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清朝初期到中華民國有多少武林人物
董海川、大刀王五、黃飛鴻、霍元甲、王子平、杜心武、韓慕俠、燕子李三、孫祿堂、郭雲深
⑵ 民國的武林大師們去了哪裡為何都消失不見了呢
近幾年來,隨著霍元甲、陳真、葉問等電影的大火,民國的武林大師又重新進入了我們的視角,民國中出名的武林高手真是太多了,宮寶田、葉問、霍元甲這些都是他們當中的佼佼者,當然還有一大堆你們沒聽過名字的,「最後的鏢王」李堯臣,武當劍仙李景林,其實還有一些高手功夫確實不錯,但是因為沒有跟人交手過,所以名氣並不大,民國的武林高手越名氣大不一定就越厲害,在現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我想大家都能理解吧!
再者說了,跟子彈槍炮比起來,武功能起到的作用有限,所以學武的人自然就越來越少,大師也就越來越少。
民國大師的消失是由於歷史進程的推動,其實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大家不用奇怪,不過小編始終覺得現在有真功夫的人確實存在,不過是我們大家還不知道而已。
⑶ 中國民國時期第一武林高手是誰他的本領有多厲害
那當然是昔日的大內第一高手,慈禧,光緒皇帝的貼身侍衛宮寶田了。宮寶田出身於江湖之中,修煉八卦掌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晚年參悟武術已入化境,霍元甲,黃飛鴻等高手都接二連三敗在他手下。
我們都知道,盡管時至今日傳統武術在中文互聯網上已經成為了一個人人喊打的話題,但是,如今的武術不能實戰,不能代表中國傳統功夫就是完全意義上的花拳綉腿。
據說, 霍元甲創立精武門之後,曾經主動找宮寶田討教。後者身形一晃,霍元甲連他的衣角都沒有摸到,就飛了二丈遠,直挺挺的倒在了地上。由此可見,宮寶田的武功,當真出神入化!
⑷ 民國時期的武林高手有能力打敗現在的拳王嗎
民國時期的武林高手有能力打敗現在的拳王,因為民國時期現在的拳王年齡最大的還在吃奶呢,民國時現在的拳王還不知在哪個丈母娘肚子里沒出來呢,民國時期的武林高手打死拳王他媽還不是輕而易舉。
⑸ 在民國時期,有哪些武林高手
我知道最出名的武林高手燕子李三。
⑹ 大陸有哪些經典的武俠片讓你印象深刻
說起武俠片,大家一定會想起《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這些經典的金庸、古龍作品,但是在電視業發達的今天,大陸有很多值得一看的武俠片,下面為大家推薦幾部。
1.《楊門女將之軍令如山》
這部片子的劇情類似於《卧虎藏龍》,但是在感情線上的處理比《卧虎藏龍》更加細膩,更是邀請到了楊紫瓊,保證了武打戲的質量,並且打鬥場面非常真實,是大陸武俠片中難得的好片子,更值得一提的是整部片子的配樂非常好聽。
⑺ 福建各市的歷史名人有那些
歷史名人
何朝宗福建德化人。明朝瓷塑名家,被稱為「瓷塑公師」。
余良甫福建莆田人。明代刻書家,技術精湛,曾在日本傳播雕版技術。
熊大木福建建陽人。明代刻書家、小說家,創辦「忠正堂」刻書坊。
郭禎祥福建漳州人。清宣統元年(1909年),創辦華祥製糖公司。
陳天恩福建南安人。菲律賓華僑、醫生。民國18年(1929年),在福州組建福建造紙股份有限公司。
曾竹儀福建泉州人。感光化學工業先驅,民國27年(1938年),研製照相底片,達到當時世界同類產品水平。
蘇學金福建德化人。近代瓷塑藝術家,主要學習何朝宗的優秀瓷塑風格和技法。
許友義(1887~1940)名進勇,號雲麟;福建德化縣潯中鄉人。近代聞名中外雕塑名家。
