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科技股龍頭有哪些股票
1、智雲股份
大連智雲機床輔機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6月4日,主要業務為自動化設備的研發、設計、製造和銷售。
大連智雲自動化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大連智雲機床輔機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6月4日,由自然人譚永良、譚永剛、邸彥召、劉宜賓以貨幣出資共同設立,在大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成立時注冊資本為50萬元。
2008年5月6日,公司將2008年3月31日為基準日的凈資產折股,以整體變更方式設立股份有限公司,同時更名為「大連智雲自動化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在大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注冊登記,取得大工商企法字型大小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於2010年7月28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2、科大智能
目前擁有科大智能上海股份公司總部及科大智能電氣技術有限公司、上海永乾機電有限公司、煙台科大正信電氣有限公司、科大智能(合肥)科技有限公司四個子公司。
主要產品及服務:配用電自動化、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配用電自動化、通信與信息技術產品的設計、製造、銷售、服務等。
3、天奇股份
江蘇天奇物流系統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位於江南名城無錫。創建於1984年,2004年6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是國內同行業中最早的上市公司(共3家上市公司),技術和銷售在國內處於同行業首位。
公司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技術創新為動力,以資本運作為手段,以質量保證體系為基礎,以信息管理為平台,以規模效益為目標,立足長遠,在市場開拓、產品研發、內部管理、資本運營等方面均衡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4、華中數控
公司已於2011年1月13日成功在深市創業板上市,股票代碼300161。
通過自主創新,在我國中、高檔數控系統及高檔數控機床關鍵功能部件產品研製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重點突破了一批數控系統的關鍵單元技術;攻克了規模化生產工藝和可靠性關鍵技術,形成了系列化、成套化的中、高檔數控系統產品。
5、山河智能
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山河智能裝備集團 )是中南大學何清華教授領銜於1999年創辦 ,以長沙為總部,以裝備製造為主業 ,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國際化企業集團 (證券代碼:002097 )。
⑵ 杭州和利時自動化有限公司的介紹
和利時公司創建於1993年,是從事自主開發、製造各種先進可靠的控制系統與平台,並為各行業提供專業化解決方案的自動化高科技企業,擁有過程自動化、軌道交通自動化、核電站數字化儀控系統、工廠自動化即控制與驅動、信息化等業務單元。公司實行集團化管理,現有員工逾千人,經過十幾年快速穩健的發展,和利時已經成為行業知名品牌,公司成長為國內最大的自動化控制系統製造商。
⑶ 杭州和利時自動化有限公司在西安都有什麼業務
大部分是做研發的,也有項目實施的,包括DCS和儀表工程都有
⑷ 杭州和利時自動化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杭州和利時自動化系統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07月24日,主要經營范圍為許可經營項目:生產:儀器儀表、電氣設備(含高、低壓電氣設備及儀表設備)(上述經營范圍中涉及前置審批項目的,在批準的有效期內方可經營,經向環保部門排污申報後方可經營)等。
法定代表人:方壘
成立時間:2012-07-24
注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19800005057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外商投資企業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浙江省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19號大街(北)1號4幢2層
⑸ 杭州和利時股票代碼是多少
杭州和利時?有上市么,我只知道北京和利時集團在納斯達克上市(NASDAQ:HOLI),HOLI就是他的代碼
⑹ 杭州和利時自動化有限公司的基本簡介
杭州和利時自動化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9月,是和利時從事過程自動化的業務單元。作為過程自動化系統的生產基地、銷售中心和工程服務中心,秉承了和利時在工控領域逾十年的隊伍、能力、品牌和商譽。自成立以來,通過每年逾千項自動化工程的錘煉,杭州和利時已經成為國內一流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工程服務商。
