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公司創新成功改革的例子
2004年1月,交大銘泰(北京)信息技術公司,在香港創業板成功上市。
7年來,為適應客戶和市場的需求,何恩培和他的公司不斷調整業務方向和公司理念,公司名稱也因資本的介入而幾次變化。有人批評何恩培和他企業總在「變臉」。
何恩培卻認為,正是由於不斷地自我否定和創新,才使得公司有今日的成就。
「我小學的時候想當飛行員,初中、高中想當老師,大學一年級想當科學家,畢業後想當一個企業家。」何恩培坦率地說,他自己的理想也隨著歲月的延伸而不斷改變。
2008年,交大銘泰主要有三大股東,一個是公司總裁何恩培為首的創業者團隊,約持有30%的股份;二是上海交通大學,占據20%的市場股份;三是香港實達和實達集團,占據40%的股份,為交大銘泰最大的股東。
有人說,一面在企業每次融資中不斷稀釋自己的股份,一面一直在融資後的公司中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像何恩培這樣在資本市場長袖善舞的創業者太少了。
1998年6月從實達集團引進600萬元後,2002年4月,何恩培又從上海交大引入1000多萬元,並以優良的業績促使交大銘泰在香港創業板上市。
1998年底,何恩培還並購了當時在漢化翻譯軟體市場中獨占鰲頭的南京月亮公司,並於2008年8月收購了香港博漢語文漢化公司。
何恩培表示,從實達集團融到600萬元的產業資本時,「創業才一年多,企業剛推出新產品,營業額很小,沒有成規模,也沒有什麼明確的管理思路,沒有什麼資源去進行跳躍式發展,實達資本進入把這幾個方面的問題都解決了。」
談到自己屢次成功融資的感受,何恩培說,投資者主要看團隊,也就是看人,具體的項目並不是太重要。
另外,在1998年左右,很少有人明白資本,誰明白資本誰就佔有了先機。「現在競爭的層面和規模與當初不一樣了,以前可能幾十萬元就能起家的,現在動輒的幾百萬元、上千萬元,創業或成功的成本也高了」。
一、摸著石頭過河
1月9日的上市,令交大銘泰連續創造了幾個第一:國內第一個通用軟體上市公司、亞洲首隻「信息本地化概念股」、2004年香港股市第一家上市企業。
在交大銘泰的2004年戰略發布會上,何恩培指出:「信息本地化能力是一個國家綜合競爭實力的標准之一。要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讓中國更好地走向世界,必須發展信息本地化產業。」
盡管公司的轉型現在看來很成功,但讓何恩培一直難以釋懷的是soyou網的失敗。這個連老員工都不願意再談的項目和往事,這個在互聯網第一輪投資浪潮中的興起而又破滅的夢幻,讓何恩培至今都感到可惜。
「互聯網的出現確實改變了整個世界,我認為所有的商業模式也會通過互聯網再生和重演。可由於片面追求現金流,不願意對soyou網持續投入,從而放棄了這個很好的機會。」
何恩培反思說,「1999年開始做的soyou網是我們推出的一個目錄式服務,由於我們的不成熟,放棄了。如果能堅持到今天,soyou的結果會比google還要好。」
soyou網整個項目的投資達到2000萬元,融資來源於香港實達。在今天看來這是個不小的數目,但和當時互聯網一燒就是上億元的項目相比,soyou網的投資並不算大。
soyou網的失敗和當時的網路大環境密切相關,但除此之外,何恩培分析,還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管理團隊自身的不成熟,另一方面就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投資者。
但何恩培至今只是感到可惜,而並不後悔。他認為,帶領企業向前發展就如摸著石頭過河,有時難免出現錯誤,關鍵是怎麼讓企業生存下來和更好地發展。「我們認為機會是不斷有的,只要我們不斷地進步。」
二、做好一面鏡子
何恩培1995年從華中理工大學碩士畢業後,放棄了去日本讀博士的機會,到了珠海一家台資企業。沒想到技術出身的他,一個月後,就被老闆安排去做管理了。
1997年,為了更好地發展,何恩培來到北京的中關村,在一家軟體企業任副總經理。那家公司是個家族企業,老闆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而他希望能參與決策。這一矛盾的無法解決導致了他的離開。
正是由於這種經歷,讓何恩培深深地體會到,企業領導一定要勇於承認錯誤,同時要學會包容。「我認為自己的領導能力並不一定比其他領導者更強,但我最擅長做團隊中每個人的一面鏡子。
比方說領帶打歪了自己不知道,面對鏡子的時候就知道了。因此並不需要我絕頂聰明,我只要做好一面鏡子,做好一個交流者,溝通者。」
為了更廣泛地聽取管理團隊的建議,1999年,何恩培提出每一個管理人員都必須有3個顧問,第一個必須是行業的老大,第二個必須不在自己的行業,第三個至少在某一方面有特長。
在外人看來,何恩培和他的公司可以說是一帆風順、一步一個台階,但他卻說:「當你從遠處看海的時候,海只有一條線;但你走到近處看的時候,會發現有各種波浪。
