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商銀行股票有投資價值嗎
工商銀行股票目前的市盈率是4.3倍,具有不錯的投資價值。但投資價值與盈利並不是同一個概念,投資的目的並不是投資價值本身,而是盈利,而要盈利,就得股票漲或者分配利潤才有可能,由於目前國內的上市公司利潤拿來分配的部份很少,所以一般都只能靠股價上漲來盈利,所以股票光有投資價值不上漲對投資者來說是沒有意義的。但是如果從長線的持有來說,具有良好投資價值的股票上漲的概率較大。。。
2. 工商銀行股票怎麼樣
如您想進行股票交易,建議您具體咨詢網點工作人員風險問題。
(作答時間:2019年7月8日,如遇業務變化,請以實際為准。)
3. 如果你看中工商銀行這個股票 在A股現在市值是4.7左右 但在H股市值為6.54左右
兩個市場不一樣股價不一樣很正常,港股是成熟的全球性市場,估值應該比國內的A股市場更理性,按股票的內在價值定價更准確些,喜歡大盤藍籌股尤其是內地的金融股在香港很受歡迎;
而A股投機炒作風更甚,是資金推動形的市場,喜歡題材股和中小市值的股票,對工行這種大市值穩定的公司並不喜好,缺乏想像空間和炒作的空間.
從價值投資的角度,自然是選擇股價低的來買,H股高過A股自然買A股了.
4. 工商銀行到底是什麼股票
工商銀行屬於銀行股,也是藍籌股
藍籌股是指穩定的現金股利政策對公司現金流管理有較高的要求,通常將那些經營業績較好,具有穩定且較高的現金股利支付的公司股票稱為「藍籌股」。藍籌股多指長期穩定增長的、大型的、傳統工業股及金融股。
在股票市場上,投資者把那些在其所屬行業內佔有重要支配性地位、業績優良,成交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股票稱為藍籌股。
藍籌股 ,經營管理良好,創利能力穩定、連年回報股東的公司股票。這類公司在行業景氣和不景氣時都有能力賺取利潤,風險較小。
有著優良的業績、收益穩定、股本規模大、紅利優厚、股價走勢穩健、市場形象良好。
(1)蕭條時期,公司能夠制訂出保證公司發展的計劃與措施;
(2)繁榮時期,公司能發揮最大能力創造利潤;
(3)通脹時期,公司實際盈餘能力保持不變或有所增加。
5. 工商銀行屬於哪個股票板塊
銀行或者金融.按照業務分類,在軟體里,Ctrl+R可以查詢所屬板塊,一般有好幾個.
6. 工商銀行的股票
再扣點印花稅傭金什麼的,2.07萬左右
7. 為什麼現在炒股的人都認為工商銀行是一隻垃圾股呢
你覺得工商銀行這種國有銀行和招行這種商業銀行相比誰的業績會更好一些?
我看好招行。要買銀行股就買招行。
大家之所以不看好工商銀行是因為:
1.總資產太大,業績難有大幅度增長。
2.世界遇到到近70年來最大的金融危機,且目前沒有好轉的跡象,金融業首當其沖,受害最深。
3.房地產的不景氣將使銀行產生大量的呆賬和壞賬。
4.國有企業的經營一般比私企要差。
不過工商銀行也有一定的價值:
1.國有壟斷地位。
2.未來股指期貨推出後,會被機構用來影響指數。
總之,不建議你買工商銀行,即便你賺錢了,恐怕也難以超過大盤指數。
8. 工商銀行這之股怎麼樣
誰人能准確預測股票的漲跌呢?越詳細就意味著越具體,越具體就意味著越不真實。我說漲,你便要高興,我說跌,你可能要不高興,你想聽我說漲還是說跌?
