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奉海鐵路公司股票
擴展閱讀
江蘇綜藝股票代碼 2025-07-08 06:34:51
濟南相關的股票代碼 2025-07-08 05:36:30

奉海鐵路公司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7-21 09:12:24

『壹』 遼寧各歷史時期鐵路發展的特點

光緒十七年五月(1891年6月),京山鐵路從山海關(今秦皇島市山海關區)開工。光緒十九年四月鐵路修築延伸至遼寧境內,這是遼寧修築鐵路之始。此後由於發生戰爭,工程時斷時續,直到光緒二十九年八月(1903年9月)才修到新民,稱北寧鐵路,後改稱京奉鐵路。[9]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修建連山(錦西)站至葫蘆島港鐵路。截至宣統三年(1911年)底,遼寧境內建成鐵路干線4條,支線3條,總長度約1400公里,分屬於中國(當時為清政府郵傳部)和日本(「滿鐵」)管理。民國11年(1922年),張作霖宣布東三省自治,積極擴充軍備,修建鐵路,與南滿鐵路相對抗。成立了官商合辦的奉海鐵路公司,奉海鐵路是遼寧歷史上依靠自有資金修建的第一條鐵路

『貳』 遼源至長春火車時刻表

遼源至長春的K7572次火車時刻表:

遼源站:發車時間06:50

建安站:到站時間07:16,發車時間07:18

伊通站:到站時間07:43,發車時間07:46

雙陽站:到站時間08:12,發車時間08:15

長春站:到站時間09:29

K7572次火車由梅河口開往長春,梅河口站發車時間為05:22,到長春站的時間為09:29,遼源至長春全程歷時2小39分鍾。

(2)奉海鐵路公司股票擴展閱讀

遼源交通運輸:

遼源區位條件較好,交通便捷。國道303線、四梅鐵路貫穿全境,遼西鐵路、伊遼高速、營梅高速、吉草高速、遼西高速、遼長鐵路貫通。

1、公路

遼長高速、營東高速、集雙高速、伊開高速遼源三環路繞城段(籌建)、遼開高速公路、沈吉高速、雙遼至松江河高速遼源段(籌建)。

2、鐵路

遼源站原名西安站,始建於1927年7月,同年12月28日開始運營,歸奉海鐵路公司所管,後歸奉天鐵路局管轄。2003年5月8日遼源站站舍和站前廣場重新改造。為沈陽鐵路局管轄的二等站。位於吉林省遼源市龍山區西寧大路1708號,有四梅鐵路,遼開鐵路,長遼鐵路。

『叄』 沈陽市惠工廣場歷史

20世紀20年代奉天市政公所為沖突日本等外國資本對民族工業的束縛,將城市發展的重心向城東、城北轉移,在東部規劃建設了奉海市場和大東新市區,在老城西北規劃了惠工工業區。大東工業區以軍事工業為主,其選址一方面藉助了鐵路聯絡線,與奉海、京奉鐵路連接;另一方面遠離日本控制的南滿鐵路及其附屬地,有利於保密和安全。東三省兵工廠、大亨鐵工廠和東三省航空處、飛機場等一系列重要的軍工企業均設於此。奉海市場以奉海車站為依託,在奉海站設3條放射狀道路,與全區連接,街衢採用放射狀和方格網相結合,公所在此規劃了大型跑馬場和公園、劇場等游樂措施,建設了肇新窯業公司、東興色柒紡織廠、奉海鐵路機械廠。惠工工業區以惠工廣場為中心,其路網呈方格加放射狀,街坊整齊劃一,在此規劃並建設了迫擊炮廠、電燈廠、文教用品廠和國民大市場等。

『肆』 長春到遼源坐客車需要多長時間

截止2020年4月,長春到遼源坐客車需要1.5小時。客運站-公交車站,途經公交車:1路、站前客運站-公交車站,途經公交車:1路;1路區間;3路、客運道口-公交車站,途經公交車:1路;1路區間;2路、遼源站-公交車站,途經公交車:1路;1路區間;2路。