當你離我們很遠的時候,就會看到一步一個腳印,因為你只看得到腳印;但你近看的時候,才會看到我們遇到的很多挫折和問題,以及很多需要克服的困難。」
作為一個企業的領導者,何恩培立志使交大銘泰成為翻譯行業的聯想和戴爾,到2008年做到銷售額10億元人民幣。
「我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帶領別人去成功。我不希望是做一件具體的事情而成功,而是希望我能幫助他們搭平台,協助他們成功。」 他說。
(1)吉林改革創新股票公司擴展閱讀:
何恩培,傳神公司總裁,何恩培1995年獲華中理工大學固體電子學碩士學位,曾創立銘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交大銘泰軟體有限公司)並任總裁,現任傳神聯合(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裁。
從1997年開始,帶領公司從一個4名員工的「小螞蟻」,發展到擁有億元資產的「大象」。他既有從商的智慧,也有科學的頭腦,中國翻譯工具軟體市場品牌「東方快車」就是出自何恩培之手。
從「北京銘泰」到「實達銘泰」再到「交大銘泰」,何恩培經歷了數次波折,但是福禍相依,億萬富翁何恩培的成功之路仍具有「標本」意義。
交大銘泰(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交大銘泰)的通用軟體上市公司、亞洲「信息本地化概念股」、2004年香港股市上市企業。
1997年,從4名員工、不足9平米的地下室開始創業,8年後,交大銘泰已擁有億元巨額資產,員工150餘人。何恩培打造了他的軟體:翻譯軟體(東方快車)、播放軟體(東方影都)和網路軟體(東方三王、東方虹)。
2005年, 創立傳神聯合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致力於成為客戶的虛擬語言部門(VLD)。
Ⅱ 東北國資改革概念股龍頭有哪些
東北國資改革概念股龍頭如下:
一汽轎車(000800)
富奧股份(000030)
吉視傳媒(601929)
哈飛股份(600038)
航天科技(000901)
哈投股份(600864)
概念股是指具有某種特別內涵的股票。概念股是依靠某一種題材比如資產重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撐價格。中國概念股就是外資因為看好中國經濟成長而對所有在海外上市的中國股票的稱呼。也有稱中國概念股是"就是為了使人相信其謊言而編造的一切謊言"。概念股是與業績股相對而言的。業績股需要有良好的業績支撐。概念股則是依靠某一種題材比如資產重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撐價格。
Ⅲ 東北國企改革上市的股票有那些
東北三省國企改革步伐將加快,黑龍江省國企改革意見有望很快出台,遼寧省和吉林省由於資源類和製造業企業比重大、歷史包袱重,在進度上相對來說可能會慢一步。東北地區國企改革將強力推進混合所有制,能源電力、交通運輸企業先試先行可能性較大。
相關東北國企改革概念股:松遼汽車(600715)、出版傳媒(601999)、華電能源(600726)、航天科技(000901)、啟明信息(002232)、佳電股份(000922)等。
松遼汽車:松遼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汽車(系列輕型越野客車、輕型客車)整車車身研發、生產及其他汽車生產配套服務.公司零部件產品全部銷售給旗下沈陽中順汽車有限公司,該公司已牢牢占據了純輕客行業前三名位置,同時,還源源不斷出口到中東、東南亞、東歐和非洲等十多個國家.
出版傳媒:北方聯合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由中宣部和新聞出版總署確定的中央文化體制改革試點企業和全國文化傳媒行業帶有"編輯內容"上市的出版企業,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包括出版業務、出版物發行業務、票據印刷業務和印刷物資供應業務,其中出版業務擁有遼海社、遼美社等五家出版社,公司產品包含:一般圖書、教材教輔、紙張、印刷耗材及票據印刷等、其他產品等. 2010年,全年出版圖書5094種,圖書再版率為57%,比去年提高了7個百分點;全年出版重點圖書336種,占公司新版圖書的17%,獲獎圖書50餘種,國家級獎項7種.全年實現10萬冊以上銷售的圖書48種,有20餘種圖書進入多種暢銷書排行榜;公司有1065種圖書入選"農家書屋"采購書目,位列全省首位,其中有50種圖書列入國家采購書目.公司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選為"全國新聞出版行業文明單位".
