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磁波傳播的距離靠什麼決定高頻電磁波和低頻電磁波哪個對人體傷害大,為什麼會這樣
介質決定,在不同介質中由與電磁震盪在傳播中能量耗散震盪衰減幅度不一樣(即阻尼系數不同),電磁波的傳播速度以及距離都會受到限制。在絕對真空中,沒有能量耗散的理想狀態下電磁波傳播距離不會受限,比如宇宙中河外星系的光波。高頻波因為攜帶能量巨大對人體會有更大傷害,比如微波,紫外線,早期核輻射中的電磁震盪波等,像無線電波這種低頻波不會對人體產生很大傷害。
B. 高頻、低頻電磁波的定義 高頻電磁波和低頻電磁波的定義是什麼
電磁波(又稱電磁輻射)是由同相振盪且互相垂直的電場與磁場在空間中以波的形式移動,其傳播方向垂直於電場與磁場構成的平面,有效的傳遞能量和動量.電磁輻射可以按照頻率分類,從低頻率到高頻率,包括有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光、X-射線和伽馬射線等等.人眼可接收到的電磁輻射,波長大約在380至780納米之間,稱為可見光.只要是本身溫度大於絕對零度的物體,都可以發射電磁輻射,而世界上並不存在溫度等於或低於絕對零度的物體.
無線電頻譜和波段劃分
段號 頻段名稱 頻段范圍(含上限不含下限) 波段名稱 波長范圍(含上限不含下限)
1 甚低頻(VLF) 30千赫(KHz) 甚長波 100~10km
2 低頻(LF) 30~300千赫(KHz) 長波 10~1km
3 中頻(MF) 300~3000千赫(KHz) 中波 1000~100m
4 高頻(HF) 30兆赫(MHz) 短波 100~10m
5 甚高頻(VHF) 30~300兆赫(MHz) 米波 10~1m
6 特高頻(UHF) 300~3000兆赫(MHz) 分米波 微波 100~10cm
7 超高頻(SHF) 30吉赫(GHz) 厘米波 10~1cm
8 極高頻(EHF) 30~300吉赫(GHz) 毫米波 10~1mm
9 至高頻 300~3000吉赫(GHz) 絲米波 0.1mm
C. 電磁波從低頻到超高頻該如何屏蔽
用金屬罩罩起來都可以屏蔽。
D. 高頻、低頻電磁波的定義
1、高頻電磁波
高頻電磁波,射頻簡稱RF,射頻就是射頻電流,它是一種高頻交流變化電磁波的簡稱。每秒變化小於1000次的交流電稱為低頻電流,大於10000次的稱為高頻電流,而射頻就是這樣一種高頻電流。
2、低頻電磁波
低頻(低頻率)或LF是ITU指定為無線電頻率在30的范圍內(RF)千赫(kHz)的-300千赫。它的波長范圍從十公里到一公里,也被稱為公里波段或千米波。
LF無線電波呈現低信號衰減,使其適合長距離通信。在歐洲以及北非和亞洲地區,LF頻譜的一部分被用於AM廣播作為「長波」頻段。在西半球,其主要用途是飛機信標,導航(LORAN),信息和天氣系統。這個頻段還播放了一些時間信號廣播。
(4)低頻電磁波技術上市公司股票擴展閱讀:
電磁場包含電場與磁場兩個方面,分別用電場強度E(或電位移D)及磁通密度B(或磁場強度H)表示其特性。按照麥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這兩部分是緊密相依的。時變的電場會引起磁場,時變的磁場也會引起電場。電磁場的場源隨時間變化時,其電場與磁場互相激勵導致電磁場的運動而形成電磁波。
電磁波的傳播速度與光速相等,在自由空間中,為c=3×10^8m/s。電磁波的行進還伴隨著功率的輸送。電磁場是物質的特殊形式,它具有一般物質的主要屬性,如質量、能量、動量等。客觀上永遠存在著與觀察條件無關的統一的電磁場,把它分成電場與磁場兩部分是相對的,是與試驗條件有關的。
球面波、柱面波與平面波 對於隨時間作正弦變化的電磁波,按照其電場強度E與磁場強度H的等相面(即波前面)為球面、柱面或平面的不同情況,電磁波又有球面波、柱面波與平面波之分。
橫電磁波、橫電波與橫磁波 其電場與磁場都在垂直於傳播方向的平面上的電磁波,稱為橫電磁波,簡稱TEM波。在垂直於波的傳播方向平面上只含電場的電磁波稱為橫電波,簡稱TE波。在垂直於波的傳播方向的平面上只含磁場的電磁波稱為橫磁波,簡稱TM波。
E. 低頻電磁波怎麼樣測試
