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深圳市利爾達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深圳市利爾達科技有限公司是利爾達科技有限公司下屬全資控股子公司之一,成立於2001年。公司坐落於全國排名前列的經濟特區深圳,依託優越的地理條件和總公司的產品資源,並憑借團隊專業水平和成熟的技術支持,銷售業績穩步增長,逐步在廣州、廈門、珠海等大中城市設立了集銷售、服務為一體的辦事處。
法定代表人:段煥春
成立時間:2007-02-05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30110369669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深圳市福田區深南路聯泰大廈2102B-2105
股票簡稱:寶勝股份 股票代碼:600973債券簡稱:12寶科創 債券代碼:122226 寶勝科技創新股份有限公司
㈢ 中國500強上市公司名單和股票代碼
中國500強上市公司名單及股票代碼您可以通過新浪財經、東方財富網等財經網站進行查詢。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作為任何建議。
應答時間:2021-07-1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㈣ 有哪些上市公司屬於生物科技
主營生物制葯上市公司:
1、深圳市北大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3、三九宜工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4、四環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5、桂林集琦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6、金花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7、北京天壇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8、上海復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9、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
10、浙江錢江生物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11、廣東肇慶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13、雲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14、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
15、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據中國生物公司排名數據統計分析,中國生物公司排名分別是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壇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雲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遼寧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生物製品有限公司、上海萊士血液製品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西博雅生物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拓展資料:
生物科技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名詞,它是由英文biotechnology翻譯而來。美國國家科技委員會將生物科技定義為「生物科技包含一系列的技術,它可利用生物體或細胞生產我們所需要的產物,這些新技術包括基因重組,細胞融合和一些生物製造程序等。」
醫葯生物技術產業是指應用重組DNA技術、單克隆抗體技術、細胞培養技術、生物反應器、蛋白質工程、克隆技術、幹細胞技術、生物信息學技術、高通量篩選等技術,所生產的葯品或試劑、醫療診斷手段、醫療器械及相關產品所行成的產業。
醫葯生物技術產業是以上技術研發成果的規模化生產,本文著重介紹生物技術葯物、疫苗、血液製品、生化葯物、診斷試劑、抗生素六大方面。
㈤ 2006年新三板首批十家公司
2006年上新三板的很多,首批十家公司如下:
斯盛能源擬登錄新三板
斯盛能源(832131)全稱深圳市斯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00 萬元,公司主要從事鋰離子電芯、電池的研發、生產、銷售。
羅伯特擬登錄新三板
羅伯特(832137)全稱安徽羅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000 萬元,主營業務成套開關設備、核心元器件、在線監測類產品、系統集成類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天涌影視擬登錄新三板
天涌影視(832133)全稱上海天涌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500萬元 ,主營業務電視劇投資、製作、發行以及衍生業務。
利爾達擬登錄新三板
利爾達(832149)利爾達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注冊資本7500 萬元,主營業務物聯網嵌入式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電子元器件的銷售。
戈蘭迪擬登錄新三板
戈蘭迪(832140)全稱廣州戈蘭迪時尚家居製品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500萬元,主要業務為人造石及相關家居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一銘軟體擬變更為做市轉讓
一銘軟體(831266)公告稱,公司股票變更為做市轉讓方式的申請已經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同意。公司股票將於 2015 年 3 月
3 日起採取做市轉讓方式。 做市商分別為東海證券及東北證券。
海昌華擬登錄新三板
海昌華(832143)全稱深圳市海昌華海運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000 萬元,公司專業從事國內沿海及內河的成品油、化學品運輸業務。
宇都股份擬登錄新三板
宇都股份(832134)全稱宇都供應鏈(山東)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00 萬元,主營業務為客戶提供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服務以及供應鏈整體解決方案。
中衡公估擬登錄新三板
中衡公估(832138)全稱安徽中衡保險公估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主營業務是從事保險標的出險後的查勘、檢驗和估損理算等保險中介服務。
