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諾曼底登陸簡況
1944年2月,英美聯合參謀長委員會批准了「霸王」計劃大綱和修改後的作戰計劃,但是隨之對登陸艦艇的需求也增加了,為了確保擁有足夠的登陸艦艇,英美聯合參謀長委員會決定將登陸日期推遲到6月初,並且將原定同時在法國南部的登陸推遲到8月。
諾曼底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一次歷史性的戰役。1944年初夏,蘇聯軍隊在東線戰勝德軍已成定局,盟軍為履行美、英、蘇首腦在1943年11月德黑蘭會議上達成的關於在西線開辟歐洲第二戰場的協議,決定在法國諾曼底地區登陸,向納粹德國的軍隊發起反擊。
② 歷史事件「諾曼底登陸」是美軍嗎
諾曼底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戰役發生在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這次作戰行動的代號「霸王行動」(英語:Operation Overlord)。這場戰役在8月19日渡過塞納-馬恩省河後結束。諾曼底戰役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牽涉接近三百萬士兵渡過英吉利海峽前往法國諾曼底。
日期:1944年6月6日 - 1944年8月25日
地點:法國諾曼底
行動代號:霸王行動
參戰方:美國、英國、加拿大、自由法國、波蘭與納粹德國
指揮官
盟軍:
德懷特·艾森豪威爾(總司令)
諾曼底登陸
阿瑟·威廉·特德(副司令)
沃爾特·比德爾·史密斯(參謀長)
伯納德·勞·蒙哥馬利(陸軍)
伯特倫·拉姆齊(海軍)
特拉福德·利-馬洛里(空軍)
奧馬爾·布拉德利(美國第1集團軍)
米利·鄧普賽(英國第2集團軍)
鄧肯·格雷尼姆(加拿大第1集團軍)
德軍:
格爾德·馮·龍德施泰特(西線總司令)
埃爾溫·隆美爾(B集團軍)
弗雷德里希·多爾曼(第7集團軍)
兵力
盟軍:2,876,000(1944年7月25日)
諾曼底登陸位置圖
德軍:1,380,000(1944年7月23日)
傷亡人數
美國:29,000 人陣亡, 101,600人受傷或失蹤;
英國:11,000人 陣亡, 54,000 人受傷或失蹤;
加拿大:5,000人 陣亡, 13,000 人受傷或失蹤;
法國:12,200 平民死亡或失蹤
德國:23,019人 陣亡, 67,060人 受傷,198,616人 失蹤或被俘
③ 諾曼底登陸戰役 美國的目的是什麼
樓上的都是白痴啊,二戰歷史了解伐? 沒有美國的全力參戰,盟軍要獲勝哪有那麼容易迅速?沒有美國為主的盟軍在諾曼底登陸,法國能那麼快解放嗎?二戰的主要矛盾是反法西斯,其他矛盾都是次要的,即使美國和蘇聯都能成為盟國。你硬要說美國佔便宜的話當然可以這么說,腦子不好什麼樣的話都可以說,只是這樣的便宜也只有美國能佔了。
④ 關於諾曼底號的資料
有史以來最豪華的郵船——諾曼底號
30年代大西洋兩岸各國建造大型郵船的熱潮爆發之後,面對英國的不列顛女皇號、不列顛尼克號,德國的不萊梅和歐羅巴兩姐妹,尤其是墨索里尼的驕傲——國王號,法國人也未能免俗。猶如主力艦建造問題上,英美法德意等國的軍備競賽一樣,在橫渡大西洋郵船上,這些老冤家對頭也在爭誰更大、更快、更豪華。這個時期,大西洋上最大的郵船是56000噸級(英國的庄嚴號、伯倫加利亞號),法國人決定一勞永逸地結束噸位上的競賽——建造一艘80000噸級的郵船。法國郵船界的首席設計師,曾經給沙皇陛下海軍設計戰列艦的俄國人弗拉基米爾·尤科維奇,被邀請擔當這一光榮的任務。
給尤科維奇的硬性指標有三條:噸位超過80000噸;長度超過1000英尺;航速超過30節。在考慮多種線形之後,尤科維奇決定採用漂亮的大西洋型船首,即所謂「clipper bow」。這可以減少高速航行時的阻力。歐洲的大輪船公司在造船業都有自己的關系網,比如卡納德的輪船多由克萊德班克的約翰·布朗船廠建造,白星公司的輪船多由哈蘭·沃爾夫船廠建造,北德的輪船多由漢堡的布洛姆-福斯建造。CGT的老搭檔,聖納澤爾的Penhoet船廠承擔諾曼底號的建造任務。
