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湘鄂贛銀行分行股票價
擴展閱讀
2014貴州茅台股票行情 2025-08-30 09:55:22

湘鄂贛銀行分行股票價

發布時間: 2021-12-06 10:41:25

Ⅰ 湘鄂贛工農銀行 蘇維埃軍政部 五元大洋

抗戰時期的貨幣了。恭喜樓主。

Ⅱ 中國信用體系的信用體系

其大致由下面四部分組成:
以外商銀行為代表的帝國主義金融資本勢力
鴉片戰爭後,外國在華設立銀行的數量迅速增加。比較著名的外商銀行有:英國的匯豐銀行、麥加利銀行,法國的東方匯理銀行,德國的德華銀行,俄國的華俄道勝銀行,日本的橫濱正金銀行,美國的花旗銀行等。此外,外商還設有保險公司、信託公司等其他信用機構。
以錢庄(銀號)為代表的中國舊式金融機構
錢庄、銀號產生於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經營貨幣信用業務。在中國南方一般稱為錢庄,北方則多稱為銀號。錢庄在鴉片戰爭以後,被外商銀行及其買辦所利用,並與外商銀行日益結合,在國內金融市場的地位逐步提高。隨著國內外貿易的發展,資本擴張很快。清王朝滅亡以後,錢庄頑強地生存下來。據北洋政府農商部的統計,1912~1914年間,全國平均每年有錢庄4600餘戶,資本7161萬余元,公積金、存款和發行紙幣為8000萬元,年平均資本總計在1.5億元以上。錢庄的經營方法以信用為主,適應舊式商業習慣,在外國銀行的支持下,建立了自己的匯劃制度,信用周轉靈活。代銷洋貨、代辦土貨的商人大都利用錢庄簽發的庄票,以資周轉。20世紀30年代以前,這類庄票在上海市面流通的數目約在20億兩以上,可以省去同等數額現金的流通。同時,國內貿易資金的融通也主要由錢庄承擔,錢庄在外地雖無自己的分支機構,但藉助於各地同業的聯絡,到處可以通匯。錢庄的申票是國內貿易流通的主要信用工具。各地銀兩對銀元的比價,銀元與銅元的比價,相互拆款的拆息,以及各地內匯匯率等金融行情,都由錢庄業控制,以該業掛牌行市為准。1927年以後,錢庄開始衰落,1933年廢兩改元進一步削弱了錢庄控制金融市場的能力。以後,隨著中國銀行業的發展和官僚金融壟斷資本的形成,錢庄(銀號)的業務日漸萎縮。中國舊式信用機構除錢庄(銀號)外,還有典當、高利貸者等。錢庄(銀號)、典當、高利貸者代表了民國時期信用事業中的封建勢力,反映了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經濟的特性。
以銀行為代表的資本主義信用機構
中國自己的第一家銀行建立於1897年,到1911年清王朝滅亡時,全國建立的銀行不過十幾家,其中主要是官辦和官商合辦的銀行,最著名的是大清銀行和交通銀行。民國以後,中國的銀行業尤其是民族資本銀行有了較大的發展。大清銀行改組為中國銀行,與交通銀行一起成為北洋政府的國家銀行。到20世紀20年代初,比較重要的民族資本銀行均已建立,如被稱為「南三行」的浙江興業銀行、浙江實業銀行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被稱為「北四行」的鹽業銀行、金城銀行、大陸銀行和中南銀行等。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後,官僚資本迅速膨脹,逐漸建立起由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農民銀行和郵政儲金匯業局、中央信託局,以及中央合作金庫組成的官僚金融壟斷資本體系。這「四行二局一庫」壟斷了全國絕大部分金融業務,至使民族資本的銀行受到官僚金融資本的壓迫和排斥而趨於衰落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金融事業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政權,為了保障軍隊供給,改善人民生活,發展經濟建設,採取的一項重要措施就是建立銀行,發行貨幣。海陸豐、湘贛、中央、閩浙贛、湘鄂贛、湘鄂西、鄂豫皖、川陝、陝甘等革命根據地先後建立的銀行和其他信用機構達50餘家,發行紙幣、布幣、銀幣、銅幣、兌換券、流通券、信用券、存款券、信用條、股票等 200餘種。如海陸豐勞動銀行、東固平民銀行、閩西工農銀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湘贛省工農銀行等都曾發行各自的貨幣。