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股份公司股票減少
擴展閱讀
2010年年網易股票價格 2025-05-20 04:19:56
青朱出入圖 2025-05-20 03:37:10

股份公司股票減少

發布時間: 2021-06-09 09:49:22

⑴ 市場上流動的股票數量減少了,因此每股收益得到了提高

當上市公司認為該公司股票價值低估的時候,它會在二級市場上回購股票,和大股東增持不同的是,回購的股票一般都是進行注銷,所以會使公司的股份數減少。因為,每股收益(EPS)=公司凈利潤/公司股份數,所以在公司凈利潤不變而公司股份數的減少的情況下,該公司的每股收益就得到了提高。因此,在市場上大股東的回購被認為是穩定市場的利好消息!

⑵ 我想問一下,上市公司發行股票,他們發行的股票這些股份從何而來是不是原有股東的股份會按比例減少

發行新股後,原有股東持股數不會減少,比例會降低,新比例是持股數除以新的總股本數。
如果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你佔1000萬,20%。發行5000萬的股票後,你的股份就變成10%。
股權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與其擁有的股票比例相應的權益及承擔一定責任的權力,不等於股票。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都有股權。股權所對應的股份(註:「股份」一詞多重含義,此處不知提問者指啥,暫且理解為「錢」),會投入公司的注冊資本中,我們常說的增資擴股就是這個意思。
最後,股份是不是被股東們分光了?這個問題沒懂,只能說股價變動的原因很多,政策變動什麼的都可以引起股價異常波動。大股東也可以通過洗盤,去掉沒支撐力的散戶,然後再升價。

⑶ 上市公司如何減少股票發行量

減少發行量就是不發行了 不發行了還哪來的股權 只是要重新計算持股比例
回購股票當然是現價

⑷ 公司回購股票,股份減少,意味著每股收益增加,引起股價上漲。

股票回購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現金等方式,從股票市場上購回本公司發行在外的一定數額的股票的行為。公司在股票回購完成後可以將所回購的股票注銷。

注銷股票之後,總股本變少,但凈利潤不變,因此每股收益增加了,股價理論上就可以上漲。

⑸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上漲和下跌說明什麼

A股市場投機性質太嚴重,所以股價波動與公司業績並沒有多大關聯,純屬市場抄作行為.就和目下的大盤走勢一樣,當然如果公司確實也現了重大問題,股價肯定也會下跌.

⑹ 上市公司的股票上漲或下跌主要由哪些因素決定的

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

影響股票價格變動的因素很多,但基本上可分為以下三類:市場內部因素,基本面因素,政策因素。

(1)市場內部因素它主要是指市場的供給和需求,即資金面和籌碼面的相對比例,如一定階段的股市擴容節奏將成為該因素重要部分。

(2)基本面因素包括宏觀經濟因素和公司內部因素,宏觀經濟因素主要是能影響市場中股票價格的因素,包括經濟增長,經濟景氣循環,利率,財政收支,貨幣供應量,物價,國際收支等,公司內部因素主要指公司的財務狀況。

(3)政策因素是指足以影響股票價格變動的國內外重大活動以及政府的政策,措施,法令等重大事件,政府的社會經濟發展計劃,經濟政策的變化,新頒布法令和管理條例等均會影響到股價的變動

影響股票價格重要經濟因素

股票價格是指在證券市場上買賣股票的價格。實際上股票只是一種憑證,本身並沒有價格,它之所以具有價格,能夠在市場上進行買賣,是因為它可以給持有者帶來股息收入。股票內在的價值的大小取決於未來預期實現盈利、貼現率和未來反復的年限。企業未來盈利越多,其現值越大,股票價格也越高,而貼現越高,股票內在價值就越低,股票價格也越低。所以,在西方股票市場上,人們都密切注視著企業未來盈利的狀況。但事實上,股票價格的確定十分復雜,因為人們對一個企業未來盈利狀況的看法並不全相同,有估計得比較悲觀,股票在他們眼裡的價值就低些,就要賣出;有的認為企業有發展的希望,股票在他們眼裡價值就高些,就要買進。當買者多於賣者時,股票的價格就上升;當買者少於賣者時,股票的價格就下跌。所以,股票的市場價格與內在價格更多的時候表現為一致,投資者往往尋找那些內在價值大於市場的股票。

