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果香港某某證券公司倒閉,那麼在該證券公司所買的美國股票如何處理
如果證券公司倒閉,可以轉到其他證券公司繼續交易,不會受影響,不過手續上還是會有點麻煩,畢竟涉及到資金往來的問題,所以最好選擇大券商比較可靠,平台安全方便會有保障很多。
❷ 求香港上市券商股票代碼
00665(大福證券) 00086(新鴻基公司)00064(結好控股)00952(華富國際)00218(申銀萬國)00510(時富金融服務集團)00821(匯盈控股)00619(南華金融)00655(香港華人有限公司)00812(敦沛金融)00111(信達國際控股)00717(英皇證券) 00335(美建集團)
香港大型本土最佳上市券商,港股美股恆指期貨外匯貴金屬開戶或咨詢請加好友
❸ 香港知名證券公司有哪些
1、國元證券
國元證券是為順應信證分業、行業重組的發展趨勢,由原安徽省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和原安徽省信託投資公司作為主發起人,於2001年8月設立的證券公司。
2007年10月30日以股權分置改革為契機,借殼北京化二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是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登記的綜合類證券公司。
2、華泰證券
華泰證券即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江蘇省證券公司,於1990年12月成立於南京,是中國證監會首批批準的綜合類券商,也是全國最早獲得創新試點資格的券商之一。
3、中信證券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證監會核準的第一批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前身是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4、海通證券
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成立最早、綜合實力最強的證券公司之一,擁有一體化的業務平台、龐大的營銷網路以及雄厚的客戶基礎,經紀、投行和資產管理等傳統業務位居行業前茅,融資融券、股指期貨和PE投資等創新業務領先行業。
5、廣發證券
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1年9月,是中國首批綜合類券商之一,是一家與中國資本市場一同成長起來的新型投資銀行。
❹ 如何在香港股票開戶
在香港開戶需要准備身份證證明、地址證明、銀行卡復印件等能夠證明你身份的證件。傳統券商營業部櫃台開戶流程:一、准備資料:1、身份證證明:身份證正反復印件或護照復印件均可。2、銀行卡復印件:銀行卡正反面復印後在復印件上簽字即可。3、地址證明:物業公司開具的住址證明,或個人信用卡三個月內的月結單、水電費單、煤氣費等能證明本人住址的單據。二、攜帶開戶資料到券商營業部櫃台,填寫開戶表格。可選擇現金帳戶和保證金帳戶(保證金帳戶是可以進行骨票抵押的帳戶)。開戶資料(身份證復印件、地址證明、開戶表格)將由工作人員每日晚五點快遞到香港總部。三、三天左右後會接到該券商的香港公司員工的信息確認電話,如果表格中有填錯的或不妥的,也會在電話中說明,如果一切順利,就進入到下一步中。四、過幾天收到電子郵件,郵件中有帳號信息和密碼,說明開戶成功,只有按提示匯款就可以進行港股交易了。五、開戶成功後,招商香港公司將會給你在香港渣打銀行以你的名字開一個信託戶口(用於資金託管)。另外,香港開戶後還需要開一張香港銀行卡,以便資金出入的中轉。
❺ 中信證券香港股票和內地有什麼區別
中信證券,A股,代碼600030,在2002年底發行和上市。H股,2011年10月,代碼06030HK。從目前價位看,港股20.9港元,價位更低。
❻ 香港股票
建議,開始先接觸h股
❼ 大陸哪家證券公司可以開港股及其費用
以華泰香港證券公司可以開通港股。