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抗日根據地也都建立了銀行,如陝甘寧邊區銀行、晉察冀邊區銀行、冀南銀行、北海銀行、晉綏邊區銀行、華中銀行等。解放戰爭時期,隨著戰爭的勝利進程,革命根據地的金融事業也有了較大的發展。這個時期建立的銀行有中州農民銀行、內蒙銀行、長城銀行、東北銀行等。1948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的建立,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金融事業的轉折點。此後,各革命根據地銀行歸並中國人民銀行,改組為人民銀行的各地區分行。 ①帝國主義的金融資本在中國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②中國的錢庄、典當、高利貸等封建信用機構依然存在,並具有相當的勢力;
③以銀行為代表的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信用事業不能正常發展,代表大資產階級、大地主利益的官僚金融資本壟斷了中國的金融事業,民族金融資本只能在外國金融資本、中國官僚金融資本和封建性的金融機構的夾縫中求生存;
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金融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分散到集中,最後取代上述金融勢力。

Ⅲ 九江的經濟

唐宋時期,九江就是江南著名的「魚米之鄉」,其稻穀、茶葉、蠶桑、魚苗以及竹木、船舶等暢銷各地,為全國「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一。明清以來,九江成為重要的水稻、棉花、茶葉和淡水魚類生產基地,同時商業貿易也更加繁榮,其中永修縣吳城鎮以「裝不盡的吳城」之稱與「卸不完的漢口」相比肩。清咸豐十一年(1861),九江正式開埠通商,近代民族工業也隨之逐漸開始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九江的經濟建設取得了成就。全市擁有石油化工、機械電子、建材冶金、紡織服裝、能源電力、醫葯食品等支柱產業為骨乾的工業體系,京九、華東、柴桑、天馬以及糧食、果品等輻射全國的10大市場初具規模。
據初步核算,2014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779.96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6.72億元,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984.95億元,增長11.0%;第三產業增加值658.29億元,增長10.4%。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5%、63.5%和33.0%。人均生產總值37097元,增長9.9%。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7.7:55.3:37.0。第三產業佔比較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1126.71億元,增長10.5%,佔GDP的比重為63.3%,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
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328.53億元,增長17.2%。其中,全年新增城鎮就業6.23萬人,城鎮就業率95.5%。城鄉私營企業從業人員和個體勞動者107.9萬人。年末城財政收支穩定增長。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328.53億元,比上年增長17.2%。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13.66億元,增長21.3%。財政總收入佔GDP比重達18.5%,比上年提高了1.0個百分點。全年稅收收入276.06億元,增長17.3%,占財政總收入比重84.0%。全年財政一般預算支出383.53億元,增長13.4%。鎮登記失業率為4.5%。
