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runningman180916 11分鍾男女對唱歌曲叫啥
some - 昭宥/鄭基高
❷ 讓高手幫忙寫一篇《區域經濟一體化對我國的影響》的論文
區域經濟一體化
一體化的含義是把各個部分結合為一個整體.一體化概念在很多的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領域中得以應用.在經濟學領域里,一體化首先出現於對企業經營活動的研究中.自上世紀50年代初起,一體化被廣泛應用於對國際經濟活動的研究中,用來形容多個國家獨立的經濟活動融合為緊密相聯的一個整體的經濟活動.按照涉及的國家范圍來劃分,經濟一體化可以分為區域性的經濟一體化和世界性的經濟一體化.就目前經濟一體化的實踐和理論來看,經濟一體化主要是區域性的.
經濟一體化的定義最早是由荷蘭經濟學家丁伯根在1954年提出的.他認為:"經濟一體化就是將有關阻礙經濟最有效運行的人為因素加以消除,通過相互協調與統一,創造最適宜的國際經濟結構." 丁伯根還把經濟一體化分為消極一體化和積極一體化.他認為,消除歧視和管制制度,引入經濟交易自由化是消極的一體化;而運用強制的力量改造現狀,建立新的自由化政策和制度是積極的一體化.
關於經濟一體化的定義眾說紛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定義是美國經濟學家巴拉薩在1961年則提出的.他說:"我們建議把經濟一體化定義為既是一個過程,又是一種狀態.就過程而言,它包括旨在消除各國經濟單位之間差別待遇的種種舉措;就狀態而言,則表現為各國間各種形式的差別待遇的消失." 巴拉薩的定義是從行為或手段的角度來描述經濟一體化的,但沒有指出經濟一體化的目的或效果是什麼.為此,另外一位美國經濟學家柯森對巴拉薩所說的一體化是"過程"解釋為:"導向全面一體化的成員國間生產要素再配置;對一體化是"狀態"解釋為"業已一體化的國家間生產要素最佳配置." 波蘭經濟學家查爾斯托斯基迴避"過程"或"狀態"之分,指出經濟一體化的本質是勞動分工,即"按國際勞動分工的要求來調整各國的經濟結構."
我們綜合了眾家之說,把區域經濟一體化定義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或地區,通過協商並締結經濟條約或協議,實施統一的經濟政策和措施,消除商品,要素,金融等市場的人為分割和限制,以國際分工為基礎來提高經濟效率和獲得更大經濟效果,把各國或各地區的經濟融合起來形成一個區域性經濟聯合體的過程.
國家或地區之間經濟政策和措施的統一,可以分為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方面是內部經濟政策和措施的統一,即有關成員國之間實施統一的經濟貿易政策;另一個方面是外部經濟政策和措施的統一,即有關成員國之間實施統一的對非成員國的經濟貿易政策.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中,並不是一開始就在這兩個方面同時實現統一的.參與一體化的國家往往先在成員國之間取消貿易和其它經濟活動中的人為限制,逐步實施統一的內部經濟政策,然後實現外部經濟政策的統一.
區域經濟一體化要求成員國之間在經濟政策上實現一定程度的統一,實質上是成員國經濟主權一定程度的限制和讓渡.這種經濟主許可權制和讓渡程度的區別,意味著成員國之間經濟結合程度的高低,從而可劃分出不同層次和水平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對成員國經濟主許可權制和讓渡出來的部分,需要有一個組織機構來管理及行使.因而在較高層次和水平的區域經濟一體化中,一般都有一個根據條約或協議而組成的超國家機構,並賦予該超國家機構一定的權力和職能.隨著經濟一體化水平的提高,各成員國逐步向該機構讓渡更多的經濟主權,由該超國家機構行使更多的共同內部經濟政策和一致的對外經濟政策.
區域經濟一體化包含著兩層含義: 一層含義是指成員國之間經濟活動中各種人為限制和障礙逐步被消除,各國市場得以融合為一體,企業面臨的市場得以擴大;另一層含義是指成員國之間簽訂條約或協議,逐步統一經濟政策和措施,甚至建立超國家的統一組織機構,並由該機構制定和實施統一的經濟政策和措施.對此, 學術界將前者稱為功能性一體化, 將後者稱為制度性一體化.功能性一體化與制度性一體化是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兩種趨勢.功能性一體化的發展來自於各國市場經濟自發的內在要求,當它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必然要求制度性一體化給予保障和促進;而制度性一體化會加深功能性一體化的程度.功能性一體化是制度性一體化的准備,具有一體化的實質性意義;制度性一體化是功能性一體化的階段性標志,具有一體化的形態性意義. 因此,功能性一體化與制度性一體化具有密切的關系.兩者既可相互促進,也可相互制約.從世界區域一體化的實踐來看,制度性一體化具有更重要的現實意義.因而,人們更多關注的是制度性一體化的進展.
