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以銀行存款購入A上市公司股票100萬股,每股8元,並將該股票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1、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800
貸:銀行存款 800
2、借:投資收益 2
貸:銀行存款 2
3、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3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30
4、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40
貸:公允價值變動 40
5、借:銀行存款 825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800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10
投資收益 15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0
貸:投資收益 10
有任何不明白的,可以再問我哦
② 財務管理中關於股票股價的一道計算題
1.乙公司股票的必要投資報酬率=(13%-3%)*1.5+3%=18%
2.乙公司股票的理論價值=2/(1+18%)+2/(1+18%)^2+2/(1+18%)^3+2*(1+4%)/(1+18%)^4+2*(1+4%)^2/(1+18%)^5+……+2*(1+4%)^(N-3)/(1+18%)^N(註:N為正無窮大的正整數)
=2/(1+18%)+2/(1+18%)^2+2/(1+18%)^3+2*(1+4%)/[(18%-4%)*(1+18%)^3]
=13.39元
由於乙公司股票的理論價值低於該股票的市場價格,說明乙公司股票價格被高估了,故此不宜買入。
3.A公司的債券不應考慮進行投資,原因是這債券的發行價格明顯是被高估了,若相關的債券的現金流不計算時間價值進行貼現,也就是說貼現率為1的情況下,相關債券的現金流只能回收1400元(8%*1000*5+1000),發行價格為1401元已經高於1400元。
由於B公司與C公司的發行情況實際可以通過計算其持有期收益率的高低就可以分辨那一個更具有投資價值。
B公司債券的持有期收益率=(8%*1000*5+1000)/1050-1=33.33%
C公司債券的持有期收益率=1000/750-1=33.33%
由於上述的計算所得是一致的,故此在投資決策上在三間公司的債券投資中若三間公司的債券評級是一致辭的可以選擇B公司或C公司的債券進行投資。
③ 某公司的每股稅後利潤為0.8元,如果其市盈率為10,請計算該公司每股股
某公司的每股稅後利潤為0.8元,如果其市盈率為10,股市裡流傳這么一句話:七賠二平一賺。但中國股市裡,能賺錢的散戶不會超過5%。希望打算新入市的兄弟姐妹們能仔細思量一下,自己憑什麼進入這5%的隊伍。言巧語,你都會發現我是執
④ 某公司公布分紅配股方案,每10股送10股,配4股,配股價為8元,該股票在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為13元。
這個題有問題,確切地說有兩個錯誤:一是配股價過高的問題;二是分配基數不明確(猜想是送股前的股本總數為基數)。
送股後的除權價為13/(1+1)=6.50元,這個價格大於配股價8元,所以是沒有人參與配股的(就是說目前該股票價格為6.50元左右就可以買到誰會花8元錢去買,配股是有配股權的投資者自願行為,即配不配股自己說了算),按照規定要由承銷商包銷。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持有該股最終會賺錢(因為8元配股的券商不會賠錢賣的)。當然也可以算出最終除權價(6.50+0.2*8)/(1.2)=6.75元。
⑤ 某上市公司股票的初始發行價為8元,若該股票某日的收盤價為12元,每股盈利為0.5元,則該股票的市盈率為
該股票的市盈率為24倍
⑥ 某上市公司發行在外的普通股為8000萬股,若該公司股票
股票的除權除息日要等安排的,公司也會有公告。
10送5,原本25元的就要變成16.67咯~因為流通股總量變原來的1.5倍了。
⑦ 公司說賣原始股給員工,為什麼不是一元一股,而是6.8元一股
一般都是一元一股的。
是不是原始股不能單從價格上來看,1元是指面值,在公司集資成立最初確實是1元1股,但公司從成立發展到上市不可能不進行增資擴股,而且也有利潤在裡面,所以其價格肯定是在上升的。
到發行上市時,大多數都是比發行價要低。一般來說解禁之後大股東確實會賺很多,所以現在A股市場很亂,多數公司為了上市圈錢都進行財務造假,因為只要上市成功就等於少拼搏10年,這是一種非常不健康的狀態,上市應該是一家公司成長的開始而不是結束。
在中國證券市場上,「原始股」一向是贏利和發財的代名詞。在中國股市初期,在股票一級市場上以發行價向社會公開發行的企業股票,投資者若購得數百股,日後上市,漲至數十元,可發一筆小財,若購得數千股,可發一筆大財,若是資金實力雄厚,購得數萬股,數十萬股,日後上市,利潤便是數以百萬計了。
⑧ 某股票每年的股利為8元,若某人想長期持有,則其在股票價格為幾元時才願意購買,假設銀行存款利率為10%
這樣條件下,要想高於銀行存款利率股價在80元以下才願意購買,當然這是對於價值投資說的。8/10%=80,證券公司扣的稅費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