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申能股份的簡介
申能(集團)有限公司於1996年經上海市政府批准成立,注冊資本60億元,主要從事電力、燃氣等生產供應和能源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和管理,是上海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出資監管的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秉持「銳意開拓、穩健運作」的經營理念,在產業結構、資產規模和企業效益等方面保持了健康向上的發展態勢,基本形成了「電氣並舉、產融結合」的發展格局。2008年經上海市國資委確認,公司主業:一是電力、燃氣為主的能源產品生產與供應;二是投資與資產管理(能源及相關服務業、金融企業股權)。
2008年,公司在能源保障供應、重大項目建設、產業拓展、科技創新、節能減排以及保持良好業績等多個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截止2008年底,公司總資產602億元,凈資產364億元,國家所有者權益214億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4億元,凈利潤9.6億元。連續七年榮列中國企業500強。
2008年底公司投資建成電力項目13個,建成可控裝機容量502萬千瓦,權益裝機容量472萬千瓦,其中煤電佔70%、水電15%、核電6%、燃氣發電9%。2008年公司投資電廠全口徑發電量456億千瓦時,權益發電量212億千瓦時。
2008年公司電力項目建設成果顯著。下屬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兩台100萬千瓦超超臨界國產燃煤發電機組提前實現「雙投」,並運行良好。公司臨港燃機、長江口電廠等項目前期工作積極開展;秦山二期擴建工程等市外項目進展順利。
公司積極推進煤、電聯動發展,通過合資成立中天合創公司、組建申源燃料公司等,經營范圍從單一發電向煤炭開采、加工、貿易方向發展,跨出拓展上游市場的第一步。
2008年底公司擁有天然氣、人工煤氣、液化氣用戶近530萬戶,地下管線近1.7萬公里,其中天然氣高壓管線810公里。2008年供應天然氣29.8億立方米、人工煤氣19.2億立方米、液化石油氣11.7萬噸。
2008年公司燃氣項目建設深化推進。上海LNG項目作為上海市多氣源體系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碼頭和航道拓寬工程年內全部完工,EPC接收站進入收尾,預計2009年第四季度項目投產。上海五號溝LNG事故氣源備用站擴建項目於08年11月正式投運,進一步完善了城市燃氣安全保障體系。天然氣主幹管網二期工程、世博園區、虹橋樞紐等燃氣配套項目按節點目標穩步推進。
公司加大燃氣市場的營銷與拓展力度,積極擴大天然氣應用領域,加快培育新興燃氣市場,著手研究開展跨區域天然氣貿易的可能性,為平衡和保障上海燃氣能源供應做出積極的貢獻。
2008年,公司投資建設的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並網型兆瓦級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臨港太陽能項目,與參股投資的江蘇啟東風電項目先後投入商業運行。世博太陽能、長興島風電、臨港風電世博太陽能、長興島風電、臨港風電等項目前期工作順利開展。公司能源服務業穩健起步,2008年12月申能能源服務公司掛牌成立,首批項目達成意向。
隨著金融投資規模和收益占公司業務比重的不斷上升,2008年上海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明確將金融投資列為公司主業。截至2008年底,公司金融投資占對外投資的三分之一。2008年公司進一步加強金融資產投資力度,向太保財險和壽險公司增資近9000萬。在全球經濟下行和中國資本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
,連續成功發行了三期短期融資券,為企業健康發展提供資金保障。公司所屬申能資產管理公司和申能財務公司克服種種不利影響,保持穩定收益。公司所投資金融企業也取得可觀的分紅回報。金融投資收益已成為公司重要的利潤來源。
2008年公司系統內「發電機組旁路控制方法」、「CN-32型輕油預轉化改質催化劑」、「一種PE管道電熔套管泄漏縫隙封堵式搶修介面」等10項科技成果獲國家專利;《東海邊際田水下生產系統關鍵技術》項目正式批准列入國家863計劃;「世博中國館、主題館光伏建築一體化」項目被國家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列為世博重大專項課題等。
2008年公司系統發電企業全年平均供電煤耗為306克/千瓦時,較全國平均水平低43克/千瓦時。其中外高橋三發電機組供電煤耗低於290克/千瓦時,各項技術經濟指標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公司系統發電企業提前完成脫硫改造任務,脫硫效率和投運率均達到90%以上,為上海實現三年環保行動計劃做出重要貢獻。
㈡ 上海申能能創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上海申能房地產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10月,是申能集團下屬的全資子公司,注冊資本2億元人民幣。 2017年3月20日,公司名稱由「上海申能房地產有限公司」變更為「上海申能能創能源發展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姚志堅