港股開戶只需提供身份證和居住地址證明,然後簽署一份開戶文件即可。隨後,香港證券公司會幫助客戶開設港股交易賬戶,並幫客戶在渣打銀行開設資金賬戶,客戶收齊上述資料後就可進行港股買賣了。
一、 資料准備
1、居住地址證明:香港證監會要求港股投資者必須提供現居住地址證明,居住地址證明可使用:水、電費單、電話費單、手機話費單、燃氣費單、基金對賬單、保險對賬單、信用卡對賬單等任一種代替。前提是單據必須為機打單據,而且要有客戶名字、地址、且在三個月以內。(註:開戶文件上填寫的住宅地址必須和居住證明地址一致)
2、身份證正反復印件
3、銀行卡正反復印件(銀行卡背面必須簽名)
二、簽署開戶文件
客戶填寫個人基本信息資料,並簽字(所有簽字字體必須一致)。
三、開戶資料送達香港證券公司
在收到客戶開戶申請並審核合格後,就會為客戶開設股票交易賬戶和渣打銀行專用信託戶口。並通過簡訊、EMAIL、開戶信等方式將賬戶送達。
1、簡訊:客戶會收到香港證券公司發的手機簡訊,內有股票交易賬號。
2、Email:香港證券公司會將股票交易賬號的「登錄密碼」和「交易密碼」通過email的形式發給客戶(Email地址非常重要,一定要常用的郵箱地址)。
3、開戶信:香港證券公司將為客戶寄送開戶信,內有渣打銀行專用信託戶口和客戶經理名字及聯系方式。
❽ 香港股市與內地股市有哪些區別
1.證券市場的差異
由於香港證券市場較國際化,兩地的投資者會對證券估值和市場前景或會作出不同的判斷,內地投資者在參與香港證券市場時宜審慎。根據香港交易所資料研究及策劃部提供的研究報告,由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的12個月期間,本地投資者的交易占市場總成交額的53%,較上一年度的56%為低。外地投資者(主要為機構投資者)的交易約佔42%,較上一年度的36%為高。其中美國投資者佔全部外地投資者交易的比重最大(26%),英國投資者為24%,歐洲其他地區為23%,新加坡為9%,中國內地為5%,日本為3%,中國台灣地區為1%。在衍生產品市場中,由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的12個月期間,英國投資者佔香港交易所市場交易總額的33%,歐洲(不包括英國)佔19%,美國為18%,新加坡為11%,中國內地為6%,日本及中國台灣地區各為1%。研究發現,來自英國、美國與歐洲、日本及新加坡的外地投資者主要來自機構投資者(接近或超過90%),然而,內地投資者的交易最少有2/3來自個人投資者。同時,外地股票經紀承接投資者交易總額的73%,該比例與外地衍生產品經紀佔香港交易所期貨與期權市場總成交量的的比例一樣,82%的股票期權莊家是外地衍生產品經紀。外地投資者在香港交易所期貨及期權市場的交易主要通過外地衍生產品經紀進行(93%),在這些外地衍生產品經紀中,美資及歐洲大陸資金控制的比重最大(分別為38%及32%)。75%的英國投資者交易是通過美資及歐洲大陸資金控制的衍生產品經紀進行。新加坡是外地投資者交易的亞洲區最大來源地(11%),這其中的53%是通過英資及歐洲大陸資金控制的衍生產品經紀(53%)及中資控制的衍生產品經紀(24%)。來自中國內地的投資者交易大部分是通過香港本地衍生產品經紀(63%)進行,其次是台資經紀(14%)及中資經紀(12%)。總體來講,香港的證券市場被美資和歐資掌控,而且這些外資交易主要來自外資機構交易(94%),可以說內地投資者面對的對手是非常強大而專業的,務必要高度謹慎。我們要深入研究和投資自己最熟悉的公司才能相對安全。
經濟學者萬如海撰文提醒內地投資者要高度警惕對沖基金的投資戰法,對沖基金很可能會先向上做多,推波助瀾撈一把,等到漲幅足夠、估值高估明顯後,再反手做空。君不見,目前漲幅巨大的熱門股都是有權證、個股期權、個股期貨的大股票,這種利用杠桿追求利潤最大化的手法正是對沖基金的風格。如果內地投資者只看到了價值型外資機構減持對股價的影響有限,沉浸在「人民幣全面驅逐美元」的幻境中,那麼,當對沖基金將一套做空工具揮舞得令人眼花繚亂時,對此缺乏准備的內地投資者就會感到茫然失措。投資者應開始調整投資策略:①保守型內地投資者現在應該降低熱門股票上使用杠桿的比率,只持有正股,不再買高杠桿的權證等衍生品,以防風險;②可以轉向一些冷門、但股價仍被低估的股票。