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價的升降對該股的上市公司有什麼影響
對上市公司並沒有直接的影響,對股東有影響,因為市值縮小了。
㈡ 股票的升降是和什麼有關的,有什麼因素影響著企業的股票值
股票作為一種商品,本身存在價值,即股票發行方的所有權。
當然股票也會有它的價格。
這個價格變化由諸多因素導致。
首先也是最基本的,股票的價格決定於它的價值。
但是對於所有權到底值多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所以,其價格在不同的人看來有不同,因而引起價格的升降。
那麼什麼東西影響了人們對股票價值的判斷呢?
1、公司的資產,行業地位,盈利能力都影響人們對股價的判斷;
2、市場環境,金融政策,資金流動性、其他投資的回報率也決定著人們投資、等待、風險承受的能力,最終導致股價變化;
3、輿論、股評、不可控的其他原因導致人們對與股票的價格判斷;
4、其他對於權力大小,控制能力等也導致股票的所有者對股價的判斷。
舉例來說,一隻股票現有價值(即所代表的資產的大小)為1元,估計該公司的盈利能力(摺合資產增值能力)為10%每年。若利率為0,則可以看到,如果投資5年,花1.5元以內購買該股就是值得的。
可是有可能有人願意投資10年,則2塊錢,他也覺得值。
但是,也有人認為該公司盈利能力會下降,即便投資5年,他也不願花1.5買。
更有可能,有人認為它盈利能力會增加,他願意花1.5以上買。
也有可能利率增長到15%一年,則人們會買掉股票來存款。
其他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人們認可1.5元,或不認可。
當不認可的人佔多少,則股價走低,認可的人佔多數,股價走高。
實際上,影響股價的原因太多太復雜,所以根本就沒有誰,或那種系統、理論能說清楚,所以,它會隨時在改變。
即使如此,一些決定性因素還是標志著股票的價格走向,不過都會在一定時期能有效。條件一變,就會失效,重新分析。
㈢ 公司最近上市了,員工怎麼提高個人能力
我國(上海、深圳)股份制公司要成為上市公司,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
1.《公司法》對股票上市的條件明確規定:
(1)股票已經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向社會公開發行。
(2)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5000萬元。
(3)開業時間3年以上,最近3年連年贏利,原國有企業依法改建而設立的,或者《公司法》實施後新組建成立的,其主要發起人為國有大中型企業的。
(4)持股票面值達人民幣1000元以上的股東人數不少於1000人,向社會公開發行股份達公司總股份的25%以上,公司股本超過人民幣4億元,其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份比例在15%以上。
(5)公司在最近3年無重大違紀行為,財務報表無虛假記載。
(6)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條件。
2、上海證券交易所對申請上市公司的規定,上海證券交易所採取分部上市的辦法進行交易。
在第一部上市的條件:公司實收股本不得少於500萬元人民幣,公司向社會發行的股票占實收股本額的比例不低於25%;記名股東不少於25人。
在第二部上市的條件:申請上市的實收股本額要不少於100萬元人民幣,公司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票占實收股本額的比例不少於10%,記名股東不少於300人。
3、深圳證券交易所對申請上市公司依照營業記錄、資本數額、股票市價、資本結構、獲利能力、股權分散程度及股票的流通性等指標,將不同的上市股票分為三類。
一類股票上市條件:主體企業,從事主要業務的時間須在3年以上,且具有連續盈利的營業記錄,實際發行的普通股總面值在人民幣2000萬元以上;最近一年度有形資產凈值與有形資產總額比率在38%以上,且無累計虧損;稅後利潤8年度決算,實收資本額的比率要求在前面2年均應達利10%,記名股東人數在1000人以上,持有股份量占總股份0.5%以下的股東,其持有股份之和應占實收股本總額的25%以上。
二類股票應具備條件:公司申請發行股票前一年有形資產凈值佔有形資產總額不低於20%,普通股實行發行面值須在人民幣1500萬元以上;上市企業最近一年有形資產值佔有形資產總值比率不低於30%,且無累計虧損,資本利潤率前兩年均達8。%以上,最後一年達9%以上,股東人數不少於800人,持有股份量占總股份的0.5%以下的股東,其持有的股份之和應占實收股東總額的25%以上;企業連續營業時間2年以上。
三類股票上市的條件:實收股本金額在500萬元人民幣以上,最近年度股本利潤達到10%以上;記名股東人數在500人以上。
中國內地企業到香港聯交所上市有什麼要求?