❸ 那些個股漲跌對180ETF基金有關
180ETF基金就是以上證180指數配置股票基金一共180種股票,我介紹一下上證180指數你就清楚了
上證180指數的編制方法
由於上證180指數具有代表性較強、收益較好、成長性較高、投資風險低、
受機構投資者青睞等顯著特點,它也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關注,這一期我們來談談
上證180指數的編制方法。
上證180指數是對原上證30指數進行調整和更名後產生的指數。上證成份指數
的編制方案,是結合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現狀,借鑒國際經驗,在原上證30指數
編制方案的基礎上作進一步完善後形成的,目的在於通過科學客觀的方法挑選出
最具代表性的樣本股票,建立一個反映上海證券市場的概貌和運行狀況、能夠作
為投資評價尺度及金融衍生產品基礎的基準指數。
成份股的選擇
(一) 樣本空間:剔除下列股票後的所有上海A股股票。
上市時間不足一個季度的股票;暫停上市股票;經營狀況異常或最近財務報告嚴
重虧損的股票;股價波動較大、市場表現明顯受到操縱的股票;其他經專家委員
會認定的應該剔除的股票。
(二) 樣本數量:180隻股票。
(三) 選樣標准:行業內的代表性;規模;流動性。
(四) 行業分類:以摩根斯坦利和標准普爾公司聯合發布的全球行業分類標准
(GICS)為基礎,結合我國上市公司實際特點進行調整,將上市公司分為10大行業
。
10 能源 Energy
15 材料 Materials
20 工業 Instry
25 可選消費 Consumer Discretionary
30 主要消費 Consumer Staples
35 健康護理 Health Care
40 金融 Financials
45 信息技術 Information Technology
50 通訊服務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
55 公用 Utilities
行業劃分標准原則如下。(1)如果公司某項主營業務的收入占公司總收入的
50%以上,則該公司歸屬該項業務對應的行業;(2)如果公司沒有一項主營收入
佔到總收入的50%以上,但某項業務的收入和利潤均在所有業務中最高,而且均占
到公司總收入和總利潤的30%以上,則該公司歸屬該業務對應的行業;(3)如果
公司沒有一項業務的收入和利潤佔到30%以上,則由專家組進一步研究和分析確定
行業歸屬。
(五) 選樣方法:在確定樣本空間的基礎上,上證180指數根據以下四個步驟進行
選樣。
一、根據總市值、流通市值、成交金額和換手率對股票進行綜合排名。具體方法
是:根據過去一年的日均數據,先對各指標分別排名,然後將各指標的排名結果
相加,所得和的排名作為股票的綜合排名。
二、按照各行業的流通市值比例分配樣本只數。具體方法是:
第i行業樣本配額 = 第i行業所有候選股票流通市值之和 / 上海市場所有候選股
票流通市值之和 ×180
三、按照行業的樣本分配只數,在行業內選取綜合排名靠前的股票。
四、對各行業選取的樣本作進一步調整,使成份股總數為180家。
樣本股的調整--上證成份指數依據樣本穩定性和動態跟蹤相結合的原則,每半
年調整一次成份股,每次調整比例一般不超過10%。特殊情況時也可能對樣本進行
臨時調整。
指數的權數及計算公式--上證成份指數採用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公式計算,
以樣本股的調整股本數為權數,並採用流通股本占總股本比例分檔靠級加權計算
方法。當樣本股名單發生變化或樣本股的股本結構發生變化或股價出現非交易因
素的變動時,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數,以維護指數的連續性。上證180
指數是1996年7月1日起正式發布的上證30指數的延續,從2002年7月1日起正式發
布,基點為2002年6月28日上證30指數的收盤點數
❹ 中國有名的幾大證券公司有哪些
現在中國的股市也在不斷地發展,各項制度也在不斷地完善。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國有幾大證券公司。證券公司指的是專門從事有價證券買賣的法人企業,主要分為證券經營公司和證券登記公司。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的幾大證券公司:
第四家證券公司是廣發證券。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1年9月,是中國首批綜合類券商之一,也是一家與中國資本市場一同成長起來的新型投資銀行,公司目前注冊資本金59億元人民幣,員工近萬人,公司總部設在廣州市天河北路大都會廣場。
總而言之,以上幾家證券公司都是比較出名的證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