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票問題:求解答 華數傳媒:關於重大資產重組相關方未履行完畢承諾事項的公告,是利好還是
利空,
『貳』 股票華數傳媒結合大盤看一下有反彈嗎
形態不是很好,反彈見好收為宜
『叄』 華數傳媒網路有限公司的最新事件
再續不死鳥傳奇 華數傳媒借殼上市首日飆漲621%
停盤6年,如今方重見天日,華數傳媒 避開交易所新退市制度的條框約束,重組後一俊遮百丑,昨日開盤大漲621%,續寫由「死而不僵」到「生龍活虎」的傳奇。
華數傳媒由*ST嘉瑞改名而來,而*ST嘉瑞的前身是「安塑股份」。由於2003、2004、2005年連續三年虧損,在2006年4月13日後被暫停上市。2007年,該公司名稱變更為「湖南嘉瑞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也變更為「*ST嘉瑞」。
雖然*ST嘉瑞於2007年實施了股改,並經歷了三次重組,但前兩次都胎死腹中。最初,湘暉資產有意撮合*ST嘉瑞和紫薇地產,但最終不了了之。時至2009年,湘暉資產又牽線*ST嘉瑞和天潤置地重組,但在2011年2月緣於房地產宏觀調控,重組偃旗息鼓。
2011年5月,*ST嘉瑞結緣華數數字電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然而,同年9月,證監會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相關規定,明確「上市公司購買的資產對應的經營實體持續經營時間應當在三年以上。」而當時華數傳媒成立尚不滿三年時間,於是重組又被耽擱半年。
直到今年6月12日,*ST嘉瑞的重組方案終獲證監會並購重組委通過,今年8月底實施完畢,*ST嘉瑞變身華數傳媒,主業變成了新媒體及有線電視網路,進軍有線電視、數字電視網路及產業投資等新型產業。
隨著華數傳媒粉墨登場,一批堅守了*ST嘉瑞6年時間的投資者終於可以歡享資本運作帶來的盛宴了。
*ST嘉瑞2012半年報顯示,該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均為自然人,其中第一二名散戶投資者分別持有148.94萬股和127.32萬股。
第一名散戶是2006年停牌前的第一季度進入,持股96.67萬股,成本約為153萬元,由於實施了股改,變成了148.94萬股,持股比例為1.25%,每股成本攤薄到1.02元。華數傳媒昨日收盤價14.42元/股,這意味著如果以14.42元/股出手,*ST嘉瑞的第一散戶將獲得1313.7%左右的收益。
為什麼一家停牌6年的公司,還能夠完成烏鴉變鳳凰的傳奇,這種重組到底有多大的價值呢?
武漢科技大學教授董登新對中國資本證券網表示,垃圾股的重組之後可能仍是垃圾,因為不少垃圾股重組復牌三兩年後原形畢露又面臨退市。垃圾股的重組本身是一種低效重組,往往會浪費資源,我們真正鼓勵的重組應該是健康重組,就是強強聯合,這種強強聯合才是我們經濟轉型產業調整最需要的,垃圾股該退市就退市;華數傳媒令人詬病的地方是重組長達6年,低效甚至可能暗藏貓膩。
董登新在其微博中表示,這將極大地慫恿並鼓勵股民暴炒垃圾股的信心,前期新退市制度的風險宣傳可能功虧一簣!
『肆』 華數傳媒的優缺點,發展前景,股票分析
就一搞有線電視的,市值靠近300億,已被高估,往後國家從經濟性,會開放衛星直播電視,衛星網路。到時有線將被淘汰。
再說技術,上一波行情從重組後7.6漲到63已被爆炒,如今靠近20的位置不在高處,但也不在低處,處於不上不下的位置,方向不明。而我們要找方向確定的標的才是真理。
『伍』 華數傳媒屬於新上市的股票嗎
借殼*ST嘉瑞(000156.SZ)上市
公司全稱由「浙江嘉瑞聯合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華數傳媒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A股股票獲准於2012年10月19日起在深交所恢復上市交易。
『陸』 關於股票的問題
1、我剛開始玩股票,我很好奇,為什麼買股票竟然會虧錢:當你以錯誤的價格和錯誤的時機買進股票的時候,已經註定你肯定會虧錢。
2、只要在股票價格很低的時候買進,然後一直等,等到價格比它高不就完了。
a、價格很低:您如何准確判斷該股目前的價格就是「很低」,有什麼標准?沒有標准就是在冒險、賭博!
b、買進然後一直等,等到價格比它高不就完了:這種思路是正確的,但是您有確定的等待時間概念嗎?1年還是10年?