7、起始時間:12:50。

高速客運站到遼源高速站(短途車,約1.5小時),票價:36元。

8、起始時間:13:30。

高速客運站到遼源客運總站(短途車,約1.5小時),票價:36元。

9、起始時間:14:10。

高速客運站到遼源客運總站(短途車,約1.5小時),票價:36元。

10、起始時間:15:10。

高速客運站到遼源(短途車,約1.5小時),票價:36元。

11、起始時間:10:30。

高速客運站到遼源(短途車,約1.5小時),票價:36元。

12、起始時間:16:40。

高速客運站到遼源高速站(短途車,約1.5小時),票價:36元。

『伍』 吉d哪裡車牌號

吉D是遼源市的車牌號。

除了遼源市,吉林各地區車牌如:吉林省(吉)吉A長春(除公主嶺),吉B吉林,吉C四平(含公主嶺),吉E通化,吉F白山,吉G白城,吉H延邊,吉J松原,吉K「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車牌第二位是英文字母:代表該車戶口所在的地級行政區,一般為各地級市、地區、自治州、盟字母代碼,一般按省級車管所以各地級行政區狀況分劃排名:(字母「A」為省會、首府或直轄市中心城區的代碼,其後字母排名不分先後)。

遼源交通設施建設:

遼源區位條件較好,交通便捷。國道303線、四梅鐵路貫穿全境,遼西鐵路、伊遼高速、營梅高速、吉草高速、遼西高速、遼長鐵路貫通。

2019年,遼源市公路總里程4977.031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75.958千米,一級公路193.16千米,二級公路496.376千米,三級公路77.977千米,四級公路4033.56千米。2019年新建公路19.652千米。

遼源站原名西安站,始建於1927年7月,同年12月28日開始運營,歸奉海鐵路公司所管,後歸奉天鐵路局管轄。2003年5月8日遼源站站舍和站前廣場重新改造。為沈陽鐵路局管轄的二等站。位於吉林省遼源市龍山區西寧大路1708號,有四梅鐵路,遼開鐵路,長遼鐵路。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車牌

