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鼓勵居民儲蓄進入股市,增加股市的長期資金,這樣做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鼓勵居民儲蓄進入股市,增加股市的長期資金,這樣做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1月4日晚間,銀保監會發布了重要公告提到:有效發揮理財、保險、信託等產品的直接融資功能,培育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理念,改善資本市場投資者結構。大力發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各類健康和養老保險業務,多渠道促進居民儲蓄有效轉化為資本市場長期資金。鼓勵各類合格投資機構參與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
雖然銀保監會提出了促進居民儲蓄入市的建議,但是並不可能一蹴而就,這需要銀行、股市、投資者多方協調的,是一個循循漸進的過程。
不過,從去年出台關於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的規定,到銀行以後售賣的理財產品不能承諾保本、銀行理財產品被允許投資股票性質的股票型基金,再到如今的引導儲蓄資金入市,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保本保息可能會不復以往。
對於普通人來說,"閉著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時代已經過去,當下應該提高自身投資理財的能力,合理規劃資產配置,兼顧收益性與安全性。
⑵ 銀保監會對保險公司的負責人濫用職全打壓員工怎麼處理
這種情況你可以向上級主管部門反映,如果屬實的話,上級主管部門是會做出相應的處理的,如果不屬實,那你可就要慘了
⑶ 有哪些高收益理財的啊,風險程度怎麼樣
高收益理財一般風險比較大,看你抗風險能力如何以及是否做好資產配置;
高收益理財是指比銀行高就行嗎?
我們不光看收益率,還要了解其安全指數的基礎上做出判斷,後續實操試水;
根據18年的回顧及國家經濟形勢分析得出,2019年值得投資的3個方向:小額定投基金、債券理財、網貸
尤其來分析下網貸,很多人都血本無歸嚇的不敢觸碰,但存在即合理,理財還是有方法的。
今年就不要嘗試新的小平台,適當資金投在頭部平台,切忌不要再去新平台薅羊毛。
⑷ 銀保監會:鼓勵險資增持 上市公司股票
新快報訊 見習記者劉威魁報道 1月28日,新快報記者從銀保監會官網獲悉,中國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肖遠企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為更好發揮保險公司機構投資者作用,維護上市公司和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銀保監會鼓勵保險公司使用長久期賬戶資金,增持優質上市公司股票和債券,拓寬專項產品投資范圍,加大專項產品落地力度。
肖遠企指出,支持保險公司開展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研究推進保險公司長期持有股票的資產負債管理監管評價機制。對於保險資金一般股票和重大股票投資等,依法合規加快有關備案、核准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銀保監會於1月24日、25日連續兩日發布消息稱,保險資金可以投資銀行發行的二級資本債券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在此前,保險機構作為機構投資者,是次級債的重要投資者,但銀行二級資本債券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這類一級資本補充工具不在保險機構的投資范圍中。
銀保監會方面認為,此舉有助於支持商業銀行進一步充實資本,優化資本結構,擴大信貸投放空間,增強服務實體經濟和風險抵禦能力,豐富保險資金配置。
⑸ 如何看待監管層表示鼓勵保險資金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呢
保險資金要是真的能夠進入市場購買優質股票,那確實能在一定時期內對於市場行情的「維穩」起到關鍵的作用。但是鼓勵、呼籲乃至於號召,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這就是未知數了,畢竟保險公司的錢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他們也需要防範風險、保證投資的收益。
