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期權和股權有什麼區別,新創業的公司需要使用期權形式嗎
期權(Option),又稱為選擇權,它是在期貨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金融工具。從其本質上講,期權實質上是在金融領域中將權利和義務分開進行定價,使得權利的受讓人在規定時間內對於是否進行交易,行使其權利,而義務方必須履行。
股權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與其擁有的股票比例相應的權益及承擔一定責任的權力。
公司期權是未發行股票的公司發行的期權。會有一個認購價和一個有效期限——例如XYZ 25c有效期在2002年6月30日,直到該日期之前都可以在ASX上市。假如在期滿時股票價格超過了認購價,期權持有者將通過支付認購價來行使他們的期權,而當期權在該公司作為一種新股票發行時,它將和其他普通股票享有同樣的等級。公司期權是公司在某個未來時間點(有效期限)籌集額外資本的一種方式,但是這不能保證在那時股票價格一定會超過期權認購價. 公司期權也被用作員工鼓勵並可以和業績聯系在一起,但是這些不能在ASX上市。
『貳』 公司股票期權有什麼作用,比如說對公司的利潤有什麼影響
股票期權是指買方在交付了期權費後即取得在合約規定的到期日或到期日以前按協議價買入或賣出一定數量相關股票的權利。
股票期權是上市公司給予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在一定期限內以一種事先約定的價格購買公司普通股的權利。
股票期權是一種不同於職工股的嶄新激勵機制,它能有效地把企業高級人才與其自身利益很好地結合起來。
在期權未到期前,對利潤沒有影響。
當職工拿到期權後,就是公司的股東了,就要參與公司決策的表決(當然,那麼一點點股份是起不了作用,但形式上要這樣)和分配利潤。
分配利潤後,公司的未分配利潤當然就會減少咯
『叄』 未上市的創業公司給的股權、期權到底是啥東西在什麼條件下才能換成現金比下死工資有哪些好處
等公司上市了你就發了,比死工資好多了。一般公司為了留住人才會給予一定的股權。其目的為了公司更好的發展,以後可以達到上市的標准。
『肆』 公司給股票期權會有利益嗎
有沒有收益,有多大收益,都需要具體分析:
是否有收益,要看期權的行權條件,行權價格,以及未來公司股票的預期價格。
如果行權條件定得很苛刻(比如要完成銷售和利潤5倍以上的增長才能集體行權),或者行權價格定得很高(比如公司每股凈資產2元,每股盈利3毛,行權購買的價格卻是10元),或者未來公司所處行業堪憂,業務有下滑趨勢,非人力所能改變,公司也根本沒有上市可能——那麼,這份期權未來的可能收益會大打折扣,只能視為一種惠而不費,留住員工的手段。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條件都要考慮,比如行權對服務年限要求、行權時附帶的賣出限制條件...等等。看到了教科書上的股票期權定義,就暗自歡喜,那肯定早了點。^_^
『伍』 未上市公司的股票期權有什麼用
這些股票等於是原始股,這些股票由於沒有進入二級市場流通。所以交易需要跟個人交易,並且價值等於是商議定價。
如果公司將來業務發展很好,利潤可觀,行駛期權能夠享受股東權利收取利潤分配紅利。所以期權合同是否為空頭支票,關鍵看公司的發展勢頭。
(5)創業小公司股票期權有用嗎擴展閱讀:
期權期貨:
1、買賣方權利
期貨交易中,買賣雙方具有合約規定的對等的權利和義務。期權交易中,買方有以合約規定的價格是否買入或賣出期貨合約的權利,而賣方則有被動履約的義務。一旦買方提出執行,賣方則必須以履約的方式了結其期權部位。
2、盈虧結構
期貨交易中,隨著期貨價格的變化,買賣雙方都面臨著無限的盈與虧。期權交易中,買方潛在盈利是不確定的,但虧損卻是有限的,最大風險是確定的;相反,賣方的收益是有限的,潛在的虧損卻是不確定的。
3、保證金權利金
期貨交易中,買賣雙方均要交納交易保證金,但買賣雙方都不必向對方支付費用。期權交易中,買方支付權利金,但不交納保證金。賣方收到權利金,但要交納保證金。