軟智科技擬登錄新三板
軟智科技(832144)全稱南京軟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00萬元,公司是為以銀行為主的金融機構及其他企業提供數據分析和經營管理一體化 IT解決方案的 IT綜合服務提供商。
新為股份擬登錄新三板(新三板,我們都用犀牛之星)
㈥ 兵器裝備集團的8家上市公司股票有哪些
兵器裝備集團的8家上市公司股票如下:
西儀股份(股票代碼:002265)、長安汽車(股票代碼:000625)、利達光電(股票代碼:002189)、湖南天雁(股票代碼:600698)。
ST嘉陵(股票代碼:600877)、中原特鋼(股票代碼:002423)、東安動力(股票代碼:600178)、保變電氣(股票代碼:600550)、江鈴汽車(股票代碼:000550)。
兵裝集團概念一共有9家上市公司,其中4家兵裝集團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證交易所交易,另外5家兵裝集團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集團公司現擁有60多家企業和研發機構,培育出了「長安」「建設」等一批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知名品牌。作為國防科技工業骨幹力量,目前已形成了末端防禦、輕武器、機動突擊、先進彈葯、信息光電、反恐處突等裝備體系。
裝備廣泛服務於我國陸、海、空、火箭軍及公安、武警等國家所有武裝力量,對我國國防和安全起著重要的基礎性和戰略性作用。汽車形成了以轎車、微車、客車、卡車、專用車為主的產品譜系。
在全國擁有10大生產基地,31個整車及發動機工廠,年產能超過300萬輛,正朝著世界一流車企邁進。輸變電產業瞄準高端產品領域不斷深化自主創新,由下屬企業保變電氣參與的「特高壓交流輸電關鍵技術、成套設備及工程應用」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以該項技術為支撐研製的世界首台1000MVA/1000KV特高壓交流變壓器,創造了電壓等級最高、單相容量最大等世界紀錄。在光電信息、醫葯健康、金融服務等領域擁有多個「隱形冠軍」企業。
(6)利爾達科技集團股份股票公司擴展閱讀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大力實施擴大開放戰略。與美國福特、日本鈴木、馬自達、雅馬哈等國際知名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組建長安福特、長安鈴木、建設雅馬哈、北方易初等50多家合資企業。
在全球建立了30多個生產基地或營銷機構。根據黨的十六大關於本世紀頭20年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科學判斷,著眼於中國特色新軍事變革需要,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將立足科學發展。
著力自主創新,以「保軍報國、強企富民」為使命,以「能力提升、整體跨越」為工作方針,大力推進「六年兩步走翻兩番」戰略,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集團,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人類的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㈦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哪些股票代碼
600850華東電腦:上海華東電腦股份有限公司;002268衛士通:成都衛士通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002415海康威視: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600562國睿科技:國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990四創電子: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停牌中);002544傑賽科技:廣州傑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停牌中);002368太極股份: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停牌中)
(7)利爾達科技集團股份股票公司擴展閱讀: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總部設在北京,所屬二級成員單位58家,三級公司184家,分布在全國18個省市區。其中,有7家公司是上市公司,包括傑賽科技、海康威視、太極股份、華東電腦、四創電子、衛士通和國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公司注冊資本47.68億元,2013年實現總收入1200億元。
集團公司承建了數百項國家及省市電子政務和金融信息化系統工程,「中國國家政府網」、「國家電子政務信息平台」等;並為國家「金宏」、「金審」、「金盾」等「金」系列信息化工程提供了技術支撐、裝備和系統服務,為推動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㈧ 利爾達科技公司待遇和信譽怎麼樣
利爾達科技有限公司
市場部 | 產品/品牌經理 | 6001-8000元/月
㈨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下屬的6家上市公司是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下屬的上市公司其實有7家,它們分別是:
1、上海華東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華東電腦股份有限公司於一九九三年九月成立,是以中國著名的計算機研究和開發機構-華東計算技術研究所雄厚的科技實力為依託,集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研究開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於一體的高科技公司,也是中國信息產業界的首家上市公司。
資料拓展:
1、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簡稱中國電科)是經國務院批准、在原信息產業部直屬電子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業基礎上組建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副部級軍工集團。[1]主要從事國家重要軍民用大型電子信息系統的工程建設,重大裝備、通信與電子設備、軟體和關鍵元器件的研製生產。
2、上市公司:
上海華東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衛士通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傑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國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網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