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Uber賣掉自動駕駛業務意味著什麼
?
圖3?Uber的年度研發投入
從目前情況的來看,Aurora能佔主導權的原因主要有這么幾個:
1)Uber的戰略就是止損,而且把之前Waymo起訴Uber這段梁子給了結,也把亞利桑那州的事故了結(該事故直接導致Uber只能在封閉場地內測試,公共路測試是小心翼翼的)。
2)Aurora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ChrisUrmson,實際上領導了一個相對獨立而且發展比較快的團隊,從整體的融資節奏來看Aurora其實並不快,但是其對於整體的戰略預判,以及發展的獨立性是遠好於Uber的——主要跟現代和大眾合作,但是總體的獨立性相當高的。
3)其實算來算去,這次逆襲影響最大的是豐田,豐田在Uber的兩次投入算是短期內計入沉默成本裡面了。
小結:之前Waymo宣布商用的時候,對於RobotTaxi的產業形態的擴展速度還是很期待的,不過根據現在的實際情況來看,要做到和Waymo相似就需要很多的資金,要進一步趕超可能沒有汽車行業裡面的玩家拿資金,高科技公司甚至軟銀這樣不差錢的投資者都會放慢節奏,現實來看真的如大眾的Diss所說的,五年之後再看。
圖|網路及相關截圖
作者簡介:朱玉龍,資深電動汽車三電系統和汽車電子工程師,著有《汽車電子硬體設計》。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貳』 百度宣布組建智能汽車公司
是的,2021年1月11日,網路作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平台型公司,宣布正式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吉利控股集團將成為新公司的戰略合作夥伴。
新組建的網路汽車公司將面向乘用車市場,讓用戶購買到更極致的智能電動汽車。網路汽車公司將著眼於智能汽車的設計研發、生產製造、銷售服務全產業鏈,傳承網路強大的人工智慧、互聯網科技基因,利用Apollo領先的自動駕駛能力,發揮在汽車智能化領域長達8年的經驗優勢,重塑智能汽車產品形態,成為智能出行時代的變革者。
(2)百度公司自動駕駛股票擴展閱讀
網路汽車公司獨立於網路母公司體系:
網路的汽車公司獨立於網路母公司體系,除了自動駕駛,還將嵌入人工智慧、小度車載、網路地圖等網路的優勢技術。電動化方面,這是PMA平台開放的新嘗試,高成本的PMA難以用吉利和領克兩個品牌來承載,需要引進第三方,不斷提升智能化水平。
網路重裝組建汽車公司,既是人工智慧技術的最佳實踐,也是在智能出行領域的重要戰略布局。網路公司在人工智慧技術產業領域也將繼續秉承開放合作的精神,與生態合作夥伴攜手向前,在新一輪的全球智能出行變革中,勇濟滄海。
『叄』 谷歌百度騰訊最先開啟自動駕駛汽車業務的是
網路公司是最先開啟自動駕駛汽車業務研發的公司,其時間可以追溯到200幾年,據悉網路公司的這項汽車自動駕駛開發項目,已進入產品的生產運營階段,並在北京城市道路上進行實際應用呵!
『肆』 大家看好哪些自動駕駛公司
第一梯隊
第一梯隊的主要有兩家:
第一家公司Momenta相對低調,但團隊和實際進展卻名聲響於行業內。他們目前執掌研發的聯合創始人,是目標檢測和圖像識別領域先進框架Faster R-CNN和ResNet的作者任少卿。
在我看來Momenta是一家被嚴重低估的公司。他們的目標是打造自動駕駛大腦,所以不止走了一條看起來更快能實現的L3之路,L4以上的自動駕駛也在研發。在實際進展方面,Momenta先L3,跟車廠供應商合作,走特斯拉模式,然後再L4。Momenta還得到賓士母公司戴姆勒、蔚來汽車的產業資本的加持,依靠資本+資源,可能會更快走通技術方案的商業閉環。
這種「閉環」也在最近半年進一步得到資本認可,據稱Momenta目前已累計完成融資超過2億美金,估值超過10億美金,推進速度和進展十分驚人。
第二家公司是Pony.ai,就是彭軍和樓教主聯手創業的小馬智行。他們當前估值已接近10億美元,還獲得了北京路測牌照,同時跟廣汽達成戰略合作,招攬了一幫大牛建起自動駕駛研究院。
在技術方面,Pony.ai開始使用32線激光雷達完成64線甚至128線才能達到的效果。當然更被關注的八卦依然是樓教主。之前有傳聞稱,教主中道改意,出走小馬加盟滴滴,出任滴滴外賣CTO,甚至有人親眼目睹教主頻繁進出滴滴。
然而真相是:滴滴外賣和Pony.ai同住一棟樓而已。
總之,在過去半年競速里,Pony.ai和Momenta已經閃出了一個身位。
第二梯隊
第二梯隊估值圍繞6億美元上下波動,相比起上一輪,整體也有2-3倍增長。
首先是景馳科技。景馳自創業以來,勢頭洶涌,團隊分工配置也相對健全,特別對於這個技術與落地並重,產品和資源同舉的行業,前CEO王勁的作用不可謂不關鍵。
然而網路的精準一擊,對景馳造成了不可承受的影響。所幸王勁之變後,景馳迅速度過了動盪期,也吸引了一批高級人才加盟,公司重新進入了穩定發展階段。
另一家RoadStar.ai,近期剛宣布了一輪1.28億美元的融資,投後估值5億美元左右。他們是一家網路車廠開出的無人車公司,主打L4以上自動駕駛。但去年早些時候就開始的融資,進展算不上一帆風順,而且如今領投方雙湖資本的4000萬美元,原計劃似乎也更偏向另一家公司一些,但後來那家公司風雲突變,RoadStar.ai守得雲開見月明。
