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湖北天濟中葯飲片公司股票
擴展閱讀
中國音樂在線 2025-07-01 16:58:01
亞盛集團股票代碼多少 2025-07-01 16:57:47

湖北天濟中葯飲片公司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6-26 06:49:00

Ⅰ 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公司再登黑榜了嗎

國家食葯監總局2月2日通報,標示為江西樟樹天齊堂中葯飲片有限公司等企業生產的63批次甘草和2批次炙甘草不合格。記者在不合格名單中發現了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公司,而該公司已經不是第一次被通報生產的飲片不合格了。

國家食葯監總局今天下午通報,經北京市葯品檢驗所檢驗,標示為北京冠城葯業有限公司、黑龍江祥泰中葯飲片有限公司、哈葯集團世一堂中葯飲片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責任公司、貴州苗之靈葯業股份有限公司、雲南向輝葯業有限公司、陝西興盛德葯業有限責任公司、新疆和濟中葯飲片有限公司等企業生產的63批次甘草(甘草片)不合格。不合格項目包括性狀和含量測定。

對於這家屢次登上中葯飲片產品質量黑榜的兄弟公司,同仁堂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在此前曾發布公告與該企業區分開。公告稱,「同仁堂(亳州)飲片公司為本公司控股股東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屬北京同仁堂葯材參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中葯飲片生產企業。」

