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公司發行股票的類型
擴展閱讀
股票估值高適合買 2025-08-18 22:44:20

公司發行股票的類型

發布時間: 2022-01-01 08:22:46

『壹』 股票發行市場的股票發行類型

1.首次公開發行(簡稱IPO)。首次公開發行是擬上市公司首次在證券市場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並上市的行為。通常,首次公開發行是發行人在滿足必須具備的條件,並經證券監管機構審核、核准或注冊後,通過證券承銷機構面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股票並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過程。通過首次公開發行,發行人不僅募集到所需資金,而且完成了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或轉制,稱為上市公眾公司。
2.上市公司增資發行。股份有限公司增資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增加公司資本和股份總數的行為。增資發行是指股份公司上市後為達到增加資本的目的而發行股票的行為。我國《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規定,上市公司增資的方式有:向原股東配售股份、向不特定對象公開募集股份、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非公開發行股票。

『貳』 股份公司可以發行哪些類型的股票

股票包含的權益不同,股票的形式也就多種多樣。一般來說,股票可分為普通股股票和優先股股票,普通股股票,就是持有這種股票的股東都享有同等的權利,他們都能參加公司的經營決策,其所分取的股息紅利是隨著股份公司經營利潤的多寡而變化。而其他類型的股票,其股東的權益或多或少都要受到一定條件的限制;優先股股票是指持有該種股票股東的權益要受一定的限制;除了普通股股票和優先股股票外,根據股票持有者對股份公司經營決策的表決權,股票又可分為表決權股股票和無表決權股股票;根據股票的票面是否記載有票面價值,股票又可分為有額面股股票和無額面股股票;根據股票的票面是否記載有股東姓名,股票可分為記名股票和不記名股票;除此之外,還有庫藏股票、償還股股票、職工內部股票和儲蓄股股票等。

類型比較多,相對應的定義和特點你都可以在網上查一下。

『叄』 按公司發行股票的方式分類,公司可分為什麼公司和什麼

按照〈公司法〉區分,可以分為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
有限責任公司也稱有限公司,是指由50個以下股東共同出資設立,股東以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股份有限公司也稱股份公司,是指全部資本等分成等額股份,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其債務承擔責任。
區別:1)設立方式不同,有限公司只能以發起設立.股份公司可以募集設立或發起設立。2)股東人數不同.有限公司股東人數小於50人。 3)股東出資的表現形式不同,有限公司是出資證明,股份公司是股票形式。4)股權轉讓限制不同。 5)注冊資本最低額不同,有限是3萬,股份是500萬。6)組織機構設置不同。 7)信息披露義務不同。

『肆』 股票類型有哪些

股票類別

1、普通股

普通股是在公司的經營管理和盈利及財產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權利的股份,代表滿足所有債權償付要求及優先股東的收益權與求償權要求後對企業盈利和剩餘財產的索取權

2、優先股

優先股在利潤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的權利方面優先於普通股

3、後配股

後配股是在利益或利息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時比普通股處於劣勢的股票,一般是在普通股分配之後,對剩餘利益進行再分配

4、垃圾股

經營虧損或違規的公司的股票

5、績優股

公司經營很好,業績很好,每股收益0.8元以上,市盈率10-15倍以內

6、藍籌股

股票市場上在其所屬行業內佔有重要支配性地位、業績優良,成交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股票稱為藍籌股

(4)公司發行股票的類型擴展閱讀:

一、股票板塊

1、指數板塊

50板塊、100板塊、180板塊、滬深300板塊等

2、行業板塊

房地產板塊、金融板塊、鋼鐵板塊、化工板塊、券商板塊、汽車板塊、商業板塊、紡織板塊、水泥板塊、醫葯板塊等

3、概念板塊

新能源板塊、創投板塊、世博板塊、亞運板塊、重組板塊、中小板板塊、大盤藍籌板塊等

4、地域板塊

西部板塊、海西板塊、山東板塊、河北板塊、江西板塊、湖南板塊等

二、股票交易時間

1、交易時間4小時,分兩個時段,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00,上午9:15開始,投資人就可以下單,委託價格限於前一個營業日收盤價的加減百分之十,即在當日的漲跌停板之間

