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某公司年初支付240萬元購入某股票,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所得稅稅率25%。
其實將2的兩筆分錄一起來看,就比較簡單了,股票原來買成240萬,賣成390萬投資收益就是150萬元,第一筆結轉的時候按照上年末的公允價值了結轉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第二筆就是講計入資本公積的公允價值變動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結轉到投資收益。
② 如果公司放出股票100萬,一年後賺了100萬,那買股票的能收到分紅多少
呵呵,你想的美,分紅分多少,是由前幾大股東和管理層商量的結果,跟企業掙了多少銀子,沒一點關系,上市N年,一毛不拔,一次都沒分過紅的股票N多了。即便分紅,分多少也是人家想怎麼分就怎麼分,誰告訴你掙了多少就一定要全分了的??
③ 本年11月1日,A公司購入B公司股票40萬股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支付價款360萬元,其中包含已宣
答: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初始入賬價值為360,分錄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360
借:投資收益6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0.36
貸: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366.36
④ 我買一隻股票能否長期持有。比如我買一萬元的股票,一直持有10年。這中間收取什麼費用或者有什麼分紅沒有
股票當然可以長拿,前提是你選的這個股票在這十年內不會退市,你選的話就得選擇一些大盤股,就是這個股票的企業不會垮掉,,中間收取的費用嘛那就是傭金(你交易少那就傭金少)、印花稅等,這些不會很高,中間如果配股或者分紅的話,你也可以拿到的,一定要選個比較穩定的企業有發展前景的股票就沒問題了。
⑤ 會計分錄:2007年1月1日,A公司購買B公司股票860萬元,
買入: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840
投資收益4
應收股利16
貸:銀行存款 860
1月1號至10月1號之間肯定已經發放了那筆股利,發放時
借:銀行存款16
貸:應收股利16
10月1號出售股票時
借:銀行存款96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840
投資收益100
這樣的處理才是正確的,初始的費用應計入投資收益中
⑥ 甲公司於2009年1月1日以1035萬元(其中,手續費2萬元)購入B公司股票400萬股,每
借: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成本) 1035
貸:銀行存款 1035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54
貸:投資收益 54
借: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 3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0
借:投資收益 1119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54
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 30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1035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93
貸:投資收益 93
⑦ 請問本公司年初購買了股票和基金,年末應怎樣作財務處理
按照新准則,如果你公司持有的股票、基金只是做短期投資的話,當初購入時應該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採用公允價值計量,在年底的時候,看這些股票、基金的公允價值是多少(也就是看年底的股價是多少),將成本與公允價值的差額計入「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同時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比如目前公允價值比成本高時,分錄為: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如果是公允價值比成本低,就做相反分錄。
如果你公司執行的是舊准則,應該將股票、基金通過「短期投資」科目核算,期末按成本與市價孰低法計價,就是說,如果目前它的市價(即股價)比成本高,就不需要做處理,如果市價比成本低,則需要計提短期投資跌價准備,並計入當期損益
借:投資收益
貸:短期投資跌價准備
⑧ 我想投資1萬元買股票,想長期持有,推薦一下
目前的經濟形勢和企業發展,想要絕對長期持有恐怕很難,因為過一兩年都可能有較大變化,要碰上那種上漲數倍的更要靠些運氣,並不僅僅是經驗能做到。
⑨ 某公司1996年5月1日投資36萬元購買某種股票10萬股,在1997年、1998年和1999年的4
等你寫完。
⑩ 某公司2011年9月購買某種股票10萬股(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支付銀行存款103萬元(其中交易
你好
這個10是股價,每股10元。
10萬股,支付103萬元,其中3萬是交易費用,那麼成本就是100萬元。100萬/10萬股=10元/股
成本價每股10元,9月30號股價是12元。
12-10=2元 這2元就是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不知道我說明白沒有?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