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市公司國有股都可以流通嗎
由於上市公司國有股、法人股的流通問題一直就是我國證券市場上十分敏感的話題,因此,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的任何形式都必須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則。公開就是指流通方式必須公開化,提高操作上的透明度。公平就是指與國有股、法人股流通有關的當事方都必須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相應的權益能夠得到公平的保護,不以損害任何一方的利益為條件。目前大多數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東都是國有企業,這些企業在配售自己持有的國有股時,如果只是從自身的利益出發,就有可能損害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因此,國有股配售的價格、數量的確定要充分考慮新老股東的承受能力。公正就是政府的有關部門必須在現有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給予有關的當事方公正的待遇,既不能站在國有資產所有者的立場上,損害廣大投資者的利益,也不能以維護市場的穩定運行為由而損害國家的利益。
國有股投資基金的具體運作方式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統計國有股流通市值和減持數量的基礎上,以一定的折扣大致估算需募集的資金總額,然後再根據預期的資金認購能力,將所需募集的資金總額通過發行「國有股投資基金」份額的方式分步分批募集,每次發行的基金份額可視市場變動情況適度調整,所籌資金作為國有股減持變現的資金來源。
其次,基金發行成功後,所籌資金按上市公司二級市場市盈率折扣一定比例購買首批符合減持條件的國有股,變現金額用於社會保障體制建設。之後,視每年需增加的減持國有股數量,以增加基金份額的方式募集減持國有股所需資金,並使基金的股權結構進一步多樣化。為保障國有上市公司原社會公眾股股東的利益,上市公司在向基金出售國有股的同時,也應以同等的價格向社會公眾股股東配售一部分,以攤薄社會公眾股股東的持股成本。
再次,國有投資基金所認購的股票可以在一定期限內逐步分批上市,以減輕二級市場擴容的壓力。售股的資金收益,交基金保管人統一保管,每年年終時進行結算,將售股盈利以現金方式分配給基金持有人。
最後,經若干年售股後,或規定的基金存續期滿後,撤消「國有股投資基金」,同時,歸還基金持有人的本金。
❷ 所有公司的股票都可以流通轉讓正確還是錯誤理由是什麼
公司股票有法人股和流通股,流通股可以流通轉讓,而法人股是不能隨便流通轉讓的。
❸ 上市公司把股票全部流通出去了。那不是失去行政大權了
不用全部流通出去,只要大股東持股比例不足控股,他就可能失去公司控制權。從理論上講,大股東必須持有公司超50%的股權才能控股,但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一般持股相對分散,所以,只要所持股權的比例是第一位的,該股東就可獲得控制權,那怕這個比例只佔10%。問題是,當大股東持股不佔絕對優勢,特別是大、二股東持股接近時容易出現管理權之爭。至於讓一個人買下51%的股權,這樣的情況在二級市場上是很難發生的。在二級市場中,只要你買入一家公司5%的股份,你就必須公告,然後,發出收購要約,絕不可能悄悄進行!
❹ 上市公司不是不能有在市場流通的股票嗎為什麼股票的漲跌叫上市公司的內部股票擁有者也有影響
當然可以擁有流通的股票啦,很多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都會在自己公司的股票估值太低時買回自己的股票,原因是認為股價低買進會有好的回報,加上自己了解自己公司的情況,所以我們可以以大股東買進的數量來衡量此公司是不是真的值的投資!
❺ 股票全流通好還是不好
好不好看自己怎麼認為,下面介紹一下全流通股票:
我國股市成立時制度上比較特殊,一家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中有很大一部分不能流通(即在交易所公開買賣),包括國家股,法人股等等,這就是所謂的「股權分置」或「全流通」問題。一般投資者購買的是可以流通的流通股。這就造成了很多問題。
目前正在進行的「股權分置」改革,就是要讓所有的股票都可以自由買賣,也就是「全流通」,讓股市在制度在走向完善,讓其正常發揮作用。
這項改革有很多困難,制度上的、利益上的、操作上的等等,其中之一就是利益的再分配。
非流通股東的持股成本大都很低,而流通股東的成本很高,比如以前的國企改製成股份公司時,按凈資產折價為國家股,後來發行現流通股時則按幾倍於凈資產的價格發行,當時由於國家股不能流通,發行時也沒有太多問題。現在如果都可以買賣了,對流通股東就很不公平,這就需要非流通股東向流通股東支付一定的補償來獲取「流通權」,這就是所謂的支付「對價」。
2009年6月19日晚,國務院宣布在境內證券市場實施國有股轉持政策,轉持國有股由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持有,從而掀開中國證券市場全新的一頁。
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曾經是長期困擾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的一個桎梏。從2005年4月末開始,一場席捲整個市場、波及多個方面的股權分置改革相繼展開,並於2006年底初步告捷,奠定了全流通股市的制度框架。
但是,進入「後股改」時期的中國股市並不平靜,對於「大小非」、「大小限」的議論仍不絕於耳。特別是在市場低迷時,對於解禁股的各種爭論更趨激烈,解禁股甚至被指為「砸盤」的罪魁禍首。
而一旦市場情緒高漲之時,人們對解禁股的關注度又驟然降低。從2009年3月以後的市場看更是如此。人們對所謂的「大小非」股票不再恐懼,可以解釋為「牛市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但也折射出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日益得到夯實。
如果說始於2005年4月末的股改大變革奏響了中國股市步入成年的號角,那麼這個成人禮儀式顯然還沒有落幕:股改成功只是它的上半場,建立起中國特色的全流通市場是這個成人禮的下半場。
❻ 上市公司的哪些股票可以流通法人股能流通嗎
已經股改的,公司法人股可以流通,但有一定的鎖定期限。
法人股是企業法人以其依法可支配的資產向公司投資形成的股份,或具有法人資格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以國家允許用於經營的資產向公司投資形成的股份。
法人股根據投資主體的不同,股權設置有四種形式:國家股、法人股、個人股、外資股。
在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中,法人股平均佔20%左右。根據法人股認購的對象,可將法人股進一步分為境內發起法人股、外資法人股和募集法人股三個部分。日常股市中說的C股,就是進入協議轉讓的法人股。
❼ 現在的上市公司是不是基本實現了股票全流通
你的基本定義是什麼?在2005年以前,A股市場的流通股比例是很小的,可能10%都不到,2005年股改後流通股的比例大大的增加了,但現在許多公司中還有所謂的大,小非存在,尤其是一些在近期上市且對市場有舉足輕重的大公司;如中國石油,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他們的大,小非還是很大的,所以我認為A股市場離全流通還很遙遠.
❽ 上市公司得股票是全流通得好,還是部分流通得好,為什麼
上市企業全部股份都處於流動狀態是不可能的。因為那意味著企業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所有者。
這里有一個問題:「所有的股份都處於流動狀態」;和「所有的股份都可以流動」是兩個有所區別的概念。
一般而言,如果上市企業的創始人;只是把企業上市當作一夜暴富的手段,那麼其瘋狂拋售其持有的股份,自然會對價格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而實現自身財富的增長,更好的辦法是;讓一部分股份在市場上流動,而創始人持有一部分(當然這一部分;也是可以在市場上流通的)。
❾ 上市公司的股票都是流通股嗎
不是,還有
非流通股
呢,目前還不是
全流通
,還存在
大小非
問題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