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公司股票公開發行與上市的優點
擴展閱讀
2020年7月9日買什麼股票 2025-09-17 03:25:15
公司未上市前墊錢買股票 2025-09-17 03:02:18
下周股票行情周盤 2025-09-17 02:44:34

公司股票公開發行與上市的優點

發布時間: 2021-10-26 08:23:45

❶ 公司上市有什麼好處

上市對於一個公司的作用

好處方面:
1、利於融資;
2、利於股權進行行業整合或自我重組;
3、股票流動性最大化;
4、利於公司管理;
5、品牌建設;
不利方面
1、合規成本;
2、決策自由性;
3、控制權風險

展開來看:
1、上市對於公司最直接的意義是融資意義(1)融資途徑方面:在IPO時會首次公開發行融資,此後有例如向公開市場再融資、非公開發行再融資、並購時的配套募集資金,這些都是上市公司股權募資的途徑。同時正常的債權融資、借款路徑都不受影響,受影響的可能是一些灰色的融資途徑(一般資金來源多少有點法律問題)(2)融資能力方面:上市對於公司的募資能力有飛躍的提升,一方面由於上市公司可以向公眾募股,增加募集資金對象的范圍。另一方面對於私募由於其股票的流動性也增加了對於財務投資人(主要是後期的PE)的吸引力。此外上市公司因其股票價值有相較公允市場價格、同時主體較為被認可,在股權質押、發債等途徑上均會有一定優勢。(3)融資成本方面:一般相較非上市公司,融資綜合費率相對較低。

2、上市對於公司最大的區別在於對股權的運用,這就促成了上市後的產業整合或自身重組行為(1)收購一家企業用現金收購資金成本較高,同時尤其對於人才類公司,買下了公司資產,管理團隊出工不出力或者甚至乾脆另起爐灶這種行為司空見慣。用上市公司股權去收購行業上下游或者橫向整合的企業做大,或者在行業低迷期收購新業務進行轉型,則一方面省去現金壓力,另一方面有助於把對方綁上自己的戰車,一同為公司出力才能獲得最終的變現。很多行業裡面,老二上市最後通過整合幹掉老大的例子也是屢見不鮮。(2)上市身份有助於並購重組的談判,主要體現在上市公司股票價格有相對較為充裕流動性帶來的市場公允價值,這是換股交易的一個較重要的定價基礎。若兩方都是估值定價交易時想達成交易難度往往是上市公司收購較小公司的兩倍。同時股票價格的流動性及資本市場的高估值也是打動賣方的重要條件。 當然上市公司收購相對法規比較嚴格,尤其發股需要審批,相對時間較慢,流程上會影響收購效率,這也是相對非上市公司的弊端。(3)上市資源目前仍然是稀缺資源,對於國企而言上市時政績的標准之一,如遇到經營困難政府會樂於促成其自救重組,而對於民企最壞則也可以利用其稀缺性,賣殼收回些資金。

3、股票流動性的最大化(1)第一是反映在估值高,因股票流動性的增加導致的溢價的增加(實質是稀缺的股票流動性席位導致了A股的高溢價)(2)第二是反映在股東變現容易,因為流動性導致股東一方面二級市場變現容易,股票可以當工資用。另一方面因流動性高,導致其股權質押等可能性增加,增多了變現的途徑。(3)第三是反映在二級市場波動性的影響,宏觀上收到經濟形勢的影響,好年頭里大家可以享受牛市福利,當然壞年頭可能也整體悲劇,但多少因其流動性多少價值高點。微觀上(這個就不細說了,現在這種市值管理什麼的都不太合規,內幕交易這些更是違法)

4、利於公司管理(1)一來是目前社會上二代代溝問題,上市後治理結構相對好點,讓二代做個董事、聘請專門的職業經理,相對非上市公司而言,上市公司對管理層的關聯交易等高危事項上有較多的限制,保護小股東的同時保護著二代們不被無良職業經理坑(雖然保護力度目前看來還需要繼續加強),另一方面也有助於通過股權激勵,保證經理們幹活兒的動力。(2)延續上個小環節,因為公司股票的流動性及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形式,給管理層及員工的股權激勵就不僅僅是分紅的激勵,更是股票本身買賣的可能及價值,這點對於員工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留住人才最好的手段是聯姻和股票,對於人才密集型行業,股權激勵則是最好的做法,沒有之一。

5、品牌建設這個做業務的人最明白,尤其是和政府、國企、央企打交道,上市公司有時候是民企實力的門檻。而無論對於誰,上市則是合規不會跑路的背書。 做生意時有時候這個名片挺好用的。再就是,券商發發研報,偶爾搞搞新聞,廣告價值就不小。一般行業老二上市了,只要差距不太大,或者老大不是騰訊、華為這些2C端巨牛,老二一般都被社會誤認為老大,以後就慢慢真成老大了。