『陸』 梅河口鐵路怎麼了

近段時間來,在梅河口市,人們提起鐵路職工大轉移和撤銷鐵路駐梅河口站、段的事兒,都充滿了無奈和沮喪。在百姓看來,鐵路一「走」,梅河口的發展就不好辦了,「梅河口這回傻了」一時間成為當地的熱語。其實,梅河口鐵路之變對當地經濟的負面影響已經顯現,在梅河口鐵路職工家屬區,因工作調離,很多職工在賣房子,一套60平方米的二手房,只要價七萬元。現在,梅河口鐵北房價直線下跌。鐵北一家中檔飯店的女老闆汪傑說,以往鐵路職工沒有變動時,一到中午飯口,來吃飯的基本上都是鐵路職工,現在不行了,她正在往外兌飯店。而在梅河口市步行街經營服裝的老闆馬健更是鬧心,鐵路職工調動,他的顧客減少了一半。
交通突變,梅河口人措手不及
三年來,梅河口鐵路職工成批次地大規模調離,現已調離數千人,梅河口編組站的編組能力也被大大削弱,鐵路駐梅河口22個站、段機關(處級、副處級、科級單位)有21個調離,只剩下車務段。2009年7月,沈吉線寶山火車站至梅吉線長勝火車站已建成直角線通車,大量的鐵路物流和客流不再經梅河口站中轉。吉林至沈陽的高速鐵路也由遼源通過繞開了梅河口。而三條過境高速公路(吉林至草市高速公路、營城子至松江河高速公路、營城子至東豐至梅河口高速公路)在2010年將全部建成通車。梅河口市客運站經理劉峰認為,三條過境高速公路通車後,以前必經梅河口市中轉的大量公路物流及客流也將繞梅河口市而去,無疑,這對梅河口市的經濟發展是雪上加霜。劉峰說,現在,運力強大的鐵路和高速公路,在梅河口城區都是過境之態,梅河口周邊各地客流、貨流不再以梅河口為中轉地,靠交通立市的梅河口正失去交通中轉優勢。這種變化給梅河口發展帶來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可以說,它決定著梅河口市未來發展方向!面對交通局勢意想不到的突變,梅河口人將如何應對已成為一個大問題!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催生」梅河口火車站
1922年,張作霖深感通過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運輸軍用物資,處處受制於人,於是決心修築一條自己的鐵路。就這樣,沈吉(奉海、吉海)鐵路誕生了。
奉海鐵路於1925年7月開工,1927年9月修建到海龍,1928年8月抵達朝陽鎮。吉海鐵路1927年6月開工,1929年5月修通。1929年12月沈陽至吉林間全線正式運營。隨著1927年12月梅西(遼源)支線,1935年12月四西(遼源)線和1937年11月梅通線的開通,梅河口車站正式成為一個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站。
梅河口火車站站舍始建於1927年5月,是奉海鐵路線上三個有固定建築的車站之一,最初車站為磚瓦結構平房,建築面積30平方米。隨著車站客貨運量的增加和車站等級的提高,1929年重新修建了火車站站舍,新車站為歐式二層樓房,面積412平方米。
1946年4月23日,國民黨軍隊派出飛機轟炸梅河口火車站,將站舍和十九股鐵道全部炸毀。當時在我軍民共同努力下,很快修復了被炸鐵道、橋涵,但候車室沒有重建。
1947年,梅河口解放以後,我軍民按原圖紙稍做修改後,利用原基礎重新復建梅河口火車站,直到1949年竣工。新火車站去掉了原圖紙屋頂上的裝飾性建築,其他沒有重大變更。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梅河口火車站。
失去交通優勢, 打造區域中心城市靠什麼支撐?
作為鐵路沈吉線、四梅線、梅集線的交會點,梅河口火車站曾是全國48個一級編組站之一,日接發客貨列車159列,全年發送旅客150萬人次,全年發送貨物在80餘萬噸。 梅河口車站還擔負著各方向列車接發、解編作業,辦理各方向貨物發送、到達、中轉和旅客及行包的始發、終到、中轉業務。按工作量劃為一等站,是擁有51條線路的大型站場。公路方面,國道202線、303線、四白一級路貫穿全境,日車流量13500台次。梅河口市因交通得以立市,便利的交通使它成為我省東南部重要交通樞紐和貨物集散地,區位優勢明顯,方圓200公里內,毗鄰著吉遼兩省7個地級市和10個縣(市),圍繞梅河口構成了極佳的經濟圈,它地處松遼平原與長白山區的過渡地帶,幅員2174平方公里,城區規劃面積81平方公里,總人口62萬,其中城區人口21 萬。
梅河口市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4.6℃。礦藏豐富,主要礦產有煤、黃金、硅藻土、油頁岩、鐵、石墨、石英等17種。 市內10公里以上河流4條,流域面積1291平方公里。水資源總量為6.05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總量為3.89億立方米。全市林地面積79445公頃,原木總蓄積量315.4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27.8%。