期望中的「賺錢效應」是有出現過,但是往往時間短暫,還沒來得及獲利出局,隨之而來的下挫行情就已經吞噬了他們的收益。甚至不少投資者開始後悔:要是當初放棄炒股,聽家人的建議買一套房子就好了。
投資者信心的嚴重受挫已經不是幾個「利好消息」就能改善的了,即便是保險資金真的大幅度建倉進入股市,在大股東減持、股權質押、業績爆雷等問題得不到妥善處理的現狀下,市場糟糕的態勢仍舊不會得到根本性的改變。
⑹ 銀保監會:簡化相關程序 支持險資加大股權投資力度
1月29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文稱,將簡化股權投資計劃和保險私募基金注冊程序,支持保險機構加大股權投資力度。
觀點地產新媒體查閱了解,為進一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放管服」工作部署,支持保險機構加大股權投資力度,提高股權投資計劃和保險私募基金注冊效率,即日起,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及其下屬機構發起設立股權投資計劃和保險私募基金,由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以下簡稱保險資管協會)辦理注冊工作。
此舉有利於提升注冊效率,增加產品供給,拓展保險資金配置空間,更好服務保險主業發展;有利於支持保險機構加大股權投資力度,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長期資本性資金,提升社會直接融資和股權融資比重;有利於切實推動保險機構更好服務國家重大改革舉措,提升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效能,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增強經濟中長期發展韌性。
下一步,銀保監會將加強對保險資管協會的業務指導,強化對股權投資計劃和保險私募基金的業務監管,確保兩類產品注冊有序、順暢進行。
此前1月28日,中國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肖遠企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銀保監會鼓勵保險公司使用保險資金,增持優質上市公司股票和債券。
⑺ 大連華訊:周末證監會突然放出的消息會影響到哪些個股
周末利好消息不少:
1、監管層對待股市的態度反轉了。
七月的前兩周市場火熱,官媒周末都統一忙著吹風給市場降溫,以及出台各種打壓政策,不過吹了三天,股市就嗝屁了,牛市也變成牛屎了。大連華訊注意到,這周反過來,官媒又都集體看多了。
上證報:千億資金正等著建倉!
證券時報:基本面不支持A股持續大跌。
中證報:當下調整或是黃金坑,市場上漲趨勢仍會延續。
證券日報:短期大跌不改中長期趨勢,新入市時機浮現。
這四大報是證券界的四大官媒,這一次口風如此一致也是比較少見的,這背後啥意思,你們懂的。不過人心已經散了,隊伍不太好帶了。就大連華訊所知的就有好些投資者這個周末就去銷戶了。唉,希望他們不會後悔。
2、鼓勵券商基金並購重組。
周末相關部門向各派出機構發布通知,鼓勵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做好組織管理創新工作,由相關派出機構將通知轉轄區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前段時間券商板塊大漲的邏輯,就是上面鼓勵並購做大和並購重組,行情的起點就是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合並引發的。這一次應該是實錘了!
這個消息,利好下周券商板塊的反彈。下周券商板塊王者歸來,A股有好戲了。
我們金融領域目前不斷放開,但尷尬的是國內並沒有航母級投行可以與國際大投行一決高下,如果全面放開金融領域,可能國內券商會被摁在地上摩擦。如果中信跟建投合並了,就有機會和大摩等投行爭雄了!其實前幾次大牛市,龍頭的合並都是牛市重要推動因素之一。這一次大連華訊相信也不例外。
3、銀保監會提高了保險公司的投資比例。
投資權益類資產的比例上限由原來的30%提高到35%,最高可到占上季末總資產的45%。現在險資規模是20萬億,這增加的可不是幾千億資金,而是幾萬億資金,理論上有9萬億可以買股票,這就真牛叉了。險資買股票一般買低估值,低風險的銀行,地產等權重板塊,也就是,這個消息同時利好保險,銀行,地產,下周金融爆發是妥妥的了........
本來上周就是急跌,介入大金融的資金根本出不去,現在幾大實質性利好出台,大資金會抓住機會自救的。幾大利好下來,外資上周五也迴流了,下周該反彈了,大連華訊希望大家多回回血!