最近港股上市公司紛紛回購股票,買這些股票,起碼可以保證短期內你跟這些大股東的利益是一致的,再加上物有所值,何樂不為;③假如指數繼續上漲,可以買一些國企指數的認沽權證來給自己做個保險,不要按照全部現貨的比例對沖,因為指數繼續向上的可能顯然大於向下,可以對部分現貨做對沖,國企指數認沽權證的杠桿一般在3倍多,買5%~10%的倉位足夠了。」在產品種類方面,香港證券市場提供不同類別的產品,包括衍生權證、期貨、期權、牛熊證、交易所買賣基金、單位信託/互惠基金、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及債務證券,以供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在不同市況下有所選擇。香港證券市場亦准許進行受監管的賣空交易。
2.交易安排的差異
內地市場有所謂漲跌停板制度,即漲跌波幅如超過某一百分比,有關股份即會停止交易一段指定時間;香港市場並沒有此制度。無論是新上市股份還是已上市股份,每天的漲跌幅都不受限制。因此香港股市波幅劇烈,新股民一定要有心理准備。
香港股市採用的是「T+0」交易方式,也就是說股民當天買入的股票當天可以賣出。這種交易方式的好處在於提高市場的交易量,當投資者發現自己犯錯誤時,也可以馬上止損。新入市的股民往往喜歡利用這點來頻繁買賣,做超短線的交易。在香港證券市場,股份上漲時,股份報價屏幕上顯示的顏色為綠色,下跌時則為紅色;內地則相反。
港股的交易征費、交易費與股票印花稅三項費用合計為0.109%,再加上0.25%的傭金,投資者交易港股單向交費標准為交易額的0.359%,雙向則為0.718%,而內地A股市場印花稅為0.3%,再加上券商傭金收取比例0.2%,目前A股單向交易費用為0.5%,雙向則為1%.即使考慮內地券商傭金收取大多會有所優惠,目前行業平均水平為0.16%左右,A股雙向交易成本仍達0.92%,還是高於香港的0.718%。
申購港股新股時可以申請券商提供融資,這是和內地A股市場有明顯差異的地方。新股認購時常出現超額認購的情況,投資者獲分配之機會相對減少。在此情況下,投資者可能預計未必會完全獲取其認購數量,因而認購多於自己的實際希望獲分派之股份數量。通過券商提供之融資服務,便可用現有的資金認購更多的新股,從而增加獲配售機會。一般在主板上市之新股信貸比率可高達90%,即您只需支付申購金額之10%現金即可申購,其餘90%之申購金額將由券商以貸款形式代為支付。認購到的新股將直接進入投資者賬戶,上市當天即可拋出。每次收取100港元手續費,如果沒有認購到,手續費也不會退還。
香港證券市場以港元為交易貨幣;而內地股市用作交易的是人民幣。內地投資者在參與香港證券市場時宜留意以上交易方式的差異。
3.證券文化的差異
香港市場是國際市場,遵循國際慣例。經濟學者周到撰文指出,「香港市場的股票買賣基本單位自50股至100000股不等,而內地市場統一規定為100股,內地股市會計年度起訖日期規定為1月1日至12月31日,股票面值約定俗成為1人民幣元。而香港會計年度有12種,導致它們分散公布定期報告。香港市場既有中國香港上市公司和中國上市公司,也有澳大利亞、百慕大群島(英)、加拿大、開曼群島(英)、英國等海外公司前來上市。其上市股票的面值從0.1至1元不等,甚至有以0.0001至5不等港元載明面值的,有以0.00001至0.5不等美元載明面值的,有以0.2澳門元載明面值的;也有上市股票乾脆無面值。發行人可以選擇任一月份的最後一天作為會計年度終了日。這些與內地市場大相徑庭的做法,導致人們無法對其整體業績予以統計,並進而計算整體財務指標。香港財經類媒體看著內地蔚為大觀的業績話題,只能瞠目結舌。它們能關注的,只是某一家上市企業給出的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香港市場上市企業的會計年度有12種,導致它們分散公布定期報告。這就難以集中形成業績浪話題。香港市場既無法按上市企業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公布排行榜,也難以評選什麼百強上市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