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現在上市公司還有非流通股和流通股
非流通股指中國證券市場上的上市公司中不能在交易市場上自由買賣股票(包括國家股、國有法人股、內資及外資法人股、發起自然人股等);這類股票除了流通權,與流通股不一樣外,其它權利和義務都是完全一樣的。但非流通股也不是完全不能買賣,但可以通過拍賣或協議轉讓的方式來進行流通,但這樣做了,一定獲得證監會的批准,交易才能算生效。
除市場低迷因素外,監管部門也一直希望上述向流通股股東轉讓的辦法能夠一並在《規則》中體現。不過,由於該規定與全流通課題相關,隨著「國九條」股權分置小組成立,這部分內容也讓渡到相應的小組進行研究。有關部門此前的考慮是,非流通股股東在協議轉讓時,必須拿出30%的股份,以高於協議轉讓價10%至20%的價格向流通股股東配售。配售後,流通股股東所持有的這30%股權可上市全流通。這種模式可解決流通股股東無權參與低價協議轉讓市場的問題,也部分解決非流通股的流通問題。
『貳』 已經全流通的個股有哪些要全的 A股全流通還需要多少年
2010年底完成全流通,不出政策它自己2年多就自己消化了,出台政策那就解決快些,市場穩定些。
據新華社電 寶鋼股份限售股19日起上市流通。至此,滬深兩市股改實施後全流通的上市公司達到22家。從市場表現來看,大盤藍籌股由於解禁規模龐大,股價跌幅較大。預計2009年有874家公司股改限售股全部解禁,占股改公司家數的68.66%。也就是說,明年將有近7成的股票實現全流通,解禁股份合計2076.98億股,解禁市值合計1.76萬億元。
統計數據顯示,民生銀行於2007年10月26日實現了全流通,萬科A股東持股也於去年12月全部解禁(均不考慮增發限售股)。目前,已經實現全流通的22家上市公司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股改限售股到期解禁,且公司發布相關公告,共有14家;二是股改限售股禁售到期,但公司尚未發布限售股上市公告,所涉及公司有風神股份等4家;三是雖然實現全流通,但是相關股東發布自願鎖定股份的承諾,分別為三一重工、卧龍電氣、東方明珠和蘇寧電器。
以三一重工的全流通日期今年6月17日為起點,分析全流通股的市場表現可以發現,大盤股的表現明顯偏弱。統計顯示,6月17日以來,上證指數從2874.10點下跌至2319.87點,跌幅為19.28%。在此期間,寶鋼股份股價下跌了38.45%,跌幅列22隻全流通股票的首位;中信證券、萬科A也分別下跌了37.60%和36.32%,緊隨其後。
與這些大盤股相比,大股東自願鎖定股份的股票表現較好。6月17日以來,蘇寧電器上漲了0.73%,成為少數上漲的股票之一。卧龍電氣、東方明珠的跌幅也僅有9.02%和7.88%,遠低於市場平均水平。三一重工的跌幅則達到22.69%,略高於滬綜指。從表現來看,大股東自願鎖定股份減弱了解禁股對於市場的沖擊,起到了穩定股價的作用。
目前全流通的股票數量較少,但上市公司全流通的帷幕已經拉開。根據上市公司股改承諾,8月19日至今年底,將有131家公司的股改限售股全部解禁,合計279.87億股,參考18日收盤價,解禁市值合計約2374億元。
『叄』 上市公司得股票是全流通得好,還是部分流通得好,為什麼
上市企業全部股份都處於流動狀態是不可能的。因為那意味著企業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所有者。
這里有一個問題:「所有的股份都處於流動狀態」;和「所有的股份都可以流動」是兩個有所區別的概念。
一般而言,如果上市企業的創始人;只是把企業上市當作一夜暴富的手段,那麼其瘋狂拋售其持有的股份,自然會對價格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而實現自身財富的增長,更好的辦法是;讓一部分股份在市場上流動,而創始人持有一部分(當然這一部分;也是可以在市場上流通的)。
『肆』 新股上市為什麼不直接全流通
