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現在上市公司還有非流通股和流通股
非流通股指中國證券市場上的上市公司中不能在交易市場上自由買賣股票(包括國家股、國有法人股、內資及外資法人股、發起自然人股等);這類股票除了流通權,與流通股不一樣外,其它權利和義務都是完全一樣的。但非流通股也不是完全不能買賣,但可以通過拍賣或協議轉讓的方式來進行流通,但這樣做了,一定獲得證監會的批准,交易才能算生效。
除市場低迷因素外,監管部門也一直希望上述向流通股股東轉讓的辦法能夠一並在《規則》中體現。不過,由於該規定與全流通課題相關,隨著「國九條」股權分置小組成立,這部分內容也讓渡到相應的小組進行研究。有關部門此前的考慮是,非流通股股東在協議轉讓時,必須拿出30%的股份,以高於協議轉讓價10%至20%的價格向流通股股東配售。配售後,流通股股東所持有的這30%股權可上市全流通。這種模式可解決流通股股東無權參與低價協議轉讓市場的問題,也部分解決非流通股的流通問題。
㈡ 上市公司的哪些股票可以流通法人股能流通嗎
已經股改的,公司法人股可以流通,但有一定的鎖定期限。
法人股是企業法人以其依法可支配的資產向公司投資形成的股份,或具有法人資格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以國家允許用於經營的資產向公司投資形成的股份。
法人股根據投資主體的不同,股權設置有四種形式:國家股、法人股、個人股、外資股。
在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中,法人股平均佔20%左右。根據法人股認購的對象,可將法人股進一步分為境內發起法人股、外資法人股和募集法人股三個部分。日常股市中說的C股,就是進入協議轉讓的法人股。
㈢ 為什麼在中國的上市公司中,發起人股不能上市流通
發起人股可以上市流通啊,只是要有一定的鎖定期。公司法規定發起人股在公司成立一年內不得轉讓。由於發起人股在上市前就已經存在了,而上市時所有原始股東持有的股份都有限售期,所以發起人股上市後也有限售期,如果是控股股東,要限售36個月,如果是中小股東,限售12個月,還會根據入股時間限售,這個情況就更復雜了。
在哪個國家的上市公司中,原始股東的股份都是有限售期的,只是限售期時間長短的問題。過了限售期就都可以流通了。
㈣ 上市公司不是不能有在市場流通的股票嗎為什麼股票的漲跌叫上市公司的內部股票擁有者也有影響
當然可以擁有流通的股票啦,很多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都會在自己公司的股票估值太低時買回自己的股票,原因是認為股價低買進會有好的回報,加上自己了解自己公司的情況,所以我們可以以大股東買進的數量來衡量此公司是不是真的值的投資!
㈤ 上市公司國有股都可以流通嗎
由於上市公司國有股、法人股的流通問題一直就是我國證券市場上十分敏感的話題,因此,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的任何形式都必須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則。公開就是指流通方式必須公開化,提高操作上的透明度。公平就是指與國有股、法人股流通有關的當事方都必須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相應的權益能夠得到公平的保護,不以損害任何一方的利益為條件。目前大多數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東都是國有企業,這些企業在配售自己持有的國有股時,如果只是從自身的利益出發,就有可能損害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因此,國有股配售的價格、數量的確定要充分考慮新老股東的承受能力。公正就是政府的有關部門必須在現有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給予有關的當事方公正的待遇,既不能站在國有資產所有者的立場上,損害廣大投資者的利益,也不能以維護市場的穩定運行為由而損害國家的利益。
國有股投資基金的具體運作方式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統計國有股流通市值和減持數量的基礎上,以一定的折扣大致估算需募集的資金總額,然後再根據預期的資金認購能力,將所需募集的資金總額通過發行「國有股投資基金」份額的方式分步分批募集,每次發行的基金份額可視市場變動情況適度調整,所籌資金作為國有股減持變現的資金來源。
其次,基金發行成功後,所籌資金按上市公司二級市場市盈率折扣一定比例購買首批符合減持條件的國有股,變現金額用於社會保障體制建設。之後,視每年需增加的減持國有股數量,以增加基金份額的方式募集減持國有股所需資金,並使基金的股權結構進一步多樣化。為保障國有上市公司原社會公眾股股東的利益,上市公司在向基金出售國有股的同時,也應以同等的價格向社會公眾股股東配售一部分,以攤薄社會公眾股股東的持股成本。
再次,國有投資基金所認購的股票可以在一定期限內逐步分批上市,以減輕二級市場擴容的壓力。售股的資金收益,交基金保管人統一保管,每年年終時進行結算,將售股盈利以現金方式分配給基金持有人。
最後,經若干年售股後,或規定的基金存續期滿後,撤消「國有股投資基金」,同時,歸還基金持有人的本金。
㈥ 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有沒有一個規定上市流通股票的比例,即有沒有限制多少比例的限售股
沒有規定的流通比例,為保護公開發行的流通股利益,其餘的股份會有一個禁售期! 人是可以快樂地生活的,只是我們自己選擇了復雜,選擇了嘆息 大盤趨勢向好,積極做多,耐心持有; 投資中國美好的未來,分享經濟發展的快樂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
滿意請採納
㈦ 為什麼股改前限制一些上市公司的部分股票上市流通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當初設計股市者的「武斷和顧慮」造成的。不能流通的部分主要是指國有公司的法人股,以及民營企業的法人股(法人股概念自從股改後就不存在了)。
所謂法人股是指企業法人或具有法人資格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以其依法可支配的資產,向股份有限公司投資所形成的股份。如果該法人是國有企業、事業及其他單位,那麼該法人股為國有法人股;如果是非國有法人資產投資於上市公司形成的股份則為社會法人股。
實行股改之前這些法人股因為當初股市設計者莫名其妙的規定導致不能在股市流通,這在全球股市也屬於特例,2005年開始,才在有關部門的通力合作之下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但是即使股改完成,這些法人股仍對目前的股市造成了沖擊,它們變成了限售股,也就是媒體上經常宣傳的「大小非解禁」。
㈧ 上市公司未流通的股票後期是怎樣實行全流通的
早期發行股票時有法人股和流通股之分,後來法人股上市流通是向流通股股東支付對價的,大約數量是法人股股東向流通股股東每10股送3股(大致這個數)。
㈨ 國家股不能流通,為什麼會有國家股,有什麼作用
不是國家股,叫國有股,國有股一般是指國企大股東持有的公司股票。
法人股就是大股東持有的股票。
做為一家上市公司,大股東必須持有一定數量的股票來確保自己的大股東地位,也就是在所有的股東當中佔有此上市公司股份是最多的公司。
目前新上市的公司,大股東持有的股票是有一個限售期的,這段時間內是不能流通的。
㈩ 上市公司是不是有不可解禁的股票有的100%的流通讓人費解,公司創始人的股票是不u是沒有算在流通股里
公司上市之日起,公司發起人的股票鎖定一年,如果是大股東的,或者叫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的,一遍鎖定三年,三年之後變為全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