3、為什麼會有人買股票虧了呢:股市幾百年的統計數據表明,股市參入者80%虧損、10%保本、10%盈利。想要成為盈利的10%的人,需要具備各種專業理論知識和人性的特質。僅僅是理論的學習,就有很多人誤入歧途,最終走向失敗。
4、華數傳媒:該公司是2012年10月重組上市的公司(原名嘉瑞新材),主營業務是杭州地區的有線電視,近年業績中規中矩,但並非優秀公司。由於目前市場熱炒傳媒股,所以該股目前還可以暫時持有。但是如果從投資的角度分析該股,該股股價明顯嚴重高估,風險很大。
5、我真的不能理解為什麼會虧錢?有什麼原理嗎:當你以錯誤的價格和錯誤的時機買進股票的時候,已經註定你肯定會虧錢。
原理:不可能在此詳細說明,簡言之,股票正確的原理就是價值投資,研究公司股價和公司價值的關系。在股價低於價值時買進,而在股價高於價值時賣出。需要系統地學習。
『柒』 華數傳媒 是什麼時候上市的 股票漲了621%
今天剛上市的,華數傳媒借殼*ST嘉瑞,17日晚間正式公布將於10月19日上市,上市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此股目前市盈率太高,一億多元的凈利潤對應10億多的股本,每股收益僅僅0.1元多一些,但是股價今天已經被炒到了14塊多,散戶少碰為宜啊
『捌』 如何在資產重組股中獲利
在中國股票市場中,資產重組是永不褪色的熱點。2013年,資產重組將繼續成為市場中重要的熱點,因為新股發行踩急剎車後,對800多家排隊上市的公司來說,與上市公司重組是較快捷的套現方式,尤其是那些在經濟不景氣中財務報表不好看、很難IPO上市的公司;而手握大額超募資金的已上市公司也願意通過並購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退市壓力愈發嚴格,業績受到經濟環境沖擊,大量上市公司需要通過重組改善業績;中央和地方國資委對控股企業資產證券化的壓力很大;上市公司在已有再融資和資產重組中避免同業競爭的承諾帶來資產整合壓力。 如果在資產重組前買入,在資產重組後賣出往往可以獲得較高的收益。即使持有的股票沒有發生資產重組,買入具有資產重組預期而股價尚未反應的公司也可以隨著該預期的明朗獲取收益,因此預測資產重組可以發現投資機會。資產重組的發生往往具有前兆。 第一種是第一大股東的變化。一是引入戰略投資者。美的電器的第一大股東美的集團在2011年引入高盛等機構投資者,2012年即公布將進行資產重組。因為資產重組已經成為PE重要的退出方式,雙匯發展和恆逸石化的資產重組背後都有高盛的參與。 二是第一大股東的在集團中的層級提高。平高電氣的第一大股東平高集團和許繼電氣的第一大股東許繼集團原為國家電網的子公司中電裝備的子公司,2012年平高集團和許繼集團均轉為國家電網直接持股,很快均發生資產重組。因為第一大股東在集團地位的提高往往會同時確立下屬上市公司在集團中某類資產整合平台的地位,加速資產重組。 三是第一大股東的並購行為。國電南瑞的第一大股東國網電科院、均勝電子的第一大股東均勝集團、卧龍電氣的第一大股東卧龍集團均在進行並購後不久對上市公司進行了資產注入。因為第一大股東的並購往往會導致與上市公司同業競爭,第一大股東會通過對上市公司資產重組解決問題。 四是第一大股東的領導換屆。光迅科技的資產注入恰恰是在第一大股東武漢電信研究院換屆年進行的,國家電網旗下上市公司密集的重組與國網總經理劉振亞臨近退休有很大關系。 第二種是承諾期限的臨近。上市公司在再融資和資產重組中往往會承諾在未來一定時間內進行新的資產整合,以解決同業競爭問題。國電南瑞在2012年下半年推出資產重組與其承諾在2013年以前解決與國家電網在電力調度上的同業競爭很有關系。佳電股份的重組即為哈爾濱電氣集團履行股改承諾。 第三種是同一控制下其他上市公司的資產重組行為。當同一控制下的上市公司發生資產重組時,往往意味著實際控制人對旗下上市公司的資產整合思路已經形成,未來將分別對控股的上市公司進行資產注入。國家電網下屬的置信電氣、平高電氣、國電南瑞和許繼電氣在短短1年內同時進行重組;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最近幾年對旗下上市公司進行了密集的資產注入,中航電子成為航電平台,中航精機成為機電平台,航空動力成為發動機平台,中航動控成為發動機控制系統平台。 第四種是3個月前提出資產重組但失敗的公司。公司資產重組失敗後,會承諾3個月內不進行資產重組,但3個月期滿後,往往會重新推出重組。