9:25前委託的單子,在上午9:25時撮合,得出的價格便是所謂開盤價,9:25到9:30之間委託的單子,在9:30才開始處理,若委託的價格無法在當個交易日成交的話,隔一個交易日則必須重新掛單

『伍』 股票發行制度的種類

股票發行制度主要有三種,即審批制、核准制和注冊制,每一種發行監管制度都對應一定的市場發展狀況。在市場逐漸發育成熟的過程中,股票發行制度也應該逐漸地改變,以適應市場發展需求,其中審批制是完全計劃發行的模式,核准制是從審批制向注冊制過渡的中間形式,注冊制則是目前成熟股票市場普遍採用的發行制度。
審批制是一國在股票市場的發展初期,為了維護上市公司的穩定和平衡復雜的社會經濟關系,採用行政和計劃的辦法分配股票發行的指標和額度,由地方政府或行業主管部門根據指標推薦企業發行股票的一種發行制度。公司發行股票的首要條件是取得指標和額度,也就是說,如果取得了政府給予的指標和額度,就等於取得了政府的保薦,股票發行僅僅是走個過場。因此,審批制下公司發行股票的競爭焦點主要是爭奪股票發行指標和額度。證券監管部門憑借行政權力行使實質性審批職能,證券中介機構的主要職能是進行技術指導,這樣無法保證發行公司不通過虛假包裝甚至偽裝、做賬達標等方式達到發行股票的目的。
注冊制是在市場化程度較高的成熟股票市場所普遍採用的一種發行制度,證券監管部門公布股票發行的必要條件,只要達到所公布條件要求的企業即可發行股票。發行人申請發行股票時,必須依法將公開的各種資料完全准確地向證券監管機構申報。證券監管機構的職責是對申報文件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做合規性的形式審查,而將發行公司的質量留給證券中介機構來判斷和決定。這種股票發行制度對發行人、證券中介機構和投資者的要求都比較高。
核准制則是介於注冊制和審批制之間的中間形式。它一方面取消了政府的指標和額度管理,並引進證券中介機構的責任,判斷企業是否達到股票發行的條件;另一方面證券監管機構同時對股票發行的合規性和適銷性條件進行實質性審查,並有權否決股票發行的申請。在核准制下,發行人在申請發行股票時,不僅要充分公開企業的真實情況,而且必須符合有關法律和證券監管機構規定的必要條件,證券監管機構有權否決不符合規定條件的股票發行申請。證券監管機構對申報文件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進行審查,還對發行人的營業性質、財力、素質、發展前景、發行數量和發行價格等條件進行實質性審查,並據此作出發行人是否符合發行條件的價值判斷和是否核准申請的決定。下表比較了審批制、核准制和注冊制的異同。 比較內容 審批制 核准制 注冊制 發行指標和額度 有 無 無 發行上市標准 有 有 有 主要推(保)薦人 政府或行業主管部門 中介機構 中介機構 對發行作出實質
判斷的主體 證監會 中介機構、證監會 中介機構 發行監管性制度 證監會實質性審核 中介機構和證監會
分擔實質性審核職責 證監會形式
審核中介機構
實質審核 市場化程度 行政體制 逐步市場化 完全市場化

『陸』 按公司發行股票的方式分類,公司可分為什麼公司和什

可以說成上市公司和私募基金
前者股東人數少,組織機構比較簡單,可只設立董事會而不設股東會或不設監事會(還可以不設董事會只設執行董事),因此,董事會或者執行董事往往由股東個人兼任,機動性許可權較大。後者設立程序和組織復雜,股東人數較多而相對分散,因此,股東會使用的許可權受到一定限制,董事會的許可權較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