當地政府堅持「工業主導、農業支撐、商貿突破、城市拉動」的發展戰略,優化發展環境,擴大對外開放,城市整體功能不斷完善。工業經濟初步形成了以食品、醫葯、包裝為主的支柱產業和以機械、冶金、建材、化工為優勢產業的工業體系。以市場為主體的商貿功能日益完善,果仁、大米、食品、建材、農機等專業市場輻射周邊地區,年交易額均在億元以上,梅河口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松子仁加工集散中心。
梅河口被譽為「千庫之縣,魚米之鄉」,是全國商品糧基地和優質水稻重點產區之一,綠色環保優質的梅河口大米以「皇糧御米」的美稱飲譽京華。具有長白山特色的土特產品種繁多,人參、鹿茸、山野菜、紅松子等久負盛名,暢銷國內外。
山清水秀、風景宜人的梅河口市還擁有磨盤湖、雞冠山、五奎山風景區、四季生態園等景區,是旅遊、休閑、娛樂的好去處,鄭培民同志故居坐落在梅河口市海龍鎮。幾年來,該市利用地理及資源優勢傾力打造區域中心城市,中等城市框架初步形成。因為交通得以立市,因為交通發達而成為局部經濟帶上的區域中心城市,一旦它失去了這種優勢,它還能成為區域中心城市嗎?這正是梅河口人所焦慮的。
面對交通之變,梅河口人問號多
為了了解調離梅河口的鐵路幹部職工的確切人數等一系列問題,記者近日專程赴沈陽鐵路局采訪,沈陽鐵路局新聞中心主任在接待記者時,對鐵路職工調離做了這樣的解釋:這次梅河口鐵路職工變動只是正常的工作崗位調整,不是所說的調離,是鐵路局合理工作部屬。關於其他方面的情況,這位負責人委婉地拒絕了采訪。
記者在梅河口鐵路各站、段、車間走訪,被訪者都表示,有大量職工離開了梅河口市,但確切人數「不知道」,基本上同意現在已經走了幾千人的說法。
在鐵路機務段梅河口車間,記者采訪了一位中層領導。他說,機務段是百年老段,原在梅河口市,現已搬到吉林市,這里成了車間。機務段最多時有9300多人,現在還有2000人,最近還要調走500人。以往,這里每月檢修機車幾百輛,屬中修車間,現在只小修幾十輛,車間里的重要設備都已拆除,他對鐵路局的這種工作安排也不理解。職工生活方面,新調走的職工不能都在新工作地買房,即使有房了,夫妻雙方工作性質不同,有的鐵路職工家屬在地方工作,這樣就導致眾多兩地分居的家庭出現,現在,在新調離職工中,已出現了離婚現象。
記者在梅河口市公安局鐵北派出所了解到,鐵路職工家屬約有一萬余戶,約五萬人。梅河口城區人口21萬,鐵路職工及家屬人數占城區人數的四分之一左右。絕大部分住在鐵北街鐵路家屬區,鐵路職工約有兩萬人。據戶籍民警向記者介紹,現在,因鐵路職工大量調走,已有近兩千戶鐵路職工家庭遷出梅河口市,不久還得有大量鐵路職工家庭搬離梅河口。
記者就梅河口火車站被削減編組業務量、鐵路機關調離和大批鐵路幹部、職工調離梅河口一事,采訪了梅河口市政府發改局一位領導,這位領導不願透露自己的姓名,他發表了個人見解。他認為,梅河口處於我省東南部局部區域中心位置,是咽喉要道,也是歷來兵家心爭之地。在今天,梅河口是經濟發展重鎮,是我省經濟建設的橋頭堡。鐵路的功能之一就是要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目前,鐵路方面這種變動對當地的經濟建設十分不利。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其他方面不說,鐵路職工人均月工資3000元,調走一千人,從理論上說,梅河口每個月消費就減少300萬元,十幾個機關調離,每個機關的工作消費又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加上客流和貨流被分流的損失,梅河口市的經濟發展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大影響,甚至將影響到梅河口市的發展走向。
面對如此交通失利的局面,梅河口人怎麼辦?是怨天尤人,還是自力更生?梅河口人當然會選擇後者。無論如何,梅河口的地理位置不容小覷!梅河口區域經濟帶的龍頭作用不可小覷!而梅河口人創業奮斗的精神更不可小覷!但是這些感嘆號依然不能抹去一個問號帶給我們的困擾:在經濟車輪飛轉的今天,面對任何一種區域經濟發展的「提速」,人們渴望的都是一種以「共贏」為前提的大戰略,忽視或漠視這樣的渴望的「發展戰略」是否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柒』 張學良有多少錢從他老爸那搞了多少

