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A公司發行股票購買B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問題。
當然是A公司繼續擁有A公司的股票。但是購買B公司長期股權而發行的股票屬於認購股票者所有。例如A公司發行1000萬股股票收購B公司,這些發行的股票就被認購該股票的投資者所購買,當然股票股權就歸屬於購買者,這些購買者既可能是各種機構法人投資者,也可能是眾多自然人投資者,主要是由公司發行股票時的規定而確定。
⑵ 股票發行股份收購資產是什麼意思
簡單點說,就是發行股票收購其它公司或股權之類的。屬於利好。
1、以股票購買資產式兼並在這類兼並中,兼並方(上市公司)向被兼並方發行自己的股票或轉讓發起人的部分股份以交換被兼並方的債務。這種兼並方式的優點在於被兼並方資產所有者通過把自己的資產與規模大、效益好的上市公司的股票進行交換,可以脫離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並可獲取穩定投資收益。兼並方通過以股票換資產,可以使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得到較快的調整。
2、通常來說,收購公司同意去承擔目標公司的責任,但某些情況下,收購公司只在選擇的基礎上承擔目標公司的一部分責任。在這種收購中,目標公司如果不能繼續經營下去,則自行解散,目標公司要把擁有收購公司的股票分配給其他股東,因為收購公司不希望自己的大量股票集中在極少數人手中,另外收購公司和目標公司一般還會再目標公司的管理人員和職工安置問題達成協議。
⑶ 一個企業為什麼通過發行股票,債券,可以並購其他企業
從本質上說,並購企業,就是購買其股東的出資,或者說股權,這和購買一部手機一樣,也是一種購買,也是一種交換。你可以花現金來交換,也可以用其它有價值的東西來交換,只要對方接受。
購買者(一家企業)自身的股票是有價值的,特別是購買者如果已是上市公司,則其股票的流通性已經得到認可,價值也得到公眾投資人認可(表現為有活躍的市場交易,有確定的交易價格),因此更容易作為現金的替代物,用於支付。
簡單的操作思路是:一家企業向「購買對象」的股東發行股票,用這些新股交換股東手裡的「購買對象」的股權,這就是以股份並購,也稱為換股並購。並購完成後,購買對象變成了購買者的子公司,購買對象的股東變成了購買者的股東。
至於發行債券的並購,其實是先要借債,借到錢以後,用現金來收購,倒比較簡單。
⑷ 請問為什麼發行股票,也能進行吸收合並企業通俗舉例子解釋下。
首先需要了解資本市場上最常用的兩種收購方式就是現金收購和股權收購。
現金收購簡單明了,就不說了。股權收購主要又有增發新股和換股兩種手段。看一個國內比較著名的平安收購深發展案例就可以大致明白
2010年前,平安集團持有深發展4.68%股份
2010年5月,平安集團向當時的深發展大股東新橋定向增發約3億股,新橋以其所持有的約5.2億股深發展股份作為支付對價,交易完成後,平安集團持有深發展21.4%股份
2010年7月,深發展向平安人壽定向增發約3.8億股,平安人壽出資約70億認購。由於平安人壽是平安集團的控股子公司,交易完成後,平安集團共持有深發展29.99%股份
2010年9月,平安集團宣布,以平安銀行90.75%的股權以及26.9億現金交換深發展16.39億股份。交易完成後,平安集團擁有深發展52.38%股份,深發展成為其控股子公司。而深發展擁有原平安銀行90.75%股份,成為平安銀行母公司。即,平安集團控股深發展,深發展控股平安銀行。
這次經典的收購案例中有現金收購、有被收購方發行股票,有收購方發行股票,有股權交換,最終都是為完成收購目的服務的
⑸ 購買股票 收購公司
事實不是你想的這么簡單。
假設3000萬的公司,其按照資產發行了1000萬股的股份。那麼其上市交易首日,實際流通的股本肯定不是1000萬股,而是不足1000萬股,可能只有200萬,或者400萬等。其他暫時不能交易的股份就是所謂的限售股。這些股份不是一直不能交易,而是要等待到解禁的日子才能交易。而這一類限售的股票就是掌握在大股東的手中,即控股了這個公司。即便你投入了1000萬,也只能交易現在流通的股份。另外還有重要的一點,你要是交易股份佔到公司總股本的5%,就必須想證監會申報備案,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為所欲為的。
再假設這個公司到了解禁日,1000萬股都流通了,但是公司控股的大股東股份不會輕易在二級市場上交易流通的。你要掌控公司,就必須控股51%。而這種收購和並購,不是簡單的在二級市場上交易完成的,而是需要坐下來面對面談判完成。這個時候公司的股票就會停牌,等待收購完畢之後才會復牌,同時公告股東的變化。
樓主的想法過於簡單了。如果都是按照你這么說的控股公司。那中國石油這種國家命脈公司,國外的資金在市場上買了其51%股份,那中石油就不是中國的了。
⑹ 請問公司發行股票的錢來自哪裡請指點
嗯,公司發行股票的錢來自哪裡?嗯,這個一般來說的話大部分錢都來自於機構,公司在發募集自己的這個發行新股票,然後用來募集資金,然後一般都是在這個確定發行之前,提醒這個相關的機構以及一些上市公司,然後進行提前認購。你首先那就是公募基金,這個比如啊,這個華夏嘉實,南方,還有這個意義什麼什麼的,易方達。然後再然後的話就是一些銀行,工商啊,交通啊,建設啊,這些銀行他們可能會收購一些這個股票,進行作為他們投資理財的組合來豐富,因為畢竟這個在募集資金的時候,這個股票價格是面值價格,如果要是上市了之後的話,他們估計變革是會上升的。
