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公司要給員工贈送期權是怎麼回事
其實贈送期權只是對員工的一種激勵方案,下面給大家講解下手上的公司贈送的期權的價值到底大不大。
期權激勵是一種典型的股權激勵模式,是對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報酬低、激勵不足的現象。為了更好地激勵管理者,降低代理成本,改善公司治理結構,在公司中嘗試了股票期權計劃。
例如,一定數量的股票期權應該授予高管,這樣他們就可以按照約定的價格購買公司的股票。顯然,當公司的股票價格高於期權所給出的價格時,經理人購買股票的期權可以通過以特定價格買入並賣出市場價格來出售,從而獲利。因此,管理者將有能力提高公司的內在價值,從而提高公司的股價並獲得利潤。
以上是理論界。在實際工作中,通常要求員工在公司工作多年,比如5年後,要達到一定的地位,比如董事的級別,然後在公司中按約定的價格購買股票。一般來說,價格是上市價格,遠遠低於市場價格。用一種簡單的方法,就是給老員工錢。
② 為什麼企業給員工期權激勵而不是股票
期權激勵是對員工進行長期激勵的一種方法,是股權激勵的一種典型模式。
期權又稱為選擇權,是在期貨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衍生性金融工具。從其本質上講,期權實質上是在金融領域中將權利和義務分開進行定價,使得權利的受讓人在規定時間內對於是否進行交易,行使其權利,而義務方必須履行。
期權激勵(Stock Option
Incentive)
期權激勵是股權激勵的一種典型模式,指針對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報酬偏低、激勵不足的現象,在公司中進行的有關股票期權計劃的嘗試,以期能夠更好地激勵經營者、降低代理成本、改善治理結構。
期權激勵的授予對象主要是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這些員工在公司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他們掌握著公司的日常決策和經營,因此是激勵的重點;另外,技術骨幹也是激勵的主要對象。
比如,授予高管一定數量的股票期權,高管可以在某事先約定的價格購買公司股票。顯然,當公司股票價格高於授予期權所指定的價格時,高管行使期權購買股票,可以通過在指定價格購買,市場價格賣出,從而獲利。由此,高管都會有動力提高公司內在價值,從而提高公司股價,並可以從中獲得收益。
如果直接授予立即可以轉賣獲利的股票,那麼被激勵的對象就可能賣後辭職,這與留住人才讓他盡心負責去提高公司業績相違背。
也有直接給予限售股票激勵的公司。
③ 股票期權激勵了企業高管嗎
給若乾的初創公司做過期權計劃,所有的創始人無一例外都有一個美好的初衷,讓跟隨的人看到希望,為一個美好的未來一起沖。期權的目的是激勵和約束,但是如何讓跟隨的人有歸屬感和認同感,期權計劃作為管理手段之一讓其具有可執行性和高含金量,拙見如下:
1,國內公司成立後,可以做一個股權期權計劃結合代持手段,行權條件滿足勞動合同年限和績效考核指標等。核心點,讓員工心甘情願購買,不是白送。其實國內階段的期權只是針對認可公司發展覺得有投資價值的員工/高管才有效,一般員工只會當作一個分紅計劃。
2,當國內公司吸收到外來資本的投資的時候,這個時候公司的期權才會凸顯價值,一方面代持期權池的股東可以保證表決權不會因新來的資本股東受到稀釋的影響;二是新來投資人肯定會重視這些潛在的股東對股權的影響;三,期權計劃的受益者肯定是公司改制為股份公司的股東,同樣,如果設置VIE 結構,本土公司的期權計劃受益者當然也包含在離岸公司當中。
3,VIE中所有的期權計劃的終極目標敲鍾分錢,否則都是一紙空文。相比之下,在國內階段獲得期權成為股東等待收購或分紅反而更實在點,當然前提是公司有價值,否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4,期權,代表暴富的機會,代表美好的未來。對於員工來說,無論公司是否會在哪裡敲鍾,不管期權給多少,我認為,給了期權就簽,有份機會總是好的。對於公司來說,期權計劃要慎重,期權不是一顆爛白菜,它是防止稀釋的利器也是激勵員工的梅林。
④ 還可以採取另一種方式:即贈送股票,以此來增加高管對企業的所有權。請問這個股票指的是股票期權嗎
股票期權,一般來說這是一個金融衍生品。是指一個公司授予其員工在一定的期限內(如10年),按照固定的期權價格購買一定份額的公司股票的權利。行使期權時,享有期權的員工只需支付期權價格,而不管當日股票的交易價是多少,就可得到期權項下的股票。期權價格和當日交易價之間的差額就是該員工的獲利。如果該員工行使期權時,想立即兌現獲利,則可直接賣出其期權項下的股票,得到其間的現金差額,而不必非有一個持有股票的過程。究其本質,股票期權就是一種受益權,即享受期權項下的股票因價格上漲而帶來的利益的權利。
贈送股票可以是直接給股份!所以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把問題搞清楚
⑤ 人如果說在公司打工做到高管,會拿到公司的股票期權,這個期權具體是什麼呢
用股票期權來說容易理解
就是指一個公司授予其員工在一定的期限內(如10年),按照固定的期權價格購買一定份額的公司股票的權利。行使期權時,享有期權的員工只需支付期權價格,而不管當日股票的交易價是多少,就可得到期權項下的股票。期權價格和當日交易價之間的差額就是該員工的獲利。如果該員工行使期權時,想立即兌現獲利,則可直接賣出其期權項下的股票,得到其間的現金差額,而不必非有一個持有股票的過程。究其本質,股票期權就是一種受益權,即享受期權項下的股票因價格上漲而帶來的利益的權利。
希望採納
⑥ 上市公司授予個人的股票期權、限制性股票和股權獎勵繳納個人所得稅的納稅時間有何要求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有關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6〕101號)規定:「二、對上市公司股票期權、限制性股票和股權獎勵適當延長納稅期限
(一)上市公司授予個人的股票期權、限制性股票和股權獎勵,經向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個人可自股票期權行權、限制性股票解禁或取得股權獎勵之日起,在不超過12個月的期限內繳納個人所得稅。《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上市公司高管人員股票期權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40號)自本通知施行之日起廢止。
......