Ⅱ 湖北省醫保入院指征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湖北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管理辦法
生成2008-11-0416:34:56來源:關鍵詞:湖北醫保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以下簡稱定點醫療機構)的管理,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控制醫葯費用不合理增長,用比較低廉的費用,為參合農民提供比較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促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可持續發展,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衛生部辦公廳關於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醫葯費用管理的若干意見》(衛辦農衛發[2005]243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湖北省內各級定點醫療機構。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以下簡稱「定點醫療機構」),是指與新農合管理經辦機構簽訂服務協議,履行為參合農民提供優質低廉醫療服務職責,遵守新農合相關規定,接受管理和經辦機構、參合農民及社會廣泛監督的合法醫療機構。定點醫療機構分為省、市(州)、縣(市、區)、鄉(鎮)、村五級。
第四條縣及以上衛生行政部門依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及本辦法的規定,負責對定點醫療機構的審批、管理與監督。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經辦機構負責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相關業務實施管理、檢查和指導。
第二章定點醫療機構的認定
第五條定點醫療機構的審查認定應當符合以下原則:
(一)方便就醫的原則。定點醫療機構應當布局合理,方便農民就醫。
(二)結構合理的原則。定點醫療機構的主體應當是鄉鎮衛生院和縣級醫療保健機構,並有一定數量的市(州)及以上三級醫療機構及部分專科醫院;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及民族醫院應當認定為定點醫療機構。
(三)動態管理的原則。對定點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行為、質量和費用控制等進行定期考核評估,並將考核評估結果作為重新認定其定點資格的依據。
(四)定點醫療機構的審查、認定、評估,不得收取費用。
第六條定點醫療機構的審查認定和日常監管實行分級。
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對申請定點的省、部屬醫療保健機構實施審查認定和日常監管。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定點醫療機構資格在本省范圍內有效。
市(州)衛生行政部門對轄區內申請定點的市(州)直屬醫療保健機構實施審查認定和日常監管。市(州)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定點醫療機構資格在本市(州)范圍內有效。
縣(市、區)級衛生行政部門對轄區內申請定點的縣級醫療保健機構、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實施審查認定和日常監管。縣級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定點醫療機構資格在本縣(市、區)范圍內有效。
各縣(市、區)衛生行政部門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在省級認定的省、部屬定點醫療機構和市(州)級定點醫療機構中自主選擇部分機構作為本縣(市、區)的轉診定點醫療機構。
第七條申請定點的醫療機構應當符合下列基本條件:
(一)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及相關專業診療技術服務准入許可、專業技術人員具備相應的執業資格證件。
(二)實行統一經營、統一收費、統一核算、統一管理。
(三)符合同級《醫療機構基本標准》要求,且省、市定點醫療機構,綜合醫院床位不應少於300張,專科醫院床位不應少於100張;縣(市、區)定點醫療機構規模准入標准,由縣(市、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部門自行確定。
(四)遵守國家有關醫療服務的法律、法規和標准,醫療服務規章制度健全,管理規范。
(五)嚴格執行國家和省有關醫療服務和葯品價格政策,制定控制醫葯費用的各項措施,專人負責,定期檢查,加強自我約束和管理。
(六)承諾嚴格執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相關政策、制度和規定,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內部管理制度。
(七)具備承擔定點醫療服務要求的信息管理系統。
第八條定點醫療機構的審批程序
(一)醫療機構自願提出申請;
(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部門組織專家進行評審;
(三)經評審合格的醫療機構,由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部門審批。
(四)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部門與定點醫療機構簽訂協議書,並頒發定點醫療機構資格證書和牌匾。
(五)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定點醫療機構名單,方便參合農民就醫,並廣泛接受社會監督。
第九條具備本辦法第七條規定條件的醫療機構,可向同級衛生行政部門提出書面申請,並提交以下材料:
(一)《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副本復印件);
(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申請書;
(三)主要業務科室和診療項目說明;
(四)大型醫療儀器設備清單(鄉級1萬元以上,縣級10萬元以上,市級20萬元以上,省級30萬元以上);
(五)近兩年的醫院統計報表和醫院財務報表,主要包括醫療業務收入情況和門診、住院診療服務情況、醫療業務總收入、葯品收入占醫療業務收入的比例;門診人次、次均費用;住院人次、次均費用、平均住院日;實施單病種管理及費用控制情況等。
(六)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條衛生行政部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應當組織並完成資料審查與現場評估。經審查、評估符合定點醫療機構基本條件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行文認定。
第十一條定點醫療機構有效期限為二年。
定點醫療機構應當於有效期限到期前三個月申請延續。逾期不申請延續或經審查、評估達不到定點醫療機構基本條件的,由原認定的衛生行政部門取消其定點醫療機構資格並予以公告。
第三章定點醫療機構的管理
第十二條定點醫療機構應當明確一位主要負責人負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相關管理協調工作,並設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科室,配備專(兼)職管理人員,配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部門共同做好定點醫療機構管理工作。其主要職責是:依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有關政策規定,對本單位各部門貫徹落實情況進行管理和監督;負責對就診參合農民患者身份認證及管理,按照有關規定做好協調服務、政策咨詢、出院費用審核報銷等工作;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醫葯費用信息管理工作,及時、准確地向本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部門提供參合農民就診及費用發生等有關信息。
第十三條定點醫療機構應嚴格執行衛生部及省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技術標准、操作規程,確保醫療安全。
第十四條定點醫療機構要加強醫務人員醫德醫風建設,正確處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不斷提高醫療技術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為參合農民提供質量優良、價格合理的醫療衛生服務,並通過良好服務,促進醫療機構自身健康發展。
第十五條定點醫療機構要在機構的醒目位置懸掛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的標牌,設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投訴箱」,在門診、病房的適當位置公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基本政策和基本葯品目錄、基本診療項目、常用葯品價格。
第十六條定點醫療機構應當對本單位的工作人員進行相關培訓,使其掌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基本政策、基本作法和基本要求,能夠對參合農民及其家屬進行相關政策的宣傳、解釋、說明。
第十七條定點醫療機構應嚴格執行出入院標准,實行雙向轉診制度;應因病施治、合理用葯、合理檢查、合理收費,正確引導參合病人看病就醫,控制醫葯費用的不合理增長。禁止將醫葯費用收入與醫務人員個人收入掛鉤。