你好,剛上市的股票不是全流通的意思是剛發行的股票是在一級市場,而通常所說的流通交易是在二級市場,也就意味著是從別人手裡買股票了。
全流通是指承認中國股市特有的「非流通股」與「流通股」市場分裂狀況下,本著尊重歷史成因,公平合理地解決「非流通股」與「流通股」不平等的問題,解決「非流通股」的流通性質,從而達到中國股市全部是同股同權同價的流通股——普通股的問題。簡稱為「全流通」問題。所以「全流通」概念並不是簡單的字面意思「全部流通(出來)」。中國股市成立時制度上比較特殊,一家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中有很大一部分不能流通(即在交易所公開買賣),包括國家股,法人股等等,這就是所謂的「股權分置」或「全流通」問題。一般投資者購買的是可以流通的流通股。這就造成了很多問題。
『伍』 現在的上市公司是不是基本實現了股票全流通
你的基本定義是什麼?在2005年以前,A股市場的流通股比例是很小的,可能10%都不到,2005年股改後流通股的比例大大的增加了,但現在許多公司中還有所謂的大,小非存在,尤其是一些在近期上市且對市場有舉足輕重的大公司;如中國石油,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他們的大,小非還是很大的,所以我認為A股市場離全流通還很遙遠.
『陸』 股改後 新上市公司 發行的股票是否為全流通
不是全流通,還是有部分限售股。
深滬交易所周四晚間分別發布了新的股票上市規則,將在IPO招股說明書刊登前12個月以增資擴股方式認購的股份限售期從三年縮短至一年,同時為境外公司到深滬交易所上市預留了空間。
招商證券高級策略研究員杜長江表示,由於新規則在投資者預期之中,新規則對市場的影響中長期為中性。但短期而言,由於部分股份禁售期縮至一年,部分投資者會認為增加了市場供給壓力,新規則對市場將產生一定負面影響。
但也有分析師的看法更為悲觀,他們認為上述規則的出台將壓低新股發行的市盈率,同時徹底粉碎了市場對於救市的幻想。
『柒』 請問為何現在上市的新股不直接全流通
上市公司全流通,涉及到國家股、國企股、法人股問題,涉及到公司法律的修改,需要很長時間才可以解決。
目前,我國股市1520隻股票,只有上海股市的飛樂音響、ST興業、方正科技等六隻股票是 100% 流通的。
兩市股票的加權平均流通率是52.6%。
『捌』 現在中國A股是全流通么
還不是全流通
自股市產生以來,中國的股票市場就是一個二元化的市場,大量(約占總股本的2/3)不能流通的國有股和法人股與可以流通的社會公眾股並存,由此造成的同股不同權,同股不同利,同股不同價的獨特現象,被稱為股權分置或股權分裂。所謂全流通,就是消除股權分裂現象,讓不能流通的國有股和法人股獲得流通權,改變畸形的中國股市,使其成為一個正常的全流通的市場。
我國股市成立時制度上比較特殊,一家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中有很大一部分不能流通(即在交易所公開買賣),包括國家股,法人股等等,這就是所謂的「股權分置」或「全流通」問題。一般投資者購買的是可以流通的流通股。這就造成了很多問題。
目前正在全力推進的「股權分置」改革,就是要讓所有的股票都可以自由買賣,也就是「全流通」,讓股市在制度在走向完善,讓其正常發揮作用。
這項改革有很多因素糾纏其中,制度上的、利益上的、操作上的等等,其中之一就是利益的再分配。到目前為止,股權分置改革還沒有完全結束。
達到徹底實現全流通還需要有個過程,還有有很多問題 需要完善和解決,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分步實施。
外國股市也不是純粹的全流通。
你問三隻全流通股票,申華控股,飛樂音響,飛樂股份。
『玖』 現在所有的股票已經是全部都實現全流通的狀態了么
沒有呢,離全流通還遠著呢,估計眾多的大盤藍籌股全流通要等2016年了,不過現在IPO上市的公司越來越多,不會完全意義的全流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