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跟船舶輪船製造有關的股票有哪些
中國船舶,廣船國際,中船股份都造船企業,船舶業如果被振興,那麼可以關注船舶製造相關行業,特別是船用鋼材製造較多的鋼鐵企業,如寶鋼,
❷ 太古股份公司的歷史
太古洋行(Swire)是一家老牌英資洋行,清朝時即從事與中國的貿易。今天的太古公司業務遍布四大洲,主要集中於於亞洲、太平洋沿岸地區、澳大利亞和美國,所涉及范圍廣泛,由航空和船務,到多種製造及工程業、飲料、地產、冷藏、保險、農業及零售等,包羅萬有。其在大中華區的業務多用太古(Taikoo)名稱。
太古集團的母公司英國太古集團有限公司(JohnSwire&SonsLtd.)是一家英資公司,其歷史可追溯至180多年前,即1816年。創辦人JohnSwire(1793-1847)是一位布商,經營紡織廠在十九世紀初,羊毛業開始衰退,這使年青的JohnSwire決意轉往利物浦創業。JohnSwire的業務主要環繞著他的老本行-紡織業,在他經營下,公司業務蒸蒸日上。 1860年到1861年,JohnSwire的後人轉向另一個截然不同的經營地-新崛起的中國,從那裡進口茶葉和絲綢,並出口紡織品至中國。但中國與英國遙遙相隔,加上中國的代理商做生意缺乏朝氣,兄弟二人不久便欲進行直接交易。就在此時,JohnSwire的一位老朋友跟他接觸,那是利物浦的一名船主AlfredHolt。Holt是當工程師的,他曾設計一種新汽船,並打算利用這種船,搶去運茶船由利物浦至遠東的業務。在他的游說下,Swire輕易答應投資於他的OceanSteamShipCompany(其後易名BlueFunnelLine),而Holt則讓Swire成為其中國代理,Swire必須在上海設立自己的辦事處。Holt的提議使JohnSamuelSwire深受鼓勵,於是在1866年末前赴上海。在同年12月4日,《華北日報》有一份小通告,大意是宣布一名為Butterfield&Swire的公司已經成立。為配合當地傳統,JohnSwire亦為公司起了一個「洋行」名字「太古」代表規模龐大、歷史悠久。事實上,在遠東區內,「太古」這個名字至今仍是廣為人知的。
到了70年代,太古已於日本橫濱、中國多個港口和香港設有分公司,另外亦以SwireBros的名字於紐約設立一間辦事處;而英國的總部則由利物浦遷往倫敦。抵達上海後,JohnSwire驚覺在長江流域航行汽船有一定的潛力,當時長江是西方與中國內陸通商的唯一通道。AlfredHolt及其位於蘇格蘭格林諾克的克萊德造船廠Scotts&EngineeringCompany的支持下,Swire購入一間剛破產的長江汽船公司及其兩艘舊式明輪船Tunsin及Glengyle,並於1872年成立太古輪船公司。
90年代,公司在中國的代理工作日益繁重,早期曾代表多家位於沿岸小港口的銀行,因此太古一度印行自己的「鈔票」-實際上是用紙張印行制的「銀票「,持有銀票的人可以向公司提取銀票的面值。另外,B&S很早便開始從事保險業務-其在英國的眾多合夥公司包括皇家保險和GuardianRoyalExchange的前身。到了一九零零年,公司以太古的名字在上海擁有最大規模的火險業務及相當龐大的海洋及意外險組合。 1910年到1914年,原有的合夥協議期滿,JohnSwire&Sons變為一間有限公司,首任主席為JohnSamuelSwire的兒子Jack(1861-1933)。在其後十年,船務方面出現相當大的發展,有需要不斷擴充船隊的規模,這促使Butterfield&Swire另闢一門新業務,於1934年在上海開設一間漆油及光漆廠。
1980年至2000年,自80年代開始,太古集團亦開始於中國內地作再投資,其中多次與國泰航空的主要股東中信泰富公司(中信泰富)攜手進行,與該公司合作超過十年,並享有豐碩成果。在中國內地的業務主要集中於飲料及製造方面,這些業務讓集團在中國的現代工業界建立穩固的根基。這樣的發展一直延續至90年代,當時集團於廈門成立首間合資經營的飛機大規模維修廠。到了1994年年底,太古公司分別與卜內門、嘉士伯和泰萊簽訂合營協議,開始在中國內地發展漆油製造、啤酒釀制及煉糖業務,而集團的貿易業務亦在中國內地發展起來,現時貿易業務包括銷售銳步及Rockport等一系列有牌子運動鞋,以及富豪汽車及貨車。