第十八條要充分發揮中醫葯在農村醫療衛生服務中的特點和作用,提倡使用中醫葯,推廣中醫葯適宜技術。
第十九條定點醫療機構要規范進葯渠道,降低葯品虛高價格。葯品加成率和葯品零售價格不得高於本地物價部門規定的標准。
第二十條門診管理
(一)參合農民患者就診時,定點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必須核對就診人員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做到人、證相符,杜絕冒名頂替。醫務人員有權扣留冒名就診者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並上交該定點醫療機構新型農村合作管理部門,交由所在縣(市、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部門按有關規定處理。
(二)定點醫療機構對參合病人的門診處方應與非參合患者相區別。
(三)參合農民患者就診時,門診處方用葯實行定量管理。單人次門診處方用葯量急診患者不得超過3日,普通患者不得超過7日,同類葯品不得重復開方。
第二十一條住院管理
(一)定點醫療機構要嚴格掌握入院、治療、手術、出院指征和標准,不得接收不符合住院標準的參合病人,也不得拒收符合住院標準的參合病人。
(二)參合農民患者入院後,定點醫療機構的合作醫療管理部門要核對參合人員身份,跟蹤檢查住院治療情況,杜絕冒名頂替、掛床住院等違規現象發生。
(三)定點醫療機構對參合病人的住院病歷,應當在適當位置標注「參合病人」標識。
(四)定點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嚴格執行《湖北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基本用葯目錄(第二版)》、《湖北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中成葯、飲片及葯材名錄》(以下簡稱《葯品目錄》)和抗生素使用指導原則等有關規定,實行梯度用葯,合理葯物配伍,不得濫用葯物、開大處方,不得開人情方、開「搭車」葯。
對參合病人的臨床用葯應當優先在葯品目錄范圍內選擇,因病情需要超出基本葯品目錄的自費葯物,應當告知病人或其家屬,並經其簽字同意,同時在處方上註明「自費」字樣。各級定點醫療機構要控制目錄外葯品費用占葯品總費用的比例,省、部級定點醫療機構控制在25%以內,市(州)級定點醫療機構控制在20%以內,縣(市、區)級定點醫療機構控制在15%以內,鄉(鎮)級定點醫療機構控制在5%以內。
(五)住院處方按照衛生部下發的《處方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處方葯一律使用葯品的化學名或常用名(可以標注商品名),不得單獨使用商品名。
(六)定點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嚴格掌握大型設備檢查的指征,能夠用常規檢查確診的不得使用特殊檢查,不得使用與診療無關的特殊檢查。因病情需要作自費或部分報銷的大型儀器設備檢查的,應當告知病人或其家屬,並經其簽字同意。上級醫院已經檢查並出具檢查結果報告的,下級醫院應當予以認可,同級醫院出具的檢查結果報告應當予以互認,不得重復檢查。
(七)定點醫療機構應採用適當的方式,實行費用一日清單制度,方便參合病人查詢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機構審核。參合病人出院時,定點醫療機構應出具住院醫葯費用詳細清單。對於使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不予支付的葯品、檢查、治療等項目所發生的費用,要在出院結算清單上單獨列示。定點醫療機構還要積極實施定點醫療機構收費管理系統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信息管理系統的數據對接工作。
(八)定點醫療機構不得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不予支付費用的診療項目變通為可報銷項目,更不允許分解在其他項目中。
(九)定點醫療機構對參合病人出院帶葯應當執行處方規定,嚴格控制出院帶葯量,一般急性疾病出院帶葯不得超過7天用量,慢性疾病不得超過15天用量。
(十)參合農民在專科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原則上只限於主治本專科疾病及其並發症。經診斷為非本專科疾病的,要向參合農民患者告知,如參合農民患者不同意在該院繼續治療,要及時辦理出院或轉院手續。
(十一)對於違反上述規定所發生的醫葯費用由其定點醫療機構承擔。
第二十二條定點醫療機構應當將執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情況納入科室和工作人員考核的內容,定期進行考核評估,並與目標管理考核和獎金分配掛鉤。
第二十三條費用結算管理
(一)定點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應當嚴格遵守醫療文書書寫管理的有關規定,非經親自診查,不得出具醫療文書,也不得出具與自己執業范圍無關或與執業類別不相符的醫療文書,嚴禁出具假證明、假病歷、假處方、假票據。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利用工作之便,通過編造假病歷、出具假票據等任何方式套取合作醫療資金。
(二)定點醫療機構應當安排專人或者確定有關人員負責辦理參合病人醫葯費用審核與結算。各縣(市、區)內各級定點醫療機構在為參合農民患者結算出院醫葯費用時,要按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有關規定及時墊付補助資金,嚴禁擅自提高或者降低補償標准。定點醫療機構為參合農民墊付的補助資金,定期匯總報合作醫療經辦機構,按規定審核後予以核撥。
第二十四條縣(市、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部門應與定點醫療機構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定期或不定期核查有關參合農民出院患者醫葯費用等情況,定點醫療機構應給予積極配合。
第四章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督
第二十五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機構及其人員在執行職務時,有權行使以下權力:
(一)向定點醫療機構負責人及當事人詢問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有關的醫療服務和費用結算等情況;
(二)調閱、查詢參合病人的病歷(案)、處方、醫囑、收費清單和收費票據;
(三)必要時,與定點醫療機構暫時封存參合病人的有關資料。定點醫療機構應當予以配合,主動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
第二十六條定點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衛生行政部門及各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機構的規定,定期上報有關信息統計報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定點醫療機構服務信息監測發布制度,及時收集、匯總、綜合、分析轄區內定點醫療機構參合病人的醫葯費用情況,並定期公布監測信息。
第二十七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機構遇到以下情況,應開展現場核查:
(一)接到有關定點醫療機構亂檢查、濫用葯,增加病人負擔的投訴的;
(二)在審查參合病人醫葯費用時,發現可報醫葯費用比例明顯低於同級定點醫療機構平均水平的;
(三)發現涉嫌冒名頂替、弄虛作假,套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的;
(四)其它有必要進行現場核查的。
第二十八條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每年對定點醫療機構進行一次全面考核評估,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整改措施,確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順利實施。對於考核評估不合格的定點醫療機構醫療,應暫停其定點資格。
第五章違規處理
第二十九條違反本辦法的有關規定的,由衛生行政部門予以書面告誡、督促其改正,情節嚴重的予以通報;連續三次告誡仍不改正的,可視其情節取消定點醫療機構資格。
第三十條定點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擅自提高補償標準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機構應當拒絕結算提高標准部分的費用,由定點醫療機構承擔;定點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擅自降低補償標準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其將有關費用退回參合病人;定點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違反規定增加參合病人負擔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機構應從補償款中扣除違規費用部分。
第三十一條定點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弄虛作假,編造假病歷、出具假票據套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的,由縣及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責令其退回套取的資金;情節惡劣的,應當取消其定點資格,並對直接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二條本辦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十三條本辦法由湖北省衛生廳解釋。

