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券商和銀行股票哪個好
擴展閱讀
日本萬人裸祭 2025-08-28 22:36:24
股票黃金可以隨買隨賣 2025-08-28 21:41:08

券商和銀行股票哪個好

發布時間: 2021-12-10 13:10:58

『壹』 請問炒股到銀行開戶和到券商(證券公司)開戶有什麼不同那個更合算一些

您好:
股票開戶是只能在證券公司開戶,在銀行辦理,也只是證券公司的客戶經理幫您到證券公司開的戶,所以股票開戶不管在哪辦理的意義是一樣的。只是在銀行能找到客戶經理,那樣以後的服務能方便些,自己直接到證券公司,有可能沒有專屬的客戶經理,只有綜合的客戶服務部門來給你提供服務。

『貳』 股票開戶是去銀行好還是去證券公司

您好,股票開戶因人而異。
我的建議是不要選擇最大的券商,畢竟大券商主要做機構業務,針對公司針對高凈值客戶服務的好,而散戶要怠慢很多,甚至在特殊行情下,散戶交易會受到明顯影響。
此外要選擇中大型券商,具備所有證券類業務辦理許可權的券商,以防將來證券市場風險改變需要其他業務,而小券商辦理不了。
最後看服務,一定要找一個服務好的客戶經理。

『叄』 楊百萬銀行股好還是券商股

券商股還是有看頭

『肆』 銀行和證券公司比較,哪個好···進銀行工作好還是證券公司好啊···

您好,很開心回答你的問題,我想你應該剛剛畢業,面臨人生的重大抉擇,其實這個問題不僅是你的問題,也是很多大學畢業生的問題。

是去銀行還是去證券公司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視角去考慮:

首先是工作內容方面,銀行和證券公司都是金融行業,從事的工作具有相似性,都是和錢打交道,也都和人打交道,但是也有不同,銀行的工作其實更加的機械化,工作較為固定,每天面臨的無非就是金錢、單據、賬單之類的工作,而且三五年之內一般不會有太大變動,證券公司則不然,證券從業者也面臨上述問題,但是除此之外,證券行業由於是和股市打交道,所以會接觸到大量的財經知識,經濟、軍事、各個行業、各類政策等等各種知識,能夠學習到的東西要多很多,枯燥程度會比銀行業少一些!

其次從理財角度看,銀行從業者手中的理財產品非常單一,無非就是銀行理財,固定收益之類的。能為客戶提供的理財產品不多的,能夠了解學習的也不多,但證券從業者則不同,證券公司能為客戶提供的理財產品要豐富很多,從固定收益類到權益類產品,比如貨幣基金、債券基金、證券類基金、股票、國債逆回購、期貨期權等各種風險等級的產品都會涉及到,能夠鍛煉從業者服務客戶的能力,也能夠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和能力。

最後關注一下薪資待遇和未來發展,銀行薪資待遇在二三線城市一般在10萬到十五萬之間,同樣級別城市的證券從業者可能不如銀行,但是證券行業有周期性,在牛市階段,證券行業的薪資待遇會數倍於銀行從業者!未來發展方面來說,因為銀行從業者從事的更多的工作相對機械一些,很多工作類型會有被人工智慧取代的可能性。而面向客戶的提供多樣化理財產品的證券從業者可塑性更強,可能會有多樣化的未來發展!

綜上所述,選擇證券公司的優勢似乎更大一些,但是每個人情況不同,具體如何選擇還是需要自己思考,以上只是列舉一些行業事實,提供一些思考的角度。
在券商和銀行都待過的我用過來人的身份告訴您,如果您只有證券期貨這些證書,意味著無論是銀行或者是券商您幾乎都是在基層崗位,基於此,強烈建議您選擇銀行。

從求職者也就是您個人的身份上來分析建議您選擇銀行。

第一,如果您是應屆生的身份。建議您直接在大四上學期,開始關注各大銀行的校招通知,並且積極參加相應的筆試、面試活動。因為我國國有四大行,也就是工行、農行、中行、建行為了履行社會責任,每年都會招收大量的應屆畢業生,這就意味著,大四這一年如果您進入不了上述四家銀行的任何一家,您可能就再也沒有機會進去了。