太古在國內較多人認識汽車業務為全國分銷富豪房車。其實太古於香港和台灣也有汽車銷售業務。分銷品如下:瑞典富豪、德國大眾、西班牙西亞特、義大利法拉利、瑪莎拉蒂、韓國現代和起亞等。
香港太古集團有限公司是母公司英國太古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亦是在香港上市的太古股份有限公司(SwirePacificLtd.)的控股公司。太古集團於1870年在香港開設辦事處,現主要經營航空、房地產、貿易、實業、旅遊和船務。太古汽車集團是VOLVO(富豪)轎車在台灣、香港及澳門的獨家代理商。太古企業有限公司於1993年在北京設立辦事處,是香港太古集團旗下的香港太古汽車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為VOLVO(富豪)汽車在中國地區主要代理商。VOLVO(富豪)汽車是最具實力的世界知名汽車品牌之一。太古企業有限公司在北京、大連、廣州、上海及20多個大城市都有專賣店和展廳,最近又將在深圳、廈門、成都開設展廳。太古企業有限公司不斷致力於完善其銷售和售後維修服務網路,提高服務水平,並已在中國建立了數十家特約維修服務廠,以便能最好地服務於客戶。
❸ 太古集團的班輪服務
公司管理的主要班輪服務為:
Swire Shipping Ltd.
Swire Shipping Ltd.(英國)是提供多用途班輪方案的主要承辦商,在其核心地區亞洲-南太平洋區以至北美洲、歐洲、中東及印度次大陸提供全面的港口到港口運輸服務。
以下班輪服務由Swire Shipping營運:
Westabout RTW (Bank Line) Service
Eastabout RTW Service
West Coast North America Service
South East Asia Service
Papua New Guinea Service
Pacific Islands Service
Trans Tasman Service
Europe Pacific Express Service
Swire Shipping的多用途船隊可載運各式各樣的一般/集裝貨物(包括重型及大型特殊貨物搬運)、散裝裝卸包裹(鋼材、林產品)、菜油、散裝包裹以及集裝箱貨物(一般及冷藏)。
Tasman Orient Line (TOL)
TOL由太古輪船與Ahrenkiel Group共同擁有,是連接紐西蘭、亞洲及南太平洋的主要獨立班輪服務公司。
TOL經營三項獨立服務,分別將紐西蘭、新卡里多尼亞及菲濟連系至亞太區各大貨物門戶,以及主要的地區港口及小港口。
TOL的多用途船是為運載組合多樣的貨櫃及散裝裝卸貨物而設。TOL定期載運木製產品、鋼商品、建材、一般貨物及特殊貨物。
Polynesia Line
太古輪船亦長期持有Polynesia Line的權益,Polynesia Line經營美國西岸至大溪地、薩摩亞及美國薩摩亞的班輪貿易。
Swire CTM Bulk Logistics
Swire CTM Bulk Logistics成立於二零零八年,是太古輪船與DryLog旗下的商務航運部門C Transport Maritime (「CTM」) 各佔五成權益的合營公司。DryLog是Ceres Shipping 的全資附屬公司。該合營公司致力提供專設的離岸海洋物流方案,使能在有難度的位置裝卸貨物,並對轉運船、散貨轉運駁船、浮式起重船及其他專用船的設計、建造(或改變原有噸位)及營運具有豐富經驗。
Quadrant Pacific Ltd.
Quadrant Pacific的百分之六十一股權由太古輪船持有,該公司在紐西蘭經營船務代理及裝卸服務,並持有菲濟一家船務代理公司的共同控制股權。
Swire Oilfield Services Ltd.
