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月港股打新收益如何都是怎麼打的
經歷8月的短暫沉寂後,港股新股市場在9月迎來新一輪熱潮。投資者打新熱情高漲,令港股熱門新股首發市盈率抬升。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表示,這主要與市場需求、二級市場走勢等因素相關,如果市場繼續保持火爆,熱門新股會得到較高定價,尤其是一些受投資者歡迎的二次上市的中概股,其估值水平可能繼續上升。
9月17日,3家公司同時在港啟動公開招股,其中包括二次上市的中通快遞和再鼎醫葯。同時,未盈利生物醫葯股嘉和生物等也將開啟招股。同日,內地最大的第三方虛擬商品和服務提供商福祿控股公布招股結果,公開發售獲得1258.51倍認購,超越農夫山泉成為今年超購倍數第四高的新股,將於9月18日上市。
福祿控股僅是近期港股新股市場火爆的一個縮影。此前,農夫山泉的公開招股獲得70.75萬份認購申請,較去年底阿里巴巴的認購申請數量大幅增長2.5倍。
未盈利生物醫葯股、中概股、知名消費股及新經濟股接連上市,是吸引資金流入港股新股市場的一大原因。9月下半月,港股還將迎來近10隻新股上市,包括二次上市的華住集團、中通快遞(30.660,-0.55%),以及房地產SaaS服務商明源雲、效果類自媒體營銷服務提供商樂享互動。
據悉,明源雲、樂享互動此次IPO吸引了多家知名機構擔任基石投資者。樂享互動基石投資者包括美國知名投資人Terren Peizer的家族基金辦公室Acuitas Group Holdings LLC、阿聯酋阿布扎比資本集團旗下的投資機構Capital Investment LLC、內地知名基金管理公司嘉實基金以及騰訊生態支付科技平台移卡。
明源雲的基石投資者同樣亮眼,包括高瓴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中國國企調整結構基金、紅杉資本、貝萊德基金(10.200,0.00%)、富達基金。明源雲招股書顯示,6名基石投資者認購金額合計約2.76億美元。
基石投資者的加持無疑進一步提高公開招股的熱度。截至9月17日,樂享互動已結束招股,明源雲的招股期限僅剩9月18日最後半天。據市場消息,樂享互動公開發售獲得逾千倍認購,明源雲亦獲得近300倍認購。
港股新股火爆的背後是日漸顯著的打新效應。Choice數據顯示,截至9月14日,今年以來有89隻新股登陸港股市場,上市首日漲幅在30%以上的有23隻。
另據富途證券數據,同期,港股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漲幅為18%,較2019年高出10個百分點;港股投資者打新的年化收益回報率為193.97%,較2019年高出逾60個百分點。
隨著新股市場日趨火爆,港股新股的首發市盈率呈抬升趨勢,尤其是熱門新股。如農夫山泉首發市盈率約43倍,高於港股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明源雲的招股價區間為15至16.5港元,對應公司2019年業績的市盈率為114至125倍。
英皇證券(香港)有限公司研究總監陳錦興認為,港股新股上市初期多為「炒供求」,不太看業績。加上新股多有基石投資者背書,增強了想像空間,造成了新股持續帶來盈利及熱度不減的現象。接下來,螞蟻科技集團將展開A+H同步上市,勢必掀起更大的追捧熱潮,推升港股新股的估值。
2. 泡泡瑪特上市第一天股價翻倍,是不是過高了
泡泡瑪特,是1987年出生的小夥子開的一個玩具店,成立於2010年。一直是圍繞藝術家挖掘、IP孵化運營、消費者觸達以及潮玩文化推廣與培育四個領域來發展的。泡泡瑪特的企業文化是“創造潮流,傳遞美好”的品牌文化,這種品牌文化構建了覆蓋潮流玩具全產業鏈的綜合運營平台。泡泡瑪特的創始人也登上《財富》2020年"中國40位40歲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單。泡泡瑪特上市第一天股價翻倍的確是過高了,但是由於資本市場的規則就是這樣子,所以也是很正常的現象。接下來我來分析一下,這件事情。
泡泡瑪特上市第一天股價翻倍也是正常的現象,畢竟在上市之前,泡泡瑪特都是沒有負面新聞,都是利好的信息,所以在上市之後可以迅速的增長自己的股價也是意料之中的。
3. 重慶紐瑪特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怎麼樣
重慶紐瑪特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是2018-01-08在重慶市北碚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重慶市北碚區新茂路1號(自貿區)。
重慶紐瑪特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500109MA5YQ6H70Q,企業法人賀川栩,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重慶紐瑪特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重慶紐瑪特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4. 150億市值蒸發,「盲盒第一股」的股價為何如此波動
剛剛上市的泡泡瑪特遭遇煩惱。
12月28日,泡泡瑪特(09992,HK)開盤突然閃崩,一度暴跌逾16%。此前,新華社刊文表示,監管部門應進一步規范盲盒經營模式,避免畸形發展。此外,泡泡瑪特被曝二次銷售。截至收盤,泡泡瑪特跌幅收窄至9.19%,報77.65港元,成交13.84億港元,市值蒸發150億港元左右。