反觀券商幾乎時時刻刻都有在招人,所以,哪怕今後您在銀行待著覺得不合適,您完全可以以非應屆生的身份進入券商工作。

我在大四那年通過了銀行和券商的校園招聘,在參加過券商的實習之後,選擇了銀行,就是因為錯過了銀行我可能就再也進入不了這個行業了。

第二,如果您是社會人士,有機會進入銀行還是建議您選擇銀行。一來銀行的社會認可度在現階段還是高於券商。這意味著您的平台更大、業務也更好開展。而券商因為A股市場表現較差,股民素質參差不齊,這也導致整個券商行業業務不好開展,從券商全年都在招聘客戶經理就可以知道該行業的流動性有多大。

從工作本身所能帶給求職者的回報來看,建議您選擇銀行。

第一,選擇銀行意味著您將與更多優秀的人一起共事。雖說銀行從業人員的素質也是良莠不齊,但是畢竟進入銀行的競爭確實大於券商,這就意味著您今後的同事也和您一樣在求職的時候已經戰勝了很多對手,在這樣一個和您一樣優秀而且更加穩定的集體里,您能學會更多東西。券商基層流動性大,入行門檻更低,所以您將接觸到更多不穩定因素,交際和人脈都將受限。

第二,銀行收入這些年雖然大不如從前,但畢竟還是旱澇保收,有著公務員工作的穩定,但是大概率能拿比同地域公務員拿更多的錢。而券商卻是看天吃飯的行業,牛市一年抵三年,但是一旦進入熊市,您的業務將很難開展,您可能得靠著基本工資過活,而從目前A股熊長牛短的情況來看,您大概率是掙不到什麼錢的。

『伍』 證券開戶是銀行好,還是證券公司好

(原創)

強烈建議每天中午少睡會到交易大廳實習一個月

騙子騙傻子的零和游戲

一個靠腦力賺錢的地方

給你掃掃盲(純屬娛樂,請勿對號入座)

先到最大的購書中心買本最便宜的關於股票的書看看(最便宜的最適合白板),順便看看下面的小故事。

小時候在車棚里養了幾只小雞,每天要放出來讓他們走走,准備養大時殺掉吃肉。

這天想改善伙食,就到車棚里去抓,可以不小心,想抓的那隻跑出去了,就在後面追,只見它不會飛翅膀還在不停地呼扇,屎尿橫流,生怕被抓住了。因為看看一時半會抓不住,就不追了,想等晚上它回車棚再抓,但這時的一個情景讓我哭笑不得,只見那隻雞好像沒事一樣搖頭晃腦的四處望望,又開始在牆邊找食吃了,完全忘掉了剛才被追時的恐懼,偶爾用眼瞅一下遠處的我,接著又開始用爪子刨牆邊的雜草。。。。。。

雞,養來就是要被吃肉的。

公雞因為一次把所有資金都放裡面了,所以早早被殺,母雞因為還會下蛋(每月的工資收入不停的投入股市買進基金),所以等不會下蛋時再殺.

1600年,世界上最早的股票出現在荷蘭,1613年成立荷蘭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

1790年,美國第一家股票交易所費城股票交易所成立.

交易所成立最初的日子裡,交易的還不是公司股票,而是政府或半政府有價證券。

1791年美國第一銀行在費城交易所公開發行股票,隨後賓夕法尼亞銀行、費城銀行、農機銀行等也都紛紛發行股票.

中國股市分為三個市場

機構每每用大資金進行抽簽決定怎樣分錢的市場就是一級市場

散戶一直在孜孜不倦追求解套的市場就叫二級市場

公司被掏空後只剩個殼還有一堆白骨的市場就是三板市場

賭場是有規則的,並且為了讓人來賭是公開公正公平操作的,而你在股市一進場就是不公平的

順便看看你以後可能會遇到的現象:

