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外匯黃金股票公司工作靠譜嗎
擴展閱讀
基金滯後股票 2025-09-15 05:22:51
買股票少輸一個0 2025-09-15 04:50:20
十萬買股票一年可賺多少 2025-09-15 04:45:20

外匯黃金股票公司工作靠譜嗎

發布時間: 2021-11-07 09:22:35

⑴ 做外匯黃金的工作好不好 跟證券公司有什麼區別

不好,因為外匯黃金的交易平台不具備合法性,因為中國還沒有開放外匯自由兌換,所以國內的外匯黃金交易商其實都是外國公司的代理商,很多都是屬於「灰色地帶」,也就是說沒有相關法律監管。
證券公司就不同了,它們都屬於合法機構。

⑵ 做黃金外匯靠譜嗎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作為大自然賦予人類的這種稀有的礦產,經過幾十甚至上百道工序的沉澱、提煉,它的最高純度也只能達到99.9999%,赤足的黃金是不存在。。我們生活在這個紛繁復雜的社會中的人也是一樣,沒有缺點是不可能的。。再說,上帝並沒有為我們創造一個標準的人,也沒有在哪個人身上貼標簽說"這個才是標準的人".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人,真正完美的人也是不存在的,即使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也各有自身的不足。。據記載,西施大腳、王昭君雙肩仄削、貂嬋耳垂砂小、楊貴妃患有狐臭。。所謂"十全十美"只是人們的一種理想而已,天才和偉人也不是毫無瑕疵的,因此,我們不能拿自己的標准去要求他人,因為他人不是我們自己。。

⑶ 一些公司招聘黃金交易員靠譜嗎

其實國家對整個金融市場還是有管控的,對於代客操盤這塊,是有嚴格不允許的,股市和期市相對成熟,但貴金屬或說黃金市場,剛剛開放,對這塊的要求還不嚴,所以,有些公司說招交易員,但前提是,一個交易員至少也要有3年以上的實盤交易經驗,如果你是一個新手,你去面試這樣的職位,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⑷ 請問外匯公司靠譜嗎

相比較國外,外匯投資理財在我國起步較晚,再加上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外匯市場可以說被其他投資市場甩開好幾條街,有許多方面都亟待完善。投資人進行外匯理財唯一的目的就是獲得收益,投資人當然希望外匯理財收益越高越好。那麼在國內做外匯投資理財靠譜嗎?

外匯理財收益是非常的高的,當然也分具體的交易產品,外匯理財一直都是一個比較廣泛的概念,其包括外匯實盤交易、外匯保證金交易等眾多的交易產品。其中有收益非常高的產品,也是收益相對比較低的產品。


外匯保證金理財產品是目前全球交易人數最多、交易資金最大、交易市場最廣的投資產品,此外其還是目前收益最大的交易產品之一。外匯保證金理財是按照高杠桿的模式來進行交易的,在高杠桿的作用下,投資人可以控制的資金也成百倍的擴大因此可以說,外匯保證金理財收益是全球最大的產品之一。



當前國內金融形勢和投資環境,銀行利率如高山流水,把錢放在銀行增值的利息不抵貶值的空間;網貸平台全面來襲,雖說目前監管力度有在加大,行業整改轉型、但收益也不再具有明顯吸引力,並且跑路消息頻出引發的業內信任危機,讓很多人不敢輕易投入大量資金。外匯作為全球交易量最大、交易手法最透明的金融投資產品,在這個時候自然是成了眾多投資者的新選擇。

第一,外匯屬於杠桿交易模式,例如在100倍杠桿之下,投資人100美元就相當於控制1萬美元在交易,有更多的以小博大的機會。

第二,外匯屬於雙向獲利模式,匯價上漲的時候,可以通過做多來賺錢,匯價下跌的時候,可以通過做空賺錢,每時每刻都有機會獲利。

第三,,外匯屬於T+0交易模式,投資人買入外匯之後可以隨時進行賣出,當天也可以進行交易。

第四,外匯交易的風險是可以進行控制的,在外匯市場中,不存在小道消息或者內部消息,所有的信息都是公開透明的,投資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析手段來進行分析。



第五,外匯交易的風險是可以進行控制的,在外匯市場中,不存在小道消息或者內部消息,所有的信息都是公開透明的,投資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析手段來進行分析。

第六,外匯市場不存在認為的控制,作為全球最大的市場,外匯市場每天的成交額都在數以萬億以上,沒有人或者機構能夠操作外匯市場。

外匯理財收益雖然非常的高,但是另一方面,其交易的風險也非常的大。所有的投資產品的風險和收益都是成正比的,相信這點投資人應該也沒有什麼疑問。因此投資人在進行外匯理財的時候,也要隨時的注意交易風險,防止發生虧損。

以上就是對於外匯理財收益的介紹,外匯投資收益高但是風險也非常高,提醒投資人在交易時要注意防範風險。

⑸ 請教你一下,招聘外匯黃金操盤手有底薪,但是要用自己的錢實盤考核這樣的公司靠譜嗎

以招聘為名義讓自己投入真金白銀操盤的,極有可能是有問題的,如果真的要實盤的也不會讓求職之冒太大的風險。

相信每一個成熟的外匯交易者應該能明白想在外匯市場中持續獲利多麼的不容易,一個優秀的交易者至少得經過幾年的實盤歷練,如果真的要招操盤手的話起碼的觀察考核期應該在3月甚至1年以上,長時間觀察才能知道交易者面對各種情況是否能保持交易穩定性。否則根本別指望在市場中盈利,模擬了幾天就想讓你入金開始做考核交易,這個行為不得不讓人往不好的方向想。