Swire Oilfield Services 是離岸石油業的主要供應商,提供運輸器材及其他重要的服務。Swire Oilfield Services營運的基地分布於英國、挪威、丹麥及荷蘭,營業范圍遍及北海,亦於西非多個國家發展重要的業務。該公司擁有逾三萬二千個貨運裝置,包括飛機燃料及化學品運輸油缸、廢物壓縮器及各種各樣的專用干貨櫃、貨欄、泥斗、冷凍單位及增壓組件。Swire Oilfield Services亦提供全面的油田化學劑散貨儲存及分銷服務。
James Finlay Ltd.
James Finlay 於一七五零年創立,是世界上最著名及最備受尊崇的茶商之一,其業務由種茶以至生產各式茶產品不等,范圍廣泛。該公司由英國太古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擁有,在東非及斯里蘭卡擁有廣闊的種植園,除生產茶葉產品外,還從事環球茶葉貿易、茶葉包裝及茶汁萃取業務。
James Finlay位於肯亞、烏干達及斯里蘭卡的種植園,每年生產五千萬公斤紅茶。全資附屬的 Finlay Tea Solutions在全球從事紅茶、綠茶及速溶茶和茶樹精油等茶葉浸提物的貿易,以及中東、日本與歐美市場無咖啡因茶的貿易。Finlay集團在斯里蘭卡及英國擁有包裝業務,在東非及中國則擁有龐大的茶汁萃取生產設施,生產不同種類的特產產品供應當地及國際著名的飲料生產商。在英國,Finlay Beverages 為多個客戶包裝私人標簽的茶、咖啡及特產茶,該等客戶包括英國主要的連鎖超級市場Sainsbury's、Asda及Co-op。
Finlay的種植園除種植茶葉外,亦於斯里蘭卡種植橡膠,並於東非及斯里蘭卡不斷發展商業木材業務。Finlay Flowers 在肯亞擁有佔地九十二公頃的溫室,每年出口一億株玫瑰、康乃馨、百合花、小蒼蘭及六齣花到英國、歐洲中東、澳大利亞、日本及美國的主要客戶。此外,Finlay Flowers與商業顆伴Hilverda Plant Technology合作發展鮮切花的生產設施,該設施位於雲南省府昆明市以北五十七公里的嵩明縣。除從事種花的業務外,Finlay 亦透過以德國為基地的全資附屬公司Omniflora銷售鮮花往歐洲大陸及北美。
Finlay透過全資擁有Flamingo Holdings從事植物培植業務,包括種植、處理、包裝、銷售及分銷鮮花和蔬果,供應英國市場。
非種植業務包括在斯里蘭卡營運多家代理公司,業務范圍由保險以至航空不等。James Finlay Colombo亦正發展一項溫控物流業務,為此並已興建一所新的冷凍儲存設施。
太古股份有限公司
地產部門:
Swire Hotels是以香港為基地的太古地產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現正發展一系列精品豪華酒店,計劃於二零零九年推出,並將負責該等酒店的管理工作。Swire Hotels已收購的物業分別位於布里斯托、埃塞特、查頓漢及布萊頓。太古地產有限公司是香港的主要地產發展商之一,首個投資項目為共有61幢住宅大樓的太古城,該項目亦是香港首個擁有園景設計及平台花園的大型私人屋苑,項目並包括含零售及辦公樓元素的太古城中心。
太古地產的發展策略,是把投資物業集中在直達主要鐵路網路的交匯點之上。此理念確保公司的物業能透過優越的交通聯系,為客戶提供最具效益的方案。
飲料部門:
太古飲料在香港、台灣、美國十一個州及中國內地七個省份擁有製造、推廣及分銷可口可樂公司產品的專營權,專營地域覆蓋超過四億二千萬人口。太古飲料是可口可樂公司的策略性業務夥伴之一,獲該公司指定為「主要特約製造商」。太古亦與可口可樂公司緊密合作,共同進行品牌發展及市場推廣工作。