(1) 必須是在中國正式注冊或以其他方式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且必須受中國法律、法規的制約;
(2) 上市後最少在三年之內必須聘用保薦人(或聯交所接受的其他財務顧問),保薦人除了要確定該公司是否適合上市之外,還要向該公司提供有關持續遵守聯交所上市規則和其他上市協議的專業意見;
(3) 必須委託2名授權代表,作為上市公司與聯交所之間的主要溝通渠道;
(4) 可依循中國會計准則及規定,但在聯交所上市期間必須在會計師報告及年度報表中採用香港或國際會計標准。上市公司的申報會計師必須是聯交所承認的會計師;
(5) 必須委任1人與其股票在聯交所上市期間代表公司在香港接受傳票及通告;
(6) 必須為香港股東設置股東名冊,只有在香港股東名冊上登記的股票才可在聯交所交易;
(7) 在聯交所在市前要與聯交所簽署上市協議。另外,每個董事和監事需向聯交所作規定的承諾,招股書披露的資料必須是香港法例規定披露資料。主要股東的售股限制:上市半年內不能出售該部分股票,半年以後仍要維持控股權。
上市場所多多 中國企業應該如何選擇?
公司上市與公司員工的工資增長基本無直接聯系,與公司經濟效益切相連。
㈣ 怎樣的公司才具備較強的股本擴張能力
已上市的中小板企業一般股本擴張能力強。
股本擴張能力強在於發行價比較高,資本公積金大,這樣就可以不斷地進行送股,增發,配股等方法,股本擴張即通過發行股票的方式來籌集資本額的增加。
股份是很重要的指標。股票的面值與股份總數的乘積為股本,股本應等於公司的注冊資本,所以,股本也是很重要的指標。為了直觀地反映這一指標,在會計核算上股份公司應設置"股本"科目。公司的股本應在核定的股本總額范圍內,發行股票取得。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發行股票取得的收入與股本總額往往不一致,公司發行股票取得的收入大於股本總額的,稱為溢價發行;小於股本總額的,稱為折價發行;等於股本總額的,為面值發行。我國不允許公司折價發行股票。在採用溢價發行股票的情況下,公司應將相當於股票面值的部分記入"股本"科目,其餘部分在扣除發行手續費、傭金等發行費用後記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其中,發行手續費直接計入管理費用,傭金則沖減「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
㈤ 為什麼股票指數的上升或下降對一個公司的股票升降會有影響
你說倒了,是股票的價格決定了股票指數,當然有的股占指數的比重重,稱為權重股,有的占指數的比重輕,只是股票有聯動效應而已,當然當股市資金進入量多的時候,大家購入股票的積極性上升,股票的價格上升,從而股指就自然而然上升了
㈥ 決定股票升降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條件一:不同的大勢有不同的選擇。升勢的時候選擇板塊類的個股;盤整的時候突破的個股比較好;跌勢的時候我是不會做板塊的,即使做了,那些除了龍頭股以外的個股也不會跟著被帶上來。
條件二:選擇龍頭股。假如在領頭的股票身上賺不到錢又怎能在別的股票身上賺錢呢?即使我要做整個板塊,也是有一隻的籌碼比較集中的作為領頭羊。同樣的,即使是超跌反彈等行情也都是有籌碼最集中的。
條件三:盡量在尾盤買。這樣一天的圖形做完了,可以簡單的看出我們的意圖而不會被迷惑。
條件四:不要被大陽線嚇倒。漲幅居前的股票總有幾只在明、後天還會好的。
條件五:參考大盤。大盤的分析比個股簡單的多,牛市陽多陰長,熊市陰多陽長。
條件六:不要相信越跌越買的言論。經過風險的量化可以發現,越跌越買比越漲越買的風險大得多。如果跌到止損位,果斷賣出。
條件七:順勢而為。但要明白物極必反的道理,漲了五六天的股票明天還會漲嗎?要點:所有所有的一切,成交量
㈦ 股票的升降對上市公司有影響嗎
一般沒有關系.
