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我國上市公司的股票已實現全流通
擴展閱讀
遠光股票分今日價格 2025-07-05 04:26:51
計羽 2025-07-05 04:09:18

我國上市公司的股票已實現全流通

發布時間: 2021-07-15 18:24:36

1. 我國上市公司的股票現在還有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分嗎

自股改後,現在沒有了 進入全流通時代了 要不然搞什麼股指期貨 融資融券啊

2. 上市公司未流通的股票後期是怎樣實行全流通的

早期發行股票時有法人股和流通股之分,後來法人股上市流通是向流通股股東支付對價的,大約數量是法人股股東向流通股股東每10股送3股(大致這個數)。

3. 為什麼股票實現全流通股票實現全流通對當前和股市今後的影響如何實現全流通

股票能夠上市流通,是股票持有者最基本的權利,也是股份公司上市的要義之一。但在中國的上市公司中,發起人股不能上市流通,只能通過場外協議轉讓,這實際上與非上市公司沒有本質區別,在很大程度上剝奪了非流通股流通的權利和自由。從這個意義上說,非流通股東也是這個制度安排的受害者。(當然,非流通股東通過高價發行股票,從其它方面獲得了好處)。因此,解決全流通問題,首先是解決「同股同權——同等的流通權、同股同價——同等的交易價格」的問題,是消滅股市的雙軌制問題,是歸還或賦予發起人股上市流通的權利。我們不能再繼續剝奪非流通股東的這一權利。至於它是否能解決股市面臨的各種問題,則是另外一個層面的事情。全流通不能解決股市所有問題,因此無關大局」、全流通應無限制擱置」的觀點,從這一點來說就完全站不住腳。其次,中國股市的許多問題,實際上都與股權分置直接或間接相關。它並不象某些人士分析的那樣,只是一個簡單的流通權問題。比如,國內股市長期以來股價過高、坐莊盛行就與不全流通有非常直接的關系。我們知道,除中國內地以外,世界上所有的股市都是全流通的。在全流通的市場中,如果股價過高,超過了實際價值,大股東就可能選擇部分套現;如果股價過低,就可能逢低吸納,增強控股地位。因此,全流通對股價有很好的調節作用。我們經常聽到李嘉誠逢低吸納長江實業、和記黃浦,或者蓋茨套現微軟,就是這個道理。但在非全流通的內地股市,無論股價虛高到怎樣的程度,非流通股東都無法套現,難以直接干預股價,因而,這實際上是內地股市長期以來股價虛高、坐莊投機盛行的一個重要前提。我們看到,有些老莊股至今高高在上,在全流通的市場中,有可能出現這樣的現象嗎?幾乎不可能!面對高估幾倍甚至十幾倍的股價,大股東怎麼會不套現呢?因此可以說,中國股市的泡沫形成,與股權分置的制度安排有非常直接的內在聯系,它為高度投機提供了溫床。同樣的理由,由於二級市場產生了泡沫,一級市場泡沫也隨之產生,造成發行價格過高。一個只值3元的股票,發到了6元、8元,一方面合法佔有了流通股東的利益,另一方面透支了公司未來多年的成長,使得投資價值基本不具備,流通股東從一開始就幾乎註定了只能在零和游戲、負和游戲中搏弈。可以說,股市投資功能的缺失,股權分置的制度安排難辭其疚。此外,發起人股不流通,不僅剝奪了這類股東隨自身意願增持或減持股票的權利,也使得通過二級市場的收購幾乎成為不可能。無論流通股價低到什麼程度,公司也無被收購之虞。這使得我們的股市幾乎喪失了另外一個主要功能:購並功能。由於股價的高低與其自身利益沒有太大的直接關系,因此,再融資對非流通股東幾乎總是有利的。無論再融資對股價有多大的消極作用,只要每股凈資產能夠增加,就是一樁只賺不賠的買賣。僅僅通過股票發行就能使自身權益增加,這遠比通過辛苦經營來的輕巧;而股價的長期虛高,又進一步刺激了非流通股東再融資的慾望。股權分置的制度安排助長了大股東的融資沖動,使得業績造假、圈錢之風盛行,造成了兩類股東之間利益的尖銳對立。中國股市的主要矛盾,逐漸由早期投機時代的莊家與散戶的矛盾,演化為兩類股東之間的利益矛盾。一些人士至今還在認為股權分置無害,甚至還有人在論證股權分置的某些好處。他們不明白,中國股市暴露出的許多深層次問題,實際上都與股權分置的制度安排有著非常深刻和必然的內在聯系。盡快結束股權分置局面,實現全流通,將是資本市場體制上的一場重要的撥亂反正。它雖然不能解決股市所有的問題,例如上市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問題,但是,我們怎麼能以此為理由,認為它不重要呢?是的,治療心臟病並不能使白內障或皮膚癬消失,但世界上有哪一副葯方能夠包治百病呢?