這種事情,求人不如求己,問人也不如問己,股市本來就有風險,沒有絕對的、一定的、一成不變的事情。問問自己,拿出這些錢來股票,全賠掉能不能接受,能接受就做,不能接受就減少金額,到一個自己可以把握的度,一定要確信自己能夠接受最壞的結果之後再做盈利的打算。
老子說,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常言道,良葯苦口,都是這個意思。算卦的說的最好,那是因為他說得都是人想聽的,醫生說你得病了你最不願聽,那是因為他說的是實話。
工行的很多理念走在國內各大銀行前列,最近公布的業績又好,至少最近還是處於上升期。往後的俺不能瞎說,今天剛看的金融時報,有關於銀行股的介紹,題主自己看,自己分析吧,在投資這個問題上,沒有任何一個頭腦可以代替你思考。
本打算說股票的,扯遠了,從前是學師范專業的,如果有說教氣,還請諒解。
樓上的是拷別人的回答么,裡面內容穿幫了。
國有上市銀行提升兩地市場價值
記者 卓尚進 2007-04-11 11:32:35
4月10日,是香港市場度過復活節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內地幾家國有控股上市銀行均以紅盤報收,工行、中行、建行和交行的H股分別收於4.32、3.93、4.59和8.29港元,較上一個交易日分別上漲0.23%、0.25%、0.88%和0.97%。
幾家內地國有控股上市銀行的大筆成交和上漲,為香港聯交所主板當天的成交活躍和指數較大幅度的上升提供了不容忽視的動力。至當天收市,恆生指數收於20347.87點,較上一個交易日上漲了138.16點,上漲幅度為0.68%,恆生中國企業指數(H股指數)在盤桓多日之後再次回到萬點之上,收於10012.93點,上漲153.43點,漲幅達1.56%。
無獨有偶,4月10日,在內地上海證交所上市的工行A股和中行A股也有較大幅度的上漲,當天分別報收於5.58元和5.88元,分別上漲了1.82%和3.70%。由於兩行股份在指數中的數一數二的權重,兩行股價的上漲無疑為當天上證指數的持續上漲和再創歷史新高增添了不小的動力。統計顯示,當天,上證指數收於3444.29點,上漲了1.33%,而滬深300指數收於3081.48點,上漲了1.43%。
縱觀幾家國有控股上市銀行在兩地上市後的市場表現,我們會發現,國有控股上市銀行以其穩定增長的業績、長期上升的股價趨勢和巨大的增長空間,為兩地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和投資價值增長已經作出巨大的貢獻,並將作出更大的貢獻。說國有控股上市銀行大大提升兩地資本市場價值,真實不虛,毫不為過。
權威的統計數據表明,至4月9日,滬深交易所總市值達13.77萬億元,已首次超過香港聯交所主板及創業板最近一個交易日(4月4日)的總市值13.698萬億元。而至4月10日,由於滬深股指漲幅超過香港股指,滬深交易所總市值肯定再次超過香港聯交所的總市值。
此間一位投資銀行家向記者表示,今後內地資本市場總市值超過香港聯交所的總市值將是常態,而且會陸續超過某些發達國家資本市場的總市值。
繼去年以中國銀行為代表的國有控股企業回歸內地發行A股之後,今年將呈現出國有控股企業回歸A股市場的更大規模的「回歸潮」。在去年年底之前、今年年初,中國人壽和中國平安已在內地先後發行A股,交行、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石油、中海油等大型國企H股和紅籌股正准備回A股上市,其每家給內地市場增加的市值規模或在萬億元左右。據此推算,今年中國內地資本市場的總市值將呈現大幅增長的態勢,其超過香港市場和一些發達國家或地區市場總市值的新聞將不時傳出。
從已在兩地市場已披露2006年年報的幾家國有上市銀行來看,其優良的業績和成長趨勢奠定了股價長期穩定上升的基礎。2006年,中行全年盈利逾428億元,增幅高達65%,每股盈利0.18元;工行稅後利潤實現了31.2%的增長,達到人民幣498.8億元,每股收益為人民幣0.18元;2006年交行全年實現凈利潤人民幣122.74億元,比上年增長32.71%。
3月22日中行公布年報後,由於其業績增長超出大多數機構的預期,國內外多家投行均給予中行積極評級,或增持,或買入,其H股股價呈穩定上升態勢,而A股股價近日已上了一個台階。4月3日工行公布年報後,國內外投行對其盈利預期存有分歧,評級各有不同。國外有兩三家投行開始下調了對工行的評級,但是近日,又有幾家投行調高了對工行H股的評級,如高盛給予工行「買入」的評級,目標價為5.28港元;BNP給予工行「買入」的評級,目標價由5.49港元調高至5.51港元等。
自2005年交行和建行先後面向全球投資者IPO並在香港市場上市以後,一家國外有名的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經理向投資者發出了這樣的「建議」:要分享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成果,最好的方式是投資中國的商業銀行。近兩年的實踐證明,這一「建議」是最具價值的投資建議,以建行、中行、工行和招行為代表的中國商業銀行,向全球投資者發售股份並在香港資本市場上市,已為他們帶來了穩定的高額的回報。
以4月10日收市價計算,工行的總市值已達18638.25億元,中行的總市值已達14925.74億元,兩家大行的總市值超過3.36萬億元。事實上,隨著幾家國有控股上市銀行的總市值在香港和內地資本市場總市值中佔比的不斷提高,其對兩地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因此,國有控股銀行的上市,在為香港和內地及全球投資者帶來穩定較高投資回報的同時,為提升兩地資本市場的投資價值和成熟穩定度增添了勃勃生機,間接地為全球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增添了新鮮活力。
雖然中國內地資本市場的總市值超出發達國家或地區資本市場的總市值,但是我們切不可以沾沾自喜,而要清醒地認識到與其客觀上存在的差距,如在上市公司質量、證券監管、金融創新和市場運作效率等方面存在的落後差距。
從近期看,內地資本市場與香港資本市場是競爭對手,更是合作夥伴。而從長遠和國家整體利益看,兩地市場應當是互動和雙贏的關系,需要取長補短,共同協調發展。而包括香港和內地在內的整個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還需要不斷地學習和吸取國際發達資本市場發展的成功經驗,加快改革開放和金融創新的步伐,打造自主核心競爭力。
金融時報 (2007年04月11日)
9. 股票的核心資產啥意思
核心資產就是公司最值錢的那一塊,比如公司的房產,工廠,技術權利等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