太古與可口可樂公司的關系始自一九六五年,當時太古收購可口可樂香港專營業務的大部分股權,該業務今天名為太古可口可樂香港有限公司。太古公司於一九七八年收購美國鹽湖城的可口可樂裝瓶公司,翌年付運首批已裝瓶的可口可樂到中國北京、廣州及上海等地出售。
航空部門:
國泰航空公司是一家在香港注冊並以香港為基地的國際航空公司,提供客運及貨運服務前往全球一百二十個航點。國泰航空是全球主要航空公司之一,向以提供優質服務、提升產品質素以及維持全球其中一支最現代化的機隊見稱。太古公司持有國泰航空四成股權,是該公司的大股東,而英國太古集團有限公司則為國泰航空提供管理服務。國泰航空公司於1946年9月24日由美國籍的 Roy C Farrell 及澳洲籍的 Sydney H de Kantzow 成立。最初,他們均以澳華出入口公司的名義在上海發展,後來才因保護主義問題遷往香港,並注冊為國泰航空公司(Cathay Pacific Airways)。初時以兩架改裝自C-47運輸機的DC-3營運航班,開辦往返馬尼拉、曼谷、新加坡及上海的客運及貨運包機航班。國泰航空公司是香港第一所提供民航服務的航空公司。
工程及維修:
廈門飛機工程有限公司
廈門太古飛機工程有限公司1993年7月1日在廈門注冊成立,於1996年3月18日開始運作,現已成為世界上最大和維修能力最強的維修中心之一。公司一直致力於以其合理的價格和極具競爭力的停場周期為客戶提供最高質量及安全標準的維修服務,贏得了各航空公司及維修同行的一致認可。迄今已服務全球超過90家知名航空公司,有著超過900架飛機定檢維修的豐富經驗。公司擁有六座雙寬體機位機庫,其中第1、2、3,5,6機庫可同時容納兩架寬體飛機及一架窄體機停場大修,第四機庫則同時可接納一架A380及一架B747飛機停場大修。公司的第六機庫於2011年中旬建成並投入使用,從而,廈門太古可容納17架飛機同時進廠維修。
山東飛機工程有限公司
山東太古飛機工程有限公司(STAECO)位於中國濟南遙牆國際機場,於1999年3月27日正式投入運營,為中國國內主要的航空器維修基地之一。公司主要面向中小型飛機開展航空器維修業務,業務范圍涉及:飛機機體大修、重要系統和結構改裝、航線維護、零部件翻修、工程服務、計量檢測和維修培訓等。精細化生產、細節化管理為公司重要管理思路,以安全、質量為先,以客戶、服務為重,一直保持驕人的安全記錄和快速的發展速度。
香港飛機工程有限公司(「港機工程」)
香港航空發動機維修服務有限公司
❹ 太古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太古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太古】,英文名Taikoo(太古股份有限公司A,代碼HK0019;太古股份有限公司B,代碼HK0087),是太古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太古集團早於十九世紀初在利物浦成立,當時只是一家規模不大的進出口公司。而如今的太古公司乃香港主要上市公司之一,業務多元化,分屬五個營業部門:地產、航空、飲料、海洋服務以及貿易及實業部門。公司之業務主要在大中華地區經營,而太古集團在此地區有逾一百四十年歷史。該公司在穩健之財政根基上,透過積極之管理,務求達致長遠及可持續之發展。
❺ 太古輪船公司的歷史
英商太古輪船公司自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營口被迫代替牛庄開港後,英國人首當其沖闖進埠內,開公司,辦洋行,"佔山為王"。當時,經營海運業的英商有旗昌洋行、怡和洋行、瑞康洋行、遠來盛洋行、卜內門洋行和亞細亞石油公司,太古輪船公司便是其中的一個大戶。
簡介
