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健力寶公司股票
擴展閱讀
股票代碼600117行情 2025-05-12 15:30:12
保安法 2025-05-12 15:02:04

健力寶公司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6-05 16:33:36

㈠ 李經緯錯失健力寶股權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管理混亂。健力寶由李經緯一手創立,長期以來李經緯集董事長與總經理於一身。敏銳的頭腦和良好的市場感覺給這個企業在發展初期帶來巨大的好處。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公司一直沒有完成現代化的組織機構建設,主要高管是跟隨李經緯創業的元老,後續團隊培養缺失。後期健力寶營銷、市場推廣落後都與此有關。同時,當地政府為完成就業率,要求健力寶員工必須三水人佔到45%。政府安插人事,裙帶關系盛行。2002-2005 年間股權不斷變更,管理缺位,企業內部完全失控。

盲目多元化。80 年代奇跡的崛起帶來了信心的急劇膨脹。李經緯開始一系列的多元化投資,涉及地產、醫葯、快餐、體育服裝、汽車維修、酒店、證券、旅遊、媒體等等。舉債10 億元在廣州建設39 層的健力寶大廈。因缺少資金,健力寶被「兩樂」在品牌上、渠道上戰略絞殺,後繼營銷推廣乏力。
張海入主後,在2002-2004 年初短短一年時間內,又進行了一系列收購,寶豐酒業、華意電器、雙環科技,投資三個足球俱樂部、以及江西景德鎮健康產業園等。2004 年,健力寶集團出現資金危機,拖欠供應商貨款、工廠停產、經銷商逼宮。2004 年健力寶號稱總資產47 億元,負債近30 億元,其中短期債務15 億元,資產水分很大,實際資產負債率超過70%。騰訊眾創空間,有明確的創業項目,創業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技術政策、可操作性強,具有一定技術含量和創新性

㈡ 健力寶怎麼倒閉的

健力寶誕生於1984年,含有「健康、活力」的保健意義。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後一炮走紅,被譽為「中國魔水」。作為中國第一個添加鹼性電解質的飲料,健力寶率先為國人引入運動飲料的概念。二十多年來,健力寶積極回報社會,推動民族進步,當之無愧肩負著作為民族品牌的重任;與體育結緣,贊助體育賽事是健力寶作為運動飲料特性的集中表現,2008年底,健力寶成為廣州2010年亞運會指定運動飲料,健力寶把握市場脈搏、借亞運會將展開一系列體育營銷,全面打造運動飲料知名品牌。
1984年,廣東三水縣三水酒廠廠長李經緯獲得一種新型運動型飲料配方,推出「健力寶」飲料品牌。健力寶成為中國奧運代表團的首選飲料,被日本媒體譽為「中國魔水」。 1987年,廣東健力寶有限公司成立。健力寶成為當年全運會的最大贊助商,聲名大噪。 1991年,健力寶在美國成立分公司,在全美推廣健力寶飲料,並動用巨資購進紐約帝國大廈其中整整一層。 1994年,健力寶隆重慶祝創業10周年,產品銷售超過18億元,名列全國飲料釀酒行業的首位。 1997年,38層高的廣州健力寶大廈落成,健力寶總部遷到了廣州。產品銷售額突破了50億元大關。4月,健力寶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評定為第一批「中國馳名商標」。8月,中國飲料協會公布行業數據,健力寶在產量、總產值、銷售收入和稅利4項上均排名第一。 1997年秋天,健力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方案行將通過,三水市政府以「沒有香港暫居證,因而不得購買H股原始股票」為理由,拒絕批准經營團隊購買股票,李經緯一怒之下,放棄上市。 1999年,李經緯提出在公司內部實行員工股份合作制的方案,由管理層自籌資金4.5億元買下政府所持有的股份,方案被政府否決。 2001年,健力寶經營業績下跌到31億元,上交政府的利稅也從1億元降到2000萬元左右。7月,三水市政府召開健力寶轉制工作聯席會議,九成與會官員主張賣掉健力寶,但是不能賣給李經緯團隊。 2002年1月15日,三水市政府向浙江國投轉讓健力寶75%的股份,作價3.38億元,28歲的張海出任集團董事長。 2002年5月,健力寶全新產品「第五季」正式推出。 2002年10月,廣東省人大以涉嫌貪污犯罪為罪名罷免了李經緯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 2002年11月,健力寶集團收購河南寶豐酒業。12月,組建「健力寶足球俱樂部」。 2003年3月,健力寶集團投入2億元推出爆果汽和A8以及果碧新產品。 2004年8月,因經營業績不佳,張海被免去健力寶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職務,祝維沙任總裁。 2004年10月,台灣統一集團出價1億美元收購健力寶,受到經銷商的狙擊未果。 2004年11月,張海團隊將股份轉讓給李志達,三水區政府以小股東身份強力干涉,轉讓流產。 2004年12月7日,三水區政府出面主導健力寶恢復生產,李經緯以「雙規」待罪之身,坐著輪椅出現在正在召開全體員工大會的健力寶集團大禮堂。 2005年3月,張海在廣州被刑事拘留。2007年2月,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以職務侵佔和挪用資金罪名一審判處其有期徒刑15年。 2007年,台灣統一集團入主健力寶貿易公司。

