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深圳虛假股票公司
擴展閱讀
鐵通物流股票代碼 2025-05-13 21:20:11
港資買大陸股票 2025-05-13 21:12:08

深圳虛假股票公司

發布時間: 2021-06-05 00:15:01

⑴ 深圳宏勝股票是不是騙子公司

有是有啊,朋友 這類投資公司建議你長個心眼吧

⑵ 股票代碼667968是真的假的

1、目前,中國是沒有股票代碼667007的股票。股票代碼一般都以60或者00開頭,沒有以66開頭的股票代碼。
2、股票代碼用數字表示股票的不同含義。股票代碼除了區分各種股票,也有其潛在的意義,比如600***是上交所上市的股票代碼,6006**是最早上市的股票,一個公司的股票代碼跟車牌號差不多,能夠顯示出這個公司的實力以及知名度,比如000088鹽田港,000888峨眉山。
3、創業板:創業板的代碼是300打頭的股票代碼
滬市A股:滬市A股的代碼是以600、601或603打頭
滬市B股:滬市B股的代碼是以900打頭
深市A股:深市A股的代碼是以000打頭
中小板:中小板的代碼是002打頭
深圳B股:深圳B股的代碼是以200打頭
新股申購:滬市新股申購的代碼是以730打頭
深市新股申購的代碼與深市股票買賣代碼一樣
配股代碼:滬市以700打頭,深市以080打頭
權證,滬市是580打頭
深市是031打頭

⑶ 怎麼投訴股票公司違規

通過中國證監會的信訪投訴電話可以投訴股票證券公司。

信訪投訴電話:010-66210182、66210166

地址:中國北京西城區金融大街19號富凱大廈

郵編:100033

中國證監會為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授權,統一監督管理全國證券期貨市場,維護證券期貨市場秩序,保障其合法運行。

中國證監會設在北京,設主席1名,副主席4名,駐證監會紀檢監察組組長1名;會機關內設20個職能部門,1個稽查總隊,3個中心;

根據《證券法》第14條規定,中國證監會還設有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委員由中國證監會專業人員和所聘請的會外有關專家擔任。中國證監會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設立36個證券監管局,以及上海、深圳證券監管專員辦事處。

(3)深圳虛假股票公司擴展閱讀:

中國證監會在對證券市場實施監督管理中履行下列職責:

1、研究和擬訂證券期貨市場的方針政策、發展規劃;起草證券期貨市場的有關法律、法規,提出制定和修改的建議;制定有關證券期貨市場監管的規章、規則和辦法。

2、垂直領導全國證券期貨監管機構,對證券期貨市場實行集中統一監管;管理有關證券公司的領導班子和領導成員。

3、監管股票、可轉換債券、證券公司債券和國務院確定由證監會負責的債券及其他證券的發行、上市、交易、託管和結算;監管證券投資基金活動;批准企業債券的上市;監管上市國債和企業債券的交易活動。

4、監管上市公司及其按法律法規必須履行有關義務的股東的證券市場行為。

5、監管境內期貨合約的上市、交易和結算;按規定監管境內機構從事境外期貨業務。

6、管理證券期貨交易所;按規定管理證券期貨交易所的高級管理人員;歸口管理證券業、期貨業協會。

7、監管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期貨結算機構、證券期貨投資咨詢機構、證券資信評級機構;審批基金託管機構的資格並監管其基金託管業務;制定有關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的管理辦法並組織實施。

⑷ 深圳信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是大騙子,目前為止已涉嫌詐騙200餘萬元,股票投資者已向深圳警方報案。請大家

真是丟祖宗的臉,信達就是100%純種的大騙子 人渣 社會垃圾,騙術多多 什麼信達投資 信達幸福集團 。。。 每天漫天垃圾騷擾簡訊 不同號碼 黑名單也阻止不了 真是讓人崩潰,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嚴重影響到正常生活啦 現在一看到信達就惡心 要吐 無名火
怎麼會有這種鬼魅的人 比蟑螂還討厭 比癩蛤蟆更癩 比屎蟲更惡心 這種人就是被槍斃 暴屍都不消氣 自己不幹人事 也不想想上面十八代祖宗 下面幾代小孩 除非斷子絕孫 不然你家小孩都會因你們被世人唾棄 遭世人鄙視 都是拜你們這些爹媽所賜
他們這種垃圾簡訊轟炸已經到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的地步了 怎麼就沒有相關部門懲處這些「便池裡爬出來的屍鬼」,被騙錢是一碼事 可是被精神折磨讓人崩潰!!!

