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期權和股票有什麼區別
期權和股票的區別:
股票就是所有者憑證,持有股票就是說你擁有公司的股份,你是公司的股東,可以對公司行使權利。期權是一種權利,持有期權說明你有某項權利,是否行使這種權利你自己決定。
舉個管理層激勵的簡單例子:
1、股票:某公司董事會決定,回購股票發給公司中層以上管理者,那麼這些管理者就成為公司的股東,能夠擁有表決權,對公司行使權利。
2、期權:某公司董事會決定,授予公司中層以上管理者在未來某區間以X元的價格購買公司股票,那麼這些管理者就擁有了權利,是否行權他們自己決定。
(1)創業公司期權股票擴展閱讀:
期權的概念
期權是指一種合約,該合約賦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該日之前的任何時間以固定價格購進或售出一種資產的權利。 期權定義的要點如下:
1、期權是一種權利。 期權合約至少涉及買人和出售人兩方。持有人享有權力但不承擔相應的義務。
2、期權的標的物。期權的標的物是指選擇購買或出售的資產。它包括股票、政府債券、貨幣、股票指數、商品期貨等。期權是這些標的物「衍生」的,因此稱衍生金融工具。值得注意的是,期權出售人不一定擁有標的資產。期權是可以「賣空」的。期權購買人也不定真的想購買資產標的物。因此,期權到期時雙方不一定進行標的物的實物交割,而只需按價差補足價款即可。
3、到期日。雙方約定的期權到期的那一天稱為「到期日」,如果該期權只能在到期日執行,則稱為歐式期權;如果該期權可以在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的任何時間執行,則稱為美式期權。
4、期權的執行。依據期權合約購進或售出標的資產的行為稱為「執行」。在期權合約中約定的、期權持有人據以購進或售出標的資產的固定價格,稱為「執行價格」
股票的概念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❷ 有個朋友面試通過,公司說給期權,能簡單解釋一下么是家創業公司,好像市值一個億
就是說:好好乾吧,到了年底,咱們算算。給你發點紅包,不是現金。
❸ 如果在創業公司工作,期權是如何發放的
我曾經也在創業公司干過,當然,也同樣是承諾有期權。最開始的時候,我也不太懂什麼是期權,只是聽別人說過,公司如果上司的話,就很有可能實現財務自由。
當然,在創業公司的工作是辛苦的,沒日沒夜,一周六天。在這段時間,我也就慢慢的去了解了期權到底是什麼?
期權是什麼?我就不從特別專業的角度去解釋期權了,我們就通俗一點。舉個例子,你有一張優惠券,這個優惠券的內容是這樣的,礦泉水原價1元/瓶,憑這個劵,你可以0.5元/瓶的價格購買這個礦泉水,1張券購買1000瓶,優惠券上表明了一個使用期限:例如從2018年1月1日起,半年內有效。
那這個優惠券其實就是期權了,而這里的礦泉水就是股權或者說是股票。
期權怎麼得到?一般來說,很多創業公司缺錢,但是又想網羅到人才,就只有通過期權的形式來留住人才。
其實,對於大部分的互聯網公司來說,發放期權雖然是一種手段,但是最終員工想要通過自己的期權來變現,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首先,如果企業沒有上市的話,期權大多數時候並不值錢。
其次,有些比較缺德的公司老闆,在公司經營很差的時候,可能還會通過期權的形式,將損失轉嫁給員工,最終公司到底,老闆套現一些錢後跑路
❹ 創業公司上市後贈送的期權股變股票需用錢買嗎
創業公司上市後贈送的期權股變股票當然不需用錢買,否則什麼叫贈送,當然,具體還需要當初約定的合同和協議條款。
❺ 期權和股權有什麼區別,新創業的公司需要使用期權形式嗎