金瀚(1896~1989)浙江象山人,高級工程師(教授級),造紙專家。南平造紙廠總工程師,福建省人民委員會第二屆委員,第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輕工業廳總工程師。
羅際清(1899~1945年)字子楊,福建連城人,造紙專家。
陳希慶(1906年出生)廈門市人,造紙專家。民國18年(1929年),籌建福建造紙股份公司。
王宗和(1907年出生)福建尤溪人,造紙專家,華南理工大學最早造紙專業博士生導師。
林語堂,陳忠和,陳景潤,冰心,林則徐,朱熹,施琅,俞大猷,舒婷,許美靜,餘光中,李贄,蔡襄,辜鴻銘,葉飛,洪承疇,鄭振鐸,嚴復,林抒,胡也頻,李光地,陳凱歌,嚴復,林巧稚,高士奇,劉玉棟,李綱,陳嘉庚,沈保偵,候德榜,鄧拓,林白水,鄭鈺哲,林徽茵,盧影,林旭,林覺民,林祥謙,薩鎮冰,陳紹寬,宋慈,柳永,中行行長李禮輝,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希,中科院副院長陳宜瑜,科協副主席林蘭英,廣州副市長林元和,國務委員陳至立
⑻ 民國六年時都發生了哪些國家大事
1917年(民國6年)
1月
月初 馮國璋60歲生日,僅用於酒宴的一項耗銀就達10餘萬兩。馮對江蘇人民肆意盤剝,各種名目的苛捐雜稅給江蘇人民帶來沉重的災難。
7日 安徽督軍倪嗣沖邀請各省代表到徐州開會。會議決議5項:一、請總統罷斥「佞人」;二、取締國會;三、擁護總理;四、淘汰閣員;五、促成憲法。
9日 張勛召集各省督軍和代表在徐州召開第三次徐州會議。通過打擊黎元洪、支持段祺瑞等5項決議,鞏固了張勛十三省區盟主的地位。
24日 上午8時零3分1秒至4分3秒,安徽霍山發生強烈地震,南京、常州、鎮江、高淳、揚州、清江、宿遷、徐州等地均有地動震感,房屋震撼有聲,人站立不穩。2月22日,安徽霍山又發生強烈地震,上述地區再次受到波及。
是月 由江蘇南通人、時在主持江蘇教育文化事業的張謇任名譽會長的中國農學會在上海成立(前身是中華農學會)。建會之初會員僅50餘人,至1949年會員已達6000餘人。學會工作主要是舉辦年會,出版《中華農學會報》,管理中華農學會獎學金。自1917年至1948年的歷屆會長有陳嶸、王舜成、許璇、梁希、鄒秉文。
2月
18日 江蘇自治促進會江都分會在揚州成立,選舉楊正香為會長,許慶會、王仕良為副會長。
是月 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成立附屬小學,9月又設附屬中學,設農、工、商科。
3月
22日 意商揚子內河輪船公司恆裕號小客輪於晚10時由南京載客開往揚州,行至三江口被長江鴻安公司長安號輪撞沉,20餘人落水,溺斃5人。
是月 吳橋建成通車。該橋座落在京杭運河蓉湖庄段,由源康絲廠廠董吳子敬捐款建造,為無錫第一座鋼鐵結構的公路橋。
4月
是月 北京政府公布《縣司法公署組織章程》。江蘇凡未設地方審、檢廳的縣均實行此章程,由縣知事兼行檢察職務,另設承審員執行審判職務。
5月
14日 日本政府參謀次官田中義一中將到徐州訪問,他向張勛表示日本政府願「善意協助」。這期間,日本政客田信夫、駐天津日軍司令石先真臣也先後到徐州「造訪」。
17日 江蘇省教育會組織的中華江蘇童子軍聯合會召開成立大會,到會代表20餘人,通過會章,決定於暑期舉辦童子軍研究會。
