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離岸公司投資國外股票
擴展閱讀
新浪中國平安股票行情 2025-08-30 05:36:50
買教育股票怎樣下載 2025-08-30 05:20:33

離岸公司投資國外股票

發布時間: 2021-12-07 03:03:48

『壹』 離岸公司投資股票可以避稅嗎

你好,創辦離岸公司是可以避稅的
投資收益到股東個人的時間使用捷稅寶產品,將投資收益通過服務費輸送出,綜合稅賦率不超過7%,比分紅個稅20%繳納,省了13%。
一個良好的投資架構和模式,將極大程度上幫助老闆,創業者,投資人在不同階段,控制現金流出,控制利潤水平和稅賦水平。

『貳』 公司離岸賬戶可以買賣美國股票嗎

朋友:你好
買賣美國股票
需要在當地的證券公司開戶
你可以聯系一下看看有沒有證券公司可以代開戶的

『叄』 香港離岸公司股票投資盈利是否要課稅

報稅方式:根據在香港有無經營,可分兩種方式進行報稅:
a.做帳報稅;
b.零申報;
香港有無經營的判定條件(三種情況符合一種就可視為在香港有經營):
a是否有開立銀行帳戶,賬戶中是否有資金流動;
b是否同香港客商有商業往來;
c是否曾在香港海關報關,在政府機構有無經營記錄

業務上雖然都是OFFSHORE,但是投資股票是用的公司開立的銀行賬戶,賬戶中有資金流動。所以需要根據一定比例繳納稅費。

『肆』 我公司在境外設立公司後,再以境外公司名義向我國國內投資,是否允許

投資到境外的境內企業需要在商務部門(具體以投資額為限,商務部或省級商務廳)辦理《投資證書》。再去當地外匯管理機構辦理外匯手續。在境外的分支機構按屬地管理原則,不需要在國內辦理工商、稅務登記手續。

境內機構通過這些境外企業或機構對境外進行投資。這些境外企業或機構不屬於中國內地的法人機構,不受內地相關法律的制約,但境內機構通過這些境外機構向境外進行投資時,仍然需要按照國內有關企業投資項目核準的政策規定,履行相應的核准手續。與國際慣例相同,在國內具有投資資格的自然人也可在境外投資。

(4)離岸公司投資國外股票擴展閱讀

境外投資所投入資產的形式十分廣泛,包括貨幣資金的投入,股票、債券、信託憑證等金融資產的投入,各類實物資產的投入,知識產權、專有技術等無形資產的投入。由此可見,只要是向境外的資產輸出行為,無論是以什麼方式出現,都應按照境外投資項目核準的有關規定履行相應行政許可手續。