參考資料:http://www.no1190.com/bbs/cgi-bin/topic.cgi?forum=57&topic=47
⑤ 諾曼底號簡介
「諾曼底」號長達1029英尺,僅比英國的「伊利莎白皇後」號短2英尺。「諾曼底」號的設計師魏德米.亞克維奇(Vladimir Yourkevitch)甚至認為,該船是有史以來建造的船隻里防火性能最好的一艘。
諾曼底是法國西北部著名的歷史和文化大區,它北臨英吉利海峽,與英國遙遙相望,面積約3萬平方公里,海岸線全長600公里。連綿數百里的海岸幾乎都是懸崖峭壁,盟軍的登陸地點選在比較平緩的5個灘頭。
諾曼底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一次歷史性的戰役。1944年初夏,蘇聯軍隊在東線戰勝德軍已成定局,盟軍為履行美、英、蘇首腦在1943年11月德黑蘭會議上達成的關於在西線開辟歐洲第二戰場的協議,決定在法國諾曼底地區登陸,向納粹德國的軍隊發起反擊。
6月6日凌晨,以美國為主的盟軍在艾森豪威爾將軍的指揮下,以2萬多空降傘兵為先導,近16萬部隊在空軍的掩護下,從朴茨茅斯啟航,橫渡英吉利海峽,一舉突破了德軍防線——「大西洋壁壘」,置德軍於腹背受敵的境地。這次登陸作戰,盟軍出動1200艘戰艦、1萬架飛機、4126艘登陸艇、804艘運輸艦、數以百計的坦克和15.6萬名官兵(7.3萬名美軍,8.3萬名英國和加拿大軍),分五路向諾曼底海灘發起猛烈的攻擊並開始登陸。登陸的海灘從奧恩河的河口灣延伸到科唐坦半島東南部。12日,盟軍的登陸點已連成一片。7月5日,盟軍在諾曼底的登陸人員已達100萬。7月24日戰役結束時,盟軍共投入288萬人,5300多艘戰艦和13700多架戰機。德軍投入的兵力達51萬人。戰役中,盟軍共消滅德軍11.4萬人,擊毀坦克2117輛,飛機245架。盟軍方面有12.2萬將士獻身疆場。此後,盟軍繼續向歐洲腹地推進,在3個月的時間里相繼解放了法國和比利時等國,並攻入德國本土。盟軍的勝利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加速了法西斯德國的滅亡。這場戰役也被稱為「霸王」戰役。諾曼底登陸規模之大、戰斗之殘酷都是人類戰爭史上罕見的。
為讓人民永遠銘記這段歷史,1984年,下諾曼底首府卡昂市決定建立諾曼底戰役紀念館。1988年6月,紀念館正式開館。館內用各種資料向觀眾再現了44年前那一幕幕驚心動魄和感人肺腑的歷史畫面。紀念館的設計者頗具匠心地為其取名「和平紀念館」。
參考資料:http://news.sohu.com/20050509/n225482076.shtml
⑥ 諾曼底登陸戰中美軍一共用了多長時間和多少人
美軍戰區(第一軍團)
�6�1第1步兵師及第29步兵師在奧馬哈灘頭登陸。
�6�1游騎兵部隊負責進攻奧克角。
�6�1第4步兵師及第90步兵師在猶他海灘登陸。
�6�1第101空降師在猶他海灘後方空降,支持登陸部隊。
�6�1第82空降師負責攻擊小鎮聖-梅爾-艾格里斯。
海軍的參與
海軍編為兩個特種混合艦隊:
西部艦隊,主要由美國軍艦組成,共3艘戰列艦,10艘巡洋艦,30艘驅逐艦,280艘其它軍艦,1700多艘登陸艦艇,司令為美國海軍少將柯克,在貝爾法斯特集結,由美國戰術空軍第9航空隊提供空中掩護。下轄3個編隊:U編隊負責運送美軍第4步兵師在猶他灘頭登陸,O編隊負責運送美軍第1步兵師在奧馬哈灘頭登陸,B編隊負責運送美軍第29步兵師在奧馬哈灘頭登陸。
東部艦隊,主要由英國軍艦組成,共3艘戰列艦,13艘巡洋艦,30艘驅逐艦,302艘其它軍艦,2426艘登陸艦艇,司令為英國海軍少將維安,在格里諾克集結,由英國戰術空軍第2航空隊提供空中掩護。下轄4個編隊:G編隊負責運送英國第50步兵師在黃金灘頭登陸,J編隊負責運送加拿大第3步兵師在朱諾灘頭登陸,S編隊負責運送英國第3步兵師在寶劍灘頭登陸,L編隊負責運送第二梯隊英國第7裝甲師在黃金灘頭登陸。