"太古"一詞原意為"虎獅",總公司設在英國倫敦。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它投資50萬英鎊,在遼河南岸開始建築英國式的二層紅磚營業樓,坐北朝南,石頭基礎,所用紅磚皆從英國運來。太古輪船公司資金雄厚,自備倉庫兩座、碼頭兩處,有輪船13艘,諸如德安號、寧波號、成都號、寧海號、牛庄號、臨安號和海平號等等。該公司在營口20餘年,生意格外興隆,每月進出港的貨船平均在13艘以上,貨運量為1.2萬噸左右,定期通往上海、天津、華南、香港和英國。太古輪船公司還參與營口港的國際航線和國內航線的爭奪,他們把魔爪伸向中國木帆船航行的國內主要航線--營口至上海、營口至天津兩條航線。外國貨船在海上橫行,個個發了大財;中國木帆船業則受到排擠,一些中國木帆船業只能虧損經營。
歷程
太古碼頭是英商碼頭中的最大者,停泊的船隻均為英國輪船,占據碼頭一方。太古輪船公司是帝國主義列強施行"炮艦政策"的急先鋒,經理是個英商富豪,聘用經營有方的中國人作他的協理。公司最多時招收工人300餘人,這是他們最興旺發達的時期。當時,營口流傳著一個政治笑話,說太古輪船公司有輪船99艘,每當增加到100艘時便沉沒1艘,始終如此。有人說,英國人侵佔營口永遠也達不到目的,這反映了人們的心理狀態,意為這是大海對侵略者的懲罰。實際上,太古輪船公司有13艘貨輪,從碼頭上裝運出口的貨物有葯材、煤炭、雜糧,進口的貨物有白面、煤油、日用品等,都是些本國剩餘商品。"九·一八"事變後,英籍經理回國,由中國人代任經理,海運事業處於半停頓狀態。
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太古輪船公司財產連同碼頭被日本人凍結。日本人掌管碼頭,對碼頭工人進行殘酷的剝削和欺壓,工人每天要干十多個小時的活,收入很少,而且還被把頭、班長、管賬先生剋扣。開資不給現金,只發給折成價格的糧票,工人用錢時,拿糧票兌現現金,但又低於現金。碼頭作業條件十分惡劣,設施也很簡陋。入冬時,工人裝卸貨物,船與碼頭中間由浮橋板相接,橋板寬只有一尺左右,一走三晃,一不小心,連人帶貨一起掉到冰冷的水中,有的被淹死。"九三"勝利後,太古輪船公司復業,公司的房產、倉庫、碼頭租給華東貿易行。
❻ 全球十大船公司
http://www.sw56.com/shownew.asp?id=166
公 司 簡 稱 縮 寫
馬士基海陸有限公司 馬士基-海陸 MAERSK SEALAND
地中海航運公司 地中海航運 MSC
長榮海運股份有限公司 長榮海運 EVERGREEN
鐵行渣華船務有限公司 鐵行渣華 P&O NEDLLOYD
法國達飛輪船公司 達飛輪船 CMA
美國總統輪船私人有限公司 美國總統 APL
韓進海運有限公司 韓進海運 HANJIN
日本郵船有限公司 日本郵船 NYK
中國遠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 中遠集運 COSCO
中海集裝箱運輸股份有限公司 中海集運 CSCL
川崎汽船株式會社 川崎汽船 K LINE
東方海外貨櫃航運有限公司 東方海外 OOCL
加拿大太平洋 加拿大太平洋 XXXXXXXXXX
商船三井有限公司 商船三井 MOL
以星輪船船務有限公司 以星輪船 ZIM
赫伯羅特船務有限公司 赫伯羅特 HAPPAG-LLOYD
南美智利國家航運公司 智利航運 CCNI
漢堡航運 漢堡航運 XXXXXXXXXX
陽明海運股份有限公司 陽明海運 YANGMING
現代商船有限公司 現代商船 HYUNDAI
邦拿美船務有限公司 邦拿美 ANL
澳大利亞國家航運公司 澳國航運 BNML
波羅的海航運公司 波羅的海 BOL
中波輪船股份公司 中波 C-P
南美郵船公司 南美郵船 CLAN S.A.