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1%。其中食品類和衣著類,均上漲3.8%,居住類上漲3.2%,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上漲1.0%,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下降1.8%,交通和通信類下降0.7%。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上漲0.9%,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下降1.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下降1.8%。 九江農業生產具有優勢。農業的主要種植作物有水稻、棉花、大豆、玉米、花生、油菜籽、芝麻、茶葉、薴麻等二十多大類別。水稻、棉花、油菜、薴麻、茶葉屬江西省的重要產區之一,其中棉花產量佔全省三分之二。林、牧、副、漁業生產在全省也佔有相當位置。1949年以來以來,九江的農田基本建設成就顯著;農業機械擁有量迅速增長;農業科學應用水平不斷提高;農業經濟持續穩定向前發展。九十年代初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永修、修水、都昌、德安四縣為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彭澤縣為全國優質棉生產基地;湖口為全省油菜生產基地。農墾事業是九江一大特色,在全省農墾戰線佔有重要位置。它集農、工、商、運、建、旅遊、服務業於一體,全面開發,綜合經營。
2014年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7.87萬公頃,增長0.8%;糧食產量165.20萬噸,增長2.7%。油料作物播種面積13.34萬公頃,增長0.2%;油料產量22.80萬噸,增長5.1%。棉花播種面積6.34萬公頃,增長1.0%;棉花產量9.50萬噸,增長3.9%。
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積1.59萬公頃,零星植樹838萬株;年末實有封山育林面積45.45萬公頃,成林撫育面積5.67萬公頃。
全年肉類總產量21.76萬噸,比上年增長2.7%。生豬出欄221.64萬頭,增長2.7%;生豬存欄128.03萬頭,下降1.1%。全年水產品產量42.31萬噸,增長4.3%,其中特種水產品產量15.23萬噸,增長6.9%。
全市規模以上農業企業472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5家,省級龍頭企業82家,市級龍頭企業258家。實現銷售收入750億元,同比增長7.6%;其中加工企業實現銷售收入650億元,同比增長17.2%。培育了博萊、嘉盛糧油、仙客來等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規劃建設了8個農產品加工園區,新增農產品江西著名商標33個,江西名牌2個,綠色有機食品7個,無公害農產品36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3744家,農業產業化帶動農戶121萬戶(次),農戶從事農業產業化經營戶均增收2500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前,九江工業基礎薄弱,市區只有棉紡、織布、印刷、麵粉、火柴等幾家小廠和一些手工業作坊。各縣區也只有一些土法榨油、軋花、釀酒等小型家庭手工業。可稱之為企業的僅56家。1949年後,九江逐步建成具有相當規模、門類比較齊全、內部結構趨於合理的工業體系。擁有紡織、機械、建材、采礦、冶煉、造船、石油加工、化工、電力、電子、食品等幾十個行業,企業戶數達2千餘家。