㈢ 生產糖的公司的股票代碼是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000833 600191 000576

㈣ 和糖有關的股票有哪些

[1]、南寧糖業(000911):
公司所屬甘蔗行業是國家支持發展的產業,同時也是廣西和南寧的支柱產業。公司是國內製糖行業最大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主營機製糖、各類文化用紙、酒精、復合肥等產品的製造和銷售,年產糖量約佔全國食糖總量的5%。白砂糖、機制紙、食用酒精產品在市場上享有較高的聲譽,國內眾多知名飲料、食品生產企業均使用公司的產品。

[2]、貴糖股份(000833):
公司是中國最大的製糖綜合生產企業之一,年機製糖生產能力13萬噸,年文化、生活用紙生產能力14萬噸;公司白砂糖的質量連續多年被評為行業第一。公司被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列入全國首批循環經濟試點企業;公司的碳化製糖技術、蔗渣造紙技術、白水回收、黑液鹼回收、煙氣脫硫除塵等技術均處於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

[3]、*ST甘化(000576):
公司是我國最大的甘蔗綜合利用企業,產品榮獲多項殊榮,主要客戶有世界500強的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以及健力寶等國內外著名企業。公司為製糖企業,隨著經濟發展,國內對食糖和漿紙的需求增加,同時由於國家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公司作為國家第一批循環經濟試點企業,具有良好的發展潛力和前景。公司作為我國最大的甘蔗綜合利用企業,擁有幾十年提取酒精經驗和原料優勢,主導產品酒精質量與南非酒精媲美,受到國內外買家的青睞。

[4]、華資實業(600191):
公司是我國最大的甜菜製糖企業,先後收購廣東省廣前糖業公司和湛江農墾廉江糖業公司,擁有我國最大的甘蔗種植基地,有穩定的糖料種植基地保障甜菜供應。單廣前公司就擁有甘蔗基地1.24萬公頃,榨蔗量超過萬噸,乙醇生產能力萬噸以上。在生產經營上長期以來一直實施精品戰略,公司糖類產品主要為精製綿白糖、幼砂精糖、優級白砂糖。此外公司與周邊糖農建立了長期穩定的購銷關系,保證甜菜的供應。

[5]、中糧屯河(600737):
在中糧集團重組成功後,作為中糧集團農業產業化單元的龍頭企業,公司已成為亞洲最大、世界第二的番茄醬及番茄製品製造、銷售商,也是我國最大的甜菜糖生產商及最有發展潛力的糖生產商之一。目前公司糖業在其業務中的比重佔50%左右,近期白糖和番茄醬價格連續上漲,公司將成為價格上漲的最大贏家。

[6]、冠農股份(600251):
冠農股份主營棉花、果蔬、糖等農產品,近兩年以及未來的利潤主要來自於對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國投羅鉀)的投資收益。目前,冠農股份持有羅鉀20.3%的股份。國投羅鉀地處新疆羅布泊地區,是我國最大的硫酸鉀生產企業,目前正在運行的是10萬噸/年的小裝置,實際產量可達到12萬噸/年,基本建好的120萬噸/年的一期項目將於年底前投產運行,未來總產能將擴大至300萬噸/年,成為全球最大的硫酸鉀生產企業。2008年1-9月份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