Ⅲ 湖北省農村醫療保險

湖北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管理辦法

生成2008-11-04 16:34:56 來源: 關鍵詞:湖北醫保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以下簡稱定點醫療機構)的管理,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控制醫葯費用不合理增長,用比較低廉的費用,為參合農民提供比較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促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可持續發展,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衛生部辦公廳關於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醫葯費用管理的若干意見》(衛辦農衛發[2005]243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湖北省內各級定點醫療機構。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以下簡稱「定點醫療機構」),是指與新農合管理經辦機構簽訂服務協議,履行為參合農民提供優質低廉醫療服務職責,遵守新農合相關規定,接受管理和經辦機構、參合農民及社會廣泛監督的合法醫療機構。定點醫療機構分為省、市(州)、縣(市、區)、鄉(鎮)、村五級。
第四條 縣及以上衛生行政部門依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及本辦法的規定,負責對定點醫療機構的審批、管理與監督。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經辦機構負責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相關業務實施管理、檢查和指導。
第二章 定點醫療機構的認定
第五條 定點醫療機構的審查認定應當符合以下原則:
(一)方便就醫的原則。定點醫療機構應當布局合理,方便農民就醫。
(二)結構合理的原則。定點醫療機構的主體應當是鄉鎮衛生院和縣級醫療保健機構,並有一定數量的市(州)及以上三級醫療機構及部分專科醫院;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及民族醫院應當認定為定點醫療機構。
(三)動態管理的原則。對定點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行為、質量和費用控制等進行定期考核評估,並將考核評估結果作為重新認定其定點資格的依據。
(四)定點醫療機構的審查、認定、評估,不得收取費用。
第六條 定點醫療機構的審查認定和日常監管實行分級。
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對申請定點的省、部屬醫療保健機構實施審查認定和日常監管。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定點醫療機構資格在本省范圍內有效。
市(州)衛生行政部門對轄區內申請定點的市(州)直屬醫療保健機構實施審查認定和日常監管。市(州)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定點醫療機構資格在本市(州)范圍內有效。
縣(市、區)級衛生行政部門對轄區內申請定點的縣級醫療保健機構、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實施審查認定和日常監管。縣級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定點醫療機構資格在本縣(市、區)范圍內有效。
各縣(市、區)衛生行政部門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在省級認定的省、部屬定點醫療機構和市(州)級定點醫療機構中自主選擇部分機構作為本縣(市、區)的轉診定點醫療機構。
第七條 申請定點的醫療機構應當符合下列基本條件:
(一)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及相關專業診療技術服務准入許可、專業技術人員具備相應的執業資格證件。
(二)實行統一經營、統一收費、統一核算、統一管理。
(三)符合同級《醫療機構基本標准》要求,且省、市定點醫療機構,綜合醫院床位不應少於300張,專科醫院床位不應少於100張;縣(市、區)定點醫療機構規模准入標准,由縣(市、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部門自行確定。
(四)遵守國家有關醫療服務的法律、法規和標准,醫療服務規章制度健全,管理規范。
(五)嚴格執行國家和省有關醫療服務和葯品價格政策,制定控制醫葯費用的各項措施,專人負責,定期檢查,加強自我約束和管理。
(六)承諾嚴格執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相關政策、制度和規定,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內部管理制度。
(七)具備承擔定點醫療服務要求的信息管理系統。
第八條 定點醫療機構的審批程序
(一)醫療機構自願提出申請;
(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部門組織專家進行評審;
(三)經評審合格的醫療機構,由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部門審批。
(四)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部門與定點醫療機構簽訂協議書,並頒發定點醫療機構資格證書和牌匾。
(五)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定點醫療機構名單,方便參合農民就醫,並廣泛接受社會監督。
第九條 具備本辦法第七條規定條件的醫療機構,可向同級衛生行政部門提出書面申請,並提交以下材料:
(一)《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副本復印件);
(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申請書;
(三)主要業務科室和診療項目說明;
(四)大型醫療儀器設備清單(鄉級1萬元以上,縣級10萬元以上,市級20萬元以上,省級30萬元以上);
(五)近兩年的醫院統計報表和醫院財務報表,主要包括醫療業務收入情況和門診、住院診療服務情況、醫療業務總收入、葯品收入占醫療業務收入的比例;門診人次、次均費用;住院人次、次均費用、平均住院日;實施單病種管理及費用控制情況等。
(六)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條 衛生行政部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應當組織並完成資料審查與現場評估。經審查、評估符合定點醫療機構基本條件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行文認定。
第十一條 定點醫療機構有效期限為二年。
定點醫療機構應當於有效期限到期前三個月申請延續。逾期不申請延續或經審查、評估達不到定點醫療機構基本條件的,由原認定的衛生行政部門取消其定點醫療機構資格並予以公告。
第三章 定點醫療機構的管理
第十二條 定點醫療機構應當明確一位主要負責人負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相關管理協調工作,並設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科室,配備專(兼)職管理人員,配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部門共同做好定點醫療機構管理工作。其主要職責是:依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有關政策規定,對本單位各部門貫徹落實情況進行管理和監督;負責對就診參合農民患者身份認證及管理,按照有關規定做好協調服務、政策咨詢、出院費用審核報銷等工作;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醫葯費用信息管理工作,及時、准確地向本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部門提供參合農民就診及費用發生等有關信息。
第十三條 定點醫療機構應嚴格執行衛生部及省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技術標准、操作規程,確保醫療安全。
第十四條 定點醫療機構要加強醫務人員醫德醫風建設,正確處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不斷提高醫療技術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為參合農民提供質量優良、價格合理的醫療衛生服務,並通過良好服務,促進醫療機構自身健康發展。
第十五條 定點醫療機構要在機構的醒目位置懸掛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的標牌,設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投訴箱」,在門診、病房的適當位置公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基本政策和基本葯品目錄、基本診療項目、常用葯品價格。
第十六條 定點醫療機構應當對本單位的工作人員進行相關培訓,使其掌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基本政策、基本作法和基本要求,能夠對參合農民及其家屬進行相關政策的宣傳、解釋、說明。
第十七條 定點醫療機構應嚴格執行出入院標准,實行雙向轉診制度;應因病施治、合理用葯、合理檢查、合理收費,正確引導參合病人看病就醫,控制醫葯費用的不合理增長。禁止將醫葯費用收入與醫務人員個人收入掛鉤。
第十八條 要充分發揮中醫葯在農村醫療衛生服務中的特點和作用,提倡使用中醫葯,推廣中醫葯適宜技術。
第十九條 定點醫療機構要規范進葯渠道,降低葯品虛高價格。葯品加成率和葯品零售價格不得高於本地物價部門規定的標准。
第二十條 門診管理
(一)參合農民患者就診時,定點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必須核對就診人員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做到人、證相符,杜絕冒名頂替。醫務人員有權扣留冒名就診者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並上交該定點醫療機構新型農村合作管理部門,交由所在縣(市、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部門按有關規定處理。
(二)定點醫療機構對參合病人的門診處方應與非參合患者相區別。
(三)參合農民患者就診時,門診處方用葯實行定量管理。單人次門診處方用葯量急診患者不得超過3日,普通患者不得超過7日,同類葯品不得重復開方。
第二十一條 住院管理
(一)定點醫療機構要嚴格掌握入院、治療、手術、出院指征和標准,不得接收不符合住院標準的參合病人,也不得拒收符合住院標準的參合病人。
(二)參合農民患者入院後,定點醫療機構的合作醫療管理部門要核對參合人員身份,跟蹤檢查住院治療情況,杜絕冒名頂替、掛床住院等違規現象發生。
(三)定點醫療機構對參合病人的住院病歷,應當在適當位置標注「參合病人」標識。
(四)定點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嚴格執行《湖北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基本用葯目錄(第二版)》、《湖北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中成葯、飲片及葯材名錄》(以下簡稱《葯品目錄》)和抗生素使用指導原則等有關規定,實行梯度用葯,合理葯物配伍,不得濫用葯物、開大處方,不得開人情方、開「搭車」葯。
對參合病人的臨床用葯應當優先在葯品目錄范圍內選擇,因病情需要超出基本葯品目錄的自費葯物,應當告知病人或其家屬,並經其簽字同意,同時在處方上註明「自費」字樣。各級定點醫療機構要控制目錄外葯品費用占葯品總費用的比例,省、部級定點醫療機構控制在25%以內,市(州)級定點醫療機構控制在20%以內,縣(市、區)級定點醫療機構控制在15%以內,鄉(鎮)級定點醫療機構控制在5%以內。
(五) 住院處方按照衛生部下發的《處方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處方葯一律使用葯品的化學名或常用名(可以標注商品名),不得單獨使用商品名。
(六)定點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嚴格掌握大型設備檢查的指征,能夠用常規檢查確診的不得使用特殊檢查,不得使用與診療無關的特殊檢查。因病情需要作自費或部分報銷的大型儀器設備檢查的,應當告知病人或其家屬,並經其簽字同意。上級醫院已經檢查並出具檢查結果報告的,下級醫院應當予以認可,同級醫院出具的檢查結果報告應當予以互認,不得重復檢查。
(七)定點醫療機構應採用適當的方式,實行費用一日清單制度,方便參合病人查詢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機構審核。參合病人出院時,定點醫療機構應出具住院醫葯費用詳細清單。對於使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不予支付的葯品、檢查、治療等項目所發生的費用,要在出院結算清單上單獨列示。定點醫療機構還要積極實施定點醫療機構收費管理系統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信息管理系統的數據對接工作。
(八)定點醫療機構不得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不予支付費用的診療項目變通為可報銷項目,更不允許分解在其他項目中。
(九)定點醫療機構對參合病人出院帶葯應當執行處方規定,嚴格控制出院帶葯量,一般急性疾病出院帶葯不得超過7天用量,慢性疾病不得超過15天用量。
(十)參合農民在專科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原則上只限於主治本專科疾病及其並發症。經診斷為非本專科疾病的,要向參合農民患者告知,如參合農民患者不同意在該院繼續治療,要及時辦理出院或轉院手續。
(十一)對於違反上述規定所發生的醫葯費用由其定點醫療機構承擔。
第二十二條 定點醫療機構應當將執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情況納入科室和工作人員考核的內容,定期進行考核評估,並與目標管理考核和獎金分配掛鉤。
第二十三條 費用結算管理
(一)定點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應當嚴格遵守醫療文書書寫管理的有關規定,非經親自診查,不得出具醫療文書,也不得出具與自己執業范圍無關或與執業類別不相符的醫療文書,嚴禁出具假證明、假病歷、假處方、假票據。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利用工作之便,通過編造假病歷、出具假票據等任何方式套取合作醫療資金。
(二)定點醫療機構應當安排專人或者確定有關人員負責辦理參合病人醫葯費用審核與結算。各縣(市、區)內各級定點醫療機構在為參合農民患者結算出院醫葯費用時,要按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有關規定及時墊付補助資金,嚴禁擅自提高或者降低補償標准。定點醫療機構為參合農民墊付的補助資金,定期匯總報合作醫療經辦機構,按規定審核後予以核撥。
第二十四條 縣(市、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部門應與定點醫療機構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定期或不定期核查有關參合農民出院患者醫葯費用等情況,定點醫療機構應給予積極配合。