這樣以來,就使股票的市場價格處於不斷變化之中。它不僅要受各種經濟因素的影響而且要受政治局勢、政府政策、投資者心理、報刊雜志的消息以及謠言等社會因素的影響。下面著重分析一下影響股票價格的主要經濟因素。

一、股息

投資者之所以購買股票,是因為它能帶來不低於存款利息的股息。股份公司發行股票的數量,不是取決於它的實際資本擁有量,而是取決於股息的派發量。股息越高,購者越踴躍,股票的價格也越高。但是,股息的增加又取決於企業收益的增長。如果企業發行股票的數量增加了,而增資後的利潤卻為同步增長,股息將無法維持原有水平,必然要減少,股票價格也會隨之下降。歐美國家的一些企業,為了不斷發展業務,使企業收益日益增長,把公司的凈利潤大部分或全部留下,以擴大資本積累,用於生產和經營,只發放少量股息或不發放股息,並且,國家在稅收制度上也積極整套這樣伏。由於企業的股票以即使不發或少發股息,這種股票對投資者也仍有很大的吸引力。

二、金融資本和稅收

股份公司常常向銀行借款,隨著借款額的增多,銀行對企業的控制也就逐漸加強並取得了相當的發言權。在企業收益減少的情況下,雖然他們希望能夠穩定股息,但銀行為了自身的安全,會支持企業少發或停發股息,因而影響了股票的價格。稅收對投資者影響也很大,投資者購買股票是為了增加收益,如果國家對某些營利事業在稅收給以優惠,那麼就能使這些企業的稅後利潤相對增加,使它們的股票升值。

三、經濟周期

在經濟繁榮時期,企業盈利多,股息高,股票則猛漲;在經濟危機時期,企業生產萎縮,股息下降,股價則猛跌;在經濟蕭條時期,股價漸有轉機;在進入復甦時期後,股價又開始上漲。所以,資本主義股票價格的變動,一般是與資本主義經濟周期相適應的。

四、通貨膨脹

社會貨幣供應量的增減是影響股票價格的原因之一。通常,貨幣供應量增加,社會一部分閑置資金就會投向證券交易,從而抬高股價;相反,貨幣供應量減少,社會購買力降低,股價也必然下跌。由貨幣供應量不斷增大而導致的通貨膨脹,在一定限度內對生產有刺激作用,因為它能促進企業銷售收入和股票投資名義收益的增加,所以在銀行利率不隨物價同比例上升的條件下,人們為了保值,將不再熱心於存款,而轉向投資股票,使股票價格再提高。但是,如果通貨膨脹上升過猛,甚至了超過兩位數,那麼將造成人們實際收入下降和市場需求不足,加劇生產過剩,導致經濟危機,使股票價格下跌。

五、貼現率與利率

貼現是銀行放款的一種形式,貼現率與存款利率有密切的聯系。存款率越高,貼現率也越高。由於股票的價格與企業未來預期盈利成正比,與貼現率(利息率)成反比,所以貼現率(或利息率)的提高,會導致股票價格的下降。但西方國家往往在銀行利率上升時,股票市場依然活跌,原因是投資者常常在兩者之間選擇:銀行存款風險小,利率高,收入穩定,但不靈活,資金被固定在一段時間內不能挪作他用,並且通俗讀物以抵銷通貨膨脹造成的損失。而股票可以買賣,較為靈活,風險雖大,但碰上好運,可獲大利。所以,在銀行利率提高的情況下,仍然有一些具有冒險精神的投資者熱心於股票交易。