開戶:不要遠程開戶,會後悔死你的。
銀行不能開股票賬戶,在那碰到的大都是券商的業務員,要到離你家近的交易所辦理,直接找經理談傭金最靠譜。
1:全國各地都可開戶,帶上身份證,帶個存摺(不帶新開一個也行),會寫自己名字,114查你附近的交易所,找一家免費開戶的公司進去,大嚇一聲:開戶,問三個問題,開戶收錢不?最低傭金多錢?其它亂七八糟的還收不?一切搞定,(網上交易要開通電子銀行).
2:存錢並把錢用銀證轉帳到證券帳戶,並搞清楚買賣股票是要交稅的(千分之一單向),還要交過路費的(千分之三以內雙向的傭金),有的市場還收管理費的(一塊一次),如果投入資金500塊左右,建議直接買點補葯補補腦,就不用入市了,如果用全部儲蓄和借的錢炒股,建議直接找塊豆腐撞死,免得以後還要四處找豆腐。
3:可以在大廳委託,也可電話或網上自助委託,除了大廳交易,其它都不受地域限制,在哪都可委託。

操作
1:買進ing...
2:買進ing...
3:買進ing...
4:每天孜孜不倦的學習解套原理
5:終於有一天開竅了:割肉
6:割掉的股放量大漲
7:後悔中......(N天)
8:忽然有了做短線的勇氣,追高買入
9:站在高高的山頂,嘴裡哼著:我站在48塊之巔
10:繼續孜孜不倦的學習解套原理
11:再次升華,悟出:補倉
12:一次次的補倉中...
13:經過n年的等待,終於解套
14:賣掉後股價一飛沖天,傻眼中...
15:急不可耐的進入前3項,追高買入+被忽悠買入+抄底買入(不知道底下還有底),由第4項開始循環ing

『陸』 證券公司好還是銀行好

銀行穩定而證券公司如果是牛市或證券公司業績較好,分紅會很優厚,穩定性同樣很不錯。

現在分析一下銀行和證券的優劣勢吧
1.薪金:
最開始進去都差不多,不會有很大區別,但是女生在銀行發展前景比較大。現在外資銀行男女比例大致在1:2左右,一般來說女生做department head很平常見;但是證券公司難得看到女的channel manager或者sales/proct manager。當然,如果有信心做到這個位置,證券的工資將來會比銀行高,而且年終獎基本上是銀行的2倍的樣子
2.壓力
銀行除非做direct sales,一般壓力不是很大;而證券要受到風險,經營等各方面的壓力,在裡面做的同事現在三十歲看起來比40歲還老。這是個比四大還要恐怖的地方。銀行除了外資的hsbc和bea,一般能保證8點前下班;證券11點-2點還有很多人加班。
這個是指非薪資的福利。在年假方面,好的銀行和證券公司一樣,都有15天以上年假。但是證券公司一年到頭比較忙,經常有假不能請。比較大的銀行都會有工會,各種免費或者公司補貼的旅遊比較多;證券公司雖然也有,但頻率比較低。
4.門檻
銀行目前招人召的很瘋狂,可以看看中資和外資銀行每年的招聘計劃,絕對是證券業無法比及的。當然,如果自己基礎功扎實,能夠進入證券,也沒有問題。但是進入銀行的確要簡單一些。
5.發展前景
還是前面那句話,女生在銀行發展的前景絕對是比證券好。

證書相關
1.銀行從業資格證書:是人都可以考的,但不能申請證書,除非已經進入銀行。銀行協會在考試通過後會寄送你的成績證明。成績保留兩年。建議大三有空的時候考考,很簡單的,只要稍微用點心。
2.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這個不是很熟。如果來銀行的話,這個沒什麼必要的。
3.會計證:相對來說,像會計證啊,反假幣證啊,注冊會計師啊,cfa啊,這些專業性比及強的證書比上面2個都有用。

『柒』 炒股去銀行還是證券公司

股票開戶是必須要到證券公司開戶的。

開戶流程:
① 選擇需要進行開戶的股票開戶證券營業部;
② 持本人身份證和銀行卡去證券營業部的業務網點辦理開戶手續;
③ 開設相應的股東賬戶卡;
④ 填寫開戶申請書,簽署《證券交易委託代理協議書》,開設資金賬戶;
⑤ 如要開通網上交易,還需填寫《網上委託協議書》,並簽署《風險揭示書》;
⑥ 到銀行卡所在的銀行,出示《交易結算資金銀行存管協議書》,辦理資金的第三方存管;
⑦ 下載開戶券商的行情交易軟體