第四章 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督
第二十五條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機構及其人員在執行職務時,有權行使以下權力:
(一)向定點醫療機構負責人及當事人詢問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有關的醫療服務和費用結算等情況;
(二)調閱、查詢參合病人的病歷(案)、處方、醫囑、收費清單和收費票據;
(三)必要時,與定點醫療機構暫時封存參合病人的有關資料。定點醫療機構應當予以配合,主動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
第二十六條 定點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衛生行政部門及各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機構的規定,定期上報有關信息統計報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定點醫療機構服務信息監測發布制度,及時收集、匯總、綜合、分析轄區內定點醫療機構參合病人的醫葯費用情況,並定期公布監測信息。
第二十七條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機構遇到以下情況,應開展現場核查:
(一)接到有關定點醫療機構亂檢查、濫用葯,增加病人負擔的投訴的;
(二)在審查參合病人醫葯費用時,發現可報醫葯費用比例明顯低於同級定點醫療機構平均水平的;
(三)發現涉嫌冒名頂替、弄虛作假,套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的;
(四)其它有必要進行現場核查的。
第二十八條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每年對定點醫療機構進行一次全面考核評估,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整改措施,確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順利實施。對於考核評估不合格的定點醫療機構醫療,應暫停其定點資格。

第五章 違規處理
第二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的有關規定的,由衛生行政部門予以書面告誡、督促其改正,情節嚴重的予以通報;連續三次告誡仍不改正的,可視其情節取消定點醫療機構資格。
第三十條 定點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擅自提高補償標準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機構應當拒絕結算提高標准部分的費用,由定點醫療機構承擔;定點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擅自降低補償標準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其將有關費用退回參合病人;定點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違反規定增加參合病人負擔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機構應從補償款中扣除違規費用部分。
第三十一條 定點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弄虛作假,編造假病歷、出具假票據套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的,由縣及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責令其退回套取的資金;情節惡劣的,應當取消其定點資格,並對直接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二條 本辦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十三條 本辦法由湖北省衛生廳解釋。

Ⅳ 湖北民族學院醫學院的師資概況

湖北民族學院醫學院也不咋地,就是以前的醫專合並的,而且恩施地方很偏遠。湖北的二本醫學院也就湖北醫葯學院和湖北科技學院還可以,都是辦了幾十年本科醫學專業的學校,過來人留。

Ⅳ 水蛭中葯口服飲片多少錢一瓶

祛斑肯定要選擇科學的祛斑方式才可以。科學的祛斑方式是內外結合,雙向祛斑。


除了選擇使用適合自己的祛斑方式之外,在日常生活中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保證良好的作息時間,不要熬夜;