[7]、皇台酒業(000995):
位於塞外江南的河西走廊,擁有我國第一流的葡萄和甜菜種植產地,包括兩萬畝優質葡萄基地,其中萬畝葡萄庄園已進入掛果豐產期,公司披露現有葡萄種植工499人,甜菜種植工294人,種植工多達近800人,可見種植規模很大。皇台酒業種植的優質葡萄供公司釀酒用,並向張裕提供葡萄原汁,而甜菜則用來製糖。

㈤ 健力寶汽水怎麼一股臭味

存放一周內沒問題,但是口感會有很大的影響,建議開啟過的
碳酸飲料
倒置,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損失,保存口感,冰鎮後飲用或者加入冰塊會使口感更佳

㈥ 健力寶的股票代碼是什麼

目前沒有健力寶的股票
健力寶誕生於1984年,含有「健康、活力」的保健意義。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後一炮走紅,被譽為「中國魔水」。作為中國第一個添加鹼性電解質的飲料,健力寶率先為國人引入運動飲料的概念。與體育結緣,贊助體育賽事是健力寶作為運動飲料特性的集中表現,2008年底,健力寶成為廣州2010年亞運會指定運動飲料,健力寶把握市場脈搏、借亞運會將展開一系列體育營銷,全面打造運動飲料知名品牌。2011年11月6日,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柔道冠軍庄曉岩稱健力寶19年前獎勵她的純金易拉罐涉嫌造假。
參與產品開發的陳新金醫生自告奮勇設計商標,請自己喜愛書法的哥哥將「健力寶」三個字寫在一張宣紙上,佛山三水酒廠廠長李經緯又請三水區里的廣告公司設計出一個由中國書法與英文字母相結合的商標圖形。這個新商標的誕生在1984年的商品大潮中可謂石破天驚:「J」字頂頭的點像個球體,是球類運動的象徵,下半部由三條曲線並列組成,像三條跑道,是田徑運動的象徵。從整體來看,那個字的形狀又如一個做著屈體收腹姿勢的體操或跳水運動員。整個商標體現了健力寶與體育運動的血脈關系。它在當時陳舊、雷同的中國商品商標中算得上是鶴立雞群。

㈦ 如何在安信行情中搜索股票

一、知道股票代碼
1、打開華泰證券股票軟體,在鍵盤輸入股票代碼,按回車鍵,就進入該股分時圖;
2、按F5進入日K線圖,按F10進入股票資訊,可以查看上市公司資料。
二、不知道代碼
1、打開華泰證券股票軟體,在鍵盤輸入股票簡稱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如中國銀行,輸入ZGYH),按回車鍵,在右下角方框找到該股,雙擊就進入該股分時圖;
2、按F5進入日K線圖,按F10進入股票資訊,可以查看上市公司資料。

㈧ 中國國內有哪些企業被外資控股

中國拚命將血汗錢買入不斷貶值的美債歐債,美歐闊佬們拿著中國的錢幹了什麼呢?他們在處心積慮地收購中國核心資產。等於中國借錢給美歐以便美歐闊佬將中國收購。同時美歐對中國苛刻無禮,天天指責中國,煽動周邊小國欺凌中國,瓜分中國領土。同時還一再要求中國繼續多借錢。

從香港聯交所的公開資料可以查到,無論是工行、建行、中行三大行;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桶油;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電信。還是中煤、中鋁、中國神華等資源性企業。中國各種壟斷性國營企業,各行各業的龍頭企業的十大股東中,差不多一半是美國的企業、基金

高盛之於工行,美鋁之於中鋁,美國人用美元買中國企業股票,中國賣股票收美元買美國國債。
截至2010年底,美國企業、基金和個人投資者擁有中國A股股票價值1000多億美元,在香港上市的H股股票價值約2000億美元,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股票價值約300億美元,合計3300億美元。

據商務部《跨國公司在中國報告》顯示,在輕工、化工、醫葯、機械、電子等重要行業中,跨國公司子公司所生產的產品己占據國內1/3以上的市場份額。美國標准普爾500企業在中國的分支每年就用這樣方式從中國賺取超過8百億美元,按其14倍的歷史平均市盈率,其在中國的資產價值約11000億美元。加上其他中小企業在中國投資,美國企業在中國擁有的資產價值,高達15000億美元。

