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本公司的員工購買將要上市公司的股票應該注意什麼
1、如果該公司確實已經進入上市流程,認購原始股當然比較劃算。但是,關鍵是判斷上市的可靠性。一般經驗是:是不是已經有財務顧問、是不是做了正式審計、法律意見書誰來做,承銷商是誰等等。有了這其中的3項以上才能說明已經進入的上市流程;
2、公司的認購價格和未來上市的發行價格需要從審計報告中的有關數據計算出來。原則上內部認購價應該是發行價的某個折扣,比如5折。假定承銷商估算的發行價是10元,內部認購按照5折的話就是5元;
3、股票能否升值這事公司業績和市場決定,有很多不確定因素;
4、原始股進入二級市場流通、套現是有時間期限的,也就是鎖股期(禁售期),一般為1-3年,不同國家、不同交易所、不同板塊,規定也不同;
5、如果上市不成功,一般是不退的(因為已經是股東了)。但是,也可以要求控股股東或大股東在未達成上市時回購股份;
6、分紅要根據公司年度業績,並由董事會決定分與不分,或分多少;如果分的話,根據持有股份數量計算。
⑵ 公司准備上市,可以內部認購原始股應該注意什麼
股票認購的基本原則是:自願出資、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公開公平。
1、認購價格不應該高於每股凈資產的1.1倍;
2、市贏率(購買價格/去年每股的收益)不能高於8;
以上兩項要認真核實,防止公司弄虛假報表。
3、企業負債情況
要看發售股票企業負債的額度。購買某企業的股票時要特別注意該企業公布的一些會計資料報告,這些資料報告發售企業資產總額、負債總額、資產凈值等。
4、看溢價比例
要看溢價發售的比例。企業發售股票大多採取溢價發售的辦法。溢價發售的比例越小,購股者的風險性越小,溢價發售的比例越大,給購股者造成的風險性就越大。
(2)公司給股票需要注意啥擴展閱讀:
具體程序
1、員工向企業(如組成持股會則向企業工會)提出購股申請;
2、企業或企業工會審查員工持股資格;
3、根據員工股份認購方案確定個人持股額度並公告員工持股額度;
4、員工繳付購股資金,一般應用現金支付,也可用企業結余的工資基金按企業自定方案合理分配給職工作為購股資金;
5、企業向員工出具「員工股權證明書」,並將員工持股名冊上報上級部門備案。
在上述過程中,職工認購要分兩步走:職工按基本股配股比例、工齡、崗位首先認購自己可以的股票,認購結束後,即召開股東代表大會,選舉企業主要領導之後,按選舉出的職務再進行職務股的認購。企業職工內部股購買後一年可以在企業內部轉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原始股
⑶ 企業做股權激勵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
股權激勵應該考慮將股票增值部分與人才共分享,實現股票增值與個人努力相掛鉤;注意股權享受人員的挑選;設計合理的退出機制等,從而在短時間內更快地促進企業發展。
⑷ 公司給我股份我該注意哪些問題
答案問題一:股票期權與直接股份由本質區別,股票期權是一種選擇權利,只有當未來滿足某種條件時才可以將其兌現為股票。股票期權在西方國家比較流行,叫「stock option」,是一種對於管理層和普通員工的股權激勵制度,制度往往規定三年或者五年後當公司的業績或其他滿足一定的條件下可以將你手中持有的股票期權兌現成公司的股票,一方面以股票期權的福利方式可以節約公司的直接開支;另一方面可以激勵員工的工作熱情和歸屬感促使公司向積極的方向發展。但是,據我所知這種激勵方式在國內公司很少運用,目前處於探索階段,有望在國內主板的上市公司實現。
問題二:再談談直接送股,在這里首先會牽涉到一個法律問題,實際情況你沒有出資,這個公司成立的時候在工商登記的時出資人肯定沒有你的名字,現在送給你股票很有可能只是私下協議性質的給你一個分紅的比例,因此這種做法你的股東地位在法律上是不被認同的。倘若你們私下簽訂了協議,那麼分紅的比例是按照協議中你享有的股份比例,如果給你10%,年底公司凈利潤100萬,總分紅80萬,你就可以得到8萬。另外,即使你擁有公司股份可以享受分紅,但是股東分紅的方案法律上應該是由股東大會審批的,大股東說不分紅,很有可能公司所有的利潤轉為公司的發展資金。
⑸ 股票上公司的基本面該注意哪幾點
基本面是指對宏觀經濟、行業和公司基本情況的分析,包括公司經營理念策略、公司報表等的分析。它包括宏觀經濟運行態勢和上市公司基本情況。宏觀經濟運行態勢反映出上市公司整體經營業績,也為上市公司進一步的發展確定了背景,因此宏觀經濟與上市公司及相應的股票價格有密切的關系。上市公司的基本麵包括財務狀況、盈利狀況、市場佔有率、經營管理體制、人才構成等各個方面。
股票基本面分析: 在把自己的血汗錢拿出來投資股票之前,一定要分析研究這只股票是否值得投資。以下的步驟,將教你如何進行股票的基本面分析。 所需步驟:
1.了解該公司。多花時間,弄清楚這間公司的經營狀況。以下是一些獲得資料的途徑: * 公司網站 * 財經網站和股票經紀提供的公司年度報告 * 圖書館 * 新聞報道——有關技術革新和其它方面的發展情況
2. 美好的前景。
3. 發展潛力、無形資產、實物資產和生產能力。這時,你必須象一個老闆一樣看待這些問題。該公司在這些方面表現如何? * 發展潛力——新的產品、拓展計劃、利潤增長點? * 無形資產——知識版權、專利、知名品牌? * 實物資產——有價值的房地產、存貨和設備? * 生產能力——能否應用先進技術提高生產效率?