  1. 潔膚是美白基礎

    每一次潔面時都要很認真,徹底清洗干凈肌膚,能對皮膚毛孔進行特別的調理,在使用美白、保濕等護膚產品時也能讓養分更好的進入肌膚底層,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愛化妝的朋友們要用完卸妝產品,還要使用潔面乳進行二次清潔,確保肌膚沒有化妝品殘留物。~
  2. 防曬是首要任務

    不論是夏季還是冬季,天氣陰或晴,都要做好防曬工作。即使沒有陽光,紫外線也還是無處不在,所以防曬工作要成為你的習慣。要盡量避免日照強烈時出門,塗抹防曬霜是防止皮膚曬黑、曬傷和光老化的有力武器。要記住每隔兩三個小時還要補擦一次,才是一套完整的防曬程序。
  3. 祛斑方法是關鍵

    想要盡快的祛除臉上的斑點,就要找到一個有效的祛斑方法——使用祛斑霜。不過選擇祛斑霜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好的祛斑霜,比如 內外結合 雙向祛斑的產品,祛斑就很不錯,可有效解決面部各類色斑問題。
  4. 維生素至關重要

    避開光敏感食物,多攝入富含維生素A、C、E等食物,這些成分不僅能調節人體機能,提高免疫力,還能改善皮膚組織,抑制色素沉著。平時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水果及蔬菜,如番茄、山楂、橘子、捲心菜等,能增加皮膚的活力,讓皮膚白皙透亮。
  5. 日常飲食需謹慎

    注意果蔬食用,進行區別對待,盡量避免食用一些感光類的食物,比如:紅薯、馬鈴薯、波菜、韭菜、芹菜、香菜、白蘿卜、豆類等,這些蔬菜讓愛長斑的皮膚更容易長出黃褐斑。一般而言,含有揮發辛辣氣味和特殊氣味的蔬菜大部分屬於感光蔬菜。

Ⅵ 國內哪個城市或地區的醫葯工業(制葯)比較發達

以下為2009年醫葯工業前100排名,可以此為依據分析地區的醫葯工業情況

排名企業名稱
1揚子江葯業集團有限公司(包括:揚子江葯業集團上海海尼葯業有限公司)
2哈葯集團有限公司(包括:哈葯集團三精製葯有限公司)
3修正葯業集團
4石葯集團有限公司(包括:石葯集團中諾葯業(石家莊)有限公司,石家莊制葯集團歐意葯業有限公司,石葯銀湖制葯有限公司)
5天津天士力集團有限公司(包括:天津天士力制葯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天士力帝益葯業有限公司,天津天士力現代中葯資源有限公司)
6威高集團有限公司
7華北制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包括:華北制葯股份有限公司,華北制葯集團制劑有限公司)
8東北制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9太極集團有限公司(包括:太極集團重慶涪陵制葯廠有限公司 ,太極集團綿陽制葯有限公司,西南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太極集團重慶桐君閣葯廠有限公司,太極集團重慶中葯二廠,太極集團四川太極制葯有限公司,太極集團浙江東方制葯有限公司,太極集團四川天誠制葯有限公司)
10北京雙鶴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安徽雙鶴葯業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萬輝雙鶴葯業有限公司,西安京西雙鶴葯業有限公司,山西晉新雙鶴葯業有限公司,北京雙鶴現代醫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11華潤三九醫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深圳九新葯業有限公司)
12西安楊森制葯有限公司
13齊魯制葯有限公司(包括:齊魯制葯(海南)有限公司,齊魯天和惠世制葯有限公司,齊魯安替制葯有限公司)
14浙江醫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浙江醫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葯廠,浙江醫葯股份有限公司維生素廠)
15珠海聯邦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16四川科倫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湖南科倫制葯有限公司,江西科倫葯業有限公司,湖南中南科倫葯業有限公司,黑龍江科倫制葯有限公司,山東科倫葯業有限公司,湖北拓朋葯業有限公司,昆明南疆制葯有限公司,遼寧民康制葯有限公司,四川珍珠制葯有限公司,四川新元制葯有限公司,黑龍江科倫葯品包裝有限公司,四川科倫葯用包裝有限公司,吉林科倫康乃爾制葯有限公司,四川科倫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廣安分公司,四川科倫葯業股份有限公司仁壽分公司)
17浙江海正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18上海復星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包括:重慶葯友制葯有限公司,上海朝暉葯業有限公司,重慶凱林制葯有限公司,桂林南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克隆生物高技術有限公司)
19瑞陽制葯有限公司
20輔仁葯業集團有限公司(包括:開封(制葯)集團有限公司,河南輔仁堂制葯有限公司,河南輔仁懷慶堂制葯有限公司,河南同源制葯有限公司)
21山東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22輝瑞制葯有限公司
23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24魯南制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包括:魯南貝特製葯有限公司,山東新時代葯業有限公司,魯南厚普制葯有限公司)
25賽諾菲安萬特(杭州)制葯有限公司
26仁和(集團)發展有限公司
27麗珠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包括:麗珠集團麗珠制葯廠,麗珠集團珠海保稅區麗珠合成制葯有限公司,上海麗珠制葯有限公司,麗珠集團福州福興醫葯有限公司,麗珠集團利民制葯廠,麗珠集團新北江制葯股份有限公司,麗珠集團珠海保稅區麗達葯業有限公司)
28山東新華醫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9杭州默沙東制葯有限公司
30北京諾華制葯有限公司
31河南天方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32華潤東阿阿膠有限公司
33浙江升華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34先聲葯業有限公司(包括:海南先聲葯業有限公司,南京先聲東元制葯有限公司,南京東捷葯業有限公司,江蘇延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5壽光富康制葯有限公司
36河南省宛西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37利君制葯(包括:石家莊四葯有限公司)
38山東魯抗醫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 山東魯抗醫葯集團賽特有限責任公司)
39江中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40江蘇濟川制葯有限公司
41山東羅欣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42江蘇康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包括:江蘇康緣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南星葯業有限責任公司,連雲港康貝爾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連雲港市和興堂中葯材飲片加工廠)
43秦皇島驪驊澱粉股份有限公司
44廣州白雲山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廣州白雲山和記黃埔中葯有限公司,廣州白雲山天心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白雲山明興制葯有限公司,廣州白雲山光華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百特僑光醫療用品有限公司)
45山東淄博山川醫用器材有限公司
46江蘇正大天晴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47石家莊以嶺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48美羅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49成都地奧集團
50安徽豐原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51浙江尖峰葯業有限公司
52山東綠葉制葯有限公司
53廣州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54武漢人福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55浙江康恩貝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56山東仙河葯業有限公司
57山東魯抗辰欣葯業有限公司
58歐姆龍(大連)有限公司
59浙江仙琚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60江蘇奧賽康葯業有限公司
61東港工貿集團有限公司
62天聖制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3黑龍江省珍寶島制葯有限公司
64江蘇蘇中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5華蘭生物工程股分有限公司(包括:華蘭生物疫苗有限公司)
66杭州中美華東制葯有限公司
67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68山西威奇達葯業有限公司
69上海現代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上海現代哈森(商丘)葯業有限公司)
70悅康葯業集團有限公司
71桂林三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桂林三金葯業股份有限公司,三金集團桂林三金生物葯業有限責任公司,三金集團湖南三金制葯有限責任公司)
72寧夏啟元葯業有限公司
73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
74上海新亞葯業有限公司
75江蘇恩華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76黑龍江葵花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77安丘市魯安葯業有限責任公司
78菏澤睿鷹制葯集團有限公司
79北京費森尤斯卡比醫葯有限公司
80貴州益佰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桂林益佰灕江制葯有限公司,海南長安國際制葯有限公司)
81深圳致君制葯有限公司
82迪沙葯業集團有限公司
83江蘇聯環葯業集團有限公司
84江蘇亞邦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江蘇亞邦愛普森葯業有限公司,江蘇亞邦生緣葯業有限公司,江蘇亞邦強生葯業有限公司)
85橫店集團康裕葯業有限公司
86正大青春寶葯業有限公司
87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
88山東天力葯業有限公司
89福建省福抗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90四川蜀中制葯有限公司
91北京同仁堂健康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92安斯泰來制葯(中國)有限公司
93上海新先鋒葯業有限公司
94咸陽步長制葯有限公司
95浙江華海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96遼寧諾康生物制葯有限責任公司
97北京泰德制葯有限公司
98浙江海力生制葯有限公司
99山東新華醫械集團
100上海百特醫療用品有限公司

