通投資者「接盤」或「割肉」,進而達到莊家的目的。

哪買,在股市中哪些指標或數據莊家做不了假呢?

1、財務指標,莊家很少去「觸碰」。
有的投資者認為,莊家可能會與上市公司產生關系,進而改變財務指標或者信息等。不排除有這種可能,但是隨著兩市三板的完善(較十年、二十年前,現在的股市成熟太多了)。兩市三板中,莊家已經很少,能與上市公司產生關系的莊家就少之又少了。

在股市中投資,沒必要去「較真」,通過一定的方式方法將這樣的「庄股」過濾掉就可以了,如果沒有被過濾,說明也是符合自己的選股條件,可能有著助力的作用。

財務指標,莊家「觸碰」的概率很低很低。如果是技術、指標,可能通過改變即時的股票價格進而改變技術、指標的呈現,干擾投資者判斷。

但是,財務指標的時間並不是即時,有著季度以及審核。所以,財務指標,莊家能夠「觸碰」的概率很低。

2、流動性強的股票,莊家難做假!
如果認為一家上市公司的財務指標,也存在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應當如何呢?

選擇流動性強的股票,更加合適。為什麼?因為市值、盤子大,莊家很難有那麼大體量的資金,再加上流動性強,一旦進行「假突破」「假支撐」「假破位」等,很容易發生莊家手中的籌碼被別人「搶光」。

所以,一般流動性強的股票,莊家很難做假。

並且,流動性強的股票,市值一般比較大,審查會更加的嚴格,不僅僅是上市公司自身的體制,還會受到多方面的查檢。

如果說流動性強的股票,技術、指標存在「假」,但是財務指標不會出現,因為對於大市值、流動性強的股票而言,做假已經十分不劃算了。

所以,流動性強的股票,莊家是很難去「制假」的。

3、堅持價值投資,假不了。
經常有投資者認為,兩市三板就沒有價值投資,有著各種理由。十幾年前是這樣,十幾年後仍舊是這樣。

但是,翻看兩市三板的價值股,十幾年來股票價格卻能夠翻漲幾倍、幾十倍,甚至百倍,又不得不感嘆價值投資的魅力。

而價值股,之所以能夠股票翻漲,主要的原因是這家上市公司「出色」的經營,具有著高價值。價值影響價格,所以呈現的則是常年累月的上漲,就算是一時間股票價格出現了下跌,未來也能夠很好的補漲回來。

堅持價值投資,尋找到兩市三板的價值股,也就能夠更好的規避莊家所製造的「假」。

總結:技術、指標都有可能被莊家所「制假」,通過對於股票價格的控制,進而改變技術呈現、指標呈現。但是,對於財務指標,莊家一般「觸碰」不到,財務指標的反應更為真切。

要想更好的避免莊家的「假指標」,可以選擇流動性強的股票,堅持價值投資,這樣的方式能更好的規避莊家「制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