如果失敗的重組是與大股東的整合,那幾乎一定會重新提出,因為大股東對旗下上市公司的戰略定位很難改變。光迅科技和關聯公司WTD的整合在第一次重組失敗後1年內即成功發生。因為光迅科技和WTD分別是無源和有源光器件的龍頭企業,整合後的存續公司將成為中國光器件行業的龍頭,符合武漢郵電科學院對光迅科技的未來定位。如果失敗的重組是引入新的控股股東,也幾乎一定會再發生,因為原控股股東套現棄殼的決定也不易改變,華立科技在與華數傳媒重組失敗後幾個月便和上海開創遠洋重組。 第五種是第一大股東具有盈利能力較強,與上市公司現有業務關聯較大的資產。這一條是上述幾條的前提,但資產注入的時間往往是上市公司股價合理,第一大股東的資產盈利能力較強時。國電電力曾經靠著第一大股東定期注入發電資產成為長期牛股。 第六種是上市公司2年虧損後。中國上市公司對保殼的意願是非常強的,尤其是上市公司數量少的省份。母公司如果具有優質資產,則注入的概率更大。 第七重是母公司在香港上市的,同時高管提出回歸A股意向的。H股回歸A股是近年重要的資產重組。東江環保、長城汽車等近期牛股都是H to A的。 第八種是上市公司所在行業集中度不高,上市公司具有外延式擴張的傳統的。東華軟體是中國A股市場最優秀的IT服務公司,公司幾乎每年都增發新股以較低的成本收購軟體公司。 如果想預判資產重組,需要對已上市公司的業務和他們大股東的業務,大股東的動向非常了解。除了判斷資產重組發生的概率,評估資產重組也非常重要。最重要的原則是發行較少的股票,獲得優質的資產。 一般已有上市公司之間的吸收合並都會失敗,因為上市公司的估值較高,合並後存續公司股本攤薄過大,業績難以提高。攀鋼鋼釩、河北鋼鐵和山東鋼鐵的整合都不成功。 僅僅是為完成整體上市而進行的資產注入也多會失敗。有些大股東只是想做大規模,注入的資產質量並不好,如平高電氣資產注入後股價反而下跌。 資產重組後的新資產融資要求高的往往會失敗。鹽湖鉀肥吸收合並鹽湖集團後繼承了後者的化工項目。該項目投資數額巨大,資產回報率很低。使得鹽湖鉀肥在重組後折舊壓力驟增,凈資產收益率大幅下滑,一家中國成長性最好、最喜歡派現金的公司淪為一家普通的化工企業。寶石重組後業績大幅提高,但新業務玻璃基板投資需求巨大,重組後立即推出巨額再融資,股價自然難以走高。 資產置換往往會成功。因為資產置換往往根據賬面價值估值,注入資產的盈利通常明顯好於剝離的資產,實現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大幅增厚。如北人股份、攀鋼釩鈦、廣日股份都進行了非常成功的資產置換。 資產重組後,一家行業龍頭借殼上市往往會誕生大牛股。因為新注入資產所在行業可能是已有上市公司未涉及的,資本市場對其比較陌生,而資產重組方案公布到完成之間擬注入資產的信息披露較少,會造成對存續公司價值低估。如三安光電資產重組後,幾乎所有的研究報告都認為LED行業成長性有限,市場競爭過於激烈,然而三安光電在重組後業績連續大幅增長,成為超級牛股。中油金鴻作為A股第一家全國擴張的天然氣龍頭企業,也有牛股基因。 資產剝離也可能誕生大牛股。有些公司同時擁有非常優質和非常劣質的資產,如果剝離掉劣質資產,業績立即大幅提高。如sst生化持有中國第五大血液製品公司雙林生物100%的股權,卻被電力資產的虧損拖累,未來將剝離電力資產,前景值得期待。 資產重組變更實際控制人,新實際控制人背景雄厚的很可能產生牛股。一方面新股東優質資產較多,未來有可能繼續進行資產注入,另一方面新股東對公司的業績可能帶來深遠影響。科大訊飛引入中國移動,置信電氣、平高電氣、許繼電氣引入國家電網作為新實際控制人後,公司的主要客戶成為大股東,對公司發展自然有積極影響。其中置信電氣堪稱2012年最完美資產重組。該重組僅使總股本增加10%,卻使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和產能翻倍,同時置信電氣在全國多個省市擁有生產基地,實現全國布局。更重要的是,置信電氣將成為國家電網的非晶合金變壓器整合平台,2013年恰恰是非晶合金變壓器爆發式增長的元年,未來的增長空間和持續性非常理想。國家電網在入股置信電氣的同時參股壟斷置信電氣上游非晶合金帶材的安泰,使置信電氣牢牢控制了整個產業鏈。
『玖』 最近拿到2個offer,一個是恆生電子,一個是華數傳媒,請熟悉這兩個公司的兄弟姐妹幫忙參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