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市公司的董事可不可以在二級市場購買上市公司的股票
不可以。
《證券法》規定:禁止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利用內幕信息進行證券交易活動。
六十八條列舉了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
第一項:(一)發行股票或者公司債券的公司董事、監事、經理、副經理及有關的高級管理人員。
Ⅱ 風險投資機構可以在二級市場購買上市公司的股票是否正確
不然嘞,要不在哪裡購買股份呢?但是投資肯定是有風險的,那麼公司也會為了降低風險分散一點兒投資。選擇一些優質的公司。
Ⅲ 自然人通過二級市場購買上市公司股票有上限嗎
有,在5%的時候要公司,上了30%要要約收購!如果是全流通的,股東數低於股份公司限制的時候,公司就不能上市了!
Ⅳ 在二級市場收購上市公司股票,每股價格怎麼計算出來的
二級市場收購股票有兩種方式1大宗交易,買家賣家協商定價。2競價收購,交易價格波動較大當收購上市公司股票總數額的5%時需要發布舉牌公告。第二總方法價格無法計算因波動性太強。例如寶能系收購萬科時股價連續大幅上漲漲幅驚人。
Ⅳ 為什麼通過二級市場購買50%以上股票可以控制該上市公司
如果你控制一家上市公司50%以上的股份,那麼你就是最大股東,企業在董事會中任何關於經營的提案均可通過,(因為超過了半數),而任何提案你均可否決(只要你不同意就超不過半數同意,通不過)。在一些需要利益相關人迴避的股東大會表決中,只要經過巧妙設計,通過公關運作,同樣會按自己的意願推進(國內這樣的事比比皆是,比如股改、資本的置換等等。),你說是不是控制了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是企業集團的母盤,一個精明的企業所有者是不會輕易放棄的,那些國企垃圾都不會輕易放棄上市公司,只要時機適合就會搞一些真真假假的動作。何況那些艱苦創業,從無到有的上市公司所有者,怎麼會和二級市場沒有直接利益關系。當然有一些為了上市套現編造經營數據、弄虛作假的上市公司除外。如果有辦法,誰也不願把企業賣掉,守著一堆數字是毫無意義的。資產才是財富的象徵,數字不是。 這是拋開二級市場買賣規則的答案,在二級市場買入一家公司5%的股份是要舉牌的。不容易實現上述的50%買入量。大宗交易是另一回事。
Ⅵ 從二級市場購入股票賣出如何交稅,涉及哪些稅種,稅率及依據是什麼
如果你個人持有股票期權,將行權後的股票賣出就比照個人所得稅--「財產轉讓所得」水幕徵收個人所得稅(數率20%)(具體計算方法為:行權日市場價格-購買期權日價格
這兩者的差價做為所得)
特別注意:如果是持有境內上市公司的股票---免徵收
境外上市公司--依法徵收
Ⅶ 甲公司自二級市場購入某上市公司股票100000股
答案應該是A和B都要選
Ⅷ 從二級市場買入一公司超過5%的股票會怎麼樣
二級市場買入股票也有限制,達到百分之五要有限制,畢竟這么大量不能簡單的看成是財務投資。接盤俠早就和上市公司有溝通聯系了。而且這是地方國資委控股,不是買白菜那麼簡單的事。靜觀其變吧!
獲利5%是什麼意思
權證概念權證,是指標的證券發行人或其以外的第三人發行的,約定持有人在規定期間內或特定到期日,有權按約定價格向發行人購買或出售標的證券,或以現金結算方式收取結算差價的有價證券。
權證實質反映的是發行人與持有人之間的一種契約關系,持有人向權證發行人支付一定數量的價金之後,就從發行人那獲取了一個權利。
這種權利使得持有人可以在未來某一特定日期或特定期間內,以約定的價格向權證發行人購買/出售一定數量的資產。
購買股票的權證稱為認購權證,出售股票的權證叫作認售權證(或認沽權證)。
權證分為歐式權證、美式權證和百慕大式權證三種。
所謂歐式權證:就是只有到了到期日才能行權的權證。
所謂美式權證:就是在到期日之前隨時都可以行權的權證。
所謂百慕大式權證:就是持有人可在設定的幾個日子或約定的到期日有權買賣標的證券。
持有人獲取的是一個權利而不是責任,其有權決定是否履行契約,而發行者僅有被執行的義務,因此為獲得這項權利,投資者需付出一定的代價(權利金)。
權證(實際上所有期權)與遠期或期貨的分別在於前者持有人所獲得的不是一種責任,而是一種權利,後者持有人需有責任執行雙方簽訂的買賣合約,即必須以一個指定的價格,在指定的未來時間,交易指定的相關資產。
Ⅸ 個人通過二級市場買賣最多可以持有一個上市公司多少股份這個有限制嗎
理論上是沒有限制,如果你願意拿幾億來買股票,恐怕不行。一般持有該公司5%以上時,再買入或賣出時,必須發出公告。
Ⅹ 請教,從二級市場購入股票、債券、基金。二級市場的概念是什麼,或者什麼是二級市場。謝謝!
先了解一下什麼是一級市場吧,
一個公司要發行股票,得先成立股份公司。股份公司就得發行股票,發行股票就得有人去認購,認購就是一級市場。。
認購之後不想持有這個公司的股票了,就找人轉讓(有交易的地方就為市場),這就形成了二級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