以下為行業發展趨勢:
最近一年,國內醫葯行業頻現巨頭整合,上海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葯集團」)與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實集團」)的醫葯板塊率先實現合並成立新上葯;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以下簡稱「國葯集團」)繼去年合並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生集團」)之後於今年4月12日成功重組了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以下簡稱「醫工院」)成立新國葯;就在這之前的10天,華潤集團與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署了《關於共同發展醫葯產業和微電子產業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華潤正式將北葯囊入懷中,成立新華潤。至此,隨著國內醫葯三大巨頭的兼並重組完成,2009年以來醫葯行業的並購交易金額達到了2000年以來的最高峰,醫葯市場的競爭格局明顯發生了改變,中國醫葯行業正式步入三國時代。新國葯、新華潤、新上葯3家座次排定,重新排座後的行業大佬們浮出水面,近期國家要求的在國內形成幾個醫葯領袖集團的設想已初步實現。

新國葯

中國醫葯行業內當仁不讓的老大仍是新國葯集團。4月12日,醫工院整體並入國葯集團,成為其全資子企業。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由127戶調整為126戶。醫工院整體並入對國葯意思重大。雖然國葯集團作為國內醫葯行業的絕對龍頭,但在其利潤構成中,80%來自於國葯控股代表的醫葯企業,即便重組的中生集團生物製品有持續高利潤貢獻,也始終難掩國葯在醫葯工業上的明顯短板。更迫切的問題在於,先行整合出山的新上葯穩踞華東,央企另一巨頭華潤集團一直從未停止收購的野心和腳步,在新醫改基層下沉的推動下,各地區域龍頭也並不甘示弱,紛紛結盟對抗。「內憂外患」之下,醫工院之於國葯,已經是必須拿下的一張王牌。

在中國醫葯研究領域,醫工院一直是一個驕傲的存在——作為央企序列中唯一的醫葯行業科研院所,醫工院曾先後隸屬於中央企業工委、國務院國資委。滬深股市醫葯板塊中有30餘家上市公司以其輸出的科研成果作為主要產品,2010年目標營收15億元,主業是創新葯物的研發、葯品生產、銷售,研發力量全國首屈一指。盡管其年營業收入不足10億元,但它強大的科研力量,成為國葯集團的產業發動機和裂變器。醫工院下屬的兩家工業企業,現代制葯和上海現代葯物制劑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業績均很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甚至很難估價。