張作霖是奉系軍閥的首領,金銀財寶有多少我們不大清楚。但是他給他兒子留下了更多的是奉系軍閥中的地位、權力、威信...
他後半生大部分是在拘禁中度過的,錢財什麼的當然是有不少,不過他不能花,存在了美國的一家銀行里,裡面還有蔣介石的「不抵抗」的電文,至於具體金錢有多少,我們不得而知。

『捌』 奉海鐵路的重新光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投降以後,奉海鐵路才又回到中國人自己的手中,並又一次改回「瀋海鐵路」的稱呼。

『玖』 沈陽東站的歷史沿革

據大東區委提供的史料記載,奉海鐵路全長251.2公里,1925年7月開工,自奉天古城大北邊門外毛君屯起,東北行經撫順、營盤、南雜木、梅河口到吉林省海龍縣。本來該工程預計三年完工,可建設者們克服重重困難,提前九個月完成建設任務,於1927年8月正式通車,9月竣工開始辦理客貨運輸業務。
想來,那些建設鐵路的人們是狠狠憋著一口氣,決心要把這條鐵路建出來個樣子。因為之前沈陽的「南滿」鐵路、京奉鐵路、安奉鐵路等,其路權都被列強把持著。也因為如此,沈陽的物資、撫順的煤炭、遼東的木材、遼河平原的大豆等都被列強據為己有運往國外。
1919年,當時的奉天省長王永江提出了自建「奉海鐵路」的計劃,這一想法得到了張作霖的支持。當時的張作霖雖然已儼然沖著「東北王」的名頭而去,但是東三省在日、俄兩國的勢力范圍之間處處受制,極為不便;同時,京奉、「南滿」等鐵路相繼建成通車,東北人口增長,墾地增多,進出口貿易增加,客觀上也需要修建更多的鐵路。於是,張作霖決心修建自己控制的鐵路,與日本的「南滿鐵路」相抗衡,也把以海龍為首的柳河、東豐、西豐等縣的農副產品和土特產品由中國鐵路轉運。
1922年1月,王永江開始與「南滿」交涉,要求日本人放棄修建開原、海龍、吉林間的鐵路。據資料記載,最初「滿鐵」橫加干涉,聲言這一路線與南滿鐵路平行,會妨害「滿鐵」營業,有違條約;後來「滿鐵」向奉天省公署提出,如果讓它墊款代築洮昂鐵路,它便不幹涉中國自修奉海鐵路。王永江不得已,允其所請,一方面同「滿鐵」簽訂了洮昂借款包工合同,一方面規劃奉海鐵路的興築。
1925年,一個完全由中國人自籌資金、自己創辦的奉海鐵路修建公司正式成立,地點在大東區八王寺舊址附近,後為瀋海鐵路公司,當時的省府委派王鏡寰為公司總辦。鐵路修建在經費上採取官商全資,只准中國人入股,總投資為銀元2000萬元,奉天省財政廳撥款1000萬元,商民認股1000萬元。
奉海站,奉海線的始發車站
據記載,1927年9月鐵路竣工後,又於12月延長至朝陽鎮。此外,還修建自梅河口至西安(今遼源)支線,長66公里。
可想而知,在當時,這條鐵路線的完成所能引發的轟動,因為它是由中國人自建自管的鐵路。一般的說法是,這條鐵路引起了歐美各國的重視,這說明了中國人在東北不用外國資金、不用外國人的技術,也能自己興建鐵路。
如今這條鐵路仍在使用中,如在撫順營盤一段是只有單軌的鐵路線,來往火車需要控制時間確定行駛方向,依稀可見當年修建時候的艱難。
在通車以後,奉海鐵路建立了鐵路管理局,也開始修建車站,始發站便是我們今天還在使用的沈陽東站。
當年的車站叫「奉海站」,1929年奉海鐵路改為瀋海鐵路,站名也隨之改為「瀋海站」。據介紹,在奉海鐵路修建初期,因工程浩繁及籌款困難,奉海站舍最初是由木板房和青磚平房構成,車站設施極為簡陋。
1930年瀋海鐵路公司設計修建新站大樓,1931年破土動工,1932年竣工。奉海站大樓總建築面積1971平方米,坐南朝北,呈「一」字形,中心建築為3層,東西兩側配樓為2層,地下一層。
如今看來,這座建築也不失為民國時期建築的精品。中心建築3層為塔台,周圍鑲玻璃窗,便於四處瞭望,其頂部為上圓下方攢尖綠色寶頂,寶頂之上設一座方形小亭,方圓呼應,車站大樓呈寬而矮的建築格局,集中上挑使這座歐式建築雄偉挺拔。因為中心建築的2層是高於配樓2層的,因此整座建築顯得錯落有致。大門面北,門廊高近10米,兩側圓形石柱裝飾愛奧尼柱頭,雨搭上收為桃尖形。