4、方式
期貨交易中,投資者可以平倉或進行實物交割的方式了結期貨交易。期權交易中,投資者了結其部位的方式包括三種:平倉、執行履約或到期。
5、合約數量
期貨交易中,期貨合約只有交割月份的差異,數量固定而有限。期權交易中,期權合約不但有月份的差異,還有執行價格、買權與賣權的差異。不但如此,隨著期貨價格的波動,還要掛出新的執行價格的期權合約,因此期權合約的數量較多。
期權與期貨各具優點與缺點。期權的好處在於風險限制特性,但卻需要投資者付出權利金成本,只有在標的物價格的變動彌補權利金後才能獲利。但是,期權的出現,無論是在投資機會或是風險管理方面,都給具有不同需求的投資者提供了更加靈活的選擇。
『陸』 創業公司發員工期權靠譜嗎
首先你先考察一下這家公司,還有公司的法人以及實際掌控人。
『柒』 小白提問,公司說給期權,有什麼用。
是公司對員工的激勵,譬如公司約定從你入職到某段時間公司的市值或利潤或規模達到某個標准,你的這種權利可以換成公司股份,至於能否有用就看公司發展,近期alibaba的公司一大批員工成為富豪就是因為這個。
當然期權合同是否為空頭支票,關鍵看公司的發展勢頭。一般來說,期權變現的主要途徑為公司IPO。但是能去交易所敲鍾的公司鳳毛麟角,所以我給創業公司的建議是,期權一定要拿;如果是離岸公司SPV的期權,有VC進來的盡調DD時候必須提供期權池比例和名單,有了A輪的融資,這是一個期待的過程,機會不能錯過;如果期權設計在國內公司,就要約定期權能在一定的工作月後能變現為實際的股權比例,不管是通過創始人代持還是通過設立專門的公司代持,都能享受到確實的權益。前提是公司不要中途死掉,有投資者看好!當然,這個代持的股份也可以約定轉讓變現。這是最好的變現途徑。現在傳說外管局出台了37號文,廢止了75號文。雖然是傳說,但等鞋子落地。個人愚見,若真成文,新意雖有,擴大投資者定義,便於境內外資金流動,但更大亮點是創業公司的股權激勵不是空頭支票了!期權經外管局登記後,可以流通變現了。
『捌』 創業公司獲投資,或被收購,期權能產生收益嗎
一般不能,除非該期權已經登記入股東名冊,但登入股東名冊,這個已經是股權了。一般公司分給員工的期權,一是份額太少,二是公司有停止授權的權力,限制太多,基本用處不大,企業上市前還需要改制,改制時要經過審計,重新折算這些期權的價值,這些期權和公司股權還是有非常大的區別。
在初期的創業公司的期權,其實和一紙空文沒太大區別,遠不如獎金、房子來得實際,除非你在公司有比較核心的地位,是要和公司同生共死的。當然,你可能會想萬一我的公司是未來的阿里巴巴呢?實際上,持有阿里巴巴期權的員工,也有曾經被公司停止授權後毛都沒有的,況且,眾多創業公司中,也只出了1家阿里巴巴。
創業公司的期權價值不高的關鍵在於你對該期權沒有決定權,它值多少錢、能不能變現、什麼時候變現、你未來的職業發展等等,你都沒有決定權,但現金和房子到手,你是有完全的決定權的。既然能想像著公司上市,然後你行權,就財務自由了,那為什麼就不能想像到你用到手的現金和房子去創業,在更多自主權的前提下實現財務自由呢?或者去買個股票,幾年後翻很多倍也財務自由了?這幾者實現的幾率其實相差不是很大。
『玖』 創業公司 股權有用嗎
股份與股權的區別主要在於概念不一樣。
股權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與其擁有的股票比例相應的權益及承擔一定責任的權力。基於股東地位而可對公司主張的權利,是股權。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為股票表彰的權利。股權的主體是股東。一般而言,公司是資合而成的經濟組織,其股東的個性無關緊要,因而不論自然人還是法人都可以成為股東。
股份是股份公司均分其資本的基本計量單位,對股東而言,則表示其在公司資本中所佔的投資份額。
1、股份是股份公司一定量的資本額的代表。
2、股份是股東的出資份額及其股東權的體現。
3、股份是計算股份公司資本的最小單位,不能再繼續分割。
股份是構成公司資本的最小的均等的計量單位。把公司資本分給為股份,所發行的股份就是資本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