包括各類新建項目及改擴建項目的初始投資、再投資,也包括收購、合並、參股、增資擴股等權益投資活動,同時也包括對境外投資提供擔保的行為。

『伍』 為什麼不直接海外上市而通過離岸公司上市

伴隨中國企業在香港、美國、新加坡等地區相繼上市的熱潮,開曼群島、維爾京、百慕大……這些原本不甚知名的小小群島逐漸成為了中國企業注冊離岸公司的搖籃。據說在這些地區注冊的企業有10641家與中國內地相關,而其中的新浪、網易、金蝶、聯通等公司無一不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
目前在這些地區平均每天都會有一家中國概念的新公司注冊成立。而事實上,這些公司的所有者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到公司的注冊地去。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企業選擇的注冊地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幾乎都是國際避稅地。但是,根據我國稅收法律的規定和我國外匯管理體系的限制,能夠利用這些地區所進行的合法國際避稅數額很小,因為我國政府對居民來自中國境內的全球收入征稅。
那麼,是什麼樣的原動力驅使大量的企業尤其是民企趨之若鶩,湧向這些遠洋島嶼呢?記者帶著疑問,走訪了與此現象相關的一系列人士--民企老闆、投行經理、中介機構、稅法律師以及國際稅收、國際經濟法的教授,試圖解開這個似乎眾人心照不宣的謎團。
曲線上市的優美拐點
提起到開曼、百慕大去注冊海外離岸公司,中國熟悉資本市場的業內人士大概首先想到一個名詞--海外曲線上市。
海外曲線上市的學術叫法是"造殼上市",即要在擬上市的海外證券市場所在地或其允許的國家(地區)成立一家中資公司的控股公司,進而以控股公司的名義申請上市。
讓我們先回顧一下中國企業在海外上市的成功案例:1992年10月9日,中國在紐約交易所掛牌的第一支股票是"華晨汽車",其公司全稱為"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1992年6月於百慕大群島注冊,上市募集資金全部用於在中國內地的實業"沈陽金杯客車製造有限公司";1999年初,新加坡證交所出現了一張新面孔--鷹牌控股,注冊地開曼群島,其背後的上市公司--廣東佛山鷹牌陶瓷公司成為首家海外上市的中國民營企業;1995年,惠州僑興通過其原來在香港注冊的一家公司,到英屬維京群島注冊成立了僑興環球,以僑興環球名義回購僑興集團90%的股權,接著於1999年2月17日在美國NASDAQ上市,成為第一個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民營企業;2000年1月31日,在百慕大注冊的"裕興電腦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作為在香港創業板成功上市的第一家內地民營企業,募集資金4.2億港元。
沿著這些先鋒開辟的成功之路,後繼者們充滿信心,紛紛踏上了這條曲線上市的艱難道路。而這條道路上的第一站,往往是奔赴開曼、百慕大、維爾京,注冊一家或數家公司。一位海外投行業務的資深人士形容說:"這些彈丸小島在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的曲線中,是一個優美的拐點。"
的確,從中國內地出發,經這個拐點,民營企業既可以通往香港的創業板,更可以邁入美國的納斯達克。因為百慕大、開曼、英屬維爾京群島的法律屬於普通法系,是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的合法注冊地。而根據香港聯交所1992年7月頒布的《香港創業板上市規則》中關於創業板上市公司注冊地的第一條,除可以在中國內地、香港注冊之外,百慕大、開曼群島也赫然在列。據不完全統計,選擇開曼、百慕大作為注冊地的香港創業板上市公司遠多於在中國內地和香港注冊的公司:我們在香港創業板股票中任選了代碼在8003~8028之間的10家上市公司,發現只有1家在香港本地注冊,其他9家公司(4家主要經營地在內地)的注冊地全部是開曼群島或百慕大--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那麼,這些上市公司為什麼不選擇證券市場所在地注冊而要繞道遙遠而陌生的開曼、百慕大?與此相關的各方人士眾說紛紜,但細想又似乎大致相通,不外乎以下四個原因:注冊程序簡單、減少風險、逃避外匯管制和合法避稅。
想上市,必然面臨的各種復雜的審批程序、規則要求,企業的頭痛事絕對少不了。不過,能免一樁是一樁,開曼、百慕大、維爾京這些小島作為離岸注冊的樂土,可給企業省去了不少繁瑣的手續和規則的麻煩:公司可以不必在注冊地生產經營,可以把注冊資本移作他用,公司設立發起人不要求是當地居民或國民,無需向當地稅務局提供財務報表。而且,現在國內有大量代辦注冊離岸公司的中介機構,看似遙遠的距離卻沒有了任何障礙。
法律環境寬松、保密性好,也是開曼、百慕大等地的突出特點。一位從事企業海外上市法律咨詢的律師指出,這對於通過曲線路徑上市的公司來說,能夠減少法律風險。以位於加勒比海上的開曼群島為例,它是一個部分自治的英國殖民地,其公司法以英國商業公司法(1948年)為基礎,但經過開曼政府多年的數次修訂,其中已經具有了很多本地特色。根據開曼群島的公司法,稅務豁免公司可以得到政府20年不征稅的保證,可以發行無面值的股票,還可以不必每年召開一次股東大會,甚至股東的名字也可以保密。實際上,很多離岸法區都有明文規定:公司的股東資料、股權比例、收益狀況等信息,享有保密權利。寬松的法律環境以及對公司業務的高度保密,使上市公司自身的安全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極大減少了各種風險因素。如果上市公司在未來的經營期間出現與投資者的法律糾紛,裁決過程所適用的開曼法律往往可以使上市公司逃避某些責任或者占據有利的位置。
除了法律寬松,開曼、百慕大、維爾京等地的稅收相當優惠,對於在此注冊的企業不徵收所得稅和資本利得稅。這意味著,盡管在中國內地從事實際經營的公司必須向中國政府繳納企業所得稅,但作為其投資者的離岸控股公司,由於注冊地政府不對控股公司的投資收益征稅或稅率很低,因此,整個海外上市的公司體系可以避免雙重稅收。
此外,開曼群島、百慕大、維爾京等地區普遍對豁免公司沒有外匯管制,外匯出入自由。這使得很多通過曲線上市的中國企業在海外資本市場募集的外匯先放在離岸公司,根據中國內地企業實際經營的需要,逐次將資金匯往國內,而不是一次將在海外募集的外匯全部投入國內的企業中去。