成立時間:1993-10-09
注冊資本:2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1500011616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東環龍路181弄35號2幢1層
㈢ 申能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申能股份有限公司(SH:600642)於1992年由申能電力開發公司改制而成,並於1993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全國電力能源行業首家上市企業,也是上證30指數的樣本股之一。14年來公司堅持「銳意開拓、穩健運作」的經營理念,優良的經營業績源於電力能源項目的有效經營和適時進行資本運作,已樹立起績優藍籌股的形象。2000年公司的總資產為99.15億元、凈資產為47.86億元,每股收益達0.933元、凈資產收益率達31.82%。
法定代表人:須偉泉
成立時間:1993-02-22
注冊資本:455203.8316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000000017015
企業類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公司地址:上海市閔行區虹井路159號5樓
㈣ 誰有上海的上市公司名單
分析如下:
上海共有國企上市公司113家,其中,39家公司凈利潤連續三年同比正增長;餘下74家公司中,7家公司凈利潤連續三年同比負增長,分別為華虹計通、寶鋼股份、*ST新梅、上海能源、三愛富、*ST中企、海立股份。
上海上市公司總覽:總共有274家公司,數據為截至2017.10
(4)上海申能能創能源發展有限公司股票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四章第五節[1]的相關規定,上市公司(The listed company)是指所公開發行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謂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沒有上市和沒有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這種公司到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須經過批准外,還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公司法》、《證券法》修訂後,有利於更多的企業成為上市公司和公司債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參考資料:網路:上市公司)
㈤ 中石化參股的中天合創是上市公司嗎
不是上市公司。中天合創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天合創」)成立於2007年9月,是集煤炭、煤化工產品和電力生產為一體的特大型煤炭深加工現代化企業。由中國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申能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滿世煤炭股份有限公司四家股東單位投資建設。
㈥ 中天合創是國企還是私企
中天合創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天合創」)成立於2007年9月,是集煤炭、煤化工產品和電力生產為一體的特大型煤炭深加工現代化企業。由中國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申能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滿世煤炭股份有限公司四家股東單位投資建設。股權比例為:中煤能源股份38.75%,中國石化股份38.75%,上海申能股份12.5%,內蒙古滿世煤炭股份10%。公司轄有煤炭分公司、化工分公司兩個直屬企業,煤炭深加工生產區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烏審旗圖克鎮,公司總占面積700公頃。公司總體建設規模為:配置煤炭資源52.7億噸、黃河水資源2729萬立方/年,建設產能煤炭2500萬噸/年、甲醇360萬噸/年和烯烴137萬噸/年。項目估算總投資543億元。中天合創煤炭分公司主要負責承擔2500萬噸/年煤礦和配套選煤廠及鐵路裝車站項目建設和運營任務,下轄葫蘆素煤礦和門克慶煤礦,是呼吉爾特礦區總體規劃中的兩個特大型礦井,兩礦分別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烏審旗、伊金霍洛旗境內,設計生產能力25.0Mt/a(葫蘆素煤礦為13.0Mt/a,門克慶煤礦為12.0Mt/a),服務年限分別為90.0a和95.5a,根據工程建設總體進度計劃,葫蘆素煤礦將於2015年3月份建成投產,門克慶煤礦將於2015年6月份建成投產。屆時將成為國內一流、國際先進、安全高效的現代化、數字化礦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