22日 張勛、倪嗣沖等召集各省督軍舉行第四次徐州會議。會上通過了張勛提出的復辟清王朝的計劃。6月7日,張勛以黎元洪、段祺瑞「府院之爭」的調停人身份,率5000名辮子兵離徐北上入京,陰謀復辟。6月30日,張勛偕其同黨潛入清宮,召開「御前會議」,決定當晚發動政變。深夜,辮子兵占據車站、郵局等要地,並派代表勸總統黎元洪「奉還大政」。7月1日,張勛換上清朝冠服,率文武官員300餘人湧入清宮,擁溥儀「登極」,接受朝拜,改民國6年為宣統九年,易五色旗為龍旗,恢復前清官制,自封議政大臣兼直隸總督、北洋大臣,並通電各省,勸告響應,黎元洪被迫逃入日本使館避難。張勛復辟消息傳出後,激起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孫中山在上海發表《討逆宣言》,段祺瑞乘機組織「討逆軍」,由天津馬廠率師於12日攻入北京。張勛兵敗逃入荷蘭使館,溥儀再次退位,復辟前後僅十二天即告失敗。7月中旬,張勛復辟失敗的消息傳到徐州,辮子軍大亂,兵士大肆搶掠,全城一片混亂。鎮守使張文生下令關閉城門,帶張勛兒子作為權力象徵,禁令各軍,但無濟於事。後亂兵又放火焚燒彭城路等處,奎河沿至馬市街的房屋全部化為灰燼。8月,馮國璋、段祺瑞派倪嗣沖兼安徽督軍,所有徐、海一帶的辮子兵均為其節制。
是月 南通通明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18年,3台50千瓦發電機組在唐閘資生鐵廠建成發電。
6月
5日 江蘇省第一屆議會在南京舉行第三年第一次臨時會,到會議員86人。會議議決《江蘇地方物品展覽會章程案》、《咨請省長撥款浚河以工代賑緊急動議案》等議案。
6日 江蘇省長齊耀琳公布《江蘇省取締繭行暫行條約》,實行繭行統制,規定一縣只准設立20家繭行。
是月 惲代英在《青年進步》雜志上發表了《學校體育之研究》,強調學校體育旨在「保學生之健康」,猛力抨擊了軍國民教育和教會學校的選手體育。
▲江蘇高等檢察廳第一分廳在淮陰成立,管轄徐海、淮海兩道22縣檢察事務。
▲徐州同盟會員崔道平奉命密謀刺殺張勛,事泄被害。其居住過的公洽路後改為道平路,以資紀念。
▲ 南京口岸英商和記公司違犯「三聯單章程」,既未按規定繳稅,也未繳押金,故金陵關查扣運貨船隻和卸下船上之貨物。
7月
3日 江蘇省教育會、上海教育會共同集會,聲討張勛復辟,並決定聯合南北商會於7月7日、8日、9日三天,全體懸掛五色共和旗,以示抗議。
21日 海軍總長程璧光為響應孫中山護法號召,在上海通電討逆。電報指出:「海軍討逆三大目標,一為擁護『約法』,二為擁護國會,三為懲辦禍首。在此期間,政府所發命令皆無效。」電報的發布給孫中山的護法運動以極大的支持。
是月 江蘇省長齊耀琳、副總統兼江蘇督軍馮國璋發表聲明,擁護共和,反對帝制。
▲因張勛復辟,黎元洪總統被逼下台,馮國璋副總統在南京就任代理總統。7月31日,馮赴北京就任總統。
▲張勛復辟失敗,段祺瑞復任北京政府國務總理,拒絕恢復《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和國會。孫中山為維護《臨時約法》和國會,率已宣布獨立的駐滬海軍由上海去廣州,開展護法運動。9月,孫中山當選護法軍政府大元帥,並下令討伐段祺瑞。10月6日護法戰爭開始,至次年初,護法運動已遍及10多個省,但滇桂軍閥於5月4日操縱非常國會改大元帥制為七總裁製,推岑春煊為主席總裁,排擠孫中山,並不顧孫中山的反對,通電主和,孫憤而辭職,於21日離廣州返上海。1920年11月,孫中山再赴廣州,重組護法軍政府。1921年4月,孫中山被選為非常大總統。當孫擬於12月北伐中原時,粵軍總司令陳炯明暗中聯合直系軍閥吳佩孚在後方製造事端,迫使孫中山於1922年4月回師廣東,但陳炯明於6月16日在廣州發動武裝叛亂,圍攻總統府,炮擊粵秀樓(孫的住所),迫害孫中山,孫中山被迫退避上海。這樣,孫中山兩次發動的護法運動,均因軍閥的阻撓破壞而失敗。