再次,超過一萬億美元的美歐熱錢潛伏在樓市、高利貸等市場。

綜合算來,西方列強在中國埋伏下的錢,已經超過了中國外儲。他們並不顯富,而是讓中國去露富,並裝可憐從中國騙錢。目的就是為了有一天時機成熟就做空中國,讓中國傾刻間變得一無所有一窮二白。

請看外資掌控下的中國市場

據《中國產業地圖》(中國並購研究中心)一書指出,中國每個已開放產業的前5名都由外資公司控制,在中國28個主要產業中,外資在21個產業中擁有多數資產控制權。

啤酒行業:60多家大中型企業只剩下青島和燕京兩個民族品牌,其餘全部合資;

玻璃行業:最大的5家已全部合資;

電梯行業:最大的5家均為外商控股,佔全國產量的80%以上;

家電行業:18家國家定點企業中11家合資;

化妝品:被150家外資企業控制;

醫葯行業:20%為外商控制;

汽車工業:外國品牌占銷售額90%!

在感光材料行業,美國柯達於1998年僅出資 3.75億美元就實行在華全行業並購,2003年又收購了樂凱20%國有股,已佔有中國感光材料市場至少50%的份額,富士公司對中國市場的佔有率超過25%。

據國家工商總局調查:美國微軟佔有中國電腦操作系統市場的95%,

瑞典利樂公司佔有中國軟包裝產品市場的95%,

法國米其林佔有中國子午線輪胎市場的70%;

在手機行業、電腦行業、IA伺服器、網路設備行業、計算機處理器等行業,跨國公司均在中國市場佔有絕對壟斷地位。

在高科技領域:如手機行業,由於本土企業上游技術、關鍵零部件乃至生產線大部分從跨國公司購買,跨國公司早已從中賺夠了。近期跨國公司開始採用低價策略,擠壓國內手機廠商的利潤空間,意在趕盡殺絕。國內手機行業除了自有品牌外沒有核心部件的核心技術,2005年以來全部虧損,市場佔有率嚴重萎縮,紛紛退出市場。

在流通領域,佔有主導份額的大型超市領域,外資控制的比例已高達80%以上,中國零售企業只能在中低端市場經營。隨著外資的延伸,低端市場也將面臨逐漸萎縮的危險。零售業是最能吸納勞動就業人口的領域,任由外國的「資金密集型」企業前來掌控。業內有人指出:流通渠道可以控制工業命脈,如果放任外資企業佔領我國的流通渠道,中國的企業終將淪為國外流通企業貼牌產品的加工車間。

我國具有戰略意義的輪胎工業,多半失去了自主性,被控制在外國人手裡。剩下的幾家國有大中型企業中,條件較好的也被外商盯上。我國最大的輪胎生產企業——上海輪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世界最大的輪胎跨國公司法國米其林簽署了《諒解備忘錄》,雙方共同組建輪胎合資公司,由法方控股70%;截至2000年,外商獨資與已被外商控股的輪胎企業,其能力與產量已佔我國輪胎70%以上。

除電力,軍工等極少數國家核心行業以外,外資在我國水泥行業(建材業)、鋼鐵行業(黑色金屬治煉及壓延加工業)、汽車行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橡膠行業、機械製造行業(普通機械、專用設備、電氣設機械及器材、電子及通信設備、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石化行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化學纖維製造業)、玻璃行業、釀酒行業(飲料製造業)、醫葯行業(醫葯製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供水供氣行業(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煤炭行業(煤炭采選業)、日用化妝品行業(化學製品製造業)、食品行業(食品加工業)、造紙行業(造紙及印刷品業等行業)、紡織行業、建築業、傢具製造業、文教體育用品製造業、皮革、毛皮、羽絨、塑料製造業、工藝品及其製造業等行業中,都佔有較高股權和市場控制權,經濟刺激計劃和巨大需求給予了外資豐厚的回報,充分享受了我國經濟高速成長所帶來的好處和便利。

(1)水泥行業:2009年全國水泥行業總產能16億噸,外資控制產能5、6億噸以上,控制力及總產能佔30-40%以上。拉法基收購四川雙馬、瑞安建業後,佔西南四省18%以上份額;華新水泥被瑞士Holicm收購,占華中10-20%份額;摩根斯坦利收購山水集團30%股權後,環渤海市場份額第一;愛爾蘭CRH收購吉林亞泰後,獲取東北市場;產銷量全國第一的海螺水泥,外資利用香港主板控股25%,此外,亞洲水泥、山水水泥、華潤水泥在香港主板上市,部分股權被港資和外資控制……