⑸ 我朋友在深圳一家公司上班,公司好像是做網路股票詐騙的,她的情況是

如果你被詐騙了,或者發現詐騙的人,怎麼應對:


1 、網路上可以報網警,線下報警但是意義雖然不大,報了總比沒報強,正常途徑

2 、整理好詳細的要客觀在網上還原事情的經過,讓更多的人來站你一邊

3 、把信息發布到網上,讓他接受網路的譴責,切記要客觀對待

4 、以其人之道還至其人之身,或者交給警察,遲早會有報應的

5 、用不同的號,繼續聯系騙子,記住要找到證據並保存下來

6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次算是花錢買了個教訓把,畢竟有時候也滅辦法

7 、曝光之後讓他沒生意,也好給別人參考,不要讓騙子得逞

8 、最終還是要報警,不管被騙金額多少。

⑹ 如何處理股民訴某港股份公司虛假證券信息案

宓雪軍厲健

案情簡介

2002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於受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侵權糾紛案件有關問題的通知》。之後,有關中級法院受理的證券民事賠償案件達900多件,其間涉及大慶聯誼、聖方科技、ST同達、嘉寶實業、渤海集團、ST九州、三九醫葯、紅光實業、銀廣夏、sT天頤、sT東方、某某港等12家上市公司。

同年11月11日,上海股民彭淼秋女士訴嘉寶實業公司等作出虛假陳述賠償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調解結案。彭淼秋的訴訟請求為1312.32元,實際獲賠800元。彭淼秋由此成為我國證券民事賠償訴訟案中獲賠第一人,該案也因系中國證券民事賠償訴訟第一案而在中國證券市場發展中抹上濃重的一筆。

2003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頒布《關於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證券界將其簡稱為《1·9規定》)。

《1·9規定》指出,如果上市公司虛假陳述,曾被證監會或財政部處罰或是被法院判定有罪,因此受到損失的股民可以向上市公司索賠。

上述規定甫出台,立刻一石激起千層浪。自2003年2月1日起,受害股民紛紛再次拿起法律武器把作出虛假陳述的上市公司告上法庭,而各地方法院也為證券官司大開綠燈。

此前的2002年9月至12月,財政部對某某港2000年及前一年度的檢查表明,某某港多確認收入3.6717億元人民幣,少計財務費用4945萬元人民幣,少計主營業務成本780萬元人民幣,多列資產1.1969億元人民幣。

隨後,某某港被財政部作出行政處罰:予以通報,並處以罰款10萬元。2002年10月21日,公司董事會對被檢查和處罰問題進行公告,某某港A股、某港B股股價隨之大幅下跌。

2003年2月8日,成都市3名股民起訴某某港,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隨後立案。這是《1·9規定》實施以後全國第一例證券民事賠償案,也是第一件起訴B股上市公司的賠償案,第一起以財政部行政處罰為前置條件的案件。

在該案的被告名單中,國際五大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斯時,浙江的小股民從媒體上看到消息激動不已,但又無可奈何。激動的是索賠有了「領頭羊」,有了「前車之鑒」;而無可奈何的是,成都3名股民總共索賠8萬多元,賠償多少仍是未知數。而扣除各種費用,即使是全賠也所剩無幾。有人開始打消索賠的念頭。

2003年2月,宓雪軍作為法律咨詢專家參與杭州武林廣場的一次免費法律咨詢現場活動。許多小股民把索賠的問題拋給了他,他做了一一解答。之後,宓雪軍藉助媒體稱可以先期墊付差旅費,為股民狀告上市公司做代理。

截至2003年6月16日,57名股民委託裕豐律所狀告某某港,其中「某某港A股」有14名,「某港B股」有43名。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予以立案,並依照原告人數、損失類型分為6個案件,索賠總額185萬元。

起訴的被告不僅有某某港股份有限公司,還有億萬富豪張某某(時任某某港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A省證券公司、B證券有限公司、C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D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2005年4月,浙江82位「某某港」、「某港B股」股民按訴訟標的額的65%最終獲賠176萬元,這一賠付比例在全國各地「某某港」系列案件中是最高的,外省股民「某某港」案的賠付比例大致在30%一55%之間,相比之下本所律師的代理成效非常顯著,《青年時報》評價該案為「浙江小股民索賠第一案」。