▲北京政府令齊耀琳暫行兼代江蘇督軍公署督軍。8月3日,北京政府任命李純為江蘇督軍。
▲北京政府海軍總司令公署重設於南京下關。
8月
11日 吳縣知事孫錫祺因天平山山石開采案被控,記大過二次。民憤不平,省署被迫將其與江寧縣知事吳其昌對調。
21日 李純在南京正式就職,他在就職講話中強調要在江蘇實行「軍民分治」。他還宣布治蘇三項政策:一是「力除隔閡」,二是「重辦貪官」,三是「為民除害」。在對待革命黨方面也一改馮國璋時期的恐怖氣氛,採取了較溫和的政策。他禁止軍警以搜索革命黨人為借口而私入民宅侵害百姓,嚴禁軍人出入戲館、娼寮任意滋事,等等。但是他並沒有真正實現他的諾言,而是「惟日以擴張軍權,搜刮民財為事」。
是月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中國政府對德宣戰。鎮江關監督奉交通部令,會同海關稅務司接收德籍利運公司「江通號」客輪和「海州號」拖船。
9月
30日 李純53歲生日,大宴賓客,僅帳幃和貴重禮品就收了2000餘份,價值數十萬元。而此時,蘇北水災,蘇南蝗禍,無數飢民正嗷嗷待哺。
是月 蘇州景海女塾改為景海女師,為吸收更多的青年女子入學,學校降低學膳費,各科都改用中文講授。景海女師共設音樂師范科、高中師范科、幼稚師范科三個科,並附設幼稚園,以後又增設日間托兒所。女師重點培養幼兒教育師資。教材、教法、設備以及兒童活動內容均照搬美國幼兒師范。各科教師均由傳教士擔任。該校對中國幼稚教育影響較大。
10月
8日 下午2點,東台地忽動。14日未刻,地復又大動,牆垣窗欞有若推搖,立者感到頭目眩暈。18日6點,地又微動。
28日 北京段祺瑞政府為向日本籌借軍械2200萬日元,竟屈從日本政府的要求,與日本簽訂了中日合辦南京鳳凰山鐵礦和浦口鋼鐵廠的草約,從而激起全國人民,特別是江蘇人民的強烈抗議,後因段內閣倒台而作罷。
▲中國政府正式宣布對德、奧宣戰。江蘇各縣成立保衛團,保護地方安寧。
▲揚由關監督公署成立,與鎮江關監督公署分治,隸屬北京政府財政部。
30日 財政部調查,上海生銀流通230餘萬兩,銀元約170餘萬元,外國銀元1.3萬元,在國內居於前列。上海有40餘家中外銀行,近80家票莊、銀庄。貨幣流通量極為可觀,成為中國近代金融和工商業中心。
11月
月初 原江蘇都督程德全任常州天寧禪寺主持。
18日 直隸、江蘇、湖北、江西四省督軍致電北京政府及西南各省,呼籲撤軍停戰。
26日 錫城各絲廠協議核減女工工資,激起乾巽、源盛、乾甡等絲廠2000多名工人反對,聯合罷工遊行,迫使資方推遲實行。
是月 丁文江和葉良輔分別對宜溧地區、茅山山脈、蘇州地區和寧鎮山脈進行野外調查,並著有《揚子江下游之地質》之作,為蘇南地質調查提供了基礎資料。
12月
5日 江蘇省第一屆議會在南京舉行第三年第二次臨時會。會議議決《電請中央要求停戰並請抵禦日本在山東設立民政案》、《查辦沭陽、海門兩縣知事違法、納賄案》等議案。會議還通電各省議會派員來寧組織省議會聯合會。
是月 江蘇省教育廳成立,直隸省長公署。1927年6月,中央命令裁撤江蘇省教育廳,改行大學區制,設教育行政院於大學之內,試行2年。至1929年8月,奉命停止試行,恢復江蘇省教育廳。9月,省政府委員會修正江蘇省教育廳辦事細則。
是年 始建鎮江渣澤種苗繁殖場。1931年改名為渣澤林場。1934年改為江蘇林業試驗場,佔地278畝,下轄茅山、山林業分場。
▲江蘇省實業廳投資宜興興辦永利、利家陶業股份公司。
▲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創辦農業專修科。1920年12月,北京政府決定正式成立東南大學,將南京高等師范學校的農業等4個專修科並入,農業專修科擴充為農科,設農藝、園藝、植物病蟲害、農業化學、生物、畜牧6個系。鄒秉文任科主任。1923年增設蠶桑系。