鄉村工業蓬勃發展,初步形成了礦產、建材、服裝、紡織、化工、機械等9大支柱產業,有40多種產品已打入國際市場,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機械工業主要產品有柴油機、金屬切削機床、鍛壓設備、工業電爐、食品機械、木工機械、汽車拖拉機配件、高低壓電瓷、礦山機械、冷藏集裝箱等38大類160餘種產品系列。石油化學工業主要產品有汽油、柴油、煤油、燃料油、瀝青、燒鹼、鹽酸、漂白粉、聚氯乙烯、氮肥、磷肥、農葯、塑料及其製品等。電力工業火電、水電皆備,以火力發電為主。九江發電廠擁有全省第一座超高壓發電機組。建材工業由新中國成立初只能單一生產磚瓦發展到生產水泥及其製品、建築陶瓷、玻璃纖維、花崗石、人造纖維板等多種產品,初步形成了一個品種多,用途廣,較完備的建材工業體系。由於地處江岸,九江造船工業歷史較為悠久,新中國成立後九江的造船業獲得新生,得到發展。1990年,全市共有造船工業企業30家,具有建造一萬噸級以下種類船舶、船用機械、導航儀器及其他機電產品的能力。是長江中下游最大的現代化造船工業基地之一。1919年的「久興紗廠」,為江西現代紡織工業之始。新中國成立後,紡織工業得到長足發展,現已成為全市工業的重要支柱。1990年末,紡織工業企業達120多家(含鄉鎮企業),形成棉紡、棉織、毛紡織、麻紡織、化纖、印染、針織、絲綢、紡織器材、服裝等門類齊全行業配套的現代紡織工業新格局。
2014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945.53億元,同比增長12.5%。十大產業集群完成工業增加值795.02億元,增長12.8%,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84.1%,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34.6%,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4.3個百分點。
全年發電量91.80億千瓦時,增長1.1%;化學纖維37.36萬噸,增長9.9%;紗89.76萬噸,增長8.5%;水泥1980.45萬噸,增長22.0%。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99.2%;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731.09億元,增長19.8%;實現利稅總額485.5億元,增長15.3%;實現利潤307.32億元,增長15.3%。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423.66%,比上年提高37.2個百分點。
年末全市入園投產工業企業1076家,比上年末增加42家;安置從業人數28.21萬人,園區完成工業增加值895.54億元,增長15.6%。主營業務收入3949.02億元,增長16.0%。實現利潤總額268億元,增長17.1%。上交稅金155.04億元,增長11.3%。
全年實現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153.85億元,增長7.0%。全年資質內建築企業完成總產值311.20億元,增長11.2%。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538.69萬平方米,比上年減少49.39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888.69萬平方米,比上年減少189.27萬平方米。
九江自晉代起,即成為「米商納賈」的都會。鴉片戰爭後,九江被辟為通商口岸,英、日等國在此設租界,辦洋行,成為進出口貿易的重要商埠,華洋商家雜處,南北貨物匯集,一度成為全國「四大米市」、「三大茶市」之一。抗日戰爭期間,日本財閥壟斷,城區商號減至不到300家。解放前夕,通貨膨脹,物價飛漲,商業衰退。
新中國成立後,經過三年經濟恢復,以及先「改造」,後「調整」的曲折過程,全市城鄉商業有了很大發展。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貫徹改革開放方針,改變流通領域長期統得過多,管得過死的狀況,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並存發展的格局。供銷合作社恢復集體所有制性質,私營個體商業迅速發展,市場繁榮,購銷兩旺。