爭議焦點

原告的損失是否應當扣除大盤系統風險因素。

被告某某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某某港公司)依據《規定》第19條第四款規定提出抗辯,提出「大盤系統風險扣除論」,要求對每位原告的損失求償額分別扣除大盤系統風險因素,即按訴訟標的額的30%賠付。

律師認為《規定》第19條第四款規定存在缺陷,堅決反對「大盤系統風險扣除論」。本所律師引用「老鼠屎理論」予以駁斥,並舉出實例據理力爭。

審理判決

2005年4月,浙江82位「某某港」、「某港B股」股民按訴訟標的額的65%最終獲賠176萬元。

經典評析

最高人民法院《規定》第19條第四款規定:被告舉證證明原告具有以下情形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虛假陳述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損失或者部分損失是由證券市場系統風險等其他因素所致。

由於上述條款僅對「證券市場系統風險」作了原則性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證券市場虛假陳述案件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對「證券市場系統風險」也未詳細闡述,因此在司法實踐中引起很大爭議。

被告某某港公司依據《規定》第19條第四款提出抗辯,雖然某某港公司存在虛假陳述問題,但如果不是大盤大跌,股民根本不會遭此重創。因此,每位原告的損失求償額應當分別扣除大盤系統風險因素。

被告某某港公司舉例論證:因國務院2001年6月12日出台減持國有股方案,造成股市暴跌,使上證指數從2222.96點跌至最低點1339.20點,跌幅高達39.76%。受此影響,某港A股大幅下跌,股價從11.55元跌至最低價7元,跌幅高達39.39%。由此可印證,由於系統風險造成某某港股價下跌,此期間某某港A股股東損失與某某港虛假陳述之問沒有因果關系。

因國務院2002年6月24日停止減持國有股方案,造成股市上揚,上證指數漲幅高達9.25%,受此影響,某某港A股漲幅10.07%。直至2002年10月才跌回宣布停止減持國有股方案之前的股價。由此可見,由於系統風險造成某某港股價暴漲,此期間因高價購買某某港A股造成損失與某某港虛假陳述之間沒有因果關系。

據此,被告某某港公司認為原告損失求償額的70%是由於大盤系統風險因素造成的,只同意按損失求償額的30%賠付。

律師認為,《規定》對「證券市場系統風險」的規定,僅僅是原則性地規定在第19條中,缺乏可操作性。被告某某港公司據此提出「大盤系統風險扣除論」抗辯,顯然是缺乏充足的法律依據。

假設沈陽中院採納被告某某港公司提出的「大盤系統風險扣除論」觀點,那麼,大盤指數漲跌幅度的起止時點是無法確定的,而計算起止時點的不確定性必然導致漲跌幅度結果不一致,每位原告扣除的金額可能出現好幾個計算結果,無論取捨哪個計算結果都會產生重大爭議。比如說,大盤指數的起算時點按被告虛假陳述實施日起算還是按原告第一筆買人股票的時間起算?是按照符合因果關系的股票買入時起算還是按照多次買入的平均指數計算?假設大盤指數漲跌幅度起算時點從被告虛假陳述時起至拋售日或基準日止。舉例說明:「錦港B股」於1998年5月19日上市,根據上交所歷史數據查詢:1998年5月19日-2002年12月23日,B股指數歷史行情累計漲幅148.9%。「某某港」A股於1999年6月7日上市,根據上交所歷史數據查詢:1999年6月7日-2003年4月4日,A股指數歷史行情累計漲幅16.41%。

假設大盤指數漲跌幅度的起算時點從揭露日起至基準日止。舉例說明:根據上交所歷史數據查詢:2002年10月22日-2002年12月23日,B股指數歷史行情累計漲跌幅-11.94%。2002年10月22日-2003年4月4日,A股指數歷史行情累計漲幅0.08%。

由此可見,如果法院認定「證券市場系統風險」,那麼,如何精確計算原告的損失額將是法院面臨的重大難題,在司法實踐中將會產生更大的爭議。

同時,律師認為,大盤綜合指數只是表明所有股票的漲跌趨勢和幅度,不能代表任何個股的風險。在大盤綜合指數上漲的情況下,「大盤系統風險扣除論」將成為謬誤。相對於「大盤系統風險扣除論」,「老鼠屎理論」顯然更有說服力。

