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叫護盤為什麼要護盤護盤的都是誰
什麼叫護盤?首先我們要知道一個股票的價格代表了一家上市公司的市值,因為我們知道股票上市發行的流通股和限售流通股在一定的時間內是固定的。也就是意味著在這一段時間內,上市公司的市值是多少,所以股價起來決定性的作用。
股價乘以股數就是這家上市公司的總市值了。總市值對於上市公司來說,代表了上市公司值多少錢,當然值多少錢跟公司的運營情況,財務狀況等等都有關系,但是最直觀的體現就是股價的體現。
有時候因為籌碼不夠集中的情況,主力會震盪殺跌,這個時候對於部分散戶來說分辨不出,上市公司是否有問題,就會盲目的殺跌,殺跌的時候就會交出籌碼給主力低位回收,有時候市場看到股票下跌,反應過大就會出現盲目下殺,主力未來拿到籌碼而不造成過分下跌,就會反手在關鍵點位大量買入讓股價不跌破再拉上去,這也是一種護盤。
這種護盤就是為了莊家自己,畢竟如果下跌趨勢成立,市場大量拋售,莊家也會虧損。所以護盤總體來說就是為了莊家,機構,上市公司所有股東好。
⑵ 上市公司迎來回購潮是什麼意思
您好!所謂「回購」就說上市公司從股市上買回自己發行的股票,所謂「回購潮」就是指不只是一兩家上市公司在回購自己公司發行的股票,而是有許多上市公司像潮水一般在回購自己公司發行的股票。在本輪護盤大潮中,以往並不多見的股份回購近期頻頻出現,統計顯示,7月來已經有59家上市公司發布回購預案或已實施回購。業內人士表示,對於將要或者已實施回購的上市公司,投資者在其回購均價附近介入,可獲得一定的安全邊際。近期,在證監會要求上市公司推出增持、回購等「5選1」救市方案後,上市公司回購積極性高漲。據數據顯示,截止7月21日,本月已經有59家上市公司發布回購預案或已實施回購。其中鴻達興業(002002)、美的集團(000333)等37家公司計劃回購股份,鴻利光電(300219)、迪森股份(300335)、宇通客車(600066)、克明面業(002661)、雙鷺葯業(002038)、玉龍股份(601028)等22家公司已完成回購計劃。7月21日晚間,威孚高科(000581)發布回購部分A股股份預案,公司擬以不超過25元/股的價格通過深交所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回購資金總額擬約達人民幣2-2.5億元,資金全部來自於公司自有資金。若以股價上限全額回購,預計可回購約1,0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約0.98%。
在這37家公司中,計劃回購金額最高的是海通證券(600837)。根據其在7月9日發布的方案,海通證券本次擬分別以不超過人民幣18.80元/股和不超過港幣17.18元/股的價格回購A股和h股,回購數量預計不超過總股本的10%,回購的資金總額預計為不超過人民幣216億元。不過,公司並未公布具體的A股和H股回購比例。
除了海通證券,回購金額上限在百億級別的還有萬科A。根據其在7月6日發布的公告,公司計劃以總額不超過100億元的自有資金回購A股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13.70元/股。若全額回購,預計可回購股份不少於7.3億股,占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6.6%。此外,美的集團、中興通訊(000063)、魯泰A、伊利股份(600887)、海普瑞(002399)五家公司回購金額上限均為10億。不算上金花股份(600080),其餘36家公司的計劃回購金額上限之和為401.69億元。(註:金花股份未公布回購金額上限)
⑶ 上市公司為什麼會害怕自家股票下跌呢
上市公司也怕自家股票下跌,這是肯定的,股價股價下跌會給上市公司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也許很多投資者不明白為什麼上市公司怕股價下跌呢?其實主要是由於以下兩大因素:
原因一:因為股價與上市公司的利益直接掛鉤的,當股價下跌會造成上市公司市值降低,意味著上市公司估值在下降,說白了就是這家上市公司越來越不值錢了。
