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華為股票為什麼不上市公司
擴展閱讀
山東章鼓002598股票價格 2025-09-14 02:11:58
公募基金股票投資比例 2025-09-14 02:02:52
浙江圍海2018股票行情 2025-09-14 01:34:31

華為股票為什麼不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 2021-11-13 12:58:23

『壹』 華為為什麼一直不上市

企業為什麼要上市?說白了就是為了融資。華為為什麼不上市?因為華為不重要向外界融資,華為是在內部向員工融資。

所以華為不上市從長遠來看是利大於弊的,只有在這里流過汗流過淚的人,才會在公司最困難的時候不離不棄。正所謂共富貴容易,共患難難,資本的逐利性覺得他們只能共富貴不會共患難。其實,作為一家如此龐大且實力強勁的企業,選不選擇上市心裡早就有數了,竟然選擇不上市肯定經過了詳細考慮。歡迎評論區討論

『貳』 華為為什麼不上市

第一,華為無論是銷售、研發、產品還是供應鏈,走的都是大平台戰略,特別是產品和研發部門全部共用一個大平台,單條產品線根本就很難拆出來,拆出來往往就是個死。
第二,華為新成立的企業BG和消費者BG倒是基本上不與運營商BG共享大平台,從業務層面他們分拆並上市並不成問題。但是,這兩個BG的員工拿的是同樣的「股票」,分拆上市的話,他們手裡的「股票」怎麼辦?

『叄』 華為股票為什麼不上市

其實這與任正非有很大關系.

如果上市的話,相應的包括財務等方面的信息都需公布,相應的信息都要透明,或許考慮到這點兒任總不想上市,但是如果他想上市的話肯定是可以的.

目前只是其公司的內部股,在其公司內流通,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進行管理.

『肆』 華為不上市公司,是什麼意思,不上市

不上市說白了,就是他不參與股市融資。這樣一類,公司的決定權就不會發生變化

『伍』 華為不上市為什麼有股票

公司大股東創業過程中凝聚隊伍、留住人才共同創業打拚、推動企業快速發展的激勵方式。前者為股權激勵,用公司股權為紐帶,將大家與大股東捆綁在一起,讓人才共同入股公司,共享發展成果,共擔經營風險,讓人才留下來發揮極積性創造性。後者是分紅權的激勵,讓分享的人才可以按一定股份比例,參與公司盈利的分享,同樣可以達到激勵員工的目的。區別是:前者是受公司法律制度保護的股東權利激勵,在工商管理局有股權相關備案,按《公司法》《公司章程》確立入股員工的權利義務責任,公司上市前股份可以轉讓,上市後你的股份可以變現。後者是一種模擬前者激勵員工的方式,僅僅是股東的一種承諾或者管理制度安排,按授予的一定股比去分享紅利,但由於不是真正的投資入股,這種安排不受公司法律制度保護,容易因大股東變更承諾或修訂制度而改變或撒銷,兌現具有一定的脆性,取決於大股東的信用。而且不具有轉讓處置權,缺乏持續性。

那麼華為為什麼不上市?

因為華為的股權結構非常特殊啊

任正非創建華為的時候沒錢,想給銀行借錢銀行不借,嫌他是私營業主,沒有資產,給了錢不定能不能還上。當時華為現金流緊張,任正非在融資上一籌莫展,就差跳樓了。為了維持公司的運營不得已連哄帶騙洗腦員工,讓大家把自己的錢拿出來給公司用,公司給員工發虛擬股,將來盈利了再還給員工。華為就這么給撐下來了,才有了今天。

所以華為的股權結構巨復雜,所有的員工都持有公司的虛擬股份,同時任正非借用華為工會來保持對公司的控制權。華為之所以成立,是任正非走投無路之下的孤注一擲。而華為復雜的股權結構又是當時時代不得已的特殊情況,所以華為不符合交易所的上市條件。更何況任正非不會允許華為被外來資本控制,影響公司決策。

華為的產生是特殊時代的特殊產物,不能用一般意義上的上市公司來理解。

『陸』 華為這么大的一個公司,為什麼不上市發行股票呢

『柒』 華為為什麼不上市

國內最權威的《財經》雜志曾經寫過一篇 面文章《華為股票虛實》,通過詳實的資料得出結論:華為的所謂股權,從嚴格的法律意義上來說只是虛擬受限權。 因此,對於華為來說,保持現在這種混沌的狀態,挺好!既要讓員工們有個念想,卻又不讓他們拿到,其實比上市要好得多。 這同樣也不可行。第一,華為無論是銷售、研發、產品還是供應鏈,走的都是大平台戰略,特別是產品和研發部門全部共用一個大平台,單條產品線根本就很難拆出來,拆出來往往就是個死。 當然,他們可以按照市場規律辦,將這些「股票」兌換成市場認可的「真股票」。但是接著問題就來了:如果這些新業務做成了,分拆上市了,那些拿著「真股票」的骨幹員工憑借市盈率,就能夠拿到比那些沒有分拆的員工多得多的收益。這樣的話,頂不住誘惑的員工就會紛紛投奔上市公司,或者強烈要求分拆。如此這般,華為的大平台也就不復存在,整個組織也就分崩離析了。 理解了這些,也就能理解華為當年為什麼要拼盡全力 殺港灣了。不過,當年 殺的成功,並不意味著現在還能夠成功。況且,身軀日漸龐大的華為這頭大象的反應確實也越來越不靈敏了。去年下半年,華為老將、原華三通信總裁鄭樹生就拉起了迪普等三家公司,先在華為不重視的工業交換機領域站穩了腳跟。如今,這三家公司開始向著華為的優勢領域(如網路設備和存儲設備等)加速擴張。 跟著鄭樹生創業的骨幹仍然是華為的老人。這也說明,當華為人能夠拿到與市場價值匹配的股票的時候,他們同樣會將華為的所謂「集體主義」拋在腦後。

『捌』 剛剛看了篇文章說華為現在沒有上市。那什麼是上市公司 為什麼要上市

上市是為了向市場籌錢,華為是通過員工籌款的,所以沒必要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