(2)機械行業:2008年,機械行業總產值佔GDP比重約為12%,外資股權控制率為35.2%,總體控制力度達40%以上,機械製造業5大細分行業中,儀器儀表製造業外資市場佔有率最高,超過60%,金屬製品業為37%,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32%,通用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約為30%。凱雷收購徐工85%股權,起重機和壓路機占國內市場50%以上,國內136種工程機械產品,徐工佔一半以上;國內裝載機行業排名第7的山工機械被卡特彼勒全資收購,新加坡豐隆、美國高盛、美國國泰持有國內最大的獨立柴油引擎製造商玉柴股份51%的股權;無錫威孚是國內柴油燃油噴射系統最大廠商,德國博世持有其67%的股權;韓國全資的斗山工程機械8年在中國挖掘機市場佔有率名列第一,銷售額已達徐工的1/3;西北軸承佔中國鐵路貨車軸承25%的市場,90年代末,德國舍弗勒利用西北軸承陷入困境,與其合資成立富安捷鐵路軸承,將其市場爭壓過來,後全資收購;瑞典SKF全資收購皮爾軸承;無錫軸承、煙台軸承被美國TIMKEN全資收購,並控股襄軸集團;全國化工設備第一生產基地,錦西化機透平廠被西門子控股70%的股權;德國ZF集團收購全國齒輪行業排名第二的杭州齒輪廠70%的股權;美國迦納基金控股沈陽機床30%的股權;英國特雷克斯收購北方股份25%的股權,北方股份是中國最大的礦用汽車開發和生產基地;玉柴機械占據國內小挖機9.3%的市場份額,美國漢鼎收購其43%的股權……

(3)汽車行業:外國品牌銷售佔90%以上,雖然外資股權佔比不超過50%,但無論技術、品牌還是研發等,外資實際控制力均高達60-70%以上。一汽大眾、上海大眾、東風、華晨、上海通用、長安福特、北汽現代、北京吉普、廣州本田、廣州豐田、天津一汽豐田、長安雪鐵龍等中國汽車銷量最大的公司,外資股權均為50%,不包括外資中小企業,外商在華投資和合資控制的53家大型汽車公司,銷售額1萬億元以上,占汽車市場總銷售額的6、7成以上;此外,在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已佔有60%以上的份額;而在汽車電子、發動機零部件和摩托車配件等高技術含量領域,外資控制企業亦高達70%以上;汽車製造行業橡膠輪胎,法國米其林和新加坡佳通輪胎等外商獨資和已被外商控股的輪胎企業,其產能與產量已佔我國輪胎佔有中國汽車輪胎市場80%以上……

(4)鋼鐵行業:2008年,鋼鐵行業總產值佔GDP比重約為 6%,由於國家對鋼鐵行業並購有控制,阿塞洛-米塔爾、俄羅斯、必和必拓等大量外資覬覦中國鋼鐵行業紛紛受挫,即使這樣,外資對我國鋼鐵行業的股權控制度仍超過10%,市場控制度超過12%,如阿塞洛?米塔爾收購華菱鋼鐵33%股權;德意志銀行和阿塞洛?米塔爾收購中國東方鋼鐵47%的股權(河北津西鋼鐵 29%股權);法國聖戈班收購徐鋼100%的股權;美國凱雷收購江都鋼管49%股權;中信泰富持有大冶特鋼28%的股權;此外,香港主板上市的鞍鋼、馬鋼股份、重慶鋼鐵,14%、22%、30%的股權被摩根大通等外資和港資控制;唐山國豐鋼鐵,香港中港占股51%;港資占股65%的內地在香港上市公司開源控股分別收購日照鋼鐵、日照型鋼30%的股權,收購日照軋鋼25%的股權,後與山鋼重組……

外資大規模並購國內鋼鐵業不成,再生一計,必和必拓和巴西淡水河谷等國際礦山巨頭利用手中掌握的鐵礦石資源,不斷漲價,對鋼鐵行業進行合圍。
可以想像,在鋼鐵行業產能過剩2億噸,行業分散度高,眾多中小或民營鋼企面臨淘汰和對資金的需求情況下,外資受歡迎的程度會有多高;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外資繞過國家設置的重重限制,不少鋼企,將再次落入外資控制之中。