杭州和利時公司HOLLiAS工業控制平台下擁有一系列先進、實用、可靠的工業自動化系統,包括MACS-F、MACS-S工業控制系統DCS,面向裝備製造業的DEH、ETS等專業控制系統,以及相關產品LK大型、LM小型可編程式控制制器PLC等。公司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已成功用在包括600MW大型火電機組等多種關鍵裝備中,在業界樹立了良好的聲譽。
將平台技術與傾注眾多應用專家的智慧形成的知識體系相結合,公司依據各行業的需求特點,提出了多種專業化的行業應用解決方案,在電力、化工、石化、建材、冶金、造紙、制葯、環保、機械製造等行業,都獲得了廣泛應用。同時,公司具有自動化控制系統集成能力,可以為企業的自控系統的技術改造以及新建項目提供儀表成套設計、設計咨詢以及現場施工與調試服務。
杭州和利時將與「產品化、集團化、國際化」的總體發展戰略保持一致,堅持中國創造,走發展自主核心技術之路;追求世界品質,以國際一流企業為標桿,在產品水平、工程能力和專業化服務能力上實現超越,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
作為國家級的企業技術中心,和利時以自主技術為基礎的高品質自動化平台及解決方案,在國內率先成功應用於核電站、大型火電機組、鐵路提速和城市軌道交通等多種關鍵裝備及重要工程;公司在核電、電力、石油化工、軌道交通、環保、建材、冶金、造紙、制葯、機械製造等十幾個行業中成功實施的工程項目超過6000項,這些業績印證了公司的產品和技術在多行業應用的廣泛性、可靠性以及多種領先優勢;公司品牌在國際市場上已產生一定影響,產品海外出口量逐年增長。
而今,以「中國創造,世界品質(From China with Global Standard)」為不懈追求的和利時,確立了「產品化、集團化、國際化」的發展戰略,正努力走向世界。 ● 1993年3月,和利時公司創業開始。
● 1996年9月,成立北京市和利時自動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1999年2月,改制為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2000年5月,公司遷入佔地面積一萬平方米的和利時西三旗大廈新址。
● 2003年9 月,成立杭州和利時公司,2005年遷入位於下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和利時大廈。
● 2005年10月,中廣核集團與和利時合資成立北京廣利核系統工程有限公司;
● 2007年初,公司確立了「產品化、集團化、國際化」發展戰略。 ● 1993年,率先推出我國自主產權的分布式控制系統DCS,進入過程自動化領域;
● 1997年,DCS業務合同額達到1億元,進入火電、石化、化工等行業;第一套數字式電液調節系統DEH成功投運,進入裝備製造業控制領域;
● 2004年,推出第四代分布式控制系統和利時集成化自動化系統平台HOLLiAS、自主知識產權的小型PLC產品 ;過程自動化業務合同額超過6億元;
● 2006年10月,HOLLiAS MACS系列控制系統作為全國600MW燃煤發電機組中首次使用的國產DCS,也是在採用直接空冷節水技術的火電機組上首次使用的國產DCS,一次投運成功。 ● 1999年,研製出三取二容錯計算機聯鎖系統,承接國內首套綜合自動化監控系統項目,進入軌道交通自動化領域;
●2002年,簽訂深圳地鐵一期工程綜合監控系統項目,後成為該項目工程總包商,實現深度集成;
● 2004年,自主研發了城市軌道交通綜合監控系統MACS SCADA;
● 2006年,鐵路安全計算機平台開發成功;
● 2007年,列控車載系統、列控中心、LEU設備等成功應用於全國第六次200km/h提速中。
核電站數字化儀控系統
● 1993年,簽訂巴基斯坦恰希瑪核電站計算機電站監控系統,開啟核電業務發展的序幕;
● 1997年,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台核電站計算機系統,填補國內空白並實現出口;簽訂秦山核電二期工程電站計算機系統(KIT&KPS);
● 2001年,公司承擔的九五科技攻關項目「大型壓水堆核電站成套設備研製」通過國家發改委組織的鑒定並驗收;
● 2004年,簽訂某試驗堆數字化安全檢測裝置(核安全級)控制系統項目;
● 2005年,簽訂嶺澳二期工程分包合同,作為國外總集成商的分包商承擔本地化工作,推進核電工程國產化;
● 2007年,成功開發面向新一代的全數字化核電儀系統HOLLiAS NMS系統。 ● 2000年,進入PLC業務領域;
● 2002年,進入精密控制電機及驅動領域;
● 2004年,推出自主開發的無刷直流電機系統、小型PLC產品;
● 2005年,推出數字交流伺服系統;
● 2006年,推出國內首款LK大型可編程式控制制器。
⑺ 工業自動化概念股都有哪些
相關產業將受益於工業4.0:智能機床、工業自動化、工業互聯網、高端機器人、RFID、感測器、3D列印等,投資者可重點關注相關上市公司。
智能機床類:
沈陽機床(000410)10月10日,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第七屆中德經濟技術論壇上,歐洲集群財務總監張天君代表沈陽機床集團發表了題為《攜手走向全球》主題演講,全面介紹沈陽機床由傳統機床製造商向工業服務商轉型以及面向工業4.0的「i5」戰略,引起了與會德國政府及德國企業代表的極大興趣與認同。
i5智能機床主要特點為「i平台、雲製造」,具有互聯網基因、網路平台潛力。德國工業4.0領域專家和企業代表認為,沈陽機床的「i5」戰略深度契合了未來製造的內涵和方向,沈陽機床對未來智能製造實踐的探索,給德國製造業邁向工業4.0時代帶來了啟示,提供了可借鑒的路徑。