我說一些我知道的套路吧,一些公司以招聘培訓操盤手的名義來拉客戶,美其名曰考核制上崗,然後考核結束後大多數人都會因為虧損、爆倉等各種原因不合格,既不能獲得入職機會本金也虧損了,市場上確實有些黑公司是這么乾的。

他們的套路大致是這樣的

1、 先進行理論培訓,這個階段,培訓的內容基本都是真實的理論,主要是做個樣子,給人一種正式的感覺。

2、 實盤交易,各種鼓勵或者要求自己拿資金出來交易。也許公司也會出一部分資金,但是會有些條款能夠保證公司的資金是安全的,然後必須到公司指定的外匯平台開戶,就是所謂的黑平台要麼是他們自己的或者關聯的,目的要榨取你的本金。

3、 然後實盤考核,很正常的情況下大部分人都是虧損的,都不需要做手腳你自己就虧了,沒達到考核要求只能是走人,就算你短時間達到考核標准,他們也會有N種對策讓你達不到標准。總之結果就一個讓你虧錢自己走人。

在金融市場尤其是外匯市場中隨時都可能遇到一些坑,特別是對於剛入行不久的新人。凡是遇到關於自己財產的事情一定要多看多問,以免遭受損失!不懂的話在阿薩外匯社區學習,多跟社區懂的人學習。

⑹ 這個外匯操盤手職位靠譜嗎

職位靠譜不靠譜先看公司靠譜不靠譜,公司正規的情況下在看交易平台是否正規(以防賺了錢提不出來),兩個都正規的話,在說這個職位,這個職位不適合新手,只適合技術扎實的老練交易者,首先新手,技術不行,三個月你基本能入門,但交易的話還是有點困難,你說的底薪要是估計也是有責任底薪(必須做夠多少手),提成也一般。你交的保證金,就是當你把你的保證金賠完了你就自己走人吧,而且公司方面還賺了你的手續費,何樂不為?公司完全處於零風險,你呢?炮灰而已,走了繼續招人。所以要想做操盤,首先技術必須扎實。個人經驗,手打,希望有幫助

⑺ 做外匯的公司是否靠譜

外匯公司是否靠譜可以根據公司規模、口碑、專業等多方面因素來判斷。

溫馨提示:
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應答時間:2020-09-0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車主貸] 有車就能貸,最高50萬

https://b.pingan.com.cn/station/activity/loan/qr-carloan/loantrust.html?source=sa0000632&outerSource=bdzdhhr_zscd&outerid=ou0000250&cid=bdzdhhr_zscd&downapp_id=AM001000065

⑻ 外匯公司招操盤手靠不靠譜誰做過給點經驗

操盤手靠不靠譜,主要是看他運用誰的資金,賺誰的錢,還有自己的生活費怎麼來的。
有一種基金叫對沖基金,也有一種外匯叫對沖外匯。
客人賺錢,那麼外匯公司就虧錢。這個時候操盤手的立場就很微妙。他為客人作單賺公司的錢,但是他的身份又是公司的操盤手,他有沒有從公司拿工資,有沒有從交易中獲取傭金。他會不會為了多獲取傭金而提高交易量,卻忽視盈利。

有一種外匯公司叫中介外匯公司,因為自己公司的抗風險能力比較弱,它把客戶的單子,往更大的外匯公司拋。
客人賺錢,那麼上家外匯公司就虧錢。這個時候操盤手為客人作單賺上家公司的錢,與本家公司就沒有明顯利益上的沖突。

當然,現實中的外匯公司往往是上面兩種的混合,部分吃單,部分拋單。
所以操盤手靠不靠譜,只要弄清楚了。你賺錢,誰輸錢,你輸錢,誰賺錢,操盤手的生活費怎麼產生的。就能回答這個問題。
當然操盤手的能力如何,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⑼ 我有一個朋友在外匯公司上班叫我去靠譜嗎a

現在國內做外匯的還是蠻多的,不過你去的話一定要考慮是哪種外匯公司,他們做的是不是正規的,你去了以後是做什麼業務的,現在有不少外匯公司做的還是不錯的

⑽ 這個工作外匯操盤手可靠嗎

騙人的,外匯市場是投機風險最大的市場,杠桿可以放到幾百倍。凡是讓你做技術分析的都是騙人的。索羅斯和國際上知名的對沖基金研究的都是全球宏觀,對宏觀做投機,他們的決策都是建立在大量的經濟學家和數學家提供的建模資料基礎上的,有若干非常牛逼的研究團隊專門研究宏觀。你個人操盤想賺大錢簡直搞笑。但是也不排除運氣特別好的,我也見過幾個做到幾千萬的,但是後來都賠回去了。電視劇里頭的金融操盤都是扯淡,股東的錢怎麼可能讓一個人靠感覺來做這么大風險的投機。
真正的操盤手,每天要做大量的投研報告,很多每天都只能睡4個小時。
我倒是認識對沖基金真正操盤的,這廝連續35天盈利,這廝看新聞和數據,還有各種經濟學家的報告看的頭發都禿了,掉的一根沒剩,剛40多的人,一個月廋了20斤。剛認識他的時候是個胖子,過半年再看,像得絕症的。老嚇人了。
每小時就算啥操作也沒有,公司就給兩萬,錢確實是好東西,但是以這種強度做下來,死在電腦邊上太正常不過了。
我也非常喜歡金融,還去他公司感受了一下,在香港,我是真不行,這廝還是一經濟學博士。我就是一個CPA。
真心太累。尤其你在台上操作的時候,台下還有一堆常青藤畢業的在做報告等著替換你,競爭壓力和工作強度極高。
有錢根本沒時間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