主要商圈:八角石商圈,四碼頭商圈,沃爾瑪名湖廣場商圈,十里大樓商圈,八里湖商業圈
主要商業街:大中路步行街,濂溪區上海路步行街,潯陽路商業街,廬山南路飲食文化一條街,環城路茶飲特色街,柴桑大市場,潯陽東路地下商業街等
主要商業場所:九江萬達廣場(在建),中航九方購物中心,麥德龍超市九江店,沃爾瑪超市九江廬山南路店,大潤發超市九江店,上海農工商超市九江店,上海華聯超市九江店,人人樂超市九江店,華潤萬家九江店,聯盛九龍廣場(在建),聯盛購物廣場,新大中大太平洋百貨,崇尚百貨及市內多家聯盛、派拉蒙連鎖超市。 2014年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6.4億元,比上年增長13.9%。其中城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2.89億元,增長14.5%;鄉村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3.52億元,增長13.2%。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66.77億元,增長19.0%;批發零售業實現零售額429.64億元,增長13.2%。
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零售額中,汽車類實現零售額39.60億元,比上年增長33.4%;家用電器及音像器材類7.43億元,增長15.8%;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28.55億元,增長21.0%;石油及製品類60.38億元,增長10.8%;金銀珠寶類3.37億元,增長28.7%;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10.57億元,增長20.0%。
全年進出口總額57.7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1.8%。其中出口46.48億美元,增長15.2%。
全年實際利用外資達14.5億美元,增長17.8%。引進省外5000萬元以上項目資金584.93億元,增長22.8% 九江金融業源遠流長。清同治二年(1863年)設立華洋眾商公估局。光緒三十一年(1889年)設立戶部銀行九江分行。辛亥革命後,1913年成立交通銀行九江辦公處,1916年成立中國銀行九江分行,1928年成立中央銀行九江分行。接著,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中國農民銀行、江西裕民銀行相繼在九江設立分行或辦事處。1931至1934年,湘鄂贛蘇維埃革命根據地曾建立金融機構,並發行貨幣。新中國成立後,成立中國人民銀行九江支行,相繼組建各縣中國人民銀行,開展金融業務活動。1984年底,九江市人民銀行與工商銀行分開,1985年成立外匯管理局九江分局,形成以人民銀行為領導,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專業銀行為主體、保險公司、城鄉信用社並存的社會主義金融體系。1990年,全市擁有各類金融機構871個,職工6820人。各項存款余額21460萬元。銀行信貸投入不但成為發展九江經濟的重要財源,而且為科學技術、文教衛生、旅遊服務和住房消費等事業的繁榮作出貢獻。
2014年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1864.54億元,比年初增加105.50億元,其中單位存款余額760.03億元,比年初增加15.76億元;個人存款余額1065.17億元,比年初增加89.81億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1219.24億元,比年初增加163.19億元,其中短期貸款余額為483.09億元,比年初增加29.37億元;中長期貸款為705.17億元,比年初增加113.07億元。