4、證監會核發6家企業IPO批文。
比上周少了一家,這是一個重磅的信號,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視,很明確前兩周證監會是在降溫,然後本周指數暴跌,市場溫度明顯下降,證監會又出來穩定市場預期,說明了什麼?大連華訊認為證監會還是希望市場走好,但是不能急漲,慢慢漲比較符合管理層的意願。
整體來看,周末的消息以利好為主,這也為下周市場的反彈打出了良好的基礎,關注的板塊題材方向上,主要有以下兩點:
第一,繼續看好券商股,但側重點依舊是具有重組預期的中信建投+中信證券,以及一些回調充分的補漲中小券商股上。第二,就是險資投資比例相對集中的,業績藍籌股上。畢竟,險資主要是財務投資股息率是主要的投資看點。
簡單說說,大連華訊認為下周市場反彈的點,又回到了券商重組和保險龍頭利好上了,指數維持多頭重拾起失地,迎來一個反彈點。特別是明天周一,我發現最近3周周一都是反彈為主,在周末利好情況下,看好明天的反彈中陽機會更大。
⑻ 銀保監會:保險資管將分四類 D類企業將被限制業務范圍
1月12日,銀保監會發布《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監管評級暫行辦法》。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獲悉,《辦法》明確了評級要素。監管評級主要從公司治理與內控、資產管理能力、全面風險管理、交易與運營保障、信息披露等五個維度指標對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進行綜合評分。
評級將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以「賦分制」打分,滿分為100分,司治理與內控、資產管理能力、全面風險管理、交易與運營保障、信息披露等五項要素分別為20分、30分、25分、15分和10分。銀保監會在監管評級得分的基礎上,結合日常監管掌握的相關情況,按照調整項明細對評級情況進行修正,形成監管評級結果。
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監管評級周期為一年,評價期間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涉及的財務數據、經營數據以經審計的財務報告為准。同時,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監管評級按照公司自評估、銀保監會復核評價、反饋監管評級結果、檔案歸集的程序進行。
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監管評級結果分為A、B、C、D四類。其中,監管評級最終得分在85分(含)以上為A類,70分(含)至85分為B類,60分(含)至70分為C類,低於60分為D類。
此外,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未在規定日期前報送自評估情況的,評級下調1個級別;未在確定監管評級結果期限之前報送自評估情況的,直接評為D類公司;對於在公司自評估中隱瞞重大事項或者報送、提供的數據和資料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的公司,銀保監會可以視情節輕重將公司評級下調1至3個級別;年度監管評級工作結束後,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風險狀況發生重大變化的,銀保監會可以對該公司監管評級結果進行動態調整。動態調整的啟動時間距離最近一次監管評級確定時間原則上應超過3個月。
銀保監會表示,A類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經營管理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強,具備良好的資產管理水平和長期穩健的投資風格,能夠較好地管理各類業務風險,有效控制新業務和新產品的風險。對於A類公司,以非現場監管為主,定期監測各項監管指標,在市場准入、業務范圍、產品發行和創新等方面給予適當支持。
B類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經營管理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較強,具備較好的資產管理水平和穩健的投資風格,能夠較好地管理業務風險。對於B類公司,採取非現場監管和現場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定期監測各項監管指標,酌情開展現場檢查,督促其持續提高風險管理水平。
C類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經營管理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較弱,資產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風險管理基本能夠與其現有業務相匹配。對於C類公司,適當提高非現場監管的頻率和維度,加大現場檢查力度,督促其持續加強風險管理,必要時依法限制其高風險業務。
D類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經營管理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弱,存在較多問題和缺陷,可能影響其持續經營,個別公司潛在風險可能超過其承受范圍。對於D類公司,應當給予持續監管關注,加強非現場監管和現場檢查,依法限制其高風險業務,督促其採取措施改善經營狀況、降低風險水平,必要時依法採取限制業務范圍、責令停止接受新業務等監管措施。
銀保監會認為,根據監管評級結果對不同類別的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實行差異化對待,一方面,對於經營管理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強的公司,以非現場監管為主,定期監測各項監管指標,通過會談和調研等形式,掌握最新的風險情況,在市場准入、業務范圍、業務審批等方面給予適當支持。另一方面,對於經營管理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弱的公司,給予持續的監管關注,在業務上做「減法」,必要時依法採取暫停業務資格、責令停止接受新業務等審慎監管措施。