六、本通知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⑦ 企業高管期權的行權價和授予價的區別
一般的股票期權是指一種衍生金融工具,它對應的「基礎資產」(underlying assets,或稱「標的物資產」)是股票,可以分為買入期權(call option)和賣出期權(put option)兩種,核心是期權的行權價。期權行權價大小決定了期權的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指期權的行權價與期權基礎資產市場價格的差值),同時期權行權價也是Black Scholes模型計算期權價格(即期權費)的一個不可缺少的變數。一般的股票期權可以在期權交易所或者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是一個交易品種。
但作為上市公司激勵機制的股票期權來說,不同於上述一般的股票期權。這種不同性表現在:上市公司激勵機制的股票期權是單一的買入期權;上市公司對內部員工發放的股票期權是免費的;股票期權不可轉讓交易。這些不同決定了作為一種公司激勵機制的股票期權計劃,在期權行權價的設計上,更加需要解決以下問題:
授予時行權價如何設定
行權價的不同,將導致股票期權是虛值期權(out-of-the-money)、實值期權(in-the-money)還是平價期權(at-the-money),三者的區別在於期權發放時,期權本身是否有內在價值。虛值期權是指期權的行權價高於期權發放時股票的市場價,期權內在價值為負。實值期權是指期權的行權價低於期權發放時股票的市場價,期權具有內在價值。平價期權是指期權的行權價等於期權發放時股票的市場價,內在價值為零。不同的選擇,會造成期權發放時是否就有一筆收入的差別。如果把股票期權作為一種激勵手段,著眼於未來企業的業績和股價的上升,則期權行權價應該等於或高於現行股票市場價,期權因此成為平價期權或虛值期權。如果把股票期權作為一種福利工具或者作為管理層、員工薪酬的一個組成部分,則期權行權價應該低於現行股票市場價,也即發行實值期權給予員工。
期權行權價是否可以調整
在何種情況下可以調整?是向上調整還是向下調整?因為當股票市場發生巨大的系統風險時,股價的暴漲或暴跌已經脫離了公司的基本面,這是非公司內部的管理層員工所能控制的,這種情況下造成已發放的期權或者帶來巨大的收益,或者變得一文不值,顯然背離了設計期權計劃的本意。這時,期權授予時規定的行權價顯得特別不合適,面臨調整的壓力。
股票期權計劃的目的:是著眼於激勵,還是主要是福利?如果著眼於激勵,授予期權時,行權價定得高於市場價,在股票市場發生整體性波動時,調整行權價,或使行權價與整個市場(如股指)的波動掛鉤。通過管理層和員工的努力,為股東創造價值並使管理層和員工分享股東價值上升帶來的利益。如果著眼於福利,授予期權時,行權價定得低於或大大低於市場價,不論股價未來如何波動,管理層和員工都可以借股票期權計劃之名輕易獲得一筆收入。
現實中不同的國家/地區對上市公司股票期權計劃的行權價做出了不同的規定。
⑧ 甲公司是乙公司的母公司、甲與乙的高管簽訂協議授予股票期權、站在甲公司的角度屬於權益結算。但是為什麼
為什麼付出那麼多你還是要讓我感到悲傷難過
⑨ 上市公司高管人員取得股票期權所得,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上市公司高管人員股票期權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文件規定:
一、上市公司高管人員取得股票期權所得,應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股票期權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5]35號)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股票期權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國稅函[2006]902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
二、對上市公司高管人員取得股票期權在行權時,納稅確有困難的,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可自其股票期權行權之日起,在不超過6個月的期限內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
三、其他股權激勵方式參照本通知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