期權(Option),又稱為選擇權,它是在期貨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金融工具。從其本質上講,期權實質上是在金融領域中將權利和義務分開進行定價,使得權利的受讓人在規定時間內對於是否進行交易,行使其權利,而義務方必須履行。
股權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與其擁有的股票比例相應的權益及承擔一定責任的權力。
公司期權是未發行股票的公司發行的期權。會有一個認購價和一個有效期限——例如XYZ 25c有效期在2002年6月30日,直到該日期之前都可以在ASX上市。假如在期滿時股票價格超過了認購價,期權持有者將通過支付認購價來行使他們的期權,而當期權在該公司作為一種新股票發行時,它將和其他普通股票享有同樣的等級。公司期權是公司在某個未來時間點(有效期限)籌集額外資本的一種方式,但是這不能保證在那時股票價格一定會超過期權認購價. 公司期權也被用作員工鼓勵並可以和業績聯系在一起,但是這些不能在ASX上市。
❻ 創業公司發員工期權靠譜嗎
首先你先考察一下這家公司,還有公司的法人以及實際掌控人。
❼ 在創業公司工作,期權怎麼發放
普遍情況下,你在入職前或者入職的時候就有一個股份數的承諾。但這不是絕對的,大多數情況下公司不會在入職時直接承諾股份數,但會承諾,在入職一段時間之後,根據你的業績,畢竟這是靠實力說話時代,來分發你的股份。
接下來是期權的分發方式,期權一般是分期發放的,通常的做法,是分成四年來發放,每月一次,也就是說,自合同規定的計算起始日開始,每工作滿一個月,期權就到手了 1/48。計算起始日有的公司是從入職日起算,有的公司是按照統一的起算日期,具體公司具體發放。如果是第二次發放期權,計算的起始日就由公司自己來決定了。
由於員工不是永遠的待在一個公司,所以要規定一個最低的底線,如果期權分為4年,那麼這個底線就應該是1年,如果他1年內離開了公司,那麼他就沒有期權。
❽ 初創公司如何分配股權與期權
❾ 原始股與期權有什麼區別創業者一般拿到的是期權還是原始股
「原始股」不是一個法律概念,很多人在買擬上市公司在上市前發行的股份時,會將之稱做原始股,因為這個股份的價格沒有體現二級市場流通性所賦予其的增值,定價基礎很「原始」。總之,股權(有限責任公司)、股份(股份有限公司)都是股東基於股東資格而享有的一種所有者權利(為了回答的簡便,先都叫股權吧)。簡單的說,拿到股權,說明已經是公司的股東了。
「期權」是一種權利,是公司授予激勵對象在未來一定期限內以預先確定的價格和條件購買本公司一定數量股份的權利,這個權利可能會在公司上市後行使,也可能會在上市前行使。簡單的說,拿到期權,只表明,其只是可能會是公司的股東。
(1)創業者應該直接拿已經發放的股權還是拿到在未來可能拿到股權的權利?(2)創業者應該拿到的是上市前的股權還是上市後的股權?
說到這里,我們又涉及一個概念「創業者」,什麼叫創業者,我理解應該是創業的核心人員和其他重要員工。
創業的核心人員,是公司的靈魂,至少是公司最開始的靈魂,未來根據公司的不斷發展有可能被替換掉,像喬布斯。但是,至少因為他們是一個階段的靈魂,所以毋庸置疑,應該拿到股權,而且應該在上市前就拿到。
至於其他重要員工,這就取決於核心人員對他們的判斷了,給他們股權還是期權,主要目的在於看對他們的激勵效果。我在實踐中看到兩種情況都有,對於非常非常重要的員工,給他們期權,很難使他們有很好的歸屬感和忠誠度,所以,不少公司都會考慮給他們股權。
對於相對重要的員工,一般喜歡給他們期權,讓他們了解到,是否能真正稱為公司的股東,還要看他的努力、他的業績。
一般在相對於傳統行業更注重人才的高科技企業,一般在上市前就全面展開了員工持股計劃,而很多傳統行業的企業,只是會在上市前給少部分人股權,而在上市後才會大規模開展員工持股計劃,給員工期權。順便提一下,上市後開展的員工持股計劃,一般不會直接給股權,而會給期權,或者其他股權激勵形式,例如限制性股票、股票增值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