海軍還以7艘戰列艦,2艘淺水炮艦,24艘巡洋艦,74艘驅逐艦組成五個艦炮火力支持大隊,為五個灘頭提供艦炮火力支持。美國: 29,000 陣亡, 106,000 受傷或失蹤;時間表
�6�16月5日/6日 - 美國第82空降師(迪特律行動)和第101空降師(芝加哥行動)以及英國第6空降師(湯加行動)空降
�6�16月6日 - D日搶灘登陸
�6�16月25日至29日 - 埃普索姆行動,進攻卡昂西部,被德軍擊退
�6�17月7日 - 佔領卡昂
�6�17月17日 - 加拿大皇家空軍噴火式戰斗機掃射擊中隆美爾的汽車,令他受重傷
�6�17月18日至20日 - 古德伍德行動開始
�6�18月3日至9日 - 總計行動,一個俘獲德軍裝甲部隊的陷阱,開始
�6�18月16日 - 龍騎兵行動,一個登陸法國里維埃拉的美法聯軍行動,開始
�6�18月25日 - 盟軍攻佔巴黎
⑦ 諾曼底登陸美軍實力
陸軍:
第21集團軍,下轄美國第一集團軍(布雷德利中將)和英國第二集團軍(登普西中將),美國第一集團軍中的第五軍(格魯少將)第一步兵師(大紅一師)在奧馬哈海灘登陸,第七軍(柯林斯少將)第四步兵師登陸於猶他海灘;英國第二集團軍中第30軍(巴克納爾中將)第50步兵師在金海灘登陸,英第一軍第三步兵師(蒙巴頓上校)劍建海灘登陸,加拿大第三步兵師在朱諾海灘登陸。另外,美國101空降師(泰勒少將)、82空降師(李奇微少將)、英國第六空降師在後方實施傘降或滑翔機著陸;美軍第二別動營在霍克角登陸。
海軍:
A編隊(戴約少將),旗艦「塔斯卡盧薩」號巡洋艦,轄「內華達」號戰列艦、「昆西」號巡洋艦、英軍「厄布斯」號監視艦、「霍金斯」號、「企業」號、「黑王子」號巡洋艦、荷蘭「松巴島」號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支援猶他海灘;
C編隊(布萊恩特准將),旗艦「德克薩斯」號戰列艦,轄「阿肯色」號戰列艦、英國「格拉斯哥」號巡洋艦、法國「蒙塔卡姆」號和「喬治」號巡洋艦及11艘驅逐艦,支援奧馬哈海灘;
K編隊(庫克上校),旗艦英國「亞爾古英雄」號巡洋艦,轄「獵戶座」號、「阿賈克斯」號、「綠寶石」號巡洋艦、荷蘭「弗洛里斯」號、波蘭「克拉克維卡」號巡洋艦和13艘驅逐艦,支援金海灘;
E編隊(漢密爾頓中將),旗艦英軍「貝爾法斯特」號巡洋艦,轄英軍「皇冠」號、法國「作戰」號巡洋艦和11艘驅逐艦,支援朱諾海灘;
D編隊(帕特森少將),旗艦英軍「模里西斯」號巡洋艦,轄英軍「厭戰」號、「拉米伊」號巡洋艦和11艘驅逐艦,支援劍海灘。
另外,第125特混艦隊(穆恩),旗艦「貝菲爾德」號巡洋艦,轄「安孔」號、「布洛洛」號、「希拉里」號、「拉各斯」號、「莫呂」號巡洋艦和數艘驅逐艦支援各海灘。
空軍:1944年6月6日上午,盟軍全部空中實力如下:
重型轟炸機 3440架
中型和輕型轟炸機 930架
戰斗轟炸機和殲擊機 4190架
運輸機 1360架
海岸司令部警戒機 1070架
偵察機 520架
緊急支援機 80架
以上是盟軍諾曼底登陸全部軍事實力,情報部門無算。
⑧ 諾曼底登陸戰役主要是英國還是美國
英國是主要計劃和後勤保障國美國的參戰兵力比英國多誰是主要不知道了
諾曼底登陸戰役:1943年5月,英美華盛頓會議,決定於1944年5月在歐洲大陸實施登陸,開辟第二戰場。「考薩克」立即開始制定登陸計劃,首先確定登陸地點,根據歷次登陸作戰的經驗教訓,登陸地點要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要在從英國機場起飛的戰斗機半徑內,二航渡距離要盡可能短,三附近要有大港口。那麼從荷蘭符利辛根到法國瑟堡長達480km的海岸線上,以此條件衡量,有三處地區較為合適:康坦丁半島、加萊和諾曼底。
雙方兵力:
盟軍:2,876,000 (7月25日)
德軍:1,380,000(7月23日)
傷亡
美國: 29,000 人陣亡, 101,600人受傷或失蹤
英國: 11,000人 陣亡, 54,000 人受傷或失蹤
⑨ 諾曼底是不是美國 是的
你說的是二戰登陸的那個諾曼底么?那個是法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