(5)石化行業:2008年,石化行業總產值佔GDP比重約為10%,國家對外資准入石化產業有所限制,即使這樣,除海外上市外,外資繞過重重障礙,通過來華設廠,並購等手段,石化行業外資股權控制度已達18%,市場控制度為20-30%,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外資市場控制度27%,石油加工、煉焦及核料加工業為13%。

如中石油2000年在紐約、香港上市,外資與港資占股11%,海外融資額29億美元,9年時間,向海外分紅派息竟然高達119億美元,分紅派息竟為融資額 4倍;中石化2000年在紐約、倫敦、香港三地上市,目前外資與港資占股19%;中海油2001年在紐約、香港上市,旗下中海油服外資與港資占股目前高達 34%,另外,中海油、上石化、吉化等紐交所海外上市公司也被外資部分控股,黑石持有中化集團子公司中國藍星20%的股權。

國內原油和化工產品供不應求。如2009年,我國累計進口原油2.04億噸,首次突破2億噸,同比增長13.9%;液化天然氣累計進口553.2萬噸,同比大幅增長 65.8%;口硫磺1216.7萬噸,同比增長44.6%;進口甲醇528.8萬噸,同比大幅增長268.8%。僅2009年一年的進口量就比 2005年至2008年四年的進口總量還要多,占國內消費32%,由於國外甲醇產品大量湧入國內市場,國內裝置大面積關停,平均產能發揮率不足40%。;我國累計進口聚乙烯756.1萬噸,同比大幅增長64.8%,占國內消費的48.7%,進口聚氯乙烯195.5萬噸,同比大幅增長73.5%;進口精對苯二甲酸(PTA)508萬噸。此外,國內農葯進口量巨大,許多精細化工品,國內甚至無法生產。

國際能源化工巨頭紛紛在華投資。BP在華投資45億美元,殼牌17億美元,拜爾投資31億美元,擁有12家獨資或合資企業。埃克森美孚、殼牌、BP計劃再投110億美元。拜爾已投產5大乙烯合資企業:巴斯夫/揚子石化投資60萬噸乙烯項目,截止2007年,巴斯夫在中國投入已超過200億元人民幣,中國銷售總額達到36億歐元以上;BP/上海石化90萬噸乙烯、埃克森美孚/福建煉化、沙特阿美60萬噸乙烯、殼牌/中海油的南海80萬噸乙烯,埃克森美孚/廣州石化改擴建(1000萬噸煉油,100萬噸乙烯)等項目正在建設中。另外,BP在四川建醋酸廠(占國內市場30%),在珠海建PTA基地。歐美跨國公司在洗滌用品、塗料、生物制葯等下游領域佔有巨大份額,有的已形成壟斷外資……在石油化工領域的市場控制力度,在20-30%以上。

(6)玻璃行業,最大的5家已全部合資,外資控制度為40%以上。英國皮爾金頓購入耀華玻璃19%的股份;中國玻璃港交所上市,皮爾金頓等外資大股東控制 40%股份;瑞信等外資控制浙江玻璃33%的股份,洛陽玻璃,外資和港資持有50%的股份;如果算上港資,中國玻璃、浙江玻璃等港資與外資占股均在65% 以上;A股上市的福耀玻璃,港資三益發展為第一大股東,持有22.5%的股份;金剛玻璃,港資龍鉑投資持有17%的股份;港資信義玻璃,自2004年以來一直為中國汽車玻璃最大出口商;1985年起,聖戈班在中國設立代表處,現已在中國設立50餘家企業,其中製造企業40多家,分布在成都、馬鞍山、杭州、常州、湛江、牡丹江、鄭州等地;業務包括平板玻璃、玻璃包裝、高功能材料等。在中國的員工數量超過15000人,2005年銷售額4億歐元。最近4年,聖戈班在華銷售額年增54%……

在第一產業,外資四大糧商ABCD威脅4000萬豆農生產,種植大豆賴以生存的無數豆農,年年賠本,不得不改種其它經濟作物,造成2000萬豆農集體「下崗」事件,2.3億民工,或許從中能發現許多豆農的身影。