對於大股東有抵押貸款的,當股價交易下跌到一定程度之時,大股東的抵押會存在一定的爆倉風險,這就是股價與大股東利益直接掛鉤的。
所以通過上面分析後得知,上市公司以及大股東都是不希望,也是不情願自家股票下跌的,股價下跌只會對上市公司和大股東弊大於利,誰都想自家股票像茅台這樣,股價能一飛沖天,這樣對公司的利益才是最大化的。
⑷ 上市公司護盤有什麼作用
股價提高,增加市值,擴大公司影響;後期融資時,增發股票價格可以提高;公司高管及員工一般都會有公司股票。
證券之星問股
⑸ 股票能抄嗎
周四大盤再度大跌,的確,市場比我們想像中還差,作為從業多年的筆者,經歷過中國股市幾乎所有的動盪,見過熊的、卻真的沒見過這么熊的。上期報告我們預期在宏觀數據相對理想、下檔面臨2100點、2000點兩大整數關口的支撐,至少會短線橫一下,給市場投資者一個喘息思考的時間,很可惜,我們又錯了,我們不禁要問:中國股市到底怎麼了?在跌幅超過65%、下檔面臨兩大整數關口支撐的情況下,連橫都橫不住!這樣的市場顯然已經失去了理性分析的意義。 我們對周四想重點談一下藍籌指標股,大家可以看一下兩市的跌幅榜,我們可以驚奇地發現,被譽為市場中堅力量的藍籌指標股紛紛閃亮登場,海螺水泥跌停,股價與H股相比貼水幅度高達30%,真是匪夷所思!再看中國人壽、中國平安、招商銀行、浦發銀行為代表的金融股,均爭相往跌停板上沖,還有中國遠洋、廣船國際等也榜上有名。還有不露聲色的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雖然跌幅在3.34%和4.29%,但兩個最大的權重股對指數的貢獻可想而知! 面對上述市況,我們無言以對!要知道這是已經打了股價兩三折以後的再度暴跌,中石油從48元到現在的10元,中國平安從149元到現在的39元,我們還能講什麼價值!我們只能說在中國股市,博弈才是最本質的東西,藍籌指標股已經僅僅具有交易價值了,可能已經淪為砸盤的工具,這對市場的長遠傷害是極其巨大的。我們曾經說過由於股改徹底失敗,政策面又不肯糾錯,這使得市場出現嚴重倒退,這樣的判斷正在逐步實現,盡管筆者並不想看到這一幕。 很多藍籌指標股都在今天破位了,照這種跌法,2000點根本沒任何招架之力,1800點能否守住還是個未知數?究竟是誰利用指標股來砸盤的呢?有人判斷是境外力量,有人說是大小非,有人說是基金保險等國內機構,我們認為探討這些都沒有用,關鍵是找導致這種局面的成因,根本就在於政策面的軟弱!連救市都不敢提、明知股改政策需要調整卻不作為,這讓國內投資者怎會有信心?怎能不讓砸盤者膽大妄為! 其實我們注意到,很多藍籌指標股根本沒有小非,持倉大的只有基金,判斷有境外力量砸盤根本說不過去,如果判斷沒錯的話,應該是自己人殺自己人,意圖上看最可能的是恐慌絕望的表現,並非為了打壓建倉,按現在的市況,藍籌指標股上建倉並不困難。如果把我們國內主流機構想的高明一些的話,那就是逼政策,逼政策糾錯,是否能得逞現在還是個未知數,但面對這樣的市況,我們的管理層不應該做點什麼嗎? 現在中國股市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股災,市場本身的規律和功能已經遭到嚴重破壞,想扭轉這個局面已經不是那麼容易了,必須所有市場參與者共同努力才行,政策面應及時糾正股改政策,啟動緊急救市方案,才有可能化險為夷,否則,只有看著市場自由落體吧,等著大小非都不想拋了才能找到真正的大底,這個底是殘酷的!因為它意味著中國股市再度推到重來。 經過周三短暫的震盪後,周四兩市大盤繼續低開低走,銀行股聯手做空市場,全天呈單邊下挫態勢,並不斷刷新本輪調整新低,2100點大關被輕松擊穿。短線來看,銀行股持續調整之後再現急挫行情對股指拖累較大,目前市場人氣極度低迷,後市仍有繼續調整壓力,沒有外力作用大盤弱勢格局難改。 