不利的地方
1、合規成本非上市時,資質、稅等通過一定的籌劃或者與地方監管溝通能夠取得一些減免。但上市對公司要求比較嚴格,往往這些部分會額外給公司造成一些負擔,往往整頓公司這些問題需要付出成本提高,且主板下有幾年的規范運營後才能實現上市,上市後也要持續規范。這對於成長期的公司還是一個不小的成本。 尤其在新三板的公司,補稅成為了最常見的要做的事項之一。

2、決策自由性A股要求下同股同權,且規范履權,這樣一來即使老闆佔有股比較高,有些重大決策仍需要股東大會或董事會通過,雖然票數上最後一定會履行,但程序正義仍然會有些掣肘公司的運營。這尤其在老闆股比不夠的時候,容易引發問題。3、控制權的風險去年被稱之為資本市場的元年,資本搶奪控制權的情況時有發生,雖然目前監管並不支持野蠻人的做法,但股權分散時,控制權的風險則是每個老闆需要認真對待的事情。

❷ 公開發行股票並且上市對企業有什麼好處

1.18年前,上市公司董事長到某地秘書介紹:「這時??公司董事長」,各階層均另眼相待。現在,有些公司別說董事長,連高管都不敢介紹,真挨拳頭。
2.18年前,公司上市,公司3·5年內凈資產100倍不是神話。現在解禁後高管減持忙。
一句話,有利有弊。
註:另一側面分析

❸ 簡述公開發行股票優點

首先A股上市審批時間長,手續復雜,關系成本高。企業不一定實力強就能上市。

其次A股累積了大量排隊上市的企業,有的企業甚至通過了上市輔導5年都輪不到它上。

再次A股上市程序不是市場化的,市場喜歡的,公眾願意投資的優秀企業並不能優先上市。

而香港恰恰相反,香港上市審批手續簡單,港交所的效率比較高,財務成本低,很規范,速度快,有的企業材料准備的齊全僅需要1-2個月就可以通過上市聆訊,靠實力就可以上市。

其次香港公開發行股票是市場化的,只要公眾對這個股票有需求,比如人壽、平安,三大銀行,都可以優先上市,自行決定發行時間。

再有就是像阿里巴巴這樣的企業在香港上市有利於提高國際知名度,產生更好的公信力。

當然如果A股上市通道很順暢,關系簡單,我想這些企業更願意在A股上市,因為可以獲得更高的發行市盈率(估值),融得更多的資金,對企業發展和原來股東更有益。

所以這些企業選擇在香港上市並非完全是主觀意願,而是存在更多的客觀原因。

❹ 公司上市的好處

負債率降低、可以提升公司品牌、促進公司的管理水平、增加維護成本、公司透明度提高等。

1、負債率降低

公司上市首先可以減少對銀行貸款的過度依賴。上市後,公司從資本市場拿到的是資本,資產負債率大大降低。對銀行貸款的依賴降低,在銀行的信用評級也會提高。在政策出現急剎車時,也不會太過於擔心出現資金鏈短缺。資產負債率這個指標反映債權人所提供的負債佔全部資本的比例,也被稱為舉債經營比率。

2、可以提升公司品牌

企業上市後,成為一家公眾公司,了解本公司的人會越來越多,所以對於提升公司品牌有一定的作用。

3、促進公司的管理水平

上市後,公司必須按照規定引進科學的公司治理方案,建立一套規范的管理體制和財務體制,這樣對於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此外,上市公司有獨立董事,都是各個行業的專家,相當於低價請了個身邊的專家。

4、增加維護成本

對於一家公司來說,每年都需要投入一定的維護費用,以保證公司的運轉。維護成本指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日常運行、維護費用。 公司在上市後,這些費用會增加。

5、公司透明度提高

提高了公司的透明度和曝光率,增加了公眾對於公司的信心,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在提高公司透明度的同時,不可避免也會暴露許多公司的機密。上市以後每隔一段時間都需要將財務報表、公司收益情況等一些公司的資料通知股份的持有者。當然也很可能被競爭對手惡意控股。

❺ 請分析公司發行股票上市的利弊得失

發行股票上市的利弊得失具體如下:

一、股票上市的優勢:

1、股票上市最明顯的優點就在於能夠通過上市獲得大量的資金。通過公開發售股票(股權),公司能募集到可用於多種目的的資金,包括增長和擴張、清償債務、市場營銷、研究和發展、公司並購。公司還可以通過發行債券、股權再融資或定向增發(PIPE)再次從公開市場募集到更多資金。

2、上市可以幫助公司獲得聲望和國際信任度,伴隨公司上市的宣傳效應對於其產品和服務的營銷非常有效。而且,受到更多的關注常常會促進新的商業或戰略聯盟的形成,吸引潛在的合夥人和合並對象。