4. 中國新股上市全流通什麼時候才能實行呢

這個時間不好說,具體看政策什麼時候出台。
由於我國股市形成的歷史條件比較特殊,我國形成的股票的類型和國外有所不同。在上市公司的股票中,一般可將其分為流通股及非流通股兩大類。而把這部分非流通股股票全部解禁了,全部可以流通交易了,100%的可以交易就叫股票全流通。
可流通股股票是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及北京兩個法人股系統STAQ、NET上流通的股票。由於中國證監會在1992年10月成立,所以在此之前的股票上市都是由各證券交易系統自己審批的。而在此之後,所有股票的上市流通都統一歸口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
在可流通的股票中,按市場屬性的不同可分為A股、B股、法人股和境外上市股
A股股票是指已在或獲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流通的且以人民幣計價幣種的股票,這種股票按規定只能由我國居民或法人購買,所以我國股民通常所言的股票一般都是指A股股票。在這種股票中,它又分為社會公眾股和職工內部股兩類,其中社會公眾股是由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開招募發行的股票,而內部職工股嚴格來說是由股份有限公司的職工按有關規定購買的股票,其購買方式、價格及上市流通條件都與社會公眾股有所不同。
B股股票是以人民幣為股票面值、以外幣為認購和交易幣種的股票,它是境外投資者向我國的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而形成的股份,在上海和深圳兩個證券交易所上市流通。
法人股股票是指在北京的STAQ和NET兩個證券交易系統內上市掛牌的股票。之所以稱為法人股,是因為在這兩個系統內流通的股票只能由法人參與認購及交易,而自然人是不能在這兩個系統內買賣股票的。
境外上市股票是指我國的股份有限公司在境外發行並上市的股票,目前主要有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流通的H股,還有在美國證券交易系統流通的N股。

5. 現在的上市公司是不是基本實現了股票全流通

你的基本定義是什麼?在2005年以前,A股市場的流通股比例是很小的,可能10%都不到,2005年股改後流通股的比例大大的增加了,但現在許多公司中還有所謂的大,小非存在,尤其是一些在近期上市且對市場有舉足輕重的大公司;如中國石油,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他們的大,小非還是很大的,所以我認為A股市場離全流通還很遙遠.

6. 股改後 新上市公司 發行的股票是否為全流通

不是全流通,還是有部分限售股。

深滬交易所周四晚間分別發布了新的股票上市規則,將在IPO招股說明書刊登前12個月以增資擴股方式認購的股份限售期從三年縮短至一年,同時為境外公司到深滬交易所上市預留了空間。

招商證券高級策略研究員杜長江表示,由於新規則在投資者預期之中,新規則對市場的影響中長期為中性。但短期而言,由於部分股份禁售期縮至一年,部分投資者會認為增加了市場供給壓力,新規則對市場將產生一定負面影響。

但也有分析師的看法更為悲觀,他們認為上述規則的出台將壓低新股發行的市盈率,同時徹底粉碎了市場對於救市的幻想。

7. 剛上市的股票為什麼不是全流通

舉艾迪西的例子說明一下吧,這次發行新股數量為4000萬股,占總股本1.6億股的25%,其中3200萬股是網上發行這次就上市流通了,佔20%.還有800萬股佔百分之五的是網下向機構發行的,要三個月以後才能上市流通.
新股發行,不是企業賣出了百分之多少的股票,是企業新增了這些股票,原來艾迪西沒上市之前股本是1.2億股,這次發行4000萬股,總股本增至1.6億股.原來股東的1.2億股現在是未流通股,有鎖定的期限,鎖定期限在一年至三年,股票的上市公司書裡面有.
還有個發行新股所得的問題,發行新股融得資金歸上市公司,也就是歸全體股東所有.

8. 已經全流通的個股有哪些要全的 A股全流通還需要多少年

2010年底完成全流通,不出政策它自己2年多就自己消化了,出台政策那就解決快些,市場穩定些。
據新華社電 寶鋼股份限售股19日起上市流通。至此,滬深兩市股改實施後全流通的上市公司達到22家。從市場表現來看,大盤藍籌股由於解禁規模龐大,股價跌幅較大。預計2009年有874家公司股改限售股全部解禁,占股改公司家數的68.66%。也就是說,明年將有近7成的股票實現全流通,解禁股份合計2076.98億股,解禁市值合計1.76萬億元。
統計數據顯示,民生銀行於2007年10月26日實現了全流通,萬科A股東持股也於去年12月全部解禁(均不考慮增發限售股)。目前,已經實現全流通的22家上市公司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股改限售股到期解禁,且公司發布相關公告,共有14家;二是股改限售股禁售到期,但公司尚未發布限售股上市公告,所涉及公司有風神股份等4家;三是雖然實現全流通,但是相關股東發布自願鎖定股份的承諾,分別為三一重工、卧龍電氣、東方明珠和蘇寧電器。
以三一重工的全流通日期今年6月17日為起點,分析全流通股的市場表現可以發現,大盤股的表現明顯偏弱。統計顯示,6月17日以來,上證指數從2874.10點下跌至2319.87點,跌幅為19.28%。在此期間,寶鋼股份股價下跌了38.45%,跌幅列22隻全流通股票的首位;中信證券、萬科A也分別下跌了37.60%和36.32%,緊隨其後。
與這些大盤股相比,大股東自願鎖定股份的股票表現較好。6月17日以來,蘇寧電器上漲了0.73%,成為少數上漲的股票之一。卧龍電氣、東方明珠的跌幅也僅有9.02%和7.88%,遠低於市場平均水平。三一重工的跌幅則達到22.69%,略高於滬綜指。從表現來看,大股東自願鎖定股份減弱了解禁股對於市場的沖擊,起到了穩定股價的作用。
目前全流通的股票數量較少,但上市公司全流通的帷幕已經拉開。根據上市公司股改承諾,8月19日至今年底,將有131家公司的股改限售股全部解禁,合計279.87億股,參考18日收盤價,解禁市值合計約2374億元。

9. 上市公司得股票是全流通得好,還是部分流通得好,為什麼

上市企業全部股份都處於流動狀態是不可能的。因為那意味著企業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所有者。
這里有一個問題:「所有的股份都處於流動狀態」;和「所有的股份都可以流動」是兩個有所區別的概念。
一般而言,如果上市企業的創始人;只是把企業上市當作一夜暴富的手段,那麼其瘋狂拋售其持有的股份,自然會對價格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而實現自身財富的增長,更好的辦法是;讓一部分股份在市場上流動,而創始人持有一部分(當然這一部分;也是可以在市場上流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