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從長遠來看 股票的全流通是好是壞
全流通是歷史必然,所以是好事.
股票全流通後有利於資源的有效配置,優質股票和垃圾股就會很快體現出差別,那樣才能真正體現出從企業經營狀況上作為選股決策的重要性.
B. 全流通股的特點和缺點,請說詳細
全流通是世界的潮流也是中國資本市場必然選擇,只有全流通股市才會建康的成長。
C. 股票全流通好還是不好
好不好看自己怎麼認為,下面介紹一下全流通股票:
我國股市成立時制度上比較特殊,一家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中有很大一部分不能流通(即在交易所公開買賣),包括國家股,法人股等等,這就是所謂的「股權分置」或「全流通」問題。一般投資者購買的是可以流通的流通股。這就造成了很多問題。
目前正在進行的「股權分置」改革,就是要讓所有的股票都可以自由買賣,也就是「全流通」,讓股市在制度在走向完善,讓其正常發揮作用。
這項改革有很多困難,制度上的、利益上的、操作上的等等,其中之一就是利益的再分配。
非流通股東的持股成本大都很低,而流通股東的成本很高,比如以前的國企改製成股份公司時,按凈資產折價為國家股,後來發行現流通股時則按幾倍於凈資產的價格發行,當時由於國家股不能流通,發行時也沒有太多問題。現在如果都可以買賣了,對流通股東就很不公平,這就需要非流通股東向流通股東支付一定的補償來獲取「流通權」,這就是所謂的支付「對價」。
2009年6月19日晚,國務院宣布在境內證券市場實施國有股轉持政策,轉持國有股由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持有,從而掀開中國證券市場全新的一頁。
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曾經是長期困擾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的一個桎梏。從2005年4月末開始,一場席捲整個市場、波及多個方面的股權分置改革相繼展開,並於2006年底初步告捷,奠定了全流通股市的制度框架。
但是,進入「後股改」時期的中國股市並不平靜,對於「大小非」、「大小限」的議論仍不絕於耳。特別是在市場低迷時,對於解禁股的各種爭論更趨激烈,解禁股甚至被指為「砸盤」的罪魁禍首。
而一旦市場情緒高漲之時,人們對解禁股的關注度又驟然降低。從2009年3月以後的市場看更是如此。人們對所謂的「大小非」股票不再恐懼,可以解釋為「牛市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但也折射出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日益得到夯實。
如果說始於2005年4月末的股改大變革奏響了中國股市步入成年的號角,那麼這個成人禮儀式顯然還沒有落幕:股改成功只是它的上半場,建立起中國特色的全流通市場是這個成人禮的下半場。
D. 已經全流通的股票好不好
全流通的股票,也就是沒有限售股,可以說是比較活躍,比較靈活,如果說風險,當然也要看公司業績,同時看公司高管對公司的一個前景判斷,如果高管對前景公司不看好,那樣的話非全流通股票風險大,因為到了解禁的時候,高管會套現。如果高管對前景比較看好,機構也看好,那樣的非流通股,股價很容易長起來。 全流通大盤股,一般來說機構少,他的價格不容易控制,相對穩定,風險也相對低點,但是機會也少點,會跟著市場節奏走。全流通小盤股,投機性強。風險也大。
E. 全流通股票和非全流通股票哪個好
會漲的股票就好。全流通和非全流通,沒有好環之分。
F. 買全流通的股票好嗎不全流通的股票買了是否有什麼風險》
主要看世道,在目前世道,即使買再怎麼牛的股也是跌!所以目前建議只賣不買,拿住資金等待利好出現抄底!祝你好運!^_^
G. 上市公司得股票是全流通得好,還是部分流通得好,為什麼
上市企業全部股份都處於流動狀態是不可能的。因為那意味著企業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所有者。
這里有一個問題:「所有的股份都處於流動狀態」;和「所有的股份都可以流動」是兩個有所區別的概念。
一般而言,如果上市企業的創始人;只是把企業上市當作一夜暴富的手段,那麼其瘋狂拋售其持有的股份,自然會對價格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而實現自身財富的增長,更好的辦法是;讓一部分股份在市場上流動,而創始人持有一部分(當然這一部分;也是可以在市場上流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