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市公司的緘默期是什麼意思
「緘默期」也被稱為「等待期」,始於一家欲上市公司向SEC提交新股上市申請之時,結束於SEC批准有關申請之時。根據大蕭條時代通過的美國證券法,在這段時期中,上市公司的高層人員和擔任承銷工作的投資銀行就上市問題發表言論將受到嚴格限制,上市公司只能通過募股書向公眾發布信息。
美證監會提議放寬新股上市緘默期方面的規定:
SEC的委員全票(5票均贊成)通過了上述提案,該提案將接受公開評議。上述提案的通過是SEC放寬對股票上市限制的一個更大計劃的組成部分。如果SEC的提案最終被採納,那麼上市公司可在上市前數周向投資者提供更多的資訊,其中包括在線上進行上市資訊更新,公司高層可接受媒體的采訪,舉辦「路演」活動以吸引更多的潛在投資者等。
在對提案進行投票前,SEC企業財政部的主管阿蘭-貝勒(Alan Beller)在一個公開會議上表示:「我們處在一個我們的現有管理框架和規定已有些過時的時代。」貝勒還向SEC的委員指出:「現有體系導致公司和投資者的溝通被凍結。」
2. 在新股發過程中,靜默期到新股上市還有多長時間
一個多星期
3. 關於公司發行股票的問題
股份有限公司到國家證券市場通過發行股份籌措資金是企業融資的一種方式,很好的方式,但是作為股份發行公司在准備發行股票時要經過中國證監會一段漫長的程序審查,條件是嚴格的,所以不是什麼公司都能夠發行股票的。其次股票有的是通過交易讓股民取得收益,有的通過發行人的分紅獲得收益,但是一般通過分紅獲得的收益比建議獲得的要少,但是建議是一次性收益,分紅是長期性收益,分紅的錢一般在公司發布年報時分配,直接進入股民帳戶
4. 企業在 IPO 前為什麼要有緘默期具體有哪些要求
現在的證券市場是越來越活躍,參與人數也是越來越多。很多企業就會想辦法上市,以募集更多的資金發展壯大。而在上市過程中,這些需要IPO的企業都會有一段要求的緘默期。那麼,這個緘默期是什麼,為何又要被這么要求呢?
5. 靜默期的靜默期
靜默期是指IPO企業在規定期間內不得對證券發行進行公開宣傳。
創業板關於靜默期的規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規定:申請文件受理至發行人發行申請經中國證監會核准、依法刊登招股說明書前,發行人及與本次發行有關的當事人不得以廣告、說明會等方式為公開發行股票進行宣傳。但在主板發行中缺乏相關規定。本次《辦法》修訂時補充了這方面的條款。據悉,證監會還將在修改主板首發管理辦法時增加相關規定。
主板關於靜默期的規定:主板引入靜默期制度要晚於創業板,2012年5月21日,中國證監會公布修改後的《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在主板引入了靜默期制度。《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明確規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受理後至發行人發行申請經證監會核准、依法刊登招股意向書前,發行人及與本次發行有關的當事人不得採取任何公開方式或變相公開方式進行與股票發行相關的推介活動,也不得通過其他利益關聯方或委託他人等方式進行相關活動。
新股風向標網田維政認為,從創業板和主板關於靜默期的規定來看,主板將變相推介活動、第三方推介列舉出來,對靜默期的規定要更加嚴格,這有利於打擊IPO灰色公關行為,凈化IPO企業信息披露環境,避免投資者被誤導。但是,新政缺乏相應的懲罰措施,可能導致主板新引入的靜默期規定流於形式。在此之前,創業板先引入靜默期以來,尚沒有一家創業板IPO企業,因為違反靜默期規定而遭到證監會的公開譴責或懲罰。
6. 為什麼公司上市前要經歷靜默期(例如百度的上市)
因為上市需要這個條件。靜默期指從公司跟承銷商達成協議開始,一直到招股說明書做完後,再加25天。程序上的問題,是上市的必然。
7. 什麼是公司上市前的「靜默期」為什麼呢
上市前的靜默期,是從公司跟承銷商達成協議開始,一直到招股說明書做完後,再加25天。
企業第一次向公眾發行股票被稱為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IPO的過程對每一個公司來說都應謹小慎微,甚至如履薄冰,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會給公司的IPO進程造成致命影響。Google創始人在上市緘默期曾接受了《花花公子》的采訪,就引起了軒然大波,盡管這個采訪是數月前約好的,但它仍然影響了Google的聲譽,加之其他一些細節的不注意,導致它被迫將股票發行價下調30%,最終定為85美元。
因此,上市前的靜默期對企業最終的上市是非常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