今年以來市場呈崩盤式下跌走勢大大出乎市場的意料,進入八月份市場跌跌不休,股指越走越弱,盤中始終難有像樣的反彈出現,應了那句老話,弱勢不言底,本輪跌勢非常恐怖,目前股指累計跌幅已66%,股指已快接近10年均線區域,已達到投資者10年的投資成本線,有部分個股已屢創歷史新低,大多數股票被打了三折,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廣大散戶都傷痕累累,市場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有如此巨大的跌幅這在中國證券市場上是很罕見,除了制度上的原因,大小非成為市場下跌的罪魁禍首,而以銀行股為首的權重股則充當了市場的領跌品種,投資者信心嚴重缺失,市場在投資人氣無氣大傷後,要想恢復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在市場調整的過程中,尤其是在證監會修改《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允許大股東一年內自由增持上市公司2%股份的政策出台後,多家上市公司大股東宣布已經在二次市場上增持股票,在本周市場迭創新低的過程中,又有一些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或高管在增持自家股票,這在弱勢中的作用是很明顯,一方面顯示上市公司大股東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更重要的是,在目前大小非猛於虎也的市場中,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市場的心理壓力。當年因股改掀起的牛市最終也因大小非減持問題而面臨被推倒重來,投資者處於崩潰的邊緣,希望能引起管理層的密切關注,目前市場處於最難熬的時候。 本周,2245點在悄無聲息中告破,股改的成果成為了過去式。以銀行、地產為首的基金重倉股殺跌不止,讓市場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投資者的信心也幾乎崩潰。下周只有四個交易日,2000點大關近在咫尺,以目前的情況看,守住的難度很大。 不過,本周收出了連續第七根周陰線。而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周線七連陰往往是下跌的極限,之後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那麼,這一神奇的規律能否在下周應驗,從而守住2000點呢? 兩次7連陰後產生反彈 今年以來,大盤以摧枯拉朽之勢,連破5000點、4000點、3000點三重大關,目前已經殺到了2000點關前。 不過,7連陰似乎就是空方的噩夢,連續兩次成功的狙擊,都讓市場化險為夷。第一次是在今年春節之後,2月18日開始,市場展開新一輪暴跌,一直跌到4月3日,連續收出了7根周陰線(大盤在春節前最後一周收陰,但是考慮到春節因素忽略不計)。當時,大盤最低下探至3271.29點,市場甚至擔心可能跌破3000點大關。此時,神奇規律發揮了作用,4月7日~4月11日這一周,大盤展開了一次有力的反彈,從3446.24點最高反彈至3656.96點,空間超過200點,此後,市場就在3000點~3800點之間進行了一個多月的震盪,雖然後來跌破3000點,但至少讓多方贏得了喘息之機。 5月中旬,大盤從3600點附近展開新一輪下跌,同樣是連續下跌了7周,到7月上旬,大盤暴跌至2566.53點,此時,神奇規律再度發揮作用:從7月7日開始,大盤從2700點之下反彈,最高摸高到2952.04點,空間也接近了200點,至8月7日的一個月時間內,在2600點~3000點之間震盪。 經過反彈之後,大盤才展開了新一輪的下跌,並且又是以連跌7周的方式,殺至2000點關前。 跌破2000點可能性很大 兩次7連陰後的成功反彈,也讓市場對下周的走勢多了一份期待:在2000點整數關前,是否可能產生一輪反彈?分析人士認為,雖然可能產生反彈,但是從當前的情況來看,這種可能性比較小。 從今年年內的前兩次7連陰來看,基本面和政策面的利好,是支持大盤在7連陰後產生反彈的重要原因。 第一次,管理層拋出多個利好,發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轉讓指導意見》以及降低印花稅,給了市場反彈以充分的理由,當時的反彈幅度也比較大,最高幅度超過了25%。 