4. 比較。與競爭對手相比,該公司的經營策略、市場份額如何?
5. 財務狀況。在報紙的金融版或者財經網站可以找到有關的信息。比較該公司和競爭對手的財務比率: * 資產的賬面價值 * 市盈率 * 凈資產收益率 * 銷售增長率 6. 觀察股價走勢圖。公司的股價起伏不定還是穩步上揚?這是判斷短線風險的工具。 7. 專家的分析。國際性經紀公司的專業分析家會密切關注市場的主要股票,並為客戶提供買入、賣出或持有的建議。不過,你也有機會在網站或報紙上得到這些資料。
8. 內幕消息。即使你得到確切的內幕消息:某隻股票要升了,也必須做好分析研究的功課。否則,你可能會慘遭長期套牢之苦。 技巧提示: 長期穩定派息的股票,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較小。 注意事項: 每個投資者都經歷過股票套牢的滋味。這時應該保持冷靜,分析公司的基本面,確定該股票是否還值得長期持有。 基本面分析常用公式 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EPS)=凈利潤/普通股總股數 市盈率 普通股每股市價/普通股每股收益 每股凈資產 年度末股東權益/年度末普通股數
市凈率 每股市價/每股凈資產
凈資產收益率 凈利潤÷平均凈資產
利潤增長率 (本期凈利潤-上期凈利潤)/上期凈利潤
資產負債率 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流動比率 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速動比率 (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100%
⑹ 公司給股票有什麼用
新上市股票有一部分可以流通,另一部分暫時禁止流通。
給優秀員工的,可能就是這一部分,叫做原始股。一般在上市後1~3年解禁。
解禁後可以流通變現。在沒有變現以前,每年可以享受公司分紅。
不過我建議你不要抱太高期望。老闆們很喜歡用這個給員工畫大餅。
我之前做過的一家公司,說好了每年分紅,給股份,每一年老闆都會有借口。直到我做了三年離職,一股都沒落袋。分紅都被老闆以各種借口吃掉了,一分錢沒拿到。
⑺ 公司給員工分股,員工應注意什麼重要內容
首先,公司進行股權激勵都是有一個正式的、統一的法律文件和流程的,不肯能是隨意的、單個的進行員工股權激勵的,因此,一旦出現公司對個別員工進行口頭上的股權激勵時,員工需要謹慎。
其次,股權激勵本質上是公司為了長期能夠留住核心員工而給予員工一種股東權益,使得其有了主人翁意識,從而更好的為公司服務,從而獲得公司和員工的共同成長,基於此目的,公司進行股權激勵應當進行公示公告,且是雙方合意的選擇,而非單方面的選擇。
再次,公司進行股權激勵的時候,員工需要在簽訂股權激勵合同前注意看股權激勵合同是否存在不公平的條款內容,股權激勵合同的中的格式條款是否有特殊說明,是否存在違法法律強制性規定的情況,如果有請勿隨意簽署。
同時,公司進行股權激勵,員工想要參與股權激勵的時候需要看清股權激勵解鎖的具體條件。一般而言,股權激勵解鎖的條件包括三個大的方面:一是公司本身的工作業績需要達到的一定的標准,二是員工自己的工作業績表現,三是解鎖的時間限制。這三個方面的條件都與員工自身的利益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需要員工看懂並完全理解。
另外,公司進行股權激勵時,員工要看清楚股權激勵資格被取消的資格。一般而言公司進行股權激勵是為了留住核心人才,但是也會存在部分隱含在股權激勵合同之內的違法違規或者顯示公平的條款,因此需要員工特別關於被取消股權激勵資格的有關規定,以防止公司在任意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員工自己不僅失去了工作,也失去了自己的股權。
最後,公司進行股權激勵時一般在股權激勵合同之中會約定爭議解決的方式,即管轄的法院在哪裡?這關繫到發生爭議時員工需要到哪裡主張自己的權利的問題,因此需要員工予以關注,謹慎選擇參與股權激勵。
⑻ 買股票應該注意什麼
1、上市公司2、基本面3、技術面4、投資目的。上市公司與基本面分折時一定要善於識別真偽,用火眼金晴來防止上當受騙。
股市中重視基本面和技術面是二大派別各有其詞,其實應該是基本要好,一定要有技術面支撐(基本面+技術面)才是好股票。
技術面就是說要買入趨勢向上的股票,因為趨勢線是一切的一切,趨勢上就是股價在上升通道,可能受消息面等影響或主力震倉洗盤,使股票有回落,但總趨勢向上。因為上升中的股票走勢是上升、回襠再上升。
股價在下降中的股票受利好利多的沖擊,股票會回升,或主力誘多騙錢,但股價還會繼續下跌,因為走勢決定它一切,那就是下跌、回升再下跌。
(8)公司給股票需要注意啥擴展閱讀:
後配股一般在以下三種情況下發行:
1、公司為籌措擴充設備資金而發行新股票時,為了不減少對舊股的分紅,在新設備正式投用前,將新股票作後配股發行;
2、企業兼並時,為調整合並比例,向被兼並企業的股東交付一部分後配股;
3、在有政府投資的公司里,私人持有的股票股息達到一定水平之前,把政府持有的股票作為後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股票