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銀行存款股票債券外匯
擴展閱讀
明年買股票後年買房 2025-09-11 19:26:58
股票策略平台招商 2025-09-11 19:15:58
離婚七年癢 2025-09-11 19:14:51

銀行存款股票債券外匯

發布時間: 2021-11-25 15:52:01

銀行存款,股票,房產,基金,保險,外匯,期貨,債券的流通性,風險性,收益性,變現能力的差別。。。

風險最大的是保證金交易的外匯,一般是1比100,也就是波動一個點就是波動一倍。其次是期貨,我國的是1比10,然後在是,股票,1比1,後面再是房產,基金,保險,債券這些,
收益性,股票的收益應該最高吧,外匯和期貨如果能做好,那當然他們算最好的。因為,期貨和外匯,都是保證金交易,投機性太高。

㈡ 銀行存款,股票,房產,基金,保險,外匯,期貨,債券的流通性,風險性,收益性,變現 ...拜託各位了 3

風險最大的是保證金交易的外匯,一般是1比100,也就是波動一個點就是波動一倍。其次是期貨,我國的是1比10,然後在是,股票,1比1,後面再是房產,基金,保險,債券這些,收益性,股票的收益應該最高吧,外匯和期貨如果能做好,那當然他們算最好的。因為,期貨和外匯,都是保證金交易,投機性太高。。。。。。 查看原帖>>

㈢ 與股票,債券,銀行存款有什麼區別

儲蓄。利息固定,比不上通貨膨脹股票;收益不穩定,不適合所有人債券,利息穩定,取款時間固定保險,有固定的收益,也知道多少。還有借款功能銀行儲蓄是一種普遍的,安全的投資,但收益是一定的,遇升息時,有少收益的風險(通脹),反之則可多收益;
股票是一種風險性投資,有虧有賺,收益和風險成正比。
債券風險較小。商業保險屬風險保障性投資,是國家發展必不可少的機構 ,以保障性為主,一些險種兼有保本和收益功能。

㈣ 銀行存款、債券、股票、基金、期貨、期權、黃金、外匯、房地產以上投資工具的概念、特點、風險

股票與投資基金的比較
股票與投資基金,其一是發行主體不同。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股本時發行的,非股份公司不能發行股票。投資基金是由投資基金公司發行的,它不一定就是股份有限公司,且各國的法律都有規定,投資基金公司是非銀行金融機構,在其發起人中必須有一家金融機構。

其二是股票與投資基金的期限不同。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憑證,它的存續期是和公司相始終的,股東在中途是不能退股的。而投資基金公司是代理公眾投資理財的,不管基金是開放型還是封閉型的,投資基金都有限期的限定,到期時要根據基金的凈資產狀況,依投資者所持份額按比例償還投資。

其三是股票與投資基金的風險及收益不同。股票是一種由股票購買者直接參與的投資方式,它的收益不但受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且還受股票交易者的綜合素質的影響,其風險較高,收益也難以確定。而投資基金則由專家經營、集體決策,它的投資形式主要是各種有價證券及其他投資方式的組合,其收益就比較平均和穩定。

由於基金的投資相對分散,其風險就較小,它的收益可能要低於某些優質股票,但其平均收益不比股票的平均收益差。
其四是投資者的權益有所不同。股票和基金雖然都以投資份額享受公司的經營利潤,但基金投資者是以委託投資人的面目出現的,它可以隨時撤回自己的委託,但不能參與投資基金的經營管理,而股票的持有人是可以參與股份公司的經營管理的。

其五是流通性不同。基金中有兩類,一類是封閉型基金,它有點類似於股票,大部分都在股市上流通,其價格也隨股市行情在波動,它的操作與股票相差不大。另一類是開放型基金,這類基金隨時可在基金公司的櫃台買進賣出,其價格與基金的凈資產基本等同。所以基金的流動性要強於股票

㈤ 請問百度百科有個經濟名詞解釋,指個人銀行存款、股票、債券及流動現金的總和。大致如此,急求助!

可能是「貨幣層次」或者「流動性」,你再看看 ,詞條里還有別的鏈接,也可以點開找。
看你的描述,大概是我國貨幣層次中的M3。

㈥ 說說股票,基金,債券,外匯,期貨投資途徑的優劣,你體會主要通過哪...

以下是站在投資或者投機的角度去看和通俗解釋。
股票:買股票就是買公司,例如你要看一個小賣部,要10W,你的錢不夠,需要一個朋友出一半,你自己出一半,那麼你們每人就出5W。如果第一年賺了30W,那麼你們每人就根據出錢多少來分,就是每人分15W。而現在股票就是分很多份,有5000W股的,那麼就是把公司分了5000W份。你如果佔了絕大部分,你就是大股東。所以用理財的角度看,只要買入好的優秀的公司,當然,也要非常便宜的價格買入才行,那麼你就會致富。根本不需要怎麼理,或者賣出。
例如,199X年,你買入萬科,一直持有到2007年,你的資金就翻了600倍,中途你就當存銀行,存十幾年而已。當初你投入1W,2007年,你就有600W的收益。
還有蘇寧電器,格力電器,貴州茅台,五糧液,雲南白葯等等,都是幾十倍,幾百倍的收益。因為你買的是公司,只要公司持續盈利,你的錢就滾滾而來。股票的長期收益率是高過通脹帶來的侵蝕。是很不錯的投資工具。
當然你也可以像中國股民那樣,今天買,明天賣,那就一直套吧。。。