全年保險公司保費收入36.59億元,增長26.8%。其中財產保險保費收入13.75億元,增長22.8%;人壽保險保費收入22.84億元,增長29.3%。賠款支出14億元,增長27.4%。其中財產險賠款支出6.66億元,增長18.9%;壽險賠款支出7.34億元,增長36.2%。 九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境內景點可達2000處。石鍾山、鞋山、落星墩、軍山、印山、扁擔山隔水相望,各具姿態;冬季,吳城沙岸湖洲,萬只候鳥雲集,白鶴天鵝群蔚為稀世奇蠢觀,曾被海外客人譽為「中國第二座萬里長城」,都昌老爺廟是朱元璋所建定名為定江王爺廟,鄰近的鄱陽湖水域是著名的鄱陽湖百慕大三角所在地。九江不僅江山殊秀,而且座座「洞天」別開,如彭澤的龍宮洞、就河的獅子洞與湧泉洞、瑞昌的峨眉洞群等。九江北面長江,南屏廬山,東臨鄱陽湖,西望幕阜山,得盡山傍水抱之寵;城內甘棠湖水光瀲九,岸柳成蔭。煙水亭、琵琶亭、潯陽樓、能仁寺、天花宮、浪井、九江長江大橋、九江長江二橋、九江長江三橋、鎖江樓,98抗洪廣場、龍源峽等景點可發思古之幽情。
魏晉南北朝時,高僧慧永、慧遠,名道士陸修靜等曾先後來到九江,尋覓凈土,築舍修行。從東晉至清末到九江和廬山為官,訪友,游覽,隱居的著名文人雅士多至500餘人。
1996年廬山風景名勝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6年被批准為中國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Ⅳ 1932年湘鄂贛蘇維埃銀行壹圓股票值錢嗎

1932年湘鄂贛蘇維埃銀行壹圓股票,真品值錢的;真品一定要好好保存!

Ⅳ 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會議決議

(一九三四年一月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通過)
在帝國主義國民黨統治的區域內是國民經濟總崩潰,與成千百萬工農勞苦群眾的破產,失業,與凍死餓死。但在蘇維埃區域內,不論帝國主義國民黨怎樣殘酷的進攻,怎樣用經濟封鎖政策,企圖來制蘇區千百萬民眾的死命,蘇維埃區域內的經濟建設在第一次全蘇代表大會之後,尤其在去年一年內,在臨時中央政府正確執行第一次全蘇大會關於蘇維埃經濟政策的原則決定之下,得到了極大的成功,保障了前方紅軍四次戰爭中的給養,大大的改善了廣大工農群眾的生活!
在提高生產方面,由於蘇維埃政府領導了群眾的春耕夏耕以及秋耕冬耕運動,發動了農民群眾的勞動熱忱,使土地生產量得到了極大的增加,在中央蘇區去年穀子的收成比前年增加了一成半,閩浙贛蘇區增加了二成,甚至二成以上。雜糧的收獲,則有了更大的增加。荒田是大大的減少了。即在江西一省,去年開墾的荒田達二十萬擔以上,福建省亦在三萬擔左右。許多手工業的生產如象制鐵,織布,燒石灰,造紙,開煤礦與鎢礦,制鹽,制葯,制油等不但開始恢復,而且有了新的發展。
在組織廣大群眾於合作社中的運動,也有了顯著的成績,生產合作社,消費合作社,糧食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即在中央蘇區吸收的社員,已達五十萬人以上。閩浙贛省加入合作社的人數達全省人口百分之五十。在有些區鄉則全體勞苦群眾已經加入了合作社。為了加強對於各種合作社的領導,在中央蘇區,在各省都已經有了總社的組織。這些廣大群眾的組織同蘇維埃政府的對外貿易局糧食調劑局以及蘇維埃商店等正在發生更加密切的關系,而且他們從蘇維埃政府方面得到了人力與財力方面有力的幫助。
在糧食價格的調劑,糧食的貯藏,以及對外貿易的發展上,也得到了不少的成績,糧食調劑局與對外貿易局的建立,和他們同群眾的各種合作社的密切聯系,在保障紅軍給養,改善群眾生活上都起了極大的作用,蘇維埃政府國民經濟部的建立,更使蘇維埃的經濟建設工作,有了集中的與有計劃的領導。
一切這些事實證明蘇維埃政府不但是革命戰爭的領導者與組織者,而且也是群眾經濟生活的領導者與組織者。蘇維埃政府不但能夠破壞舊的經濟制度,而且能夠建設新的。但是第二次全蘇代表大會除批准執行委員會主席團與人民委員會在這一方面所採取的主要辦法與決定之外,認為:
(一)為了適應日益開展的革命戰爭的需要,為了打破敵人的經濟封鎖,為了改善廣大工農群眾的生活,以鞏固工農在經濟上的聯合與保證無產階級在經濟上的領導作用,蘇維埃政府必須更進一步的提高蘇區的生產力,在土地生產方面,必須更有準備的更有計劃的來進行春耕夏耕秋耕與冬耕運動,實際上解決農民在耕牛,種子,肥料,水利,農具,資本,勞動力等的困難,並且應該盡量鼓動農民群眾的互相幫助與合作(如「勞動互助社」「耕牛合作社」「肥料合作社」等)來滿足各自的需要。蘇維埃政府更應創辦農業試驗場,畜牧場,教育農民群眾以消滅害蟲,防止水旱災荒的初步科學知識,以增加農產品的收獲,各種必需品的種植(如棉花等),山林的保護,應該更有計劃的開始。