但是如果上市公司的領導手裡有本公司的股票,那麼漲跌他就關心了.他會跟機構聯合起來做高股價,他好獲利.
就算不這樣,股價高了,公司形象好,下次增發股票的時候,發行價能高一些,配股也能高一些.
另外,股價高,在吸收合並別的公司的時候自己付出的少,佔便宜.
還有就是如果公司高層有股權激勵,股價高了,他們獲得的收益多.
以前,股票的漲跌對公司沒什麼影響,所以公司都爭著上市,就是為了圈到錢。至於股票的走勢,他們都不關心,就是要再圈錢的時候,把報表做的好看些,利潤做多點,讓投資者把錢給他。
現在,進行了股改,以後就是全流通,那些大股東的非流通股也可流通了,股票漲了,自然他們的資產也變多了。
㈧ 股票升降與公司的關系
1、上市公司利潤盈虧和其發行的股票漲跌,在短期內股票價格與上市公司的業績沒有必然的關系,但如果上市公司的業績很好又處於壟斷、或者是行業的龍頭的話,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價格從長期來看是向好看漲的。
2、一個企業的經營狀況反應成它的股票,在股市的股票基本面上,主要數據是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未分配利潤、公積金等,這些數據好的話說明企業盈利預期強,給股東的長期回報就高,發行的股票就有投資價值;但在二級市場股價漲跌的主要因素還是受到市場的直接影響的,不會因為企業的業績好而股價不跌的。
3、假如上市公司的股價大幅上漲,上市公司雖然不能得到股票價格上漲帶來的獲利,這是因為上市公司首發發行股票時,保舉券商就一次性地將資金付給了上市公司,首發以後的股票進入二級市場交易後,股價的漲跌就跟上市公司沒有直接關系了,直接受益的是保舉券商和其它股票持有人。
㈨ 是什麼因素左右著股票的升降能說說具體的原因嗎
股票作為一種商品,本身存在價值,即股票發行方的所有權。
當然股票也會有它的價格。
這個價格變化由諸多因素導致。
首先也是最基本的,股票的價格決定於它的價值。
但是對於所有權到底值多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所以,其價格在不同的人看來有不同,因而引起價格的升降。
那麼什麼東西影響了人們對股票價值的判斷呢?
1、公司的資產,行業地位,盈利能力都影響人們對股價的判斷;
2、市場環境,金融政策,資金流動性、其他投資的回報率也決定著人們投資、等待、風險承受的能力,最終導致股價變化;
3、輿論、股評、不可控的其他原因導致人們對與股票的價格判斷;
4、其他對於權力大小,控制能力等也導致股票的所有者對股價的判斷。
舉例來說,一隻股票現有價值(即所代表的資產的大小)為1元,估計該公司的盈利能力(摺合資產增值能力)為10%每年。若利率為0,則可以看到,如果投資5年,花1.5元以內購買該股就是值得的。
可是有可能有人願意投資10年,則2塊錢,他也覺得值。
但是,也有人認為該公司盈利能力會下降,即便投資5年,他也不願花1.5買。
更有可能,有人認為它盈利能力會增加,他願意花1.5以上買。
也有可能利率增長到15%一年,則人們會買掉股票來存款。
其他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人們認可1.5元,或不認可。
當不認可的人佔多少,則股價走低,認可的人佔多數,股價走高。
實際上,影響股價的原因太多太復雜,所以根本就沒有誰,或那種系統、理論能說清楚,所以,它會隨時在改變。
即使如此,一些決定性因素還是標志著股票的價格走向,不過都會在一定時期能有效。條件一變,就會失效,重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