大量豆油油榨企業倒閉,由於「大豆危機」,2004-2005年,1000多家內資榨油企業構成的「中國大豆軍團」,瞬間煙消雲散,隨後倒閉率達90%以上,導致10多萬人失業。

在第二產業,日用品和化妝品行業,外資品牌占市場份額的60%以上,寶潔每招收一名員工,就意味著中國原洗滌劑企業有2~3名員工下崗……

在食品飲料業,機械製造業,建築業,鋼鐵行業,水泥行業,石化行業,玻璃行業,家電行業,釀酒行業,紡織行業,造紙行業,供水供氣行業,印刷包裝業幾乎囊括所有的第二產業,由於外資生產效率普遍比內資要高,且極端盤剝人力成本,外資的每一次並購,都意味著大批人失業,外資的每一次投資,都意味著同行業競爭對手大多數職工失業下崗,擠佔了無數工作崗位……

在第三產業,外資大型連鎖超市每一次選址開張,對方圓兩公里的中小型零售商店和門面都是一次集體毀滅性的打擊,慘淡經營,或失業,或改作別的生意,從而擠占其它行業工作崗位……

㈨ 糖概念股票有哪些

關於白糖的股票有哪些?白糖龍頭概念股名單一覽

1、粵桂股份000833,我國歷史最為悠久的製糖企業之一,原料為甘蔗,公司位於廣西20家大型製糖集團第17位,白糖年產能8.3萬噸;「桂花」牌白砂糖質量優良、歷年位於全國前芧;17年營收情況:機製糖3.96億元,貿易糖3.55億元,主營佔比39.3%

2、廣東甘化000576,華南地區優質白砂糖貿易商,17年銷量4.36萬噸,未來將集中力量開展食糖貿易;17年相關業務收入2.47億元,主營佔比52%。

3、*ST南糖000911,國內糖業龍頭之一,年產能48萬噸,市場佔有率4.83%,原料為甘蔗;公司是海天味業加多寶、娃哈哈等優質供應商;17年相關業務收入25.88億元,主營佔比89%。

4、華資實業600191,甜菜製糖第一家上市公司,曾是同行業中龍頭老大,後因行業不景氣,逐漸關閉甜菜製糖廠,17年相關業務收入0.43億元,主營佔比25.7%.

5、中糧糖業600737,國內糖業巨頭,覆蓋糖全產業鏈,我國最大的食糖生產和貿易商之一;現有糖產能60萬噸北方甜菜糖、南方甘蔗糖為主;擁有150萬噸煉糖能力(營口太古100+唐山糖業50);17年貿易糖131億元、自產糖45億元、加工糖36億元,主營佔比超95%.

6、冠農股份600251,國內製糖成本最低的白糖小龍頭,甜菜糖加工能力為5萬噸(採用德國進口設備),17年生產白砂糖產量4.66萬噸,銷售3.74萬噸,取得相關營收2.06億元,主營佔比12.8%