同時,銀保監會提到,下一步將加強評級結果與監管政策銜接,加強評級結果運用,確保分類監管措施切實落地,維護監管評級政策的嚴肅性、權威性。
⑼ 銀保監會接管對股市是利好還是利空
可以說是利好,也可以說是利空。接管證券公司了說明這個公司出現危機了,所以說是利空。接管了又說明在該公司開戶,投資的人,資產安全有人來負責了,所以說是利好。
託管組由太保財險等六家託管機構抽調專業人員組成。託管組嚴格依照接管組要求,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公正履行託管職責,全力幫助被託管機構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健全內控體系,規范經營管理,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託管機構與被託管機構之間建立利益沖突「防火牆」,不爭搶客戶資源,不發生不當關聯交易。
(9)銀保監會鼓勵保險公司股票投資擴展閱讀
接管後,債權人需根據新時代信託和新華信託指定的時間和方式,對債權進行登記。接管組將對債權進行核對並確認。同時,接管組將積極採取多種有力措施清收資產,並爭取引入新股東增加資本實力,依法保護公司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信託產品投資者需根據新時代信託和新華信託指定的時間和方式,對認購的信託產品份額進行登記,預計登記時間為3個月。
接管組將對登記份額進行核對確認,並依法按照「受益人利益最大化」原則督促公司積極管理運用、處分信託財產,回收資金及時全部用於兌付投資者,切實保護信託產品投資者合法權益。
⑽ 銀保監會:禁止保險資金投資企業直接從事房地產開發建設
(記者 計思敏 胡志挺)11月13日,銀保監會網站發布《關於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一方面,銀保監會放開了險資財務性股權投資的行業限制,另一方面,也列出負面清單,為投資標的劃出紅線。
其中明確,保險資金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所投資的標的企業不得直接從事房地產開發建設,包括開發或者銷售商業住宅。
具體來看,此次《通知》的核心內容在於取消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的行業限制。但這也並不意味著保險公司可以任意選擇投資標的,負面清單設置了10項情形給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明確劃出紅線。
此次《通知》所指的財務性股權投資,是指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保險公司和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統稱保險機構)以出資人名義投資並持有未上市企業股權,且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的相關規定,保險機構及其關聯方對該企業不構成控制或共同控制的直接股權投資行為。
某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認為,《通知》中關於保險資金投資房地產的規定,符合房地產市場金融風險監管的總體監管目標,保險資金採取「明股實債」方式進入房地產開發領域的現象並不鮮現,由此產生的隱形風險不容忽視,因此這一政策無疑強化了資金監管的滲透性。
「一方面,當前房地產行業中TOP50房企中未上市的企業已經不多,未上市企業相對而言風險本身比較大;另一方面,國家對於保險資金投資一些高風險性資產,特別是房地產業作出明確限制性要求,也代表了保險資本對於房地產投資的進一步從嚴。」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提到。
張波認為,在「三道紅線」等高壓下,「債轉股」融資需求增加。目前監管層做出上述禁止性規定,主要是源於整體控制房企的債券融資,這導致房企加大股權類融資,而股權類融資也存在一定風險,保險資金對於風險管控要求高,如果大量進入到房地產直接開發領域,並不利於其穩定性和安全性。
「保險資金的資金來源很大一部分是老百姓交的保費,其帶有公共屬性,同時其資金成本也非常低,為了防止出現系統性的風險導致保費受損,因此保險資金財務投資此前多集中於養老金、債權性質的債券,給保險資金保值增值。此次,劃定負面清單後,保險資金的投資范圍擴大,可提升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房地產業由於低估值高收益等特點一直受到險資青睞。據克而瑞地產研究公布的報告,2020年上半年排名TOP50的房企中,有超過三分之一房企的前十大股東中有險資的身影。其中,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投資TOP50強房企數量相對較多,特別是中國平安,目前均位列碧桂園、旭輝控股、中國金茂、華夏幸福的第二大股東。
報告顯示,國家「房住不炒」的調控理念不改,險資進入房地產行業,主要集中在股權、債權類投資,資金不會直接流向房市。在險資權益性資產入房方面,一方面隨著保費的近幾年爆發式增長,險資需要尋找給其帶來穩定收益的投資渠道,預期收益率高,風險相對較小,成長性強的產業則會得到青睞,同時險資青睞業績穩健的價值型上市公司以獲取長期分紅和股價成長。
張波指出,此次《通知》未對投資房企上市公司提出相應要求,規定目前是禁止投資未上市公司。這在一定程度上或會加劇險資向上市房企靠攏。但值得關注的是,已上市房企並不代表著自身當下的財務風險水平就處於較低水平,未來不排除對上市房企的資金監管,可能會通過證監會等部門進一步規范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