「系統風險扣除論」只是假設了大盤下跌時,原告的損失必須扣除系統風險因素,那麼,如果大盤上漲時會是怎樣的情形呢?假設在涉及虛假陳述的公司股票下跌50%期間,大盤卻上漲了20%,根據「系統風險扣除論」,是不是應該賠償投資者50%+20%的損失呢?如此,原告不但沒有虧損,相反還可以賺20%?但是,侵權損害賠償的基本法理是沒有實際發生的損失不能獲得賠償,否則便是不當得利。

對此,「大盤系統風險扣除論」又作何解釋呢?很顯然,《規定》第19條第四款對此也是無法作出合情合理的解釋。

事實上,即使在資本市場較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中,也沒有一個國家在審理證券市場民事侵權損害賠償案件時,考慮所謂的大盤系統風險。

為了更形象生動地駁斥「大盤系統風險扣除論」,律師引用了「老鼠屎理論」:在飯店吃飯可能會碰到這樣的情況,即在最後吃湯的時候,發現碗里有一粒老鼠屎,於是大家不僅不會再喝,還會讓服務員將湯碗端走。這時,老闆卻阻止說,這湯還可以喝,只要把老鼠屎剔除,大家繼續喝吧。試問,有人繼續喝嗎?有人仍然為此買單嗎?答案顯然是顯而易見的。湯是否可口好比是系統風險,正常情況下只要點了湯就應當付錢。老鼠屎好比是個股的特殊風險,這是事先不會考慮到的。如果湯里出現老鼠屎,那麼有過錯的飯店一方將承擔全部的風險,而不再考慮湯是否可口的系統風險,湯里有了老鼠屎就不買單是社會普遍接受的公理。

根據上述理由,本所律師認為被告某某港公司依據「大盤系統風險扣除論」減免賠償責任的理由不能成立。

通過對上述觀點的具體分析,可見《規定》第19條第四款法理依據不足,且缺乏可操作性,原告的損失不應扣除大盤系統風險因素。

「某某港」案雖已調解結案,寥寥幾百字的調解書中並沒有提及如何適用《規定》第19條第四款,但「證券市場系統風險」如何認定對於各地法院在審理其他證券虛假陳述案件時是無法迴避的,建議最高人民法院以個案批復的形式或出台新的司法解釋予以明確。