除去以上理由,似乎還有一個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很多時候,公司在海外上市曲線中的"拐點"不止一個,而可能在多個避稅地注冊多個"殼"公司。在國內的資產注入海外"殼"公司的過程中,伴隨的是層層交錯的控股關系、撲朔迷離的資產置換。"越復雜就越安全。"一位從事多年投資銀行業務的先生含糊地解釋這個現象。"在這些避稅地各種財產、公司情況都是保密的。所以,一般很難摸清各個公司之間有什麼關系,這方便企業內部進行關聯交易啊!"倒是一位中介咨詢人員一語中的。
風險投資的"軟猥寶甲"
盡管開曼、百慕大、維爾京,這些本不知名的小島走進中國人的視野源於中國企業的海外上市之路,但是在這些島嶼上注冊的1萬多家與中國內地相關的企業,實際上只有一小部分與這個目的有關。一位中介機構的資訊顧問認為,目前國內許多接受海外風險投資的高新技術企業才是真正的離岸注冊兵團的生力軍。
與那些產生到海外上市想法後才著手注冊離岸公司的企業相比,許多成功吸引到外資創投的高新技術企業似乎更有先見之明,公司初創時的注冊地一般就在開曼、百慕大、維爾京。一位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的經理指出,為了繞開國內政策的限制,一般國外風險投資都採取間接投資於海外離岸公司的形式介入中國創投市場,以便於在投資實現增值後順利退出。作為創業企業,當然要配合投資方以達到雙贏的目的。所以,一般會選擇開曼、百慕大、維爾京等離岸法區注冊公司,以離岸公司作為投資方投入資金的中轉站。面對經濟、法律均處於過渡時期的中國,通過間接投資離岸公司的形式,海外風險投資為自己披上了一件刀槍難入的"軟猥寶甲"。
創業企業上市是風險投資退出的最佳形式。由於中國資本市場不完善,國內此路不通,那隻能通過海外上市以保證風險投資全身而退,由此,問題回到了文章的最初--風險投資企業和被投資企業也意識到了開曼、百慕大、維爾京這些小島的魅力所在。以1992年首先進入中國創投市場的國際數據集團IDG為例,其投資的搜狐、金蝶相繼於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而這兩家均是通過注冊離岸公司實現海外曲線上市的典型。
將所投資企業的股權協議轉讓是風險投資退出的另一種重要手段。如果創業企業是海外注冊的離岸公司,那麼,在股東轉讓股份或風險投資退出而改變股權結構時,繞開了國內的審批程序,使轉讓手續和過程得到了簡化。但如果直接被投資企業在中國注冊,根據有關規定,其股權轉讓必須報原審批機構批准(審批機構批准還需徵得科技部同意),然後到國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相關手續。復雜的手續、漫長的等待,可能導致審批後企業早已錯失市場良機。加之在開曼等地可以避免對投資者的雙重稅收,這使創投企業在海外注冊的運作成本低於國內注冊。
事實上,為改變外資繞道介入國內風險投資業的情況,我國政府做出了積極的努力。日前,由外經貿部、科技部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聯合頒發的《關於設立外商投資創業投資企業的暫行規定》,容許"外國投資者單獨或與中國的公司、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在中國境內設立以創業投資為經營活動的外商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或不具有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企業。"但是客觀地看,目前國內風險投資的環境仍不容樂觀。IDG副總王樹先生指出,目前中國的《公司法》、《外商投資企業法》、《稅法》等相關法規不健全,比如《公司法》仍存在對外投資不得超過凈資產50%的限制;有限合夥制創投企業面臨的雙重征稅問題,《稅法》沒有解決;《外商投資企業法》中對無形資產投資的限制;這些都將阻礙外資到中國發展風險投資業。
看來,外資風險投資身上的這件"軟猥寶甲"一時半會兒還脫不下去!
兼收並蓄的"變臉"之地
其實,除了上述原因,企業海外注冊的目的還有很多種,對他們來說,開曼、百慕大、維爾京……這些遙遠的海中孤島是轉換身份、實現"變臉"的理想場所。
在河北省"5·18"經貿洽談會上,記者注意到有兩家注冊地為"英屬維爾京群島"的民營小企業以外資企業的身份出現。事實上,這不過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企業到維爾京注冊了一家離岸公司而已,企業老闆本人對著世界地圖也找不到他們的注冊地在哪兒。這樣做的目的很明確--為享受外資企業的優惠待遇,稅收在幾年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減免。對此現象,中國政法大學國際經濟法的藍藍教授分析說,盡管我國已加入WTO,但世貿組織僅要求給予外商不低於本國居民的待遇,但目前中國給予外資的是遠優於"國民待遇"的"超國民待遇"。因此,有些效益較好的民營企業會想到以假合資的辦法來逃避國內稅收,這種現象短時間之內很難消除,因為中國現在的發展,需要大量資金支持。為此,仍會在一定時期內保持對外資的優惠待遇。
民企搞假合資"變臉"不過為得點稅收上的小實惠,比起國內某些大公司的"變臉"手段,絕對是小巫見大巫了。日前中國一家大型企業××公司為實現在香港順利上市而進行的資產重組過程中,在開曼群島注冊了一家離岸公司,利用開曼群島對注冊公司資產質量要求寬松的特點,把全部的企業不良資產注入新公司,從而順利實現了優質資產與不良資產的剝離,預計不日即將傳來該企業成功在香港上市的捷報。這等"變臉"法術才真叫高強。
現在,連台資企業也紛紛搞起了"變臉",想到中國內地投資受到台灣當局政策的限制不要緊,聰明的台商先把資金投到自己在開曼、百慕大、維爾京等地注冊的離岸公司去,然後轉道奔赴內地,任台灣當局如何把守也無濟於事。
"作為海外歸國學子,我們回國成立這家公司的想法就是為國家做點事情,所以,我們希望公司保證純正的血統,注冊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企業。但我們的投資方是外資,為配合他們未來的退出以及在海外的順利上市,現在又要考慮在開曼注冊,這真是一種兩難選擇。"由多名海歸博士、碩士們組建的北京科技風險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副總徐洪才博士吐露的苦惱,讓我們看到,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熱衷於這種"變臉"游戲。海外注冊還是有利有弊的