3、上市會立刻給股東帶來流動性,從而提高了公司的價值。對於上市公司的財務透明和公司治理的要求也有助於提高其估值。

4、上市為公司的股票創造了一個流動性遠好於私人企業股權的公開市場。投資者、機構、建立者和所有者的股權都獲得了流動性,股權的買賣變得更加方便。

5、上市公司可以使用股票和股票期權來吸引並留住有才乾的員工。股票持有權提高員工的忠誠度並阻止員工離開公司而成為競爭者。

二、股票上市的弊端:

1、上市需要披露公司運營和政策中的專有信息。公司的財務信息可以從公開途徑獲取,有可能給競爭者帶來知己知彼的戰略優勢。因此,必須建立確保公司專有信息保密性的相關機制。

2、失去保密性、公司的上市過程包含了對公司和業務歷史的大量的「盡職調查」。這需要對公司的所有商業交易進行徹底的分析,包括私人契約和承諾,以及諸如營業執照、許可和稅務等的規章事務。

3、上市公司必須不斷的向所在交易所和各種監管部門提交報告。在美國,上市公司不僅要向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報告,而且還要遵守證券法的相關條款以及全美證券交易者協會的交易指南。

4、盈利壓力和失去控制權的風險上市公司的股東有權參與管理層的選舉,在特定情況下甚至可以取代公司的建立者。即使不出現這種情況,上市公司也會受制於董事會的監督,而董事會出於股東的利益可能會改變建立者的原定戰略方向或否決其決定。

5、公司高管、其管理層以及相關群體都對上市過程及公告文件中的誤導性陳述或遺漏負有責任。而且,管理層可能還會由於違反受信責任、自我交易等罪名遭到股東的法律訴訟,無論這些罪名是否成立。

(5)公司股票公開發行與上市的優點擴展閱讀:

股票上市須遵守的原則:

1、公開性

公開性原則是股票上市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它要求股票必須公開發行,而且上市公司需連續的、及時地公開公司的財務報表、經營狀況及其他相關的資料與信息,使投資者能夠獲得足夠的信息進行分析和選擇,以維護投資者的利益。

2、公正性

參與證券交易活動的每一個人、每一個機構或部門,均需站在公正、客觀的立場上反映情況,不得有隱瞞、欺詐或弄虛作假等致他人於誤境的行為。

3、公平性

指股票上市交易中的各方,包括各證券商、經紀人和投資者,在買賣交易活動中的條件和機會應該是均等的。

4、自願性

指在股票交易的各種形式中,必須以自願為前提,不能硬性攤派、橫加阻攔,也不能附加任何條件。

❻ 股票發行和股票上市的區別是什麼

概念不同:

首先股票發行是指符合條件的發行人以籌資或實施股利分配為目的,按照法定的程序,向投資者或原股東發行股份或無償提供股份的行為。

股票的發行包括設立發行和新股發行兩種。股票的設立發行:指為使公司成立以募集到法定資本數額為目的的股份發行。是指公司在設立過程中發行股份,也是公司第一次發行股份。

股票上市是指己經發行的股票經證券交易所批准後,在交易所公開掛牌交易的法律行為。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司,經過承銷商輔導一段時間,報經交易所實地審查通過,其股票即可掛牌上市。股票上市,是連接股票發行和股票交易的「橋梁」。在我國,股票公開發行後即獲得上市資格。


拓展資料:

股票市場可以分為一級市場(發行市場)和二級市場(交易市場),我們在證券公司交易的股票是在交易所成交的,屬於二級市場。實務上看發行新股和新股上市的區別在於,有沒有進入流通。

發行可以是發行流通股也可以是非流通,發行了不見得就是進入流通領域(二級市場);上市是股票進入流通領域(二級市場),上市公司的流通股可以通過交易所的交易系統進行交易。

再換一個角度說,發行是在股票一級市場,是指拿錢認購上市公司的股份,交易主體是買方和上市公司之間;上市是股票的二級市場,訪到交易所來交易,交易主體是買方和賣方之間,不涉及上市公司。股票首發(首次發行)只能申購(買入),股票上市則可以自由買賣。

已經公開發行的股票須符合一定條件才能上市交易;而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以說,上市公司概念真包含於股份有限公司概念里。

兩者都可以發行股票。股票分記名和不記名股票,發行方式有公開和非公開發行,排列組合一下,可以有很多種。

現在所謂的「炒股」,炒的是屬於公開發行的記名股票,也只有這種股票可以上市掛牌交易,其他只能依法轉讓而不能上市買賣。所以股份有限公司或上市公司都可以發行很多種股票,區別在於上市公司永遠比股份有限公司多了一種:可以上市買賣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