中日國際輪渡有限公司 中日輪渡 CHINJIF
天敬海運 天敬海運 CK
京漢海運有限公司 京漢海運 CO-HEUNG
朝陽商船有限公司 朝陽商船 CHOYANG
達貿國際輪船公司 達貿國際 DELIMAS
德國勝利航運公司 德國勝利 SENATOR
埃及國際輪船公司 埃及船務 EIL
遠東輪船公司 遠東輪船 FESCO
金發船務有限公司 金發船務 GFNG
浩洲船務公司 浩洲船務 HCSC
香港航運有限公司 香港海運 HKMSH
香港明華船務有限公司 香港明華 HKMW
上海海隆輪船有限公司 海隆輪船 HNT
金華航運有限公司 金華航運 JH
高麗海運株氏會社 高麗海運 KMTC
七星輪船有限公司 七星輪船 SSCL
上海育海航運公司 育海航運 SYH
上海中福輪船公司 中福輪船 SZFSC
墨西哥航運有限公司 墨西哥航運 TMM
上海天海貨運有限公司 天海貨運 TMSC
東航船務有限公司 東航船務 TOHO
寧波泛洋船務有限公司 寧波泛洋 TOS
阿拉伯聯合國家輪船公司 阿拉伯輪船 UASC
立榮海運股份有限公司 立榮海運 UNIGLORY
環球船務有限公司 環球船務 UNIWD
萬海航運股份有限公司 萬海航運 WANHAI
偉航船務有限公司 偉航船務 WH
浙江遠洋運輸公司 浙江遠洋 ZOSCO
聯豐船務有限公司 聯豐船務 LIFEN
義大利郵船公司 義大利郵船 LT
馬來西亞國際航運有限公司 馬來西亞航運 MISC
民生神原海運有限公司 民生神原 MSKM
太古船務代理有限公司 太古船代 NGPL
新加坡海皇輪船有限公司 海皇輪船 NOL
北歐亞航運有限公司 北歐亞航運 NORASIA
寧波遠洋運輸公司 寧波遠洋 NOSCO
南星海運株式會社 南星海運 NS
沙烏地阿拉伯國家航運公司 沙特航運 NSCSA
薩姆達拉船務有限公司 薩姆達拉 SAMUDERA
太平船務有限公司 太平船務 PIL
泛洋商船株式會社 泛洋商船 POBU
瑞克麥斯輪船公司 瑞克麥斯 RICKMERS
美商海陸聯運(中國)有限公司 美商海陸 S/L
南非國家輪船有限公司 南非輪船 SAF
東映海運有限公司 東映海運 SBL
上海國際輪渡有限公司 國際輪渡 SFCO
長錦有限公司 長錦公司 SINKO
上海市錦江航運有限公司 錦江船代 JINJIANG
中外運(集團)總公司 中外運 SINOTRANS
志曉船務有限公司 志曉船務 SSC
❼ 中國歷史上第一支股票上市後為什麼沒人要
1872年發行的「輪船招商公局」股票
上圖就是「中國第一股」的票樣,只看上面的文字代表的意味,足有亮瞎時下股民雙眼的效果。
大清朝廷「札飭商辦」,用今天的話講是「首批混合所有制改造試點」;直隸總督李鴻章出手「奏准設局」,則「李鴻章概念股」,比「黃光裕概念」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輪船運漕」,每年幾十萬兩白銀旱澇保收,絕對的「高科技政府項目」,比起掛風帆的沙船運漕,妥妥的產業升級。
「產業升級加混改」題材集於一身,又是國內獨家「特許經營」輪船(當時的高科技)運輸企業,剛一出生就捧上了金飯碗,更何況1000兩一股的股票,先交500兩就能拿走,無論盈虧,股東每年都有1分的官利,也就是年固定股息10%。
這樣的個股,上市之後,是不是得連續10個漲停板才靠譜?
不幸的是,輪船招商局初創之時,招股極其困難,按照鄭觀應在《盛世危言》中的說法是「招股年余,無人過問。」
在此之前,李鴻章對於自己這套「官商合辦」的手段頗為自得,於1872年12月23日《試辦輪船招商局折》中述及:
「迭據稟稱:會集素習商業殷富正派之道員胡光墉、李振玉等公同籌商,意見相同,各幫商人紛紛入股,現已購集堅捷輪船三隻。」
可見李鴻章對於胡雪岩(胡光墉)主動當「肥羊」給予了厚望,起碼做個千金馬骨,引領商人入股也是正辦。不想事到臨頭胡雪岩以「畏洋商嫉忌,不肯入局」,搞得李鴻章只好從天津練餉錢中撥出20萬串(編者註:還記得盛宣懷的煤礦本錢吧?),不足部分,讓總辦朱其昂(註:沙船商人)自掏腰包墊付,經營更是舉步維艱。
原因何在?