『陸』 請問如何投資國外股市

作為中國投資者,可以投資的金融產品其實不算多,主要因為我們的資本市場發展市場並不長,A股現在也是非常悲慘的狀況,甚至出現了10年時間股市指數零增長的狀況~相對的,在北美或歐洲國家,那裡的個人投資者就比較幸運了,可供選擇的投資產品比我們國內要豐富得多,更重要的是,在美國股市、歐洲股市上市的企業要比我們國內A股市場的更加優質,比如Google公司、蘋果公司、微軟公司。。。這些都是國外股市上才可以買的到的優質股票;而且國外的證券監管機構也比我們的銀監局給力的多,經常會查處財務造假的公司,給上市公司以一定的壓力,有效地保護了中小股民的權益。

這時候肯定有很多人會想,要是在國內也買到美股、加股這些國外股票就好了。。。其實這並不是什麼難事,國外的資本市場對來著境外的投資都是持歡迎態度的,所以你只要找一家提供國外證券買賣開戶的網路券商,然後開一個賬戶,就能安坐家中投資海外股市了。

對於中國股民來說,比較熟悉的海外股市還要算美股市場,如果是勤奮點的股民,一般會晚上關心下美股的大致走勢才上床睡覺;美股市場的漲跌和國內A股市場的互動也越來越明顯~如果美股狂跌,A股就不大可能有太好的行情,當然就算美股暴漲,現在的A股也很難保證會有上漲行情,哈哈~美股市場和A股市場一個比較大的不同點就是美股市場是允許你做空的,就是說如果你預期這支股票會下跌,可以先向券商借入該支股票賣出,然後等股價如你預期那樣下跌後再買入股票還給券商,也就是說只要你判斷對方向並能借得到股票,股價無論上漲下跌都是可以在美國股市盈利的。

那麼國內股民怎樣才能買得到美股呢?其實只要找一家提供中文服務的美國網路券商開戶就可以了,一般國內用的比較多的美國證券行是第一理財(Firstrade),

『柒』 拿到境外投資證書股票會漲公司拿到 境外投資證書 股票是漲嗎嗎

拿到境外投資證書股票具體會不會漲?公司拿到境外投資證書股票會不會漲?這個是不一定的。

『捌』 離岸投資公司如何買賣全球股票期貨

為什麼做期貨?大宗商品不是更好嗎?反正期貨都是以黃金石油為標準的

『玖』 中國投資者購買美國股票是否違法

中國投資者購買美國股票在法律上是允許的。
《個人外匯管理辦法》中規定「境內個人對外直接投資符合有關規定的,經外匯局核准可以購匯或以自有外匯匯出,並應當辦理境內投資外匯登記」。不過,目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商務部等有關部門,均只受理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的核准,並不辦理個人的對外直接投資手續。在實際情況中,還沒有個人按照《個人外匯管理辦法》規定在外匯管理局成功辦理個人境外投資外匯登記的案例。
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要遵守國家的外匯管理制度。在到銀行購買外匯這個環節中,每個人每年限購5萬美元。將人民幣現金換成外匯以後,就可以把外匯轉到海外銀行賬戶上了。
開設美股賬戶時,如同買賣國內A股,可以選擇美國本土的網路券商,也可以通過招銀國際、中銀、匯豐等香港的金融機構進行美股買賣,不過第一類更為常見,因為香港券商的美股交易費用是美國本土網路券商的2到3倍。一般來說,美股賬戶只是證券賬戶,還需要擁有一個海外銀行的賬戶,來轉入美元。按規定開設各類賬戶即可,相對於炒股所需要的心力,這算不上一件麻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