華中數控(300161)互動平台表示,美國提出的工業互聯網和德國提出的工業4.0,我們理解本質上是數控一代向智能一代的邁進。公司一直高度關注相關技術發展,這些技術發展的基礎仍然是數控技術,因此也為公司帶來了一定商機。公司年初推出的新一代雲數控服務平台,實際上就是工業4.0或者大數據採集這樣的智能化技術運用。
其它智能機床:天潤曲軸、昆明機床、秦川機床等。
工業4.0實際應用:
魯泰A(000726)公司為工信部2014年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試點企業,試點項目為基於虛擬試衣及大數據技術的網路化定製生產體系,為工業4.0的典型模式。
同濟科技(600846)我國同濟大學與德國菲尼克斯電氣歷時1年共同建成了國內首個「工業4.0—智能工廠實驗室」。未來該實驗室將從概念走向工程實踐,走向國內工程教育第一線。6同濟科技子公司上海同濟技術轉移服務公司專門為同濟大學科研成果社會推廣,將成為中德工業4.0智能工廠實驗室復制推廣最大受益者。
工業機器人:
新時達(002527)互動平台表示公司提出的「未來工廠」概念,以相關國家工業4.0產業方向為業務規劃的重要戰略參考,注重在人機協動交流上的思考和規劃應用。
林州重機(002535)公司和中科院 自動化所「工業機器人技術工程中心」致力於工業用智能機器人和高新技術領域的核心技術研發,產品研製,生產應用等。2014年3月公司與中科院北京自動化所簽署智能機器人開發協議,公司還與中科院聯合研發礦山物聯網項目,井下綜采無人工作面系統等智能裝備系統。
機器人(300024)國內工業機器人領軍企業,由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公司建設的我國首條用機器人生產機器人的數字化生產線已經投產,年產能將達到5000台工業機器人。據介紹,與人工製造相比,數字化智能生產線生產效率會提升5至10倍。
三豐智能(300276)智能工廠整體技術提供商,公司一直專注於從事智能輸送成套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製造, 安裝調試與技術服務,以自主核心技術和系統集成優勢為依託,為客戶提供工廠和車間空間整體布局和塗裝,焊裝,沖壓,總裝自動化生產線的系統解決方案。
智雲股份(300397)互動平台表示,公司是成套智能裝備方案解決商,擁有領先的智能化應用技術,目前已經在現有市場領域積極應用和推行「工業4.0」戰略。
英威騰(002334)互動平台明確表示英威騰產品是支持實現工業4.0概念的眾多類產品的一部分。
林州重機(002535)公司和中科院 自動化所「工業機器人技術工程中心」致力於工業用智能機器人和高新技術領域的核心技術研發,產品研製,生產應用等。2014年3月公司與中科院北京自動化所簽署智能機器人開發協議,公司還與中科院聯合研發礦山物聯網項目,井下綜采無人工作面系統等智能裝備系統。
巨星科技(002444)杭叉或與國自機器人深入合作,打造AGV 新增長極。據公開信息報道,杭叉集團與國自機器人合作成立了「杭叉國自智能車輛研究院」,發揮兩者在叉車、機器人上的技術優勢和杭叉的銷售服務渠道,共同開發無人叉車(AGV)業務。中國未來智能物流的需求龐大,高性價比AGV 產品極具成長性,有望成為巨星集團機器人業務的新增長極。
其他工業機器人:博實股份、方圓支承、日發精機、科大智能等。
工業自動化:
京山輕機(000821)收購惠州三協進軍工業自動化。三協在電子自動化領域競爭力非常強,德賽電池的自動化生產線得到了包括蘋果在內的高度認可。除此之外,三協正積極拓展其他自動化行業市場,目前已成功開拓電子產品前端生產、陶瓷、檳榔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客戶。
三協也是市場中少見的精密機械製造的成套自動化解決方案供應商,擅長設計製造基於精密製造和裝配的,由精密定位、在線自動光學檢測、工業機器人、柔性高速機械手、高速傳輸和集成控制組成的閉環柔性自動線。其難度遠高於一般機器人系統集成企業。柔性自動線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已經得到市場和國際知名大客戶的認可。
海得控制(002184)工業4.0 和我國推進的兩化深度融合將提升工業領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 帶動智能設備和工業互聯網的需求,公司作為目前能夠提供全套工業互聯網軟硬體解決方案的廠商, 自主開發的工業伺服器,PLC,交換機等產品已經實現國產化替代,公司將受益於智能工廠以及工控安全的推動。
中際裝備(300308)公司於2013年上半年購買了德國莫泰克公司自動化繞線設備先進技術,並與德國STATOMAT的深度合作,借鑒其先進技術,在自動化生產線領域處於技術領先水平。
藍英裝備(300293)公司秉承「技術驅動未來」的理念,利用先進的工業自動化技術進行更多的技術創新,希望改變人類生活方式。公司將加大研發力度,力爭實現「人、機、設備一體化」,在「智能機械設備」、「智能機器」等方面深入研發。
⑻ 工業自動化概念股有哪些
工業自動化概念一共有17家上市公司,其中7家工業自動化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證交易所交易,另外10家工業自動化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⑼ 杭州和利時自動化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怎麼樣
簡介:杭州和利時自動化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成立於2014年08月07日,主要經營范圍為許可經營項目:無等。
法定代表人:方壘
成立時間:2014-08-07
工商注冊號:610100510015781
企業類型:外商投資企業分公司
公司地址:西安市高新區錦業一路29號龍旗科技園A座四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