以胡雪岩為首的買辦、錢商,按照今天的說法是「銀行家」,深知胳膊擰不過大腿,李中堂要和你合作「高新技術產業」,說好聽是生意,說不好聽了就是命令,真進了董事會,反倒要跪著聽招呼,何苦來哉?
至於說暴利誘惑就更是談不上了,10%的年收益率,在李中堂看起來是不少了,畢竟當時廣大農村的土地利潤率只有4%左右,但在胡雪岩、李振玉、南潯四象八牛之類的大商人眼裡,根本就不夠看。
當時僅僅內地貿易的利潤率即可達20%,國際貿易的利潤率更多達40%,沿海商人平均利潤率也能到30%左右。(郝延平[美]:《中國近代商業革命》)
在正常貿易之外,還有白銀銅錢兌換的投機、銀兩與銀元的投機、票據的投機等等伴生的機遇,胡雪岩、李振玉都是錢商出身,可謂此道的行家裡手,操盤利潤還要翻番。
因此,不僅胡雪岩等人不玩,江浙買辦圈子也少人問津「輪船招商公局」這個「大型壟斷國企」,原因很簡單,沒人願意自掏腰包給李鴻章製造一個「愛國大玩具」,同樣的「玩具」,在前幾章里就提到過,盛宣懷的湖北煤礦、鐵礦,終究只是個騙財政撥款的故事罷了。
李鴻章是一個合格的官僚,此路不通換條路,「官商合辦」不可取,「官督商辦」行不行?江浙商人不熱心,廣東買辦行不行?
1873年5月,掛牌開張半年的「輪船招商公局」又換了牌子,改名「輪船招商總局」,企業改為「商辦」,規定商股自負盈虧,官方只起監督之責,前期付出了巨大成本卻辦不成事兒的總辦朱其昂退居會辦,李中堂嫻熟地完成了一次「卸磨殺驢」。
接任總辦的是廣東香山商人唐廷樞,他的身後跟著兩位名人——香山人鄭觀應、香山人徐潤,香山買辦小圈子基本掌握了輪船招商總局,此後十餘年間,局面完全翻轉。
1875年,在英國太古、怡和輪船公司,美國旗昌輪船公司等外商聯手壓運價的惡劣形勢下,輪船招商局盈利15萬余兩;1876年,盈利34萬余兩;1877年,輪船招商局斥資200多萬兩白銀買下旗昌輪船公司,仍盈利45萬余兩;1879年,運價回歸正常,盈利翻倍,直超76萬兩。
公司治理水平飛躍,盈利能力節節攀升,1874年輪船招商局又開始發放10%的高額股息,利好消息不斷,股價卻仍然不溫不火。1876年,已經改小面額到100兩1股的招商局股價仍在40-50兩徘徊。
奇怪嗎?根本不需要喊冤,因為當時外資企業的股票也沒幾個人看得上,簡言之,市場沒培育起來。
❽ 英國太古集團有限公司的公司簡介
英國太古集團有限公司(Swire Pacific)
太古洋行(Swire)是一家老牌英資洋行,清朝時即從事與中國的貿易。今天的太古公司業務遍布四大洲,主要集中於於亞洲、太平洋沿岸地區、澳大利亞和美國,所涉及范圍廣泛,由航空和船務,到多種製造及工程業、飲料、地產、冷藏、保險、農業及零售等,包羅萬有。其在大中華區的業務多用太古(Taikoo)名稱。
1860年到1861年,John Swire的後人轉向另一個截然不同的經營地-封閉的清政府統治下的中國,從那裡進口茶葉和絲綢,並出口紡織品至中國。但中國與英國遙遙相隔,加上中國的代理商做生意缺乏朝氣,兄弟二人不久便欲進行直接交易。就在此時,John Swire的一位老朋友跟他接觸,那是利物浦的一名船主Alfred Holt。Holt是當工程師的,他曾設計一種新汽船,並打算利用這種船,搶去運茶船由利物浦至遠東的業務。在他的游說下,Swire輕易答應投資於他的 Ocean Steam Ship Company(其後易名Blue Funnel Line),而Holt則讓Swire成為其中國代理,Swire必須在上海設立自己的辦事處。Holt的提議使John Samuel Swire深受鼓勵,於是在1866年末前赴上海。在同年12月4日,《華北日報》有一份小通告,大意是宣布一名為Butterfield&Swire的公司已經成立。為配合當地傳統,JohnSwire亦為公司起了一個「洋行」名字「太古」代表規模龐大、歷史悠久(傳聞ohnSwire派一個略懂中國話的下屬來中國看那個名字最吉利。當時正值中國的春節,家家戶戶貼出對聯。那個手下發現用的最多的2個字是大吉。於是趕回英國告訴ohnSwire。但是由於不是很了解中國字,於是把大吉寫為太古。也就一直沿用至今)。事實上,在遠東區內,「太古」這個名字至今仍是廣為人知的。