華電能源:華電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黑龍江省和電力工業部的股份制試點企業.公司主要經營發電、供熱和電表銷售,主要為黑龍江省供應電熱.公司所處黑龍江省亦為煤炭產地,省內四大煤炭供應公司煤炭的大多數,因此公司具備一定的原料供給優勢。
Ⅳ 改革創新實例!
改革創新實例如下:
改革開放3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廣大財政幹部職工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黨在不同時期的戰略部署和重大決策,積極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扎實推進財政改革與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
接近於1978年全年的財政收入。國家財政整體實力不斷壯大,增強了綜合國力,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4)吉林改革創新股票公司擴展閱讀:
改革創新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之一,也是實現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動力。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首次把改革創新作為時代精神的核心。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2006年召開的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把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與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一起,確立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
中華民族開拓進取的思想品格與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相結合的偉大成果,已經深深融入我國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成為振興中華的力量源泉。
Ⅳ 國企改革概念股龍頭有哪些
6月17日訊,從接近國資委人士處獲悉,國企改革頂層設計中關於央企分類、國資投資運營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員工持股四個方案有望在近期公布。曾參與過中央深改組關於國企改革調研的中國社科院工經所所長黃群慧對上述四個方案內容進行了政策設想。
央企分類:兩分法或成「隱性三分法」
關於央企分類,此前有報道稱最終版意見可能由初稿的三類變成兩類,即商業類和公益類。
曾向國資委提出過央企「三分法」方案的黃群慧表示,「兩分法」將特定功能類和商業競爭類合並為商業類,但實際上是一種「隱性三分法」:其中商業1類就是此前的商業競爭類,包括處於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央企;商業2類企業是指主業關繫到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或處於自然壟斷行業、經營專營業務、承擔重大專項任務的央企,也就是之前「三分法」中的特定功能類央企。
黃群慧認為,「兩分法」有利於特定功能類央企走出去,避免國際上使用「競爭性中立」來擠壓這類企業的國際化經營空間,同時有助於推動國企更好地向西方經濟體制看齊,彰顯推動壟斷行業國企改革的決心。
但他擔憂的是,特定功能性國企事實上達不到國際上公認的商業性國企行為規范,如果方案驟然將絕大多數國企冠以商業類國企之名,恐怕難以被國際所認可。
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三層三類全覆蓋
黃群慧表示,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方案的目的在於改革國有資本管理體制,由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他的政策建議是通過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形成「三層三類全覆蓋」的國資管理體制。
所謂「三層三類」是指以國資委為最上面的第一層,第二層是國資委管理下的多家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第三層則是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所控制的各類國企。其中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以公益保障類、特定功能類企業為主要投資對象,以實業投資為核心職能;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以商業競爭類企業為主要控股對象,以持股管理為核心職能。
黃群慧稱,在上述新體制下,對國企所有權將由國資委轉移至投資運營公司,國資委對不同類別企業的管理許可權也將有所不同:對商業競爭類國企,國資委只需要履行與「管資本」密切相關的公司章程、審計、信息披露、派出董事、國有資本收益上繳等七項職能,而對其他類別國企,則相應增加國資委的管理職能。
「我們的政策建議是,在未來的3到5年,國資委要向國有經濟管理委員會過渡,使後者成為一個單純的政策制定者,而股權所有者則是第二層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