『捌』 請問:在銀行和證券公司買的股票有什麼不同

你說的是2個概念
對於你說的問題,一般的回答都是「一樣的」
其實你都沒明白你要問的是什麼,證券公司買的基金是在二級市場交易的封閉基金,銀行里能買到的都是開放基金,除LOF外都不能在二級市場交易,但是在證券公司一樣能買到開放基金,所以,有人回答你是「一樣的」
***********************
封閉式基金的買賣,銀行里買開放基金.免收印花稅

證券公司買的股票有手續費和印花稅

『玖』 證券公司和銀行哪個待遇好,證券公司和銀行哪個待遇好

證券上升空間快,業績出眾能快速上位,銀行就不行了!
銀行相對證券比較穩定,不用東奔西跑,證券基本每一個崗位都要業績壓力,銀行除非是是特定部分需要。
待遇上差別不大,但是銀行立馬就交公積金什麼的。證券相對不會。

『拾』 券商與銀行 哪個理財更牛

所以,目前央行已經規定銀行不得作出保底的承諾,其實就是讓銀行不能過分誤導投資者。而其產品的理財功能也不強,由於其收益率基本是固定的或者變動幅度有限,因此只能算是一種利息稍高的定期存 款而已。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范圍是幾乎無風險的國債、央行票據等國家級信用債券市場,投資品種相對較為狹窄。 再來看券商的集合理財。其實質是「客戶資產管理業務」,是券商接受投資者委託,將投資者的資金投資於股票債券等金融產品的一種理財服務。從這個角度來看,券商的集合理財更像是一種理財產品。它能夠根據市場的變化隨時作出變更,在券商保證一定收益的情況下,最後收益的變動幅度相對較大。券商集合理財除了可以配置貨幣市場基金、剩餘年限小於2年的國債、金融債、企業債、央行票據等固定收益類品種之外。還可以配置各類基金產品,在二級市場上買賣股票等獲取收益。而像光大證券的產品股票最多可以達90%,廣發的產品雖然不買股票,但卻參與申購新股,這也是一個非常暴利的領域。可以說,券商在投資品種的選擇上佔有明顯的優勢。從本質上來看,券商的集合理財比銀行理財更適合投資者進行理財規劃。 二、流動性 流動性也是考慮理財產品參與價值的關鍵因素。人民幣理財產品經過大半年的市場磨合後,流動性大大加強,一些銀行在產品設計中使客戶享有提前贖回權。與包含提前贖回權的銀行理財品種相比,集合理財的流動性相對較弱,以光大陽光為例,該產品的目標規模是20億元,達到20億元就進入封閉期。封閉期內,凈值增長率達到6%才進入開放期。在封閉期內產品不能被贖回,只有到開放期客戶才可自由申購贖回。但我們應該考慮到,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的人民幣理財產品不具備提前贖回權,光大陽光和廣發2號都設有開放期,在開放期則可自由贖回,這還是有一定的優勢。從整體來看,券商的理財產品的流動性還是稍微好於銀行的理財產品。 三、成本與收益 「光大陽光集合理財計劃」規定在封閉期內不收管理費,起初參與者持有滿一年的免收退出費。而「廣發理財2號」則不收取參與和退出費用,管理費為0.58%,託管費為0.12%,收費水平與貨幣市場基金類似。而銀行理財產品則不收取任何手續費,只是極少數產品會在提前贖回時收取一定的手續費。在成本方面,與銀行理財產品相比,券商集合理財是沒有任何優勢可言,只是他們的管理費用和託管費用會低於開放式基金而已。 在收益上,銀行理財產品與券商集合理財同樣是無法相比。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基本是固定的,而券商集合理財的宣傳口號是低收費、低風險、高收益。首先,在保底收益方面。光大證券自掏腰包2億元帶頭買入此產品的10%份額,聲明永不退出且「風險先擔」。也就是說,按照預期收益率3%的有限保障約定,當該理財產品出現損失或者收益未到3%時,光大證券會先用這2億元對投資者進行補償,直至年收益率達到3%。