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的上市公司會分紅,有的上市公司為什麼盈利了也不分紅
有的上市公司會分紅,有的盈利了也不分紅,那麼說上市公司是否分紅到底有什麼標准呢?這個與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有關系,因為不同的上市公司所採取的政策不一樣,所以你最終看到的結果不一樣。
是不是進行公司的這個股利分配,並不取決於公司現在是否賺錢,而取決於公司處在什麼樣的發展時期,如果說公司現在處在快速成長期,那它基本上就不會分紅,因為他把這個錢積累到公司裡面,能夠讓公司的總資產快速膨脹,如果說公司處在成熟期,在這個行業裡面已經有相當高的地位了,那他可能就會進行股利分配,因為他已經不是那麼缺錢了。
② 一家上市公司盈利,馬上顯示在股票的價格上嗎
不一定。
股市有時就像一個明智的達人,會對任何事件及時作出反應,但有時股市又像一個小玩童,只知道「貪玩」而忘了正事。
1973年-1975年間,美國強生公司每個季度的業績報表顯示,公司在經歷了一段業績低迷的時期之後進入快速盈利時期,但是股市投資者和機構充耳不聞,仍在狂賣該公司的股票,將其股價打壓至36美元、10倍市盈率的水平(當時美國股市平均市盈率為16倍),幾個月之後,該公司股價開始上漲,最高升至80多美元。
目前中國主板市場就有這樣的很多公司存在,在目前股市低迷的情況下,很多優質股票被無知者大量拋售,殊知不遠的未來這樣的公司股票實際上是一座座金礦。
③ 如果上市公司不分紅給股民,那股民豈不是得不到股票收益,那既然這樣,那當初為什麼還有人購買他發行的股
如果上市公司不分紅給股民,那股民豈不是得不到股票收益,那既然這樣,那當初為什麼還有人購買他發行的股
④ 央企上市公司的盈利很強,為什麼股票大多不漲
股票價格反映的是投資者對公司未來利潤的預期,央企雖然賺錢,但是如果大家認為明年的利潤不繼續大幅增長,那麼股價就不會漲,說不定還要跌
⑤ 一個上市公司一年能不能掙到50億算不算一個大型企業了持有10%股份一年能分多少利潤
1、上市公司的盈利規模是不確定的,中小板、創業板的上市公司大部分凈利潤都是幾千萬的水平。主板企業虧損的也比比皆是。
2、上市公司不一定算大型企業。有些上市公司的資產、收入規模並不大。
3、一年能分多少取決於上市公司的盈利情況和分紅情況。有的上市公司盡管盈利,但是如果不分紅或者分紅比例低的話,即使股份再多也拿不了多少錢。現在要求新上市公司平均每年現金分紅不低於可分配利潤的10%。比如,當年凈利潤1個億,那分1000萬現金,持股10%就得100萬。
⑥ 股票的股價是不是上市公司本身的盈利,才能上嗎
首先肯定得回答你:不是!
影響股票的價格是多方面的:簡單的談一點就可以否定這個盈利與上漲的關系問題,就是現價與估值的關系。及時再賺錢的公司,也有一個對應合理的價格,就像一輛奧迪A4,頂多40W你給他定個2000W的價格,自然不可能有人願意買。
那麼這里就可以從簡單的兩點給你談談股價於公司盈利的關系。
在資本視角里,真正有價值的公司(股價高會漲的股票)不一定賺錢。賺錢的公司不一定值錢。
而值錢的公司衡量標准並非現金流,而是數據帶來的無限想像力。其實,想要弄清什麼是值錢的公司?只需了解下風險投資的退出路徑就很清楚了。資本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放大企業價值,加速企業生長,最終通過上市/並購的手段實現資本的增值。而股市也是一樣,通過拉高股價二次轉手就可以實現。在前段時間和上市公司海寧皮城的老總八量先生聊,他就坦言他們就是賺錢的公司,但是沒有太多想像空間,所以市場資本短期不會對公司青睞。可能有調整,但是也會有一個估值的底部。
所以,值錢的公司要不斷地講故事、創造新的想像力。資本眼中的值錢的公司,是具有無限想像力的公司。
最後還有一點要說,市場的邏輯會隨著經濟形勢,市場周期的變化而變化,風險情緒回落的時候,賺錢的公司可能會迎來資本的超配,畢竟在系統性風險之下,單單講故事也是不夠的。
⑦ 中國的上市公司盈利了會反映到股票上嗎
1、上市公司盈利會反應到股價上。
2、如果財務報表是真實的,體現了利潤,那麼大股東不會把利潤分掉——大股東通常不是這么做的,只要公示的利潤,股民肯定能拿到。他們的做法是:要麼粉飾報表,虛構利潤抬高股價,通過在二級市場出售股票獲利;要麼通過關聯交易掏空上市公司(不是分掉利潤)。