⑺ 老婆在股票證券公司上班被抓了,現在已經刑拘了,公安局說涉嫌詐騙罪,現在在看守所。

2018最新詐騙罪量刑標准規定
一、立法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6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2、現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對詐騙罪量刑標准進行了補充:
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千元以上的,屬於「數額較大」;
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
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0萬元以上的,屬於詐騙「數額特別巨大」。
二、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達到以上數額,又具有以下情節的,酌情從嚴懲處:
(一)通過發送簡訊、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二)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三)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四)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已達到「數額較大」的標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為人認罪、悔罪的,可以根據刑法第三十七條、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定不起訴或者免予刑事處罰:
(一)具有法定從寬處罰情節的;
(二)一審宣判前全部退贓、退賠的;
(三)沒有參與分贓或者獲贓較少且不是主犯的;
(四)被害人諒解的;
(五)其他情節輕微、危害不大的。
詐騙近親屬的財物,近親屬諒解的,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
詐騙近親屬的財物,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具體處理也應酌情從寬。
詐騙數額特別巨大是認定詐騙犯罪「情節特別嚴重」的一個重要內容,但不是唯一情節。
詐騙罪量刑標准之加重處罰情形:
詐騙數額在10萬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應認定為「情節特別嚴重」:
(1)詐騙集團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詐騙犯罪中情節嚴重的主犯;
(2)慣犯或者流竄作案危害嚴重的;
(3)詐騙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人急需的生產資料,嚴重影響生產或者造成其他嚴重損失的;
(4)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救濟、醫療款物,造成嚴重後果的;
(5)揮霍詐騙的財物,致使詐騙的財物無法返還的;
(6)使用詐騙的財物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7)曾因詐騙受過刑事處罰的;
(8)導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9)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
單位犯詐騙罪量刑標准:
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行為,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數額在5萬至10萬元以上的,應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數額在20萬至30萬元以上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共同犯罪的詐騙罪量刑標准:
對共同詐騙犯罪,應當以行為人參與共同詐騙的數額認定其犯罪數額,並結合行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數額等情節依法處罰。
詐騙罪量刑標准(未遂):
詐騙未遂,以數額巨大的財物為詐騙目標的,或者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定罪處罰。
利用發送簡訊、撥打電話、互聯網等電信技術手段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詐騙數額難以查證,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以詐騙罪(未遂)定罪處罰:
(一)發送詐騙信息五千條以上的;
(二)撥打詐騙電話五百人次以上的;
(三)詐騙手段惡劣、危害嚴重的。
實施前款規定行為,數量達到前款第(一)、(二)項規定標准十倍以上的,或者詐騙手段特別惡劣、危害特別嚴重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特別嚴重情節」,以詐騙罪(未遂)定罪處罰。
詐騙既有既遂,又有未遂,分別達到不同量刑幅度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處罰;達到同一量刑幅度的,以詐騙罪既遂處罰。
刑法修正案(七)新增詐騙罪量刑標准:
組織未成年人進行盜竊、詐騙、搶奪、敲詐勒索等違反治安管理活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詐騙罪量刑標准之數額:
對於多次進行詐騙,並以後次詐騙財物歸還前次詐騙財物,在計算詐騙數額時,應當將案發前已經歸還的數額扣除,按實際未歸還的數額認定,量刑時可將多次行騙的數額作為從重情節予以考慮。
行為人進行詐騙犯罪活動,案發後扣押、凍結在案的財物及其孳息,如果權屬明確的,應當發還給被害人;如果權屬不明確的,可按被害人被騙款物占扣押、凍結在案的財物及其掌息總額的比例發還被害人;如果能夠確定扣押、凍結在案的財物及其掌息不屬於已查明的被害人所有,但又無法發還未查明被害人的,應當依法上繳國庫。
行為人將詐騙財物已用於歸還個人欠款、貨款或者其他經濟活動的,如果對方明知是詐騙財物而收取,屬惡意取得,應當一律予以追繳;如確屬善意取得,則不再追繳。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於申付強詐騙案如何認定詐騙數額問題的電話答復:即在具體認定詐騙犯罪數額時,應把案發前已被追回的被騙款額扣除,按最後實際詐騙所得數額計算。但在處罰時,對於這種情況應當做為從重情節予以考慮。
詐騙罪量刑標准緩刑適用限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緩刑:
(一)未退贓或退賠的;
(二)未主動接受財產刑處罰的;
(三)有第一百三十一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
三、地方具體規定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導意見(試行)》實施細則(試行)
1、構成詐騙罪的,可以根據下列不同情形在相應的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
(1)達到數額較大起點的,可以在三個月拘役至六個月有期徒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
(2)達到數額巨大起點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
(3)達到數額特別巨大起點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依法應當判處無期徒刑的除外。
2.在量刑起點的基礎上,可以根據詐騙數額等其他影響犯罪構成的犯罪事實增加刑罰量,確定基準刑。
(1)超過數額較大起點未達到數額巨大起點的,一類地區每增加5000元,二類地區每增加4000元,可以增加一個月至三個月刑期。
(2)超過數額巨大起點未達到數額特別巨大起點的,一類地區每增加100000元,二類地區每增加80000元,可以增加一年到一年六個月刑期。
(3)超過數額特別巨大起點的,根據超過的數額,可相應增加刑罰量確定基準刑。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增加基準刑的30%以下:
(1)詐騙生產資料,影響生產的;
(2)揮霍詐騙的財物,致使詐騙的財物無法返還的;
(3)導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二庭量刑指導規則
刑事案件數額標准,詐騙罪:4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屬於數額較大;5萬元以上,200000元以下,屬於數額巨大;200000元以上,屬於數額特別巨大。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望採納