7、廣州浪奇000523,2018年9月,擬以42,962.32萬元現金收購廣州市華僑糖廠、廣州輕工工貿集團持有的廣州華糖食品有限公司100%股權;華糖食品的主營業務為精製糖和果味啤酒飲料的生產及銷售,現已成為國內最大精製糖生產基地之一,2017年白砂糖產量超過17萬噸。

~~~~~~~~~~~~~~~~~~~~~~~~~~~~~~~~~~~

我剛剛掃了一下!糖概念股可能受大氣候影響基本變都不佳!目前就一隻還湊合!

當然不排除未來一個故事引發某隻股票豬一樣飛上天!(這不是小散把控!)

㈩ 請問一下,健力寶消失過嗎

1973年,受到「排擠」的李經緯被調到瀕臨倒閉的三水酒廠當副廠長,一次喝完飲料後,他突發做飲料的念頭。彼時,國家體委下達了一批研究項目,裡面就包含運動型飲料。無獨有偶,教授無意間結識了李經緯的表弟,幾人在三水的廠房裡,前後花了3個多月,經過130次試驗,最終做出了一款橙色的飲料。

1984年,健力寶在洛杉磯奧運會後一炮走紅,被日本媒體譽為「中國魔水」。作為中國第一個添加鹼性電解質的飲料,健力寶率先為國人引入運動飲料的概念。吳曉波曾撰文指出,健力寶的競爭對手始終是它自己。「在它創業的前10年,幾乎看不到任何危機存在的跡象。」

前幾年李經緯簡直將自己的聰明發揮到了極致,他的營銷手法成了各行各業參照的標桿:如「拉環有獎」的創意一直延續到了今日;他還是國內企業公共關系第一個實踐者,讓巴西足球隊穿健力寶的球衣參賽;邀請李寧、聶衛平、鄧亞萍等或是加入公司、或是任高級顧問;連宗慶後都坦言,當時推出娃哈哈兒童營養液時,廣告詞靈感是從健力寶的廣告詞里偷來的。

1991年,健力寶在紐約設立了辦事處,還花了500萬美元買下帝國大廈的一整層,全面開啟走向世界的目標。當時李經緯告訴美國記者:「在中國,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加起來賣得都沒有我多。」

健力寶在發展的如日中天,1996年,健力寶的年銷售額接近60億元大關。巔峰時期,健力寶貢獻了三水市近50%的稅收。時任市委書記曾說:三水人每發100元,就有46元來自健力寶。

好景不長,1997年成為了健力寶的轉折點。當38層高的廣州健力寶大廈落成時,李經緯按計劃把公司總部遷到了廣州,這也成為他與廣東三水市政府關系嚴重惡化的導火索。
李經緯雖然一手創立了健力寶,但這家企業的身份是國有控股,大股東是三水縣政府。李經緯只是企業經營者。健力寶越做越大,利益的交織下矛盾也日漸凸顯。

1993年,健力寶沒趕上股份制改革錯過了上市的機會。1997年,李經緯籌劃登陸港交所,但三水政府以李經緯團隊「沒有香港暫居證,因而不得購買H股原始股票」為理由,直接否決。

1997年起,健力寶的銷量開始以每年七八萬噸的速度持續下降。內憂外患,伴隨著哇哈哈、樂百氏等的突飛猛進,未能取得新突破的健力寶發展有些乏力。營收逐年下滑後,政府決定賣掉健力寶。

1999年,健力寶集團提出在公司內部實行員工股份合作制的方案,由管理層自籌資金買下三水市政府所持有的股份,李經緯開出的價格是4.5億元,將在3年內分期付清。三水市政府斷然拒絕,理由據稱是「風險很大,有用健力寶資金來買健力寶之嫌」。

2002年1月15日,三水市政府向浙江國投轉讓健力寶75%的股份,作價3.38億元。簽約儀式後的第9天,李經緯突發腦溢血。2002年10月,還在住院的李經緯收到了一紙通知:因涉嫌貪污犯罪,被罷免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職務。但直到2011年,檢察院才正式對其提起訴訟。佛山中院作出一審判決,李經緯以貪污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15萬元。

隨著李經緯的鋃鐺入獄,健力寶跌落神壇,開啟了輾轉波折的命運。

第一個買下健力寶的張海是一位年輕的商人,據稱上學時開了天眼。入主健力寶前,曾涉足不少上市公司,資本頗為神秘。隨後張海進行了一系列投資收:先後收購了寶豐酒業、華意電器、雙環科技,投資三個足球俱樂部以及江西景德鎮健康產業園等。然而,他並沒有改寫健力寶的命運。

2004年,健力寶集團出現資金危機,拖欠供應商貨款、工廠停產、經銷商逼宮。號稱總資產47億元的健力寶,負債近30億元,其中短期債務15億元,實際資產負債率超過70%。張海被卸去了董事長的職務,接著,他因為「涉嫌挪用資金2.38億」被判處15年有期徒刑。

廣東三水市政府只得再次尋找新買家。2005年10月,健力寶1億美元賣給了台灣統一集團。但健力寶霸主地位已失,一時間銷聲匿跡,很久未出現在公眾的視野。
2016年11月11日,食品飲料企業統一集團在台灣證券交易所發布了股權轉讓公告,公司與廣東健力寶集團有限公司簽署股權轉讓合同,將其持有的佛山市三水健力寶貿易有限公司100%股權出售給後者,交易金額為9.5億元人民幣。健力寶集團收購的9.5億元資金全部來自為「中信資產管理」旗下的「北京淳信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資料顯示,中信資產管理成立於2002年,為中國中信集團旗下成員,而中國中信集團為國務院直屬國家授權投資機構,健力寶重回國資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