據了解,一套盲盒一般由12個「普通款」和1個「隱藏款」組成,獲得後者的概率很低。在閑魚等二手交易平台上,「隱藏款」和「熱賣款」的價格甚至高於原價十倍,這也就導致了店員們徇私舞弊的牟利行為。
需要強調的是,在此之前,泡泡瑪特的港股上市可謂公司高光時刻。12月11日,泡泡瑪特在港股掛牌上市,開盤後迅速拉升到每股77港元,較每股38.5港元的認購價上漲100%,公司市值破1000億港元。截至12月28日暴跌前一個交易日泡泡瑪特總市值依然超1200億港元。33歲的創始人王寧及妻子持近49.8%股權,夫妻身家突破500億港元。
事實上,泡泡瑪特此次港股上市乃二次上市,早在2017年2月,其曾登陸新三板,掛牌2年後,於2019年4月終止掛牌,後重啟上市。
公司招股說明書顯示,泡泡瑪特成立於2010年,主要專注於集潮流商品零售、藝術家經紀、新媒體娛樂化平台和大型展會舉辦於一體的IP綜合運營服務領域。2017年-2019年,泡泡瑪特的營收從1.58億元增長至16.83億元,最近兩年營收增幅分別高達225%、227%。此外,其凈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凈利潤翻了289倍,毛利率高達64%。
新華社評「盲盒熱」:上癮和賭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費
據新華社12月25日消息,新華社發文評價盲盒經濟,文中稱,盲盒就是在盒子中放置不同樣式的玩偶,消費者憑借運氣抽取,有時抽到重復的固定款,有時則抽到心儀款或者隱藏款。這種隨機化的體驗讓不少年輕人感到新鮮刺激,選擇「入坑」。
天貓2019年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手辦超過潮鞋和電競成為「95後」熱度最高的愛好之一,過去一年在國內知名電商平台上,大約20萬消費者在盲盒上的花費超過2萬元人民幣。跟蹤玩具市場動向的頭豹研究院數據顯示,國內盲盒市場市值已超過25億元人民幣,2014年至2018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5.6%。
盲盒不僅成為一個經濟現象,也反映了當下中國年輕人,特別是「95後」一代的心理和生活狀態。
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韋文琦對記者表示,對學生和上班族來說,寫一篇論文做一個項目往往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盲盒的即時性能讓消費者在當下就得到滿足,「在物質豐富的時代,比起實用價值,年輕人更注重物品帶給自己的情緒價值。」
一個盲盒的售價在49元到79元人民幣不等,也有上百元的。不少玩家表示,花幾十元獲取一個小快樂挺值得的。
盲盒不僅是一個玩具,還是一種能夠滿足歸屬與愛等需求的媒介。特別是對於面臨社交恐懼症等問題的年輕群體而言,盲盒不僅給予他們精神寄託,更帶給他們認識朋友的機會。
驚喜和期待的背後,「盲盒熱」所帶來的上癮和賭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費,不少盲盒愛好者每月花費不菲,正所謂「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
對此專家建議,家長和老師應引導未成年人形成良好消費觀,避免誤入消費圈套。同時,監管部門應進一步規范盲盒經營模式,避免其畸形發展,給社會和青少年成長帶來負面影響。
5. 泡泡瑪特漲價引爭議,收益及毛利增長放緩,是疫情影響還是遭遇瓶頸
主要還是因為自身瓶頸的問題。這段時間,盲盒圈都在討論知名盲盒廠商泡泡瑪特漲價事,基本上新品價格都上調了10元以上,不少盲盒愛好者表示,這段時間泡泡瑪特的盲盒價格上漲明顯,很多老的盲盒價格也出現了上漲。而泡泡瑪特官方的回應是,原材料成本上漲,再加上部分新品製作工藝較為復雜,所以價格才出現上調。而有投資人指出,泡泡瑪特價格上調,可能與其去年財報透露出來的,毛利率下降有關系,從其發布的財報來看,其主要產品的毛利下滑明顯。
6. 泡泡瑪特股價腰斬,盲盒第一股,玩壞了還是泡沫爆了
泡泡瑪特股價腰斬,盲盒第一股,我認為玩壞了和泡沫都有。
1.盲盒畢竟是小眾市場,普及性不是很廣;
2.之前炒作盲盒已經有了泡沫,股價下跌是價值回歸的表現;
3.純題材炒作的股票基本上持續性都不強。
泡泡瑪特股價腰斬,盲盒第一股上市受到了很多人關注,結果幾個月之後股價出現了這樣的走勢,這讓當初瘋狂看好泡泡瑪特的人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泡泡瑪特股價腰斬,盲盒第一股,我認為這被玩壞的同時也有了泡沫,因為泡泡瑪特畢竟是小眾市場,喜歡玩這個的人不是很多,至少我身邊的朋友沒有看見有幾個人買了他們的產品,當時企業的吹噓可能誇大了市場,這導致泡沫產生,玩久了就沒有新鮮感,而且泡泡瑪特吸引力還是不夠強,當初靠著盲盒這純題材炒作,結果沒有了業績的支撐,這種炒作都沒有持續性,這也是股價腰斬的最直接原因。
股票投資有風險,任何時候都要保持冷靜,業績才是推動股票上漲最核心的原因,泡泡瑪特因為題材炒作而出現腰斬這其實是很正常的現象,這也說明投資要理性,否則可能造成災難性後果。
7. 銳雯的Q能不能觸發提亞瑪特的被動
不能,提亞馬特只是普通攻擊,但不知道銳雯的被動能不能。我知道銳雯大的被動效果提亞馬特受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