到了十九世紀70年代,太古已於日本橫濱、中國多個港口和香港設有分公司,另外亦以Swire Bros.的名字於紐約設立一間辦事處;而英國的總部則由利物浦遷往倫敦。抵達上海後, John Swire驚覺在長江流域航行汽船有一定的潛力,當時長江是西方與中國內陸通商的唯一通道。Alfred Holt及其位於蘇格蘭格林諾克的克萊德造船廠Scotts&Engineering Company的支持下,Swire購入一間剛破產的長江汽船公司及其兩艘舊式明輪船Tunsin及 Glengyle,並於1872年成立太古輪船公司。
90年代,公司在中國的代理工作日益繁重,早期曾代表多家位於沿岸小港口的銀行,因此太古一度印行自己的「鈔票」-實際上是用紙張印行制的「銀票「,持有銀票的人可以向公司提取銀票的面值。另外,B&S很早便開始從事保險業務 -其在英國的眾多合夥公司包括皇家保險和Guardian Royal Exchange的前身。到了一九零零年,公司以太古的名字在上海擁有最大規模的火險業務及相當龐大的海洋及意外險組合。
1910年到1914年,原有的合夥協議期滿,John Swire&Sons變為一間有限公司,首任主席為JohnS amuel Swire的兒子Jack(1861-1933)。在其後十年,船務方面出現相當大的發展,有需要不斷擴充船隊的規模,這促使Butterfield&Swire另闢一門新業務,於1934年在上海開設一間漆油及光漆廠。
1980年至2000年,自80年代開始,太古集團亦開始於中國內地作再投資,其中多次與國泰航空的主要股東中信泰富公司(中信泰富)攜手進行,與該公司合作超過十年,並享有豐碩成果。在中國內地的業務主要集中於飲料及製造方面,這些業務讓集團在中國的現代工業界建立穩固的根基。這樣的發展一直延續至90年代,當時集團於廈門成立首間合資經營的飛機大規模維修廠。到了1994年年底,太古公司分別與卜內門、嘉士伯和泰萊簽訂合營協議,開始在中國內地發展漆油製造、啤酒釀制及煉糖業務,而集團的貿易業務亦在中國內地發展起來,現時貿易業務包括銷售銳步及Rockport等一系列有牌子運動鞋,以及富豪汽車及貨車。
太古在國內較多人認識汽車業務為全國分銷富豪房車。其實太古於香港和台灣也有汽車銷售業務。分銷品如下:瑞典富豪、德國大眾、西班牙西亞特、義大利法拉利、瑪莎拉蒂、韓國現代和起亞等。
香港太古集團有限公司是母公司英國太古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亦是在香港上市的太古股份有限公司(Swire Pacific Ltd.)的控股公司。太古集團於1870年在香港開設辦事處,現主要經營航空、房地產、貿易、實業、旅遊和船務。太古汽車集團是VOLVO(富豪)轎車在台灣、香港及澳門的獨家代理商。太古企業有限公司於1993年在北京設立辦事處,是香港太古集團旗下的香港太古汽車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為VOLVO(富豪)汽車在中國地區主要代理商。VOLVO(富豪)汽車是最具實力的世界知名汽車品牌之一。太古企業有限公司在北京、大連、廣州、上海及20多個大城市都有專賣店和展廳,又將在深圳、廈門、成都開設展廳。太古企業有限公司不斷致力於完善其銷售和售後維修服務網路,提高服務水平,並已在中國建立了數十家特約維修服務廠,以便能最好地服務於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