如今,候車室一層添加了頂棚,空盪盪的大廳里,只有一個售票口在正常工作,每天經過東站經停的火車只有四五列。工作人員說,其實東站可以售全國各地聯網火車票,但是東站的整體破敗使這座火車站無法避免被冷落的命運。
據車站的工作人員介紹,最初這座建築進入大門的候車室,是兩層天井式大廳,大廳2層四周設有迴廊和木製護欄,頂棚懸掛華麗的燈飾,南北窗戶鑲嵌當時極為時尚的彩色玻璃。大廳兩側為木製樓梯,一層西側為售票處,東側為工作間。大廳2層兩側為旅客休息室。樓頂為露天陽台,三面飾有寶瓶式女兒牆。
史料記載
資料記載,「九一八」事變後,奉海鐵路等東北地區的全部國有鐵路都落入日本侵略者之手。1932年被日本南滿鐵路株式會社攫取,更名為「沈陽驛」。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投降以後,奉海鐵路才回到中國人自己的手中。由於該站位於沈陽城東而被命名為沈陽東站至今。
改造歷史
據記載,1931年,在車站大樓東側500米之處還建有奉海站東西兩座機車庫,用於機庫維修養護,還建有近20米高的水塔以及混凝土砌築的裝卸平台
2008年,中國記憶論壇的網友在附近搜索找到了這幾座同期的老建築,圖片也被發到了網上,不過建築的破損都比較嚴重。尤其是老的機車庫,多年前已經坍塌,剩餘的不過是一面舊時的外牆。但是,和沈陽東站一起,這些建築成為中國近現代鐵路發展歷史的見證,也是民國時期建築的珍品。
建國以後,沈陽東站改變了過去只有一個貨場、一個站台、兩個倉庫的舊貌,先後修建有東西及危險品貨場,佔地面積為63萬平方米,站房建築面積為1.56萬平方米,候車大廳為460平方米,站場股道有22條,負責物貨聯運作業的鐵路專用道有101條。同時,貨場全部實現了硬面化。
據工作人員介紹,東站將重新進行裝修施工,也許一座功能更完善的東站很快會出現在人們面前。但是,在東站門前,是一片破舊的廣場,住在附近的人們希望,未來給東站的是歷史和現代更完美地融為一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當年的「奉海鐵路局」舊址,如今的「沈陽東站」。日前,國務院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這座「奉海鐵路局舊址」大樓榜上有名,為沈城新添了一處「國保」級文物。
當年,「奉海鐵路」運輸大宗貨物,致使侵華日軍的「南滿鐵路」收入銳減。1928年,「奉海站」與北寧鐵路「沈陽站」(原沈陽北站)之間鋪設了聯運線;1929年,「奉海站」又與新建的「吉(林)海(龍)鐵路」連接。至此,吉林至關內的鐵路客運、貨運,均由中國管理的鐵路辦理。
原來,「沈陽東站」僅有4家專用線。沈陽解放之後,隨著「瀋海工業區」逐步形成,工業、儲運業不斷發展,1950年至1952年,「沈陽東站」形成了修建東塔機場、鐵道兵倉庫、鐵路預制廠、陶瓷廠、儲運公司一庫等10多家專用線。及至1962年,「沈陽東站」的34家專用線建成使用。1984年年底,「沈陽東站」的專用線已達52家90條。到1995年年底,「沈陽東站」專用線增至55家101條。
有關資料記載,1933年,「沈陽東站」的乘車人數僅有44819人次。沈陽解放後,鐵路部門改善了「沈陽東站」客運設施,延長了客運站台。1988年,新建了行李房、候車室,並在第一、第二站台之間架設了天橋。由原「沈陽北站」始發的沈陽至圖們、山海關、阜新、赤峰方面的客車,均改由「沈陽東站」始發。1989年,「沈陽東站」乘車人數達76.8萬人次;發送行李包件4000餘噸。
1991年,瀋海熱電廠投資280萬,為「沈陽東站」新增了一條「到發線」、3條「分類線」,大幅度增加了貨運量,日均卸車350車、裝車70餘車。從1995年1月起,「沈陽東站」停止客運,從此成為沈陽最大的鐵路貨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