比較核心的因素的話就是,他們認為這個與這家公司後市會繼續上漲,將募集來的資金,嗯。用於這個改善產品或者改善產品渠道之類的,會提著你自己公司的股價。
然後我說這是強勢一點的,用強勢一點的話基本上都是在上市之前的話,嗯,基本上就是提及銷售啊。如果要弱勢一點的話,它會更像普通股民進行發售,不過這個的話基本上相對來說很少,因為畢竟股民受影響受政策影響的這個程度比較高,所以說的話大部分他們是買不到的,一般都是機構有限的,如果要是他們能買得到的話,也就說明了這家股市,這家公司的發行的這個新股票基本上不行。
哦,對了,嗯,它那個發行股票的話,它是有一個上市限制的,就比如說這個只有一年或者是一年半或者兩年復制東西的,這個muji那個書上面寫的有,是符合這個證監會政策的。
⑺ 發行股票進行企業合並是怎麼回事
發行股票進行企業合並:
這叫股權收購,類似於股權置換;
2.即A公司通過增發股票(定向B公司增發),換取B公司股東持有的現有B公司的股票;
3.這樣一來,B公司的股權就全部或部分並入A公司,而B公司原有股東,通過持有A公司新增發的股票,獲得了補償。
⑻ 發行股票的企業持有的股份能流通么
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司為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自己一般是不會持有自己的股票的,如果特殊原因要從股東手中回購也是要在一定時間內注銷的。
你指的是不是發行股票的企業,其股東持有的股票呀??
公司本身就是由其股東出資設立的,其所有權應該是屬於股東的。至於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的情況不是沒有,有些公司也是因為一些特定原因存在這一種情況,但是這類庫存股是公司收購的尚未轉讓或注銷的本公司股份,一般具有時效性,只是一段時間內存在的,而且不得參與本公司分配利潤
⑼ 公司可以持有並買賣自己公司發行的股票嗎
可以,但是要審批並且公告。
《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三條「公司不得收購本公司股份。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減少公司注冊資本; (二)與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並; (三)將股份獎勵給本公司職工; (四)股東因對股東大會作出的公司合並、分立決議持異議,要求公司收購其股份的。 公司因前款第(一)項至第(三)項的原因收購本公司股份的,應當經股東大會決議。公司依照前款規定收購本公司股份後,屬於第(一)項情形的,應當自收購之日起十日內注銷;屬於第(二)項、第(四)項情形的,應當在六個月內轉讓或者注銷。 公司依照第一款第(三)項規定收購的本公司股份,不得超過本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的百分之五;用於收購的資金應當從公司的稅後利潤中支出;所收購的股份應當在一年內轉讓給職工。 公司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票作為質押權的標的。」 不允許上市公司買賣本公司股票,目的是為了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維護市場「公開、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則,維護證券市場的正常秩序,具體來說,主要是為了防止上市公司通過買賣、炒作本公司股票的方式進行內幕交易。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經理、職員或主要股東,由於其地位、職務等便利,在獲取有關公司經營與發展的內部消息方面比一般投資者有優勢。如果允許上市公司買賣本公司股票,他們很可能會通過這種方式利用內幕消息來牟取非法收益。因此,不允許上市公司買賣本公司股票是防止內幕交易的重要措施之一。 《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第七十條 股份有限公司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根據不同情況,單處或者並處警告、責令退還非法所籌股款、沒收非法所得、罰款;情節嚴重的,停止其發行股票資格: (一)未經批准發行或者變相發行股票的; (二)以欺騙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准發行股票或者獲准其股票在證券交易場所交 易的; (三)未按照規定方式、范圍發行股票,或者在招股說明書失效後銷售股票的; (四)未經批准購回其發行在外的股票的。對前款所列行為負有直接責任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給予 警告或者處以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以上信息來自網路
⑽ 上市公司在收購資產時發行股票計入商譽嗎
一般情況收購資產時發行股票溢價的部分計入資本公積金;
發行股票公允價值大於被購買企業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部分才計入商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