(二)同時必須發展小手工業的生產;尤其是對於軍事,對於出口,對於群眾特別需要的生產,如象鎢礦,煤鐵,石灰,紙,硝鹽,布匹,樟腦,葯材,煙,油,糖,木材,農具等。蘇維埃政府應該盡量幫助失業工人,獨立勞動者,小手工業者與農民,組織生產合作社,盡量吸收群眾的資本到這一方面來。蘇維埃政府容許並鼓勵私人資本家在這些生產上的投資與擴大生產。甚至蘇維埃可將沒收來的企業出租或出賣給他們。在可能的條件之下,蘇維埃政府應創辦與擴大特別需要與特別有利的國有企業(如鎢礦公司,織布廠,造紙廠,及各種軍事工業等);但必須堅決反對在目前由國家壟斷一切生產事業的企圖。在經濟上,在人力上幫助生產合作社的發展,並加強對於他們的領導,管理與監督,這是目前我們的中心工作。
(三)必須更進一步來發揚與提高蘇區工農群眾的勞動熱忱。鄉村中由農民自己所組織的生產突擊隊,沖鋒勞動隊以及國家企業中的革命競賽等,應該廣泛的散布出去,以提高生產,蘇維埃政府應該特別獎勵模範的鄉村的農戶,模範的工廠,生產隊以及個別的勞動戰線上的英雄。鼓勵廣大婦女群眾參加農業上與工業上的生產,對於發展蘇區生產是非常必要的。私人資本企業中,在工人自願,改善工人生活,在蘇維埃政府與工會監督的條件之下,亦得增加勞動生產率。必須每個工農群眾了解,蘇維埃政權下生產的發展,是同全體民眾生活的改善不能分離的。共產主義禮拜六必須真正開始。對於勞動的共產主義的態度,首先應該在國家企業內極大的發揚起來,教育工人群眾為蘇維埃政府的勞動,即是為了無產階級自身的最後解放,與社會主義的勝利而勞動。在蘇維埃企業內的勞動紀律,應該是無產階級紀律的模範。一切提高生產力的發明都應該得到蘇維埃政府的獎勵。熟練勞動力的培養亦是提高生產力的必要條件。
(四)要使生產品的增加真能滿足革命戰爭的需要與改善工農群眾的生活,首先必須打破敵人的經濟封鎖與發展蘇維埃的對外貿易,將蘇區內的許多重要生產品,如鎢砂,紙,木材,米穀等輸出,而將工農日常的必需品如油鹽布匹等輸入。蘇維埃對外貿易局,各種商業公司與采辦處等的設立,在發展對外貿易上是需要的。以後應該特別加強對這些商業機關的領導,與這些機關的組織工作。對外貿易的壟斷在目前是錯誤的。一切蘇維埃的商業機關必須盡量利用私人資本與合作社資本,同他們發生多方面的關系。蘇維埃政府除以關稅政策來調劑各種商品的輸〈出〉入外,保證商業的自由,並鼓勵各種群眾的與私人的商業機關的自動性,去尋找新的商業關系與開辟通商道路。在目前蘇區現金特別困難的情形之下,蘇維埃政府對於蘇區生產品的輸出,維持進出口的平衡應該用更大的注意與努力。
(五)消費合作社的組織,在蘇維埃貿易的發展上,佔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經過消費合作社工農群眾可以更便宜的購買商品,更高價的出賣他們的生產品。經過消費合作社的網,國家對外貿易局,各種商業公司以及消費合作社總社可以最迅速的將他們的商品賣給農民,並從農民那裡買得生產品。蘇維埃政府經過這些組織,就可以同廣大農民群眾的經濟生活發生直接的關系,在經濟上團結他們在蘇維埃政府的周圍。蘇維埃政府除集中消費合作社的組織建立縣的省的與中央的總社以加強對於他們的領導之外,必須盡可能的給他們以人力上財力上的助力。同時我們不但要在數量上吸收每一個工農群眾加入消費合作社,而且必須在質量上改善他們的工作,創造許多模範的合作社,使每一農民在實際經驗上了解到合作社是同奸商富農的投機壟斷做斗爭與改善他們的生活的武器。
(六)大會特別指出在蘇維埃貿易的發展中,糧食問題的解決是蘇維埃經濟建設目前的戰斗任務。過去糧食調劑局雖起了相當調劑糧食及糧食價格的作用,但離開這一問題的解決還是很遠。象去年中區春夏兩季糧食困難的危險,在今年依然威脅著我們。這一時期糧食價格的幾倍的提高對於蘇維埃財政上也是極大的損失。為得以後保證紅軍與蘇維埃政府的給養,保證民眾食糧的調劑,適當的輸出剩餘糧食與調劑糧食價格起見,大會認為在中央政府人民委員會下創立糧食人民委員部專管這一工作,是必要的。糧食部的任務,除調劑糧食價格以外,必須進行糧食〔部〕的調查,收集儲蓄,運輸等一切關於糧食的工作。整個蘇維埃〈政府〉應該用極大力量來加強對於他的領導。但蘇維埃改府壟斷糧食的買賣的企圖在目前是不適當的。在遵守蘇維埃政府法律的條件之下,商人的糧食買賣是不禁止的。糧食困難問題的解決,應該盡量依靠廣大群眾自己組織糧食合作社。糧食合作社應該是糧食部的群眾基礎,必須用極大力量,發展糧食合作社的組織,並加強對於他的領導。