台灣泰瑪斯TENMARS生產的儀器,型號TM-192D三軸低頻電磁波測試儀,適用於量測極低頻電磁場30~2000Hz。網路查到的,具體效果不詳。
至於能傳多遠,理論上來講電磁波在自由空間是可以傳到無窮遠的地方的,如果要精確計算就要考慮諸如大氣吸收,降雨和雲霧衰減以及地形影響(有無遮擋)等等,還是挺復雜的。
目前工程應用的時候都是按比較理想的情況來計算的,假定電磁波是無衰減傳播,並且無遮擋,然後根據雷達方程和接收機靈敏度進行相關的計算。
既然假定是電磁波是無衰減傳播的,還怎麼計算傳播距離?這就和接收設備有關系了,因為能量是呈球面擴散的,隨著距離的增加,分布在球面單位面積上的能量肯定越來越小,如果用一個面天線來接收電磁波的話,距離越遠,天線接收到的能量就越少,這里就會有一個「度」,這個「度」就是我前面提到的接收機靈敏度,或者說是接收機能夠檢測到的最小信號(忘了靈敏度是不是這樣的概念,反正就是這個意思),能量太少的話跟天線連在一起的接收機就檢測不到這個信號了。不知道你用過頻譜儀沒?信號太小的時候頻譜儀上就只有一條雜訊曲線,信號強度夠大的時候頻譜儀上就可以明顯的看到一個有別於雜訊的可用信號。
你可以這樣想,如果讓你測量這個傳播距離你該怎麼做?肯定是拿一個接收設備遠遠的來測,你在A點測到信號了,再遠一點還能測到,繼續下去呢?因為能量的擴散,越遠接收到的信號越小,總有那麼個距離使得你的接收設備根本什麼都檢測不到,而這個時候電磁波是存在的,只不過你接收到的信號太小,已經超出了你的檢測儀器的檢測范圍,檢測設備無法檢測出來。
假設振盪器輻射功率為Pt且是全向輻射,那麼距離振盪器R處電磁波的功率密度就是St=Pt/(4πR^2),用一個面積為A,增益為Gr的天線來接收,接收到的功率就是Pr=St*A*Gr,假如接收機能檢測到的最小功率為Pmin,令Pmin=Pr=St*A*Gr,就可以把R的最大值算出來。
這只是理論上來講的,實際上要接收頻率這么低的電磁波,天線的尺寸是巨大無比的。前面查到的那個檢測儀,我還沒搞清楚它是基於什麼原理來測試的。
F. 低頻電磁波接收電路
現實是這么低的頻率成不了電磁波,怎麼可能去接收這個不存在的東西?
理論上倒是可以的,電磁波發射、接收都是採用「天線」,天線長度與波長成正比(與頻率成反比),例如100MHz的半波天線長度是1.5m,可以推出100Hz的電磁波的天線長度是1.5Mm,即1500公里,如果要接收1Hz的電磁波,只要架設15萬公里長度的天線就可以了,閣下准備做嗎?
是不是閣下的表述有歧義?想要接收的不是電磁波,而是電場或者磁場?如果是這個意思,那麼電場的接收方法是電容耦合的概念,做一個金屬極板,讓它和信號源存在盡可能大的電容,可以參照物理學平板電容的計算方法設計。磁場的接收方法就是繞制一個線圈,讓盡可能多的磁力線穿過線圈截面,有盡可能多的圈數產生更高一點的感應電壓,換個專業名詞就是盡可能增大與信號源線圈的「互感系數」,參照的是互感線圈耦合理論。
G. 光通信技術概念股有哪些
光通信技術是一種以光波為傳輸媒質的通信方式。光波和無線電波同屬電磁波,但光波的頻率比無線電波的頻率高,波長比無線電波的波長短。因此,具有傳輸頻帶寬、通信容量大和抗電磁干擾能力強等優點。
至於相關股票,建議找研製、生產和銷售通信光纜、光器件、通信電纜、電力電纜等方面的上市公司。
H. 屏蔽極低頻電磁波的有效辦法
我先說下,你說的這個,0-200HZ在電磁波劃分上叫極低頻 和超低頻,其波長在100兆米到1兆米
我這么說吧,一般天線比如半波摺合振子,其長度是要接受電波波長的一半,即便波長為1兆米
那這個天線也是不可想像的,當然是不是有什麼更先進的技術不太清楚,你說這個基本沒人用,
好像美國用作潛艇通訊,但只是進出港口時,頻率太低,所能攜帶的信號太少,製作成本和帶來的效果相差太大,沒人會用。。。
I. 什麼是「超低頻電磁波」
不,不!他們不是對的!我們班上老師說,其實電腦的輻射很小,20台電腦加上輻射強度不是手機輻射強度。而且手機的輻射強度不是最大的,最大的是吹風機。所以頭發還是自然做得好,不可不可不用,不應成為傻瓜。有一種檢測輻射的方法,把收音機放在一邊的東西被檢測出來,聽聲音可以分辨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