⑻ 誰能給我五個曾經虛假上市公司的名字

股票簡稱 代 碼 內 容
ST嘉寶 600622 該公司在1998年年報虛增利潤2804.38萬元。2000年8月15日,
該公司因虛假陳述等違規問題受到證監會的處罰。
上海投資者彭女士訴嘉寶實業及其14位董事、兩位審計注會。
2002年11月11日,雙方和解,彭女士獲得一次性補償人民幣
800元。另有24例訴嘉寶實業案件現情況不明。
ST紅光 600083 1998年11月,紅光實業以虛報盈利、少報虧損等手段騙取上
市資格,後來被中國證監會認定為陳述虛假信息問題,並受
到處罰。
2002年11月25日,成都中級人民法院判決,11名訴紅光實業
虛假陳述的投資者共獲支付款22萬余元補償。
ST聖方科 000620 2002年9月,中國證監會對ST聖方科一子公司虛假增加4500
萬元資本金一事進行了處罰。
哈爾濱中院於2002年1月份和8月份分別陸續受理60餘起ST聖
方科虛假陳述的證券民事賠償案,並於10月 9日開始第一次
開庭。
大慶聯誼 600065 2000年3月,中國證監會認定大慶聯誼存在欺詐上市、利潤
虛增等虛假陳述問題。2002年,哈爾濱中院受理了130多起
大慶聯誼訴訟事件,並於8月份開庭審判。
ST銀廣夏 000557 2002年4月,中國證監會認定,銀廣夏自1998年至2001年期
間虛增利潤7.7億元。
2001年10月份,有投資者在江蘇無錫起訴銀廣夏虛增利潤案。
其後,上海、北京等地有500名中小股東先後狀告ST銀廣夏。
ST渤海 600585 1996年10月,中國證監會查處了渤海集團虛增1.8億余元資
本公積金的虛假陳述問題。
2002年2月中旬,山東棗庄投資者張鶴向濟南市中級人民法
院提起訴訟,狀告ST渤海披露虛假信息而導致其投資失誤,
要求被告賠償經濟損失9000餘元。
ST同達 600647 2000年5月,中國證監會對ST同達與深圳市粵海(企業)集團
公司虛假資產置換一案進行了處罰。
2002年5月,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受理投資者齊軍亮訴
ST同達一案。
三九醫葯 000999 2002年7月,中國證監會對三九醫葯與大股東的資金來往以
及關聯交易等信息未披露的問題進行了處罰。
2002年7月25日,長沙投資者饒貴元委託湖南清源律師事務
所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狀告三九醫葯股份有限
公司及其大股東和直接責任人侵佔中小投資者利益,並要求
給予賠償。
ST九州 000653 2001年10月,中國證監會對九州集團股份公司1996年股票發
行時虛增利潤5000餘萬元的問題進行了處罰。
2002年4月,有投資者向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狀
告ST九州及其13名原董事在1996至1998年期間對外進行虛假
信息披露而導致其投資損失。
PT鄭百文 600898 2001年9月,中國證監會對虛增利潤14390萬元的鄭百文進行
了處罰。
桂林集琦 000750 2002年4月,中國證監會對桂林集琦2000年中報虛假利潤的
問題進行處罰。
ST麥科特 000150 2001年9月,中國證監會對外通報了麥科特利潤虛假一案。
ST春都 000885 2002年12月,中國證監會對ST春都1998年披露虛假信息進行
處罰,並對相關高管人員給予警告和罰款。
ST東方 000682 1997年至2001年,東方電子虛增主營收入17.0475億元。
2002年11月29日,煙台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東方電子原
董事長等3名高管因虛假財務報告一案。
ST鑫光 000405 2002年4月,中國證監會對有色鑫光1997年配股募集資金投
向與事實不符的問題進行處罰。
博瑞傳播 600880 2002年4月,中國證監會對博瑞傳播(原四川電器股份有限公
司)1996至1998年的經營業績等問題的虛假陳述進行處罰。
金路集團 000510 2001年11月,中國證監會對金路集團1997年年報虛增利潤
3415.17萬元等問題進行了處罰。
ST生態 600709 2002年元月,ST生態對外公布,3名高管及7名中層管理人員
因涉嫌提供虛假財務信息被公安機關拘傳接受調查。
張家界 000430 2001年8月,中國證監會對張家界股份公司在1996—1998年
年報中披露虛假財務信息的問題進行了處罰。三年共虛構收
入累計12261萬元,虛增稅前利潤4662萬元

⑼ 我的一個姐妹在深圳做金融股票之類,進去工作三個月後,那個公司違法犯法了,做員工的,問題大不大呀

估計是金融詐騙吧,員工應該算從犯,職位低的話沒多大事,關幾個月,職位高可能會關幾年。

⑽ 廣東一虛假股票投資平台被端涉案金額近億元,市民應該如何防止自己受騙

在現在隨著我們這個社會的發展,可以說有很多的人都會落入騙子的騙局,在很多時候我們都認為自己可以撿到小便宜,但是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的小便宜讓我們落入了一個一個的大坑。在現在我認為提高我們市民的防騙意識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在現在很多人就是因為對這樣的事情了解太少了,然後就十分容易被這樣的騙子利用,對於我們來說這自然也就是十分不好的事情,在我們日常進行社交的時候,千萬不要相信一些陌生人的話,自很多時候我認為我們盡量不要和一些陌生人進行交談,因為在和這些人進行交談的時候我們是很容易掉進這樣的圈套的,對於我們來說提高自己的防範意識自然就是十分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