當然,如果光大證券自有資金在完全補償後仍然不能使客戶資金保證3%的收益,那麼其他的損失則由客戶承擔。而「廣發理財2號」則以新股申購投資為主要盈利模式,從而為客戶帶來其自身無法獲得的投資機會,追求較為穩定的一、二級市場差價收益。 按照證監會有關規定,「廣發理財2號」的全部資金可以用來進行新股詢價申購,但申購或配售所得的新股在該產品的資產組合中所佔比例不得超過20%。據悉,目前「廣發理財2號」的預期年收益率為4%—6%左右。「從以往新股申購投資經驗來看,這其實還是一個比較保守的預計。」廣發證券的相關人士透露。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光大陽光集合理財計劃」中規定,「當單位結算凈值增長率超過3%時,超出部分的50%作為業績報酬,歸管理人所有,」即如果收益率超過3%以後,超出部分收益將會與券商五五分成。這在一定程度是影響了投資者的利潤最大化,畢竟超出部分要給券商分一杯羹,但當該計劃的運作收益好時,管理人將得到較高的報酬,這一條具有激勵機制,與其承擔的風險相對,也算合理。而由於有了這條激勵機制,管理人在投資方面也會更為進取,一旦股市行情轉好,其收益率也會非常高的。也許不及開放式基金,但其與基金相比的優勢則在於能夠變相保底。 四、風險程度 風險控制方式不同。銀行操作人民幣理財產品時,主要從投資目標的選擇上控制風險,債券、央行票據的國家級信用是其安全基礎。而集合理財的風險控制主要體現在操作上,如光大證券作為管理人在產品運作中投入最高2億元現金,用真金白銀保證與客戶利益一致,同時專業的理財隊伍吸收了基金的一些做法,引入託管銀行,全程託管,每日凈值公告,定期進行信息披露,每季披露投資組合,每年進行單項審計等等。在風險程度上,銀行理財產品所面臨的風險基本上是零,也就是無風險投資,而券商理財產品中,光大陽光由於最大可以投入90%的資金在股票市場上,風險自然較高,但它也有自己投入的10%的資金能夠控制風險,而廣發2號則投入了80%的資金在無風險投資上,另外申購新股的20%在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收益要遠大於風險,雖然仍有新股開市就跌破發行價,但今年實施詢價制以後,這種情況也暫時沒出現過。 理財建議 根據開放式基金的表現來看,盡管2004年股市繼續走熊,但所有股票型基金的凈值增長率都沒有低於-10%;進入2005年以來,政策面暖風不斷,股市觸底跡象明顯,股市繼續下跌的空間極其有限,因此,「光大陽光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虧損超過10%的可能性極低,一年後至少獲得3%的收益率可能性很大。而「廣發集合資產管理計劃(2號)」屬於顯限定性資產管理計劃,從該計劃的投資對象分析,該計劃的80%資產的投資對象接近貨幣市場基金,從2004年貨幣市場基金的表現來看,其年平均基本的收益率在3%左右;而另外20%的資產參與新股申購,廣發證券有新股詢價資格,目前中國股市基本依然屬於「無風險高收益」,因此該計劃雖然沒有明確的「保本條款」,但其收益依然可期。 在投資者理財選擇方面,由於光大證券是第一批獲得開展集合資產管理業務的試點券商,而「光大陽光集合理財計劃」是第一個經證監會批準的集合理財計劃,標志著券商業務創新的重要突破,它運作的好壞與券商集合理財業務的命運有著很大關系,根據中國證券市場的特點,該計劃吉多凶少。該計劃起點較高,適合有一定經濟基礎和相應的風險承受能力的「中產階級」投資。而「廣發集合資產管理計劃(2號)」的存續時間較短,流動性強。該計劃的存續期僅有2年,資產流動性較強,適合對流動性要求高的投資者。該計劃起點為5萬元,並且募集上限僅10億,門檻較低,規模較小,並且開放期後僅對老客戶開放,因此,適合有固定收入,想獲得穩定投資收益的年輕白領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