4月22日,中國醫葯集團與山西威奇達葯業(以下簡稱「威奇達」)在山西大同簽署協議,國葯集團正式開始對威奇達的重組工作。國葯集團承諾將通過股權收購和增資擴股的方式,對威奇達實現控股。這是國葯集團在醫葯工業領域展開自主並購的第一步,意思重大,能加速國葯實業化進程,同時並購威奇達之後,國葯肯定會在山西打開一個突破口,將其他業務引入這一區域。威奇達是國內醫用中間體7-ACA的主要生產商,該中間體的直接下游產品就是頭孢曲松鈉。中國是抗感染葯品使用大國,全國抗感染類葯品以年均17%左右的速度迅猛增長,2009年全國抗感染類葯品的市場規模已超過400億元。頭孢曲松鈉一直是抗生素中銷售金額排名首位的葯物。2008年,中國葯學會曾對全國22家醫院進行統計,頭孢曲松鈉用葯金額達到2.6978億元,遠超其他葯品。石葯集團和福州抗生素集團是7-ACA的生產大戶,年產能為1600噸左右。威奇達列第三位,約1000噸,健康元等企業年產能都在800噸以下。在重組協議中,國葯集團表示將進一步擴大威奇達的產能,實現1200噸7-ACA和300噸克拉維酸的生產規模。並計劃到2015年,實現威奇達的銷售收入超過30億元。

作為國資委整合醫葯央企的平台,在拿下醫工院與威奇達之前,國葯集團已經於2009年9月16日將中生集團收入囊中。中生集團攜獨家壟斷的疫苗業務和血液製品業務,化入國葯集團龐大金剛之身,對國葯具有絕對重要意思。中生集團彌補了國葯集團欠缺的血液和疫苗業務。此舉在醫改近萬億大工程之中,與國資委將國葯集團打造成貿科工一體化運營的大型醫葯集團的長期戰略不謀而合。中生集團成為國葯集團的第八個業務板塊——此前中生集團是中國最大的疫苗和血製品生產供應商,主要從事疫苗、血液製品、診斷試劑三類生物制劑的製造銷售,中國90%的計劃疫苗出自中生集團,其2008年收入49億元。

目前,按照國葯集團董事長宋志平的設想,2010年底前國葯集團銷售排名要擠進前40,進入中央提出的「30~50傢具有國際競爭力企業」中的前30位。2009年,國葯集團實現營業收入650億元、實現利潤36.3億元,位列醫葯行業國內第一,在129家央企中,兩項指標分別排名第50位和38位。今明兩年,國葯對銷售收入的目標分別設定為800億和1000億元。國葯集團遠期目標是在2015年進入世界500強。而根據國葯集團的預測,屆時世界500強的入圍門檻,就銷售收入而言大約是1600億元左右。

新華潤

華潤醫葯集團是國資委「打造央企醫葯平台」的另一手牌。華潤在重組央企華源集團、三九集團醫葯資源的基礎上,成長為大型葯品製造和分銷企業。華潤醫葯年營業額逾270億元,旗下擁有北京醫葯、三九醫葯、華潤東阿阿膠等知名醫葯企業,直接或間接控股三九醫葯、東阿阿膠、雙鶴葯業、萬東醫療等多家上市公司。醫葯產業與消費品、電力、地產並列為華潤集團的一級利潤中心。華潤已經在醫葯板塊占據了上海、北京和深圳三大主力市場,區域布局相對成型。在醫改去年出台的葯物基本目錄利好下,在OTC和中葯制葯方面具有品牌優勢的三九醫葯,無疑又給華潤注入了新的活力。華潤和北葯已於2010年4月2日下午在京與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署了《關於共同發展醫葯產業和微電子產業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華潤增持北葯股份可能鎖定在5%~10%之間。戰略協議的簽署,使華潤集團成功完成排名三進二的轉變。

此次華潤重組北葯意義重大。2006年12月,華潤20億元現金收購華源持有的北葯50%股份,成為北葯集團第一大股東後,華潤其實一直未介入北葯集團的經營管理,幾年來其進一步增持的願望一直未得到北京市政府明確表態。同時,隨著國葯集團重組中生集團、醫工院宣布完成,華潤感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如再不能抓住北葯,將被對手甩開。同時,國資委重新確定國葯集團為央企醫葯平台,華潤很有壓力,希望通過這次整合,旗下的華潤醫葯集團的醫葯資產與北葯集團合並,而華潤將很可能以北葯集團為基礎打造華潤新醫葯集團的平台,重新獲得在央企醫葯界中的地位。重組北葯後,華潤控制的醫葯資產將包括北葯、華潤三九、東阿阿膠,涵蓋中葯、保健品、醫葯流通與醫療器械領域。不僅可以使華潤以北葯集團為基礎打造一個全新的華潤醫葯集團平台,還可以形成「上有北葯」、「下有三九」的醫葯格局,整體規模也超越新上葯而位居國內第二位。北葯2009年銷售收入269億元,在中國醫葯企業中排名第三。拿下北葯,則華潤醫葯2009年的收入即可增至337億元,超過新上葯,在規模上排名國內第二位。

新上葯

新上葯集團雖然已經跌至行業第三,但謀求整合壯大實力的動作很早就開始了。2009年10月,上葯集團旗下上海醫葯通過吸收合並、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對上實集團和上葯集團的醫葯資產進行整合,一個新上葯浮出水面,成為上海國資旗下的醫葯產業資源整合平台。2010年伊始,新上葯又一口氣收購四家外地醫葯企業,與廣州中山醫葯有限公司、山東商聯生化葯業有限公司和常州亞邦葯業3家公司簽訂收購框架協議。

2009年,新上葯總資產從80億元躍升到223億元,銷售收入從230億元躍升到300億元,實現凈利潤8.8億元,成為當時僅次於國葯集團的國內第二大醫葯集團,而如今則已經被華潤甩在身後。雖然不屬於央企序列,但重組後的新上葯集團的醫葯商業銷售規模已穩居華東地區第一。上葯方面的規劃是,2012年收入達500億元,2013年過億的品種超過35個,2015年收入達到8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