第二次,則是奧運會開幕前夕,管理層要求市場維穩,暫時穩定了市場的人氣,並且這一時期也是上市公司公布中報的密集期,上半年上市公司業績的良好表現,也對反彈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但是目前的情況,似乎並沒有前兩次樂觀。雖然也出台了可交換債券來緩沖大小非的減持,但是市場已經認識到,這並不能根本解決大小非的拋售問題,最多隻能是延緩了拋售的速度,但是卻會延長拋售的時間,因而此舉並不能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另一方面,隨著8月宏觀經濟數據的公布,市場也認識到,企業盈利將受到擠壓,而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速已經見頂,下半年上市公司業績必然受到影響,10月就將公布三季度的業績,預期較差的三季報很可能使上市公司的動態估值出現提升。 從當前的成交量來看,前兩次大盤的日成交量最低都在四五百億元,而目前已經不足300億元,這個量能水平,要守住2000點的難度可想而知。 反彈時只能輕倉參與 歷史上,每一個重要的整數關口,都有較強的支撐。而2000點是一個重要的支撐關口,可以預見,在向下跌破2000點的過程中,必然有一些護盤資金會死守該點位,特別是跌破2000點之後,大盤有可能出現一波反彈。 不過,較高的估值,決定了2000點將無法阻擋大盤下跌的趨勢。目前,市場對於上市公司業績見頂的預期已經是空前的一致,雖然靜態的市盈率已經在16倍左右,但是動態市盈率反而會在20倍甚至更高,更重要的是,目前平均市凈率水平仍超過2倍,而大盤位於998點時,這一數據僅僅在1.5倍左右。 當前市場我們認為,在市場真正找到大底之前,市場可能會出現一波反彈,但是力度不會太大,極限將可能在2245點附近,甚至還難以達到2200點之上。因此,投資者可參與的空間並不大。如果要參與,倉位一定不能重,而且一定要設好止損點,一旦市場重新走弱,就應盡快出局。 技術上分析,2100點經過短暫的震盪爭奪後,周三盤中很快被輕松擊穿,股指回歸2000時代,目前10年均線在2040點區域,後市仍有繼續調整壓力。現在來預測底部在何處已無任何意義,盡管股指已嚴重超跌,但因為左右市場運行格局的系統風險仍在不斷釋放當中,而管理層也遲遲難有實質性的重磅利好組合拳來救股指於危難之中,新低之後還有新低,導致市場人氣異常低迷,市場最終能否走強還要看管理層的決策。
⑹ 上市股票為什麼有資金護盤
其中有很多利益關系在裡面
簡單的說 1.護盤的10億股是中金公司的,作為主承銷商必然不願意自己承銷的股票當日就破發,否則會影響行業內對自己的評價,而且這次ipo有綠鞋制度,中金公司更有理由進行護盤
2 農行自己當然也不願意破發,不管怎麼說,破發都不是什麼好事
3 農行的大股東,財政部和匯金也不會願意看到農行這么快就破發,價格越高,股票大股東的股票增值幅度就越大
⑺ 當股市下滑時,股票怎麼拋售,拋給誰如果沒有人要了,是不是就作廢了
作廢不了啊.除非股票跌到0,那估計不太可能.
只有跌停的時候賣不出去,因為買家比賣家少多了,只要不跌停,你出價比現價低一些,就能立刻成交了.
連續跌停的機會是很少的.而且,割肉和硬抗,說不定哪個好,如果是新手,建議硬挺,走長線就可以.
⑻ 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被調查,股票會跌停嗎
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被調查,對該上市公司肯定是重大利空,股票一般在開盤會大跌,跌停倒不一定。
⑼ 請問股票的主力為什麼要護盤
主力護盤:這是一種刷金式的說法。被套的小戶都希望大資金這樣做。但小戶忽略了一點,就是他們被套是因為沒有看清楚股票在買進時是沒有任何投資價值的,所以在買入後發現賣出的力量大於買入的力量,造成了股價下跌,說明在不需要買入投資的時候錯誤的買入了股票。
在沒有出現投資價值的股票價格時,大資金不會出來買入的。這個市場是沒有捨身取義做慈善事的人。只有待其有投資價值時,才會有人出來投資,這樣做是為了客觀的回報。至於將來能不能幫解套。還要看上市公司的本身是否支持其股價到被套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