黃群慧介紹,「全覆蓋」是指上述管理體制不僅包括現有的國資委旗下的國企,還應包括不在此列的金融類企業、文化類企業,以及各部委旗下的企業。
國企混改:上市是重要途徑
黃群慧參與了此前由中央深改組組織的國企改革調研,國企混改狀況是調研最重要的一項內容。黃群慧認為,上市是目前通過規范的程序來防止國資流失的唯一途徑。「只有上市,才能提供一個公開公正的機制。『進場屬常態、協議屬例外』,我們應當設立『例外清單』,盡量不要通過協議轉讓來操作,一定要通過上市公司的層面來推動混改。」
此外,黃群慧認為在國企混改中還應建立相應的改革創新容錯機制,對於依法推進改革、未謀取私利但未達到改革目標的企業和個人免除責任;建立民主保障機制,通過職代會等民主方式監督國資流失、利益輸送等現象。
員工持股:激勵相容、增量分享、長期激勵
黃群慧認為,中國國企的員工持股一直缺乏統一的制度頂層設計,因而造成了與其他制度不兼容的現象,使得一些企業因員工持股計劃而難以上市;而員工在公司上市後短期內的減持行為則擾亂了資本市場的正常秩序;此外,規范不到位的員工持股也存在著國資流失的可能性。
黃群慧認為,新一輪國企改革中員工持股首先應堅持「激勵相容」原則,要在股票價格、持有比例、持有期限、進入退出機制等方面設計得當,使員工個人利益與企業長遠發展利益捆綁在一起。
其次要堅持「增量分享」原則,不應拿原有的國資存量與員工分享,應鼓勵將企業增量效益、明確是由員工努力創造出來的企業超額收益用作分享,避免國資流失。
最後,黃群慧強調員工持股要堅持「長期激勵」原則,他認為,證監會最新規定的「每期員工持股期限不低於12個月」的期限大大短於其他國家,應予適當延長。「只有堅持長期導向原則,才可能發揮這一制度對員工的組織承諾,也才可能為國企帶來可持續的價值增值收益。」
國企改革概念股一覽
國企改革目標正在成為股市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在今年一帶一路、神創板相繼輝煌之後,市場亟需尋找新的題材標題,國企改革作為中國經濟改革的重要一環,近期受到了券商的重點關注,有多家券商預測國企改革將接過神創板的大旗,拉動新一波的行情,以下是中商情報網整理由安信證券關於國企改革概念股的大型策略研究,共20大行業數十隻國企改革龍頭股票分析。
1、總體策略
國企改革的重要性毋庸質疑,17大上第一次提出發展「混合所有制」,18大上「混合所有制」提法消失,我們可以想像那五年間管理層內部的分歧巨大。從十八大到十八屆三中全會,短短一年時間,混合所有制以三中全會核心內容的面目重出江湖,明確提出「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2013年11月至今,我們一直在期盼頂層設計。經過一年半的漫長等待,上周,國務院批轉的《關於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明確「推進國企國資改革」,可以猜測,「1+N」距離瓜熟蒂落正變得越來越近。
國企改革的整體思路比較清晰:
第一步,練外功,以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改革為載體,實現大規模的產業整合以及證券化;
第二步,練內功,通過理順管理層與董事會以及國資委的關系、實施員工持股、實現管理層的市場化選聘等辦法,激發企業內在活力,建設現代企業管理制度;
第三步,搞混合,在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前提下,實現混合所有制;
三中全會後一年,幾乎每一個省份都出台了或者是拿出了或者是正在醞釀各自國企改革整體的方案和思路。但在去年年底到今年一季度之間的某一個時間,各個地方的進度似乎慢下來,所有人都在等一個東西,就是國企改革整體的頂層設計。一旦出來,相信全國范圍內的國企改革將重新換擋,直接駛上高速公路。
村鎮銀行擔保業社區銀行擔保村鎮銀行保險中介融資租賃村鎮銀行債券債券融資租賃人壽保險
中長期來看,國企改革關乎國運,成功的國企改革將為中國安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保駕護航。國企改革更是關繫到A股市場未來幾年牛市能否繼續深入下去的一個關鍵性的變數。
中短期來看,在住戶部門資金直接入市之勢已成的背景下,伴隨管理層重點查處各類股價操縱行為,高漲幅高股價高估值的公司上行漸漸乏力,國企改革有望接棒成為各路資金的熱捧方向。
接下來我們各個行業會非常重點的給各位投資者介紹他們本領域存在的國企改革的標的的投資的機會。我們自上而下的講,我們認為兩類公司會是特別好的標的,一類公司就是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還有一類就是國有資本運營公司,這兩類是需要我們高度的重視,所以央企第一批試點名單中涉水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標的,值得重點關注。每個省的兩類公司試點平台,同樣需要重視。至於大家希望聽到的個股的機會,都在後面。謝謝大家。
Ⅵ 吉林東北亞創新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東金中心簡介吉林東北亞創新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金中心」)由吉林省人民政府於2014年11月7日批准設立。在省金融辦大力推動下,來自於滬、浙、京5家專業發起人聯合吉林本地政府平台公司共同設立,注冊資本2億元整。
法定代表人:王金珂
成立時間:2015-05-29
注冊資本:2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220000200300519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吉林省白山市翠柏路5號白山市環境保護監測站103室(江北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