▲尹華棟、包振東二人集資創辦徐州電話公司。
▲江蘇里下河地區大旱,內河乾涸,旱蝗食禾成災。
▲南京白敬宇眼葯獲巴拿馬太平洋萬國賽金獎,飲譽海內外。
▲大豫鹽墾公司、華成鹽墾公司、新通墾殖公司成立。
▲教育家陶行知任南京高等師范教務主任,他指出:「體育為德智二育基本。」
▲江蘇省設高等審判分廳暨地方庭於淮陰。
▲興化蛋廠在興化創辦,產品通過上海洋行銷往國外。
▲江南水利局測量事務所在太湖流域進行大三角測量。
▲中華職業教育社在上海成立,該社為中國現代最有影響的從事職業教育、研究的社會團體。
▲由於紡織行業的厚利,刺激了更多的商人、官僚等投資創辦紡織工廠,並掀起了一輪辦廠熱潮。是年,楊瀚西聯合時任山東省財政廳長的楊味雲、北京政府財政總長周學熙,集資100萬元,在無錫創辦廣勤紗廠,該廠擁有紗錠近20000枚、布機52台;同年,劉國鈞於靖江創辦公裕土紗廠。1918年,劉又獨資創辦廣益布廠。1921年,錢庄老闆方壽頤等聯合其他一些商人,集資80萬元,在無錫建成豫康紗廠,有紗錠14000枚,年產棉紗13000件。同年11月,常州布商蔣盤發等集股60萬元,在常州建成大綸紗廠,有紗錠10000枚,布機260台,成為一家近代化的棉紡織廠。同年,錢以振等集資60萬元創辦常州紗廠並開工生產,有紗錠14200枚;唐保謙、蔡緘三等集資83萬元在無錫創辦慶豐紗廠,有紗錠14800枚,布機250台。1923年,劉國鈞又創辦常州廣益二廠,成為常州最大的織布廠。1924年,劉國鈞將廣益布廠和二廠合並為一個廠,改產色布。
▲張謇投資2萬銀元在南通興辦通燧火柴廠,有排梗機10台,年產火柴9200箱(摺合66240件),這是江蘇第一家火柴廠。1920年,實業家劉鴻生集資12萬元,創辦蘇州鴻生火柴公司,有排梗機12台,職工750多人,次年即生產火柴1.34萬箱(摺合96800件)。由於劉鴻生經營火柴得法獲得大發展,被稱為中國的「火柴大王」。至1925年,又有鎮江熒昌火柴廠、上海燮昌火柴公司蘇州分廠、揚州耀揚昌記火柴公司、徐州的江北火柴廠相繼開業。
▲自(1906年)尹克昌在鎮江建機器造紙公司後,蔡際雲、鍾麟等人於是年在蘇州創辦華盛紙版廠,並從日本購進一台多網多缸紙版機,1920年建成投產,成為中國第一家專產黃版紙的機器造紙廠。1924年,祝蘭舫也在蘇州創辦華章造紙公司,但規模不如華盛廠大。兩廠的圓網、多缸紙版機等主要設備,系分別從日本和德國購進,產品以當地稻草作原料,產品主要銷往上海、浙江等地。
▲北京政府將農商部分為農工、實業兩部。為與中央政府機構變動相適應,江蘇省亦於是年設立實業廳,執掌全省實業行政事務。
⑼ 民國時期的武林十大高手,你認為誰應該排第一
民國時期是一個十分混亂的階段,也是一個群雄並起的階段,當時中國內憂外患,而且民不聊生!這個時候中國人開始想辦法,希望能夠讓中國人強大起來,重新成為世界的強國,因為這個理想中國出現了很多練武之人,而且他們都十分的愛國,其中最出名的十位人物,被人們譽為民國時期的武林十大高手,這些人各有特點,武藝十分精湛。其中有三位確實沒有辦法區分誰更厲害,所以可以說是並列第一,我分別給大家介紹一下。
鏢王李堯臣更是一個響當當的人物,他的三皇炮捶和太極拳無極刀,讓他的名聲響徹全國,抗戰的時候,他親自傳授給29軍大刀隊刀法,在喜峰口一戰中名震八方,讓日本人膽戰心驚!解放一會這位武術家多次受到我國中央領導人接見,並被譽為人民武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