基金:基金就是很多市民自己不會投資,不會選股,選債券,選貨幣等,他們需要專家,那麼很多市民共同聘請一個專家打理他們的錢,那個專家就是基金經理。然後操作什麼的,根本不關市民的事,無論買賣什麼,什麼時候買賣都是基金經理負責,所以風險,在於他本人。
所以選基金等於選人。如果你選中巴菲特,林奇之流幫你打理,你就發達了。如果對方是磚家垃圾混蛋,那麼不好意思,基金也會倒閉,你的錢也會縮水。如果是股票基金,除了可以抵消通脹的侵蝕還能有多餘的盈餘。前提是你的基金經理不是單純的忽悠。

債券:通俗點就是借據,你借錢給對方,對方自然給你利息。例如國債,等於你借錢給國家,國家就會根據當時的利率來給你利息。如果買入的是公司債券,等於你借錢給公司,公司出現問題或者倒閉,你的錢就沒有了。一般債券收益長期看是可以抵消通脹的侵蝕,但是不能創造財富。

外匯,期貨:我可以老實告訴你,就是賭博,可以賭上下,不像股票只能買他升,不能買它跌。
但是雖然是賭博工具,對於專業賭徒來說,還是可以穩定或者大大的盈利。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分析方法,交易策略等。他們是專家,好聽點,他們是專業的賭徒。
如果你不專業,那麼不好意思,10賭9輸,你也知道的。我不說了。

以上無論股票,債券,基金你也可以當賭博工具使用。當然,如果當賭博工具的話,外匯,期貨明顯比前3者好,因為是雙向交易的。可以買上也可以買下。而且外匯還能24小時交易。

最後,請採納,並給分,謝謝,打字辛苦。

㈦ 股票、外匯、基金、保險、黃金、債券、證券、期貨、信託、儲蓄、房產等等,這些叫什麼學名我對這些

上面說的都屬於投資范疇,投資雖然不是賭博,但也是有人賺有人賠,匆忙上陣,賠的可能性更大。慢慢來吧,別著急,貪多嚼不爛,錢是自己的,別聽別人忽悠,要學點知識,然後慢慢磨練。

㈧ 關於股票、債券、銀行存款三種融資方式的比較

社會經濟活動所需的融資按照金融機構參與方式的不同,大體可以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直接融資是指資金盈餘部門直接向資金不足部門融通資金,沒有金融機構作為融資媒介,例如發行股票、發行債券等等。間接融資是指資金盈餘部門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向資金不足部門融通資金,金融機構通過自身資產和負債的增減變化完成融資活動,例如銀行向企業貸款。

目前,我國社會融資結構的突出特點,是銀行貸款在社會總融資量中占絕對優勢,股票市場、企業債券市場規模相對偏小,企業外部融資無論期限長短,均過度依賴銀行貸款。

與通過金融市場融資相比,貸款融資在轉軌經濟體中通常有兩個特點:一是貸款利率受到管制,資金價格形成機制非市場化;二是資金使用和償還情況缺乏透明度,難以對債務人產生較強的市場約束。受到管制的貸款利率如果偏離市場均衡利率,信貸資金就會產生短缺或過剩,資金難以在利率的引導下配置到運用效率較高的部門。同時,在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國有銀行對國有企業的債權受多種體制性因素影響呈軟約束狀態,國有銀行實際上難以對貸款違約的國有企業行使「退出」的懲罰權,反而形成了國有金融體制對國有企業的金融支持和國有企業對這種支持的剛性依賴。因此,在轉軌經濟中,貸款融資方式相對缺乏透明度的特點更容易導致資金配置效率低下。

從籌資者的角度看,債券籌資的發行成本要比股票籌資低,債券利息可從稅前利潤扣除,而股息則從稅後利潤支付,存在公司法人和股份持有人雙重課稅的問題,還可以發揮財務杠桿的作用,增加每股稅後盈餘。債券融資不影響原有股東的控制權,債券投資者只有按期收取本息的權力,沒有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和分配紅利的權力,對於想控制股權,維持原有管理機構不變的企業管理者來說,發行債券比發行股票更有吸引力。

㈨ 存款、債券、股票、基金、外匯、期貨是什麼

朋友,打字很辛苦呀,你這么多的問題,起碼要打一小時,建議用「網路搜索」這些名詞解釋。

㈩ 目前國內居民可以投資的對象有銀行儲蓄、國債、企業債券、保險、股票、基金、外匯。請你談談選擇某種投...

國債,國債是國家發行的,利潤高,風險最小的了。銀行儲蓄,風險相對較大一點,不過也是很低的,利潤差不多。基金風險較高,購買時要謹慎;股票。風險較大,沒有相關知識和見地最好不要冒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