3、中國上市公司應該沒有普遍存在嚴重財務造假,可能粉飾報表,但是不會太嚴重(嚴重的財務造假大部分劃不來)。但是有一些嚴重財務造假的案例,比如東方電子。
⑧ 股票的漲跌與公司的盈利有無直接關系
股票漲跌與公司贏利沒有直接關系。
影響股票漲跌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政策的利空利多、大盤環境的好壞、主力資金的進出、個股基本面的重大變化、個股的歷史走勢的漲跌情況、個股所屬板塊整體的漲跌情況等,都是一般原因(間接原因),都要通過價值和供求關系這兩個根本的法則來起作用。
1、政策的利空利多
政策基本面的變化一般只會影響投資者的信心。例如:如果政策出利好,則投資者信心增強,資金入場踴躍,影響供求關系的變化。如果政策出利空,則影響投資者的信心減弱,資金就會流出股市,從而導致股市下跌。因此,政策面的利空利多有時候是通過供求關系來影響股市的漲跌,有時候是通過價值關系來影響股市。
2、大盤環境的好壞
個股組成板塊,板塊組成大盤。大盤是由個股和板塊組成的,個股和板塊的漲跌會影響大盤的漲跌。同樣,大盤的漲跌又會反過來作用於個股。
因為當大盤漲的時候,投資者入市的積極性比較高,市場的資金供應就比較充裕,從而使得個股的資金供應也相對充裕,從而推動個股上漲。當大盤跌的時候,則反之。
特別是在大盤見底或見頂,突然變盤的時候,大盤的漲跌對個股有很大的影響:當大盤見底的時候,絕大部分個股都會見底上漲;當大盤見頂的時候,絕大部分個股都會見頂下跌。
3、主力資金的進出
主力資金對於一隻股票的影響十分重要,因為主力資金的進出直接影響股票的供求關系,從而對股票產生重要的作用。任何一隻業績優良的股票,如果沒有主力資金的發掘和關照,也是「白搭」。反而有些虧損的ST股票,由於主力資金的拉動,而出現連續上漲的態勢。
4、個股基本面的重大變化
個股基本面的好壞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了這只股票的價值。因此,個股的基本面是通過價值法則來影響股價的。個股基本面的變化或者說個股的消息面對股價的具體影響,還必須結合技術面上個股處於的高低位置來仔細分析,以免上假消息的當。
5、個股的歷史走勢的漲跌情況
股市是有人控制買賣股票,從而形成的市場。股市的漲跌,都烙上了人性的痕跡。人性影響股市,而人性又是相對不變的。所以,股市的規律也在一定程度上不會改變,所以歷史將在人性的影響下繼續重演。
6、個股所屬板塊整體的漲跌情況
大盤對於個股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同樣,板塊的漲跌對於本版塊的個股也有相。
拓展資料:
通俗一點兒講:都知道買的多於賣的就會漲,拿問題是:是誰,把那個數字改變了的,如果沒有人為改,那它是根據什麼算出來的?
其實這應該算交易的基本規則問題。假設一隻股票只有你自己在賣,只有我自己想買。賣盤是想賣的人掛單叫價的記錄。也就是如果你的股票如果你想賣5塊 那你就通過交易所的交易系統申報5塊錢這個價格。 如果我想買入 那麼我看見你申報的5塊錢的申報價格,我買了,咱們就成交了。
大家通過軟體看見的是當前 成交的價格。這一切都是由交易所的電腦------ 自動接收 --------處理 ------記錄 ------顯示 。
以前是你賣 我買 交易所負責記錄並且寫在黑板上讓大家知道------也就是說你看到的都是已經發生的事情或者說是以前發生的事情的記錄。
股票上市第一天,跟根公司情況算出一個開盤價(只是第一天)。然後所有的人都來買賣,比如說當前是5元,有很多錢用4.99賣,而你卻用5.01賣,那你永遠就賣不出去,那股價就會變成4.99,這就是賣的人多造成下跌,
反過來也一樣,當前是5元,別人都用5.02買進,而你只想用5元買,那你就買不到,股價也就到5.02元了.
其實,股票價格的上漲不是買的多就漲,而是買方願意出高價而上漲的;反之,賣方願意以更低的價格出售股票的時候,股價就會下跌。
事實上,顯示的最新價並不是算出來的,而是在一組賣出價中,有人選擇了願意以高於某個委賣價來買的話,計算機就會攝合而成交,也就是說,那個數字是"競價"的結果。所以說,股票是漲跌不是自己說變就變的,是金錢交易而成的,說再白一點兒,買賣股票就想你到菜場賣菜,討價還價給炒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