(七)資本的缺乏,是目前發展蘇維埃經濟的極大困難之一。但大會必須指出蘇維埃政府在利用群眾資本與私人資本上,還是非常不夠。就是我們現有生產與消費合作社的資本的一大部分,還是由於國家的直接幫助,國家資本的運用,由於各機關缺乏聯系,也是異常不經濟,國家銀行除發行銀幣,給財政部保管金庫外,在調劑與流通金融,放款儲蓄等工作方面,還沒有得到應有的成績,糾正一切金融上的這種無計劃件與無組織性,盡量節省各種不能容忍的浪費,是蘇維埃資本積累的必要條件。在群眾中發展信用合作社,是解決群眾缺乏資本的主要辦法,而且也是同城鄉高利貸做斗爭的有力武器。大會認為上屆執行委員會主席團為了開〔發〕展蘇維埃經濟所發行的三百萬經濟建設公債是適當的。
(八)蘇維埃政府對於紙幣的發行應該極端的審慎。紙幣的發行如超過市場所需要的定額之外,必然會使紙幣跌價,會使物價騰貴,使工農生活惡化起來,以致影響到工農的聯合。大會指出在長期國內戰爭的條件之下,增發紙幣常常是彌補財政收支不敷的一個辦法,但蘇維埃政府必須採取一切辦法把革命戰爭的負擔放到剝削階級的身上,盡量在蘇維埃經濟的發展中增加各種稅收的收入。同時為了免去蘇維埃紙幣跌價的危險,蘇維埃政府必須更注意於對外對內貿易的發展,盡量輸入現金與限制現金的輸出,使蘇維埃金融在經濟建設的發展中極大的活潑起來,是增加市場吸收紙幣的容納量與保持紙幣信用的重要辦法。至於更有計劃的來發行紙幣,發展擁護國幣的運動等,亦可在相當限度內維持紙幣的信用。大會責成湘鄂贛省蘇維埃用一切方法收回他們過去濫發的紙幣,維持蘇維埃紙幣的信用,並且告訴湘鄂贛的同志只有湘鄂贛國家銀行省分行,才有發行紙幣的權利。
(九)大會必須指出,帝國主義,中國地主資本家,不但在軍事上向我們舉行絕望的五次「圍剿」,在經濟上封鎖我們蘇區,而且在蘇區內部也必定要利用地主殘余,商人,資本家等來擾亂與破壞我們蘇維埃的經濟,如歇業,停工,經濟上的怠工,破壞國幣的信用,擾亂金融,投機買賣,有意提〔抬〕高物價等,蘇維埃政府對地主商人資本家等這種反革命行動,必須做最堅決的斗爭,從罰款,罰苦工,禁閉,沒收,一直到槍決。同時對於那些鑽在蘇維埃經濟機關與合作社內反革命分子的偷竊搗亂貪污腐化與破壞的活動,蘇維埃政府必須保持高度的無產階級警覺性,給他們以嚴厲的蘇維埃法律的制裁。工人監督生產,必須在資本家的企業內立刻開始,以有系統的防止資本家的反革命活動。但蘇維埃政府對於那些遵守蘇維埃法律進行生產與貿易的商人與資本家,則保護他們生命與財產的安全以及營業與生活上的自由。對於在蘇維埃的經濟機關與合作社內忠實地為蘇維埃與民眾工作的地主資產階級的專門家與智識分子,蘇維埃政府則給他們以優待。
(十)大會認為為了發展蘇維埃經濟,完成上述的任務,下屆執行委員會主席團與人民委員會,必須加強對於國民經濟部,財政部,糧食部以及國家糧行的領導,使各機關間能夠更好的配合與集中的行動,更靈敏的與迅速的來完成一定的具體任務。反對在經濟建設上一切「左」右傾機會主義以及官僚主義的領導,是轉變這些機關的工作的必要前提。必須培養大批新的經濟建設的幹部,把這些幹部來充實這些機關。必須特別加強無產階級在經濟建設上的領導作用,並且提拔大批的勞動婦女負擔國內戰爭時期經濟戰線上的工作。在目前中國革命的階段上我們還不能進行社會主義的建設,但我們一切工作的中心,應該是在創造將來轉變到社會主義方向去的前提和優勢。
(十一)最後,大會認為只有國內戰爭的澈底勝利,大的中心城市的奪取,蘇維埃區域的擴大與鞏固才能克服我們前面的許多困難,更順利的來進行蘇維埃的經濟建設。這一建設將不是為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而將是為了社會主義的勝利。因此,我們目前的經濟建設是同革命戰爭不能分離的,我們的經濟建設應該服從於革命戰爭的需要,並且在革命戰爭的勝利中找到許多困難問題的解決。大會相信中國蘇維埃經濟建設的道路,將是蘇聯社會主義的建設的道路,只有這一道路能夠使中國的國民經濟猛烈的向前發展,使全中國的勞苦群眾得到最後的解放。
根據一九三四年三月人民委員會出版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文獻》刊印

Ⅵ 大革命時期湘鄂贛工農銀行發行的貳百文紙幣現市場面值

湘鄂贛工農銀行發行的貳百文紙幣,具體的價值取決於是否真品,補充圖片看看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