六、科技發明

在產業結構調整和轉移時期,新產品的開發顯得越來越重要,股價也會受到它們的強烈沖擊。

新產品從開發完成至股價下跌這段時間,可分成三個階段:

1、當消息傳出以後,成了熱門話題,此時股價自然會上揚,尤其一旦有人用投機手段,則更容易暴漲。

2、已經成為人們爭相投資的對象,而這種新發明要普及化,需要很長時間,屆時還銷不出去的話,股價便會下跌。

3、假如新發明能夠提高公司的業績和利潤率,股價會上漲,若沒有預期效果,則跌幅很大。

因此,股票交易者必然充分注意這種規律,牢牢掌握股價的主動權。

⑺ 上市後公司股東原來的股份會減少嗎

1.股份不會減少,但是佔比肯定會減少,因為要面向公眾發行一部分股份,原來的持股數就被稀釋。

2.股東和風投共同組建公司 ,雙方出資 ,出資形成的注冊資本就是總股本。
3. 比如各出100萬 ,那總股本就不會超過200萬。 各自持股不超過100萬股。 不是說約定了各佔50% ,上市後招股1000萬股就變成了各自持有500股的 。也不是說每股10元 ,公司市值就是一個億正常程序是這樣的 。
3.如果是一開始就共同出資設立公司, 一般是設立有限責任公司, 各自出資1000萬元 ,注冊資本是2000萬元 。雙方各持50%, 後來經營獲利, 公司增值。 比如賬面凈資產增至3000萬元, 然後整體變更設立股份有限公司。 總股本就是3000萬元, 雙方各持有50%的股份也就是1500萬股 。公司上市時面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不少於上市後25%的股份, 也就是1000萬股 。每股10元, 這1000萬股是新股。 是額外發行的。 這時公司的總市值3000+1000乘10等於4億元。
4.上市後原始股東還是各有1500萬股 ,但持股比例由50%降至37.5% ,如果要套現, 就是把自己持有的這1500萬股套現。 套現價格不會是發行價格10元, 因為剛上市時原始股東是不能套現的 ,控股股東要在三年後才能套現, 其他股東一般在1年後才能套現 ,套現價格是到時候的股票市價。

⑻ 股份有限責任公司,他們的股票由於供求造成了上漲下跌,對公司有什麼影響

1、股價的漲跌屬於股票市場的市場行為,對公司沒有根本的影響。不管股價是高是低,改變不了公司的好壞屬性。
2、公司的經營發展、興衰榮辱都是在實體經濟領域的活動,而股票市場完全是虛擬的經濟領域。但是公司業績的好壞會對股價造成重大影響。長期而言,是公司經營業績決定股價的漲跌。

⑼ 公司新增股東後我的股份會減少嗎

首先,50萬的注冊資本,你佔5萬,那麼應是10%,除非另有特殊約定;
新股東入股9萬,除非是受讓原股東的股份,否則肯定要增加註冊資本,攤薄原股東股比;
一般情況下,假如按1:1增資,增資後是59萬,你的股比是5/59×100%=

⑽ 賣掉自己公司的股票豈不是自己的股份減少了嗎股份減少了,那麼自己的公司盈利收益不就是分的少了嗎

上市公司大股東和控股股東是有禁售期的,只有到期解禁才能買賣,控股股東一般不會大量賣出股票,至少要保證自己最大持有股票數和控股股東的地位,否則公司就不是自己的了,少量拋售主要是為了圈錢,大股東拋股也一樣,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持有價格非常低,例如工商銀行現價4.0元,他們的成本只有1塊左右,在目前大盤跌去70%的情況下,他們還有400%的利潤,可想而知了,相對於分紅每股一二毛錢的利潤,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而且在高點賣出,低點也可以買進啊,如工行如果在7元賣出,現在4塊買進,同樣的金額,股票不是多了嘛!

至於蓋茨嘛,他已經CEO了,CEO都不做了,還留那麼多股票幹嘛,換了錢干慈善不是挺好嘛!而且他也是把個人股定向買給微軟公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