除了乘用自動駕駛,還有幾家貨運相關的無人車公司也在該梯隊中。
圖森未來在去年年底官宣了一輪Composite Capital Management領投的5500萬美元融資,據說當時投後估值就達到了4.5億美元。圖森未來最近一次對外亮相是無人集卡在港口的應用,意味著圖森開始進入商業化試運營階段,但現在沒有更多融資的進展可分享。
在貨運自動駕駛領域,2018年上半年最受關注的可能要屬何曉飛創辦的飛步科技。飛步科技主打輕卡貨運,方案落地中包含了城際、高速等場景,而且貨運相關的高級輔助駕駛可能會最先對外推出。他們之所以受關注,還有另一個原因是全棧技術中還包括的專為自動駕駛研發的AI晶元。
第三梯隊
此外,還有幾家更為低調的無人車公司,估值在3億美元維度。但比起上一輪也有3倍以上的推進。
同樣出身網路系的領駿科技,該團隊5月對外發布的「完全看不出經過改裝」的無人駕駛原型車,在一輛國產SUV基礎上,領駿實現了整套自動駕駛方案,轉向過彎、高速場景、收費站等均在路測中順暢實現。最引人注目的是,領駿無人車將所有感測器「隱藏」,頭頂沒有醒目的激光雷達,可能會成為車廠追求的目標。
相似思路的還有領駿創始人楊文利的「老戰友」倪凱。他們在網路都是最早一批無人車團隊成員,倪凱創辦禾多科技後,也是以L4降維應用L3的思路在推進,目前融資進展可獲悉的比較有限,但聽說跟車廠簽到了大單。
另外「悶聲發財」的或許還有吳甘沙,馭勢科技在今年上半年的新聞並不多,但在無人駕駛清掃、擺渡車和停車場等有限場景的自動駕駛方面,具體落地案例一個接一個,資本方面的消息可能也快了。
與馭勢科技落地場景相類似的是酷哇機器人,這家已在長沙橘子洲頭落地無人駕駛掃地車的公司,近兩月來氣勢洶洶,而且還在落地中找到了長沙中聯重科這樣的環境產業龍頭。最近,酷哇宣布了一輪1.35億元的B輪融資。
OMT:巨頭在側
最後,同步一下BAT們的自動駕駛進展:
網路,起步最早,積累和探索也最豐富,Apollo亦在業內打響了名氣和口碑,但陸奇的走,影響很大,不僅影響的是Apollo的對外發展,也影響著網路工程師的心緒。
目前,網路自動駕駛技術方面啟用了「老網路」陳競凱,這位首席架構師性格謙和、為人低調,內部頗有口碑,也深受李彥宏信任,但能否握穩網路無人車的方向盤,需要一些時間來給出答案。
騰訊,進展最快,去年年底完成了組織框架搭建,今年在滿世界挖人推進,L3、L4並行,L3方面會最先推出產品,而且騰訊以深圳為大本營,已經拿到了深圳的第一張路測牌照。
阿里巴巴,BAT中布局最晚,實際進展也對外透露不多,半年來最大進展是透露了團隊由阿里AI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王剛在領導,目前團隊規模50多人。
最後的最後,華為也在進行自動駕駛研發布局,但進展可能更慢——因為華為還在為團隊找leader呢。
總之,目前天下大勢就是這樣,再過半年可能就要分出勝負,最關鍵的時間點也已經來臨。
『伍』 自動駕駛概念股龍頭是什麼
1、華陽集團
華陽現擁有全資、控股、參股企業10餘家,在香港等地區建立了分支機構。是中國大型汽車電裝企業之一,全球最大的激光頭和各類機芯生產製造基地之一;
是中國最大的汽車影音產品製造商之一。公司建立了自己的科研開發中心——華陽工業研究院,並與國內著名的高等學府及國際知名公司建立了密切的技術合作關系。
『陸』 自動駕駛有哪些股票
打開軟體,找板塊監測,找無人駕駛,裡面全是
『柒』 2019自動駕駛成績單:百度「超越」Waymo成第一中國公司齊發力
▲日產的自動駕駛汽車
除此之外,Tier1們也顯得十分冷淡,只有法雷奧北美一家提交了數據,不過MPD卻在整體排名中位列倒數第三,其他包括安波福、博世、大陸在內的供應商巨頭則沒有提交數據。
但是因為加州DMV只要求提交在加州境內的路測數據,所以實際情況是Lyft在拉斯維加斯的數據,並沒有統計在其中。
車東西此前曾從安波福亞太區總裁楊曉明處獲悉,自2018年安波福和Lyft合作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投放無人計程車開始至2019年年底,他們的無人計程車的服務次數已經達到了7萬次。
結語:自動駕駛再進一步中國軍團開始嶄露頭角
這里需要再次提醒一下,DMV的報告是由各家公司自行提供的,而每家公司在路測場景和對脫離的認知並不完全相同。換言之,我們可用DMV報告中數據和據此形成的榜單作為了解自動駕駛發展的參考,而不能用來作為判定單個公司水平高低的唯一根據。
比如,DMV這份成績單就很明顯無法描述各家公司在加州以外地方的表現情況。
不過,粗略地看,不論是路測里程還是車隊規模,2019年的自動駕駛汽車都和前一年相比又邁進了一步。同時,中國公司也開始在自動駕駛領域嶄露頭角,2018年MPD排名前十的玩家中有5家來自中國,2019年則有6家屬於中國公司。
未來隨著更多無人計程車開始上路測試,低速無人車在物流、清潔等領域發揮更重要的作用,自動駕駛行業也將逐漸走向落地和成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捌』 自動駕駛概念股有哪些 汽車自動